第103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靠做飯火遍星際、再不跑路就要被迫C位出道了、全派團寵小師妹[穿書]、王爺的白月光重生了、華爾街傳奇、老祖穿成獄霸的那些日子、系統讓我去算命、穿成炮灰后我重新爆紅了[娛樂圈]、穿成康熙嫡長孫
旁邊攤子上賣調料的大叔羨慕不已,對鄔mama說:“你家這閨女厲害??!” 鄔mama笑了下:“這不是我閨女,這是我閨女的同學?!?/br> 謝妙身材高挑容貌美麗,她光站在這菜攤后面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又活潑外向,來她這里買菜的絡繹不絕,甚至賣完了都有人過來問還有沒有。 看下時間,還不到十一點,平時這回兒鄔mama能賣出去三分之一就不錯了,今天卻要提早收攤。 就這樣,謝妙幫忙賣了兩天的菜,每天都賣得很快,余下的時間則拿來給鄔倩倩補課。鄔倩倩雖然腦子不是很靈光,但也不算笨,她主要是心態太差,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有時候謝妙出一張卷子給她做,明明是會做的題目,她一抬頭看見謝妙盯著自己,拿著筆的手就開始顫抖,不知道如何下手第一步。 這個怎么改,謝妙也沒辦法,只能慢慢來了,其實她想了一個鍛煉膽子的好方法,就是把鄔倩倩關在漆黑的房間里給她看鬼片,聲音開到最大,什么時候面不改色什么時候放出來——后來這個方法被系統嚴令禁止,不僅不許她用在鄔倩倩身上,還要她發誓也不用在別人身上,害得自覺想了個完美方法的謝妙很不高興。 二十八那天,謝爸爸開車回了一趟老家小謝莊給謝爺爺謝奶奶送年貨,謝mama由于要值班沒有去,謝妙也不樂意去,年前這幾天都是最忙的時候,二十九謝妙就跟鄔倩倩說等年后再繼續學習,然后鄔mama給她塞了自家做的酸菜跟醬瓜,謝妙推辭不掉,只好帶回了家,結果謝爸爸一嘗,覺得味道還真不錯,他們飯店里用的酸菜味兒都沒這個地道。 謝妙問了鄔倩倩,才知道這酸菜是鄔姥姥做的,做了滿滿一大缸,謝妙就跟她說她爸飯店里想要,問她們賣不賣。 這哪有不賣的! 鄔mama分外驚喜,但她堅決不肯要謝爸爸給的價格,而是以一個非常低廉的價賣給了他。 她是知道的,名叫妙妙的女孩兒每次到她們家,都不是空手來的,帶著保溫壺,里面是妙妙爸爸熬的湯,倩倩跟她姥姥喝了一陣子,氣色都好了很多。雖說妙妙中午也在她家吃飯,可她家什么條件?聽倩倩說,在妙妙家吃飯,那至少都是四菜一湯,有葷有素,要是可以,鄔mama連這酸菜錢都不想要。 謝妙對春晚沒有興趣,所以吃過年夜飯便回到了房間,擼了會兒貓,繼續學習,她現在可是有目標的!宿懷安真是個怪物,第一次月考的時候差她十幾分,第二次只差五分,這一次如果他寫了作文,謝妙絕對考不過他!所以謝妙危機感十足,一點時間都不想浪費。 初一早上爸爸mama給了紅包,一起吃了餃子,初二也是在學習中度過,初三就不行了,初三是走親訪友的日子,得回老家拜年。 謝大姑一家跟他們家鬧了矛盾,有兩年沒來了,今年也沒來,謝妙覺得相當舒適,最好以后也甭來! 一回老家謝妙就興致缺缺,謝爸爸把家里的年貨又收拾了些帶上去,謝妙覺得他真傻,年前小叔大姑小姑三家子也都送了禮,但年后人家都是空手回去的,了不起就是買點上墳用的紙錢跟點水果,只有她爸,每回都特實誠地大包小包。 送去有啥用呢,最后還不是被大伯小叔大姑小姑四家瓜分了。 為了避免跟爸爸mama說話,謝妙閉眼睡覺,實則進入系統時間爭分奪秒。 今年的冬天很奇怪,年前冷得要死,年后又沒那么冷了,謝妙穿了件薄荷綠的燈芯絨棉衣,這可不是她自己要買新衣服,是爸爸給她錢說過年要穿新的謝妙才去買的,長度到她的膝蓋上方一點,袖口是很飄逸的蝴蝶結絲帶,挺復古的,主要是人好看,所以衣服撐得起來,要換成小矮個,肯定跟披床被子一樣狼狽。 頭發自己編成了盤發,還戴了漂亮的蝴蝶發夾,圓潤小巧的耳垂上是一副很別致的小海豚耳釘,瞧著清新又乖巧,嬌俏極了! 到了爺爺奶奶家,謝爸爸謝mama打開后備箱拿東西,沒等系統催促,謝妙自覺站在了邊上拎了兩個裝著堅果跟糕點的高級禮盒,這是年前飯店發的,每樣發了三盒,謝爸爸家里留了一份給謝妙,還有一份在家里,打算明天送去謝妙姥姥家。 每回謝爸爸都是最先到的,大伯娘跟奶奶正在廚房里忙活,待會兒一大家子吃飯,得早點做準備,謝mama一看,立刻找了圍裙換上也過去幫忙了,妯娌倆還挺有話聊,謝爸爸則跟謝爺爺還有謝大伯在一起,謝妙問候了長輩,坐在堂屋的大椅子上昏昏欲睡。 第二個到的謝小叔一家,小叔家的堂妹蕊蕊一看到謝妙就沖了過來:“妙妙姐!你太厲害了嗚嗚嗚!你的舞跳得真好!” 謝妙啊了一聲,茫然不已,好一會才意識到蕊蕊說得是元旦匯演她跳的飛天舞,這算啥,他們學校官網首頁視頻展示里她排第一個好嗎?! 蕊蕊熱情不已,她倒是不惹人煩,謝妙有一搭沒一搭的跟蕊蕊說著話,說著說著就聽見外面汽車響,蕊蕊的弟弟浩浩在門口跟大伯娘家的小侄子玩,這時候沖院子喊:“大姑大姑爺來啦!” 謝妙忍住了想翻白眼的沖動,要說她爸的這些兄弟姐妹里她最討厭誰,那非謝大姑莫屬。 謝大姑一家到了之后,謝小姑一家也到了,這回齊活兒,一個孩子都沒落下,人全齊了,只好把家里的大圓桌給搬了出來,男人們一桌孩子們一桌,女人們則在灶房的小桌子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