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相處了快一年,幾個孩子是什么情況,什么性格,他們都了解。 幾個孩子的理想他們也清楚 ,人家不是空喊口號,是真的用行動實踐他們的理想。 這樣的人才不應該被埋沒,更應該有系統的學習。有更廣闊的天地,讓他們學習。 據他們所知,農業大學受到的沖劑最小。 他們時刻都記得,為國家挖掘人才。 當然他們現在沒有推薦的權利 ,只能聯名寫信給老首長,求老首長幫忙。 寄信也不能自己寄,還得麻煩幾個孩子幫他們寄出去。 有了思量,他們快速行動起來。 當晚就寫好一封信,讓許媛媛幫他們寄出去。 交給許媛媛的時候說道,“小米,你一定要親手放進郵筒才行,不能從隊部寄,知道吧?” “知道,兩位老爺子放心吧,我一定親手送進郵筒?!?/br> 明天許媛媛要進城一趟,過幾天要來新的知青。 她進城買些生活用品,還有買一些糧食,說是家里寄來了糧票,錢,讓她去買。 一個月前,大哥寄來了一個大包裹。 有了包裹做借口,出門開證明還是很容易的,知青每個月每人都有一天假,可以開證明出外購買一些生活用品。 這是對知青的優待。 再怎么融入農村生活,可多年的生活習慣肯定不會改變。 人家講衛生,愛干凈,隊里的干部也不是什么不講理的人,開會研究了一下,給了六人每個月一天休息的假,可以開證明外出購買生活物資。 “那就好,還有你們種的蝴蝶蘭稻,千萬別自己一下子吃了,吃一點嘗嘗鮮,其余的都留著做種子,不久以后就會有用的?!?/br> 老爺子再次交代。 “行?!痹S媛媛看了眼手中的信件,再瞧瞧兩位老爺子,有所思,但不確定,也許不是自己所想。 清早,迎著晨曦,一路朝著鄉公社而去。 從鄉公社坐車去市里。 這里還沒有開通屯子里到縣城,市里的班車。 要想進城要么趕牛車馬車要么去鄉公社坐車。 最近剛通了鄉公社至市里的班車,但也就來回兩趟,早上一趟,下午三點半一趟回來的,一來一回。 能有從市里到鄉公社的直達班車,已經很不容易了。 鄉公社車站,很小,也很嘈雜,沒有多少人,但每一個人嗓門都很大。 有幾個人說話,就很吵。 還有一刻鐘開車,許媛媛買好票,找了一個單人位靠窗坐下。 閉著眼睛,開始閉目養神。 中巴車徐徐開動,開出車站不遠,后面傳來了大喊大叫,“停車,停車,還有人?!?/br> 轟鳴聲比較大,司機師傅沒有聽到。一腳踩到油門,使勁飚,遠遠的拋開了后面喊叫的人,許媛媛沒有回頭也聽到那人的聲音,知道是誰,才沒有對司機說讓車停下。 跑吧,沒車就走著去。 市里 下車以后,許媛媛先去了郵局給老爺子們寄信。再去買了需要的生活用品,想到之后秋收,再就是貓冬,許媛媛特意多買了好多生活用品,在囤貨。 下次能少買一些,還加了一些自己的空間內的適合拿出來的物品。以及拿出來糙米,小麥粉,小米,還買了豬rou,現在就開始做臘rou。 時間剛剛好。 等秋收以后,做臘rou很麻煩,天冷了,多了別的工序。 一個大蛇皮袋,全是裝的rou,至于怎么來的,其余那幾人不會問。 等過幾天那些新知青到來,臘rou在自己幾人搭的雜物間已經開始熏制,不怕他們問,慢慢積攢的,怎么了。 反正他們還沒有來,也沒有看到,想污蔑也沒有證據。 許媛媛現在膽子大,還喜歡耍賴。 在黑市轉了一圈,沒有賣東西也沒有買東西只是了解了下黑市物價以及黑市有什么商品在售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道行情才能撒謊騙人。 趕到家里,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馬上六點。 “媛媛,快進屋,晚飯做好了,就等你了?!痹鹤娱T口,潘清一直等待著,沒事就出來張望。 遠遠的看見有人挑著擔子朝這邊走來,即使天色已經黑暗下來??蓮拇拥拇笮∵€有那形狀她能判斷出來,那是米媛媛回來了。 知道是誰,潘清轉身對著屋內喊,“金強,褚正亞,你們快出來幫忙抬東西?!?/br> “哎,來啦?!?/br> 兩人從屋內小跑出來,剛剛洗澡完畢,還在洗衣服呢。 一年的時間,每一個人都發生了改變,得到了鍛煉。 兩人小跑出去,接過許媛媛的擔子,一人挑著一人在身后使力抬著。 “哇塞,媛媛咱又要做臘rou???” “嗯,今晚就腌制。等熏制好,再趁著有陽光晾曬幾天,瀝干水分,再熏制。到時候味道更好?!?/br> “好,又有rou吃了?!睅兹私y一吞咽口水,見到rou,歡喜的不行。 他們現在不是太缺油水。媛媛每次出去都會帶一斤油回來。肚子里還是有點油水,對于東西的來源,他們從不過問。 大致是明白的,說出來就沒有意思。 他們也不多占便宜,平時多做一些家務活還有上山撿柴的活,也是多做一些。 沒錢出,就多做事。 “我還買了一塊豬板油,等下你們誰把油煉出來,油渣吹一點,剩下的明天做個菜?!?/br> “好,我去煉油?!苯饛?,自告奮勇,現在他與褚正亞也會做飯做菜,雖然不是味道特別的好,但也不難吃,甚至比一般都家庭主婦的手藝要好。 每人還有幾道拿手的菜。 第102章 七十年代知青(08) 秋收不久采山貨。 是所有人光明正大賺外快的機會。一半上交, 一半可以自己存著自己處理。賣給收購站還是自己存著炒來吃。 知青院里,今年來了四人,兩男兩女, 都是滬上的知青。 都還沒適應, 嬌滴滴的。 早上, 許媛媛他們出門的時候,幾人才剛剛起床。 “麗霞,你說老知青們怎么跟打了雞血一樣,一天到晚干活還不知道疲累?!卑不鬯⒀酪豢诎啄蛄穗u血一樣的幾位老知青, 搖擺著腦袋, 辮子也跟著晃動。 “唔, 不幾?!彼⒀赖牧蝴愊? 也百思不得其解, 她快累死了, 老知青們還一臉的干勁。 兩人不理解也不想理解。 他們來了一段時間, 發現怎么也融入不到老知青的隊伍中去。但人家也不是不照顧他們, 秋收那會兒見他們太累, 也會偶爾幫他們一下。但也不常幫。 他們四人自己做飯吃, 六位老知青只是帶了他們幾天, 其余的不再帶了。 每天下工之后,這些人還堅持晚上學習農業理論知識。 真是吃飽了撐的, 自學能學出來一些什么。 幾人不相信也不愿意學習, 累的要死哪有心思學習,每天下工以后, 累的只想躺在炕上不想動彈。 幾人許久才出門,到了林子里,更多的是賞風景, 而不是采山貨。 山貨對于他們,沒有任何吸引力。 已經是老知青的許媛媛幾人,來到只有他們六人知道的秘密基地,這里的是他們進林子弄柴火的時候發現的。 許媛媛悄悄的做了改造,今年這片林子是大豐收,交一半,賣一半,留一點,也能每人掙上幾十塊錢,加上出工掙的糧食還有分的三十塊錢,加起來,也不老少了。 沒有一百也能有個七十,八多塊錢。 哎呦,還有藥材呢。這片的藥材多。 他們學農業 ,也翻閱藥材方面的書籍,一些東北常有的藥材,是能認識的。 有了藥材,有了堅果,還有一些口感好的價格高的蘑菇,加在一起能掙不少。 遠在帝京的農業大學也接到上面的通知,說是明年初開學以后會有幾名知青來上學,先學習一些基礎知識,他們還帶著新品種來試種。 下半年九月開學算大二。 前段時間,從帝京派了專家組下到紅旗屯。 帶回了蝴蝶蘭稻種,還有所有的蝴蝶蘭稻,一點點脫殼磨成大米,一大半封存好明年試種在做研究。不說別的,蝴蝶蘭稻米煮成米飯,熬成稀飯,那香味還有那口感,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好。 他們自詡農業專家,這半輩子都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米飯,不用菜,就光頭米飯就能吃幾大碗。 專家組的到來明面上沒有改變什么,畢竟還要研究測試之類的,也沒有給什么準信,當地的鄉公社,紅旗生產大隊也都沒有掀起什么風波。 該干嘛依然還是干嘛? 許媛媛他們幾人也不知道命運的轉折點來的這么快。 他們抱著平常心,生活工作依然如往常一樣繼續。 采山貨結束的前一天,覃支書從鄉里回來,隨身還帶著五封農業大學的入學通知。 還有上面下達的文件。 心里替幾位孩子感到高興,但又有些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