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節
許媛媛還有一個蛇皮袋沒有打開,交代鄭海燕一聲離開了知青院,先去隊委,原先準備去支書家里的,可看見了屋頂的裊裊炊煙。她換了想法,直接去隊委。 隊委此時全都在,包括民兵隊長任軍也在。 “咚咚咚……”敲響隊委的大門。 “誰???”里面傳出來一聲響亮的女聲。 “我是新來的知青米媛媛?!?/br> “進來吧?!?/br> 幾人暗自嘀咕,這知青剛來就來找他們,有啥事啊。 不會是什么麻煩事吧。 “哎?!?/br> 許媛媛走進去,快速的掃視一眼屋里幾人的臉色。 覃支書端著茶缸子問道,“小米啊,來這里有什么事嗎?” “支書叔,我想借隊里的馬車用一天,明天我想進城,購置些舊炕柜,還有放置臉盆的三腳架。我們都是姑娘家,有自己的一些小物件,還有沒有個柜子,放點什么總是不那么放心。 不過幾位叔嬸放心,我給一塊錢的草料錢,以后有空,也割一些草料給隊里,不白用?!?/br> 許媛媛在支書還有幾位干部出聲反對前,已經說出自己給錢的事。一塊錢已經不少了,那點草料壓根不需要一塊錢。 多余的算是給馬兒的勞動費。 第97章 七十年代知青(03) 第二天凌晨四點半, 許媛媛已經與鄭海燕出發。 鄭海燕用手電筒給許媛媛照亮前方的路,其實并不需要,前面有馬燈。 一路上, 兩人的懷里還揣著其余幾人的信件還有錢,給他們要帶一些日常用品。 四個小時以后,兩人已經抵達松市。壓根不是去臺縣, 許媛媛直奔松市。 到了松市, 也就九點不到。 許媛媛先去寄信, 各自都有信要寄, 每人一封。 順帶的許媛媛還買信紙與郵票, 可惜的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的郵票要等到十一月才開始發售。 等到那時候自己一定要來買,買上十幾二十套。 “媛媛,咱要去哪兒?” 鄭海燕沒有主意, 依靠著許媛媛。 “走, 去南松市場。我剛才問了,那邊有個政府開的舊貨大店鋪,家具啊什么的,都有?!?/br> 在郵局就問過了,嘴甜還舍得塞巧克力豆, 問到不少信息。 前世,原主很少來松市,也不是很了解松市。 “哦。我聽你的,你說去哪兒我就去哪兒?!贝藭r區別就體現了出來差距。 剛畢業的高中生,再有理想,再思想成熟,可終究見識還有膽量差穿越多世的許媛媛一些。 來到陌生的地方, 終究有些放不開還有害怕。 “海燕,咱先去南松市場那邊。然后再去供銷社大樓給她們幾個買東西?!?/br> “好?!?/br> 南松市場,有家大的舊貨店鋪。 兩人進店鋪,確實有不少的家具,當然大部分商品都是家具,也有舊的自行車。很少很少。 人家都標明了,每一處的,都是幾成新,不用你挑三揀四。 想占便宜也不容易。 至于去廢品收購站買,那都是瘸腿斷裂的家具。 一張四方桌子,兩個大炕柜,兩個三角架,還有三把椅子。 都是五成新的家具,許媛媛自掏腰包買了一個堪比暖氣的鐵爐子,有煙囪伸出去的那種。 買回去,到冬天以后,不用燒炕,用鐵爐子生火,屋子里暖暖的,還能用燒水壺全天燒熱水。 就因為這個,還買了燒水壺,買了能放在生鐵爐子上炒菜的鍋,還有鍋鏟。 這些在舊貨店鋪都有,不需要工業票,但需要少量的糧票。 許媛媛大手一揮買了,裝菜的大碗吃飯的小碗筷子也買了各自六個六雙。 順帶的還買了一個碗柜,帶鎖的。 就這樣,不耽擱時間,去供銷社大樓買了生活用品,在對面的國營飯店買了饅頭包子還有一盒紅燒rou,兩人就開始往紅旗生產大隊趕。 路上,馬兒累的吭哧吭哧,許媛媛中途下車,給馬兒喂了一顆丹藥稍作休息,才讓馬兒恢復過來。 到家說時候,縮短了時間,白天看得見路,只花了三個小時就到了屯子里。 兩位男生幫忙抬柜子,抬桌子,忙的不亦樂乎。 許媛媛見東西全部卸下,趕緊的駕著馬車去了隊委還車。 吃了丹藥的馬兒,生龍活虎,不見絲毫長途跋涉的疲憊。 去還馬車,幾位干部很滿意,看來沒有累著馬兒。 “小米同志,你們那邊如果以后還要用馬車,就得提前知會一聲。對了秋收以后的半個月馬車除了交糧,可不能外借。 得好好休息,你們那邊的同志要買什么大件的物件,最好明天后天就去鄉公社或者縣城買好,別等到時候再買?!?/br> “好,我回去就告訴他們一聲。還有,支書叔,隊長叔,我想問問,我們這一批就六位知青,戶口也轉了過來。我們以后能養雞嗎,我們不外賣,就想養雞下點雞蛋,偶爾改善伙食?!?/br> 這事昨兒忘記問了,許媛媛馬上問。 “養雞啊,你們會養嗎?” 支書好笑的很。 “會啊,我會啊。還有明年我還想抓一頭小豬養呢,到年底也能換工分?!?/br> “可以,你們一個屋算一家,可以養兩只雞,但不能多。知道吧,今年養不了吧?” “能養,離過年還有好幾個月呢,我想問哈,咱屯子里誰家有小雞,我抓兩只養,他們幾個我也回去問問?!?/br> “行,商量好,派個人來隊委吱一聲,帶上錢哈?!?/br> “嗯,謝謝?!?/br> 有了柜子,各自有一個,還帶鎖的,有啥物品,都各自有了地方可以擱放。 自買的碗柜也放在她們倆的屋子里,小小的屋子,放滿了一半地方。 “哎呀,媛媛,海燕,你們這屋子一收拾已經有家的感覺了?!?/br> 潘清四下環顧,真還有家的味道。 炕上靠墻的那邊,兩頭是放著炕柜,靠墻那,都糊滿了報紙。 自己也仔細看了看四周,還是比較滿意的,笑道,“今兒我給大家做好吃的?!?/br> 好吃的,幾人來了勁,饞笑道,“什么好吃的呀?” 在炕上正撅著屁股鋪炕的鄭海燕,笑著說道,“媛媛在國營飯店買了紅燒rou,還有媛媛說她帶了有干的海鮮,給咱燒帶魚吃?!?/br> 幾人變身吃貨,金強高興的直嗷嗷叫,“哦哦,帶魚,紅燒rou,我都喜歡。我已經好久沒有開葷了?!?/br> 臉上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 褚正亞也高興的嘴都合不攏,大嘴咧的大大的。 除開鄭海燕以外的兩位女同學也樂的一直捂嘴偷笑。 也是開心的。 收拾好房間,買回來的碗筷全洗好,放在上面敞開的那一截,還有一截有兩扇小實木門,帶鎖的,許媛媛把自己帶來的海鮮全轉移進去。 小蝦米干,干帶魚還有一系列的干海鮮,全塞的滿滿當當。 最下面還有兩格不帶門的,一格放了酸豆角壇與自帶的菜油。下面的上一格留著以后放糧食。 目前,沒有第二批知青來,六人吃飯全在一起。 夜晚的知青院,熱熱鬧鬧,幾人吃的滿嘴流油。 “哎呀,這才是神仙日子。真舒服,多久沒有吃rou了,今兒下鄉了居然還能吃一頓rou?!?/br> 金強拍著剛剛鼓脹起來的小肚子,拍的啪啪響。 褚正亞戳牙花子,滿意的喟嘆。 “好了,咱們幾人以后可得團結一心。以后互幫互助?!?/br> 鄭海燕有了許媛媛一路上的念叨,對農村的生活有了一點點心理準備。 “那是,咱們是一個學校一個班的,當然得互幫互助?!?/br> 幾人紛紛表態。 …… 已經開始勞作的幾人,算是有了體會,真累。 中午,幾人在地頭吃著午飯,都是粗糧饅頭,還有許媛媛炒的酸菜,在屯子里找人換來的。 在許媛媛是積極爭取下,他們六人有了一塊菜園,還養了六只雞,一個屋兩個人,算一家人,能養兩只雞,分到人一人一只。 養豬得等到明年春上 ,許媛媛已經找人定了兩頭小豬崽子,打算秋收以后,在后邊蓋個豬欄。 他們六人出錢一起養。 蹲在地頭吃著午飯,補貼的糧食不多,沒有在屯子里上工按照工分分的多。 必須省著吃,他們現在每頓都吃,但每頓都只吃個半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