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行,我沒有問題?!?/br> 許媛媛答應,然后開著車離開,開了一段路,許媛媛下車收走卡車,拐到不遠處的破廟附近的一處斷垣殘壁外,閃身進到空間。 扒拉好等下要賣的商品,然后坐在沙發上喝著茶,還小瞇了一會兒。 原主的身體素質差,瘦的不像樣。 吃了一塊提拉米蘇,喝了一杯奶茶。 悠哉的睡覺。 鬧鈴響起,許媛媛才整整頭發,閃身出去,離開空間,把那卡車移到外邊,里面已經裝滿剛才那位劉同志需要的商品。 等許媛媛一到,一群人從柳樹林鉆了出來。 涼風習習,吹的到處都是嗖嗖的聲音,在寂靜的夜里,還是很怕的。 可許媛媛藝高人膽大,用夜視的望遠鏡,早早看清楚了,那邊有多少人,有沒有什么古怪。 那些肯定不敢報公安,這樣他們自己也會暴露。 但帶來了不少人,許媛媛開著車,緩緩靠近。 一只手一直握著一把安裝了□□的木倉。 “來了,在后邊,自己搬,咱們先交錢?!?/br> 許媛媛對著熟悉的那位柳同志說道。 “段同志,您還有別的商品沒有?” “沒有,別想了,做完這單,我大哥說了,近段時間休息?!?/br> 捏造一個大哥,好似自己有個團伙。 那位劉同志沒有再接話,在木倉口下,拿出來一個包,在許媛媛的逼視下,一摞摞的翻開給許媛媛看。 見沒有什么問題,才點頭,“扔進來?!?/br> “好?!?/br> 這些人可不敢搞名堂,能單人赴約來交易還握著木倉的女人,肯定不是純善之輩。 那些人腦補過頭,決定老實交易,不耍心眼。 搬完東西,許媛媛開著車離開,直奔省城而去。 一路慢慢行駛,到凌晨三點,抵達省城郊區。 找了一個沒有人居住的快倒塌的茅草棚子,許媛媛收走卡車,進到茅草捧里面,閃身進到別墅空間。 一夜到天亮,一直到早上九點,才出來。好在茅棚被她從里面抵住,沒有人進來。 出來就聞到一股子霉味,昨晚匆匆忙忙,沒有覺察到。 出來,許媛媛拎著一個藍色的舊行李袋。站在路邊,攔了一輛進城的班車。 大夏天的,哪怕一大早,車里也一股子異味,熏人的很。 第95章 七十年代知青(01) 省城比香城大, 樓房更多,樓層也更高。 繁華多了。 一路忍著味道,許媛媛與售票的大媽聊天, 大媽還有一年就要退休。 大媽穿著洗的泛黃的白襯衣,藍色的卡其褲, 一雙涼鞋, 剪著齊耳的短發,臉曬的黑黑的。 天天跟車跑,也是蠻曬的。 省城,原主很熟悉, 離婚以后不到五年。原主調去了省城工作,一直到老死, 都在省城。 只是之前的省城, 許媛媛不是特別的了解。 省城市場大,許媛媛想多干幾票,多掙點。 周圍的其余兩個市也得干幾票, 才能走。 找了一家招待所許媛媛遞上外出證明, 開了一間房, “黃大姐, 咱這邊有些什么地方可以逛?” 就開房的一會兒, 許媛媛已經與前臺的黃大姐變成了熟人,找她打聽附近的一些地方。 黃大姐年紀三十歲左右,不長不短的披肩長發,披散在后面,還濕漉漉的??磥砩习嘁院筮€洗了一個頭發。 黃大姐年輕的時候肯定也是一個大美女,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 秀氣的小圓臉,嘴唇不厚不薄。 笑起來還有兩個酒窩,就是皮膚太糙了些,有些發黃,臉上沒有化妝品,素顏,一眼就看到眼角的皺紋還有眼角下的黃斑,那是懷孕留下的黃褐斑。 顏色很深,呈小蝴蝶狀。 歲月催人老,嬌顏已是昨日黃花。 黃大姐也蠻喜歡眼前一說一笑的小姑娘,指著門外說,“出門直接右拐走一兩里就是城里最大的供銷社百貨大樓。左拐四里不到就是友誼商場。 只要你有外匯券,里面什么都有的買,米面糧油還有外國的零嘴,布料,鞋子等等要啥有啥?!?/br> “哦,好的。謝謝哈,黃大姐?!蹦弥€匙走了幾步,又回頭問,“黃大姐,咱這兒哪兒有賣蝦醬還有一些干蝦子干帶魚啥的?” 這里雖然是北方城市,可省里有別的城市靠海,這里海產品多,四季都有不同種類的海鮮。 許媛媛想多買點,空間里海鮮有,但都是外面買的。這個時代的海鮮都是純野生的。 質量是杠杠的。 多買一些,帶走,還有給空間里補一些海貨。 九十月對蝦多,也是吃對蝦的最好季節。 八月底,也有不少對蝦上市。 想了想,干脆下一站就去那有海的城市。 黃大姐一聽,立馬來了勁,俯身過來,小小聲的說,“你要買多少?” “買多少?買幾罐再多一點也行?”許媛媛看了眼一臉熱情的黃大姐,才恍然大悟。 看來這位黃大姐家里有人有蠻多這個蝦醬的,海鮮的。 “多一點,多多少?” “你有多少?” 許媛媛四下打量,怕人聽見,聲音極小。 “有蝦醬十幾罐,干蝦子有三十斤,干帶魚有一百五十斤?!?/br> “黃大姐,你晚上讓人送到我房間來,全要了?!?/br> “全要?”黃大姐興奮的問道。 “嗯,但是價格不能太高,咱先說說價格?!?/br> 許媛媛想著晚上收到海鮮以后,連夜出房間幾次,假裝運了出去,明早退房,這里是不能住了。 這黃大姐膽子也蠻大的,第一次認識自己,就敢說這個。 “好?!?/br> 兩人一來一往,價格不算太高,至少沒黑市高。 晚上,天剛擦黑,黃大姐就帶著人悄悄把東西運到許媛媛的房間。 第二天一早,在黃大姐還沒來換班時,許媛媛就退房離開了招待所。 在靠近友誼商場的附近找了一家新的招待所住下。 第二天在友誼商場逛了逛,買了熱水瓶,買了香皂,肥皂,洗發膏,還有面霜。 一樣買了點,買了幾雙回力的板鞋,還有三雙厚的勞保棉鞋,里面厚厚的絨毛,冬天穿很暖和。 這是打算下鄉穿的。 東北的農村冬天很冷,做好防凍準備。 一年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在貓冬。 那邊農村離建設兵團不遠,雖然不如建設兵團的知青那樣,每個月有工資拿。但沒有建設兵團那么苦。 前世的原主就認識不少兵團的知青,她有男女同學就在那個兵團做知青。因為離的近,同學之間常來常往,她也認識那邊很多人。 到了大回城時,兵團比屯子里還難回城。 她下鄉的屯子冬天很冷,不過現在那里是紅旗生產大隊。屯子不再是官稱。 只有大隊隊員私下說說。 那里太冷太冷。 接下來的幾天,成為了黑市的批發大佬,郊區的幾個隱蔽地方,都是她的戰場。錢掙了不少,還得到了不少票券。 九月三日,天不亮,回到香城的許媛媛,收拾好行李,悄悄的離開了米家。 只是臨走時,進了一趟親哥的房間,在他的枕頭邊放了一封信還有一個盒子。 盒子里面有對對表,是本國的生產的一對機械表。 是許媛媛在省城的友誼商場買的,有票據為證,許媛媛連買的時候的票據證明都放在了盒子里。 才離開,凌晨四點,許媛媛挑著四個蛇皮袋離開了米家,未來,很難再回來。 她沒有任何不舍。 連回頭望一眼都沒有。 悄然離去時,外面還漆黑。 四個蛇皮袋,一頭兩個,死沉死沉的,一路到火車站時,已經是五點多。 五點半,站臺上已經站了不少家長陪著下鄉的孩子們。 許媛媛站在一根大柱子后面,地上四個蛇皮袋,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去逃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