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三日后,御史在朝會上仗彈榮恩侯,言榮恩侯之子對朝廷有怨,多次口出狂言,榮恩侯教子不嚴,難為表率,不堪其爵,應奪其開國縣侯爵位。 有吳王一脈官員質疑,御史笏板一豎,開始滔滔不絕陳述榮恩侯之子在何時、何地、與何人、說了何種狂言。 “若不信,爾自可查實?!?/br> 吳王一脈的官員啞了火,御史都說得這么詳細了想必不是冤枉人的,而榮恩侯之子都年屆不惑,總不能拿“他還小,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來辯解。 “陛下,榮恩侯之子膽敢在外屢次口出狂言,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臣請查榮恩侯府?!背跻幻}的官員趁機落井下石。 “臣附議?!?/br> “臣附議?!?/br> 吳王的人頓時坐不住了,出來駁斥楚王的人,雙方在廷上吵作一團,簡直比西市還熱鬧。 最后皇帝沒有表態,而是拂袖而去。 下晌,宮中就傳出皇帝斥責張皇后的消息。 榮恩侯在家中嚇得半死,也不管兒子已經年屆不惑都當爺爺了,老當益壯地抓著棍子在家中追打兒子。 話傳出去,榮恩侯一時之間淪為高門大族間的笑柄。 尋常人聽了這些就笑笑,聰明人卻在思忖圣人按而不表背后的意圖。 要知道曾經亦有宗室子對朝廷怨懟,圣人知道后直接重罰,讓那宗室子去守皇陵三年,三年過后那宗室子整個人脫胎換骨,再沒有夸夸其談。 而這次的榮恩侯之子,一句話都沒有,圣人這是何意呢? 五月庚寅日,宜納征、宴請等。 東平侯府一掃前些日子烏七八糟流言蜚語的晦氣,整座府邸都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開在坊墻上的烏頭門都烏黑油亮的。 今日,是皇家來使納征的大好日子。 林尊一大早就起身了,在院子里打了一套拳,讓仆役伺候自己沐浴更衣。 林福去年回家來,明里暗里跟老父親灌輸太胖不好的概念,老父親就撿起了扔了好幾年的拳法,每天打上一套。 沐浴后,林尊去期遠堂跟老夫人一起用早膳,說了一會兒話,看時候差不多了,就回去自己院子換上侯爵禮服,在正堂等著。 吉時一到,幾個年輕有為的宗室子組成的函使帶著十里聘禮上東平侯府為魏王納征。 當然了,十里是一個夸張的修辭手法,但從魏王府出來的聘禮一百二十八抬,每抬皆不凡。京城百姓聽說魏王今日納征,都跑來看熱鬧呢,看到那許多聘禮一聲聲驚呼不絕于耳。 ——好家伙,魏王這聘禮可比先頭吳王楚王大婚要隆重得多喲。 ——就是比起先頭東宮那位納妃也不輸。 ——魏王下聘也太隆重了吧! ——嘁,也不看看魏王要娶的是誰,林使君難道還不值得這些聘禮? ——就是就是,那可是林使君吶! 函使抵達東平侯府,聘禮還在路上,等聘禮全部進了侯府,函使才捧著一個長一尺二寸、寬一寸二分、木厚二分、蓋厚三分、內寬八分、扎縛五彩線的金絲楠木盒子,呈送給女家父親林尊。 林尊從盒子里拿出通婚書,函使當眾朗讀:“宗正寺白:今天子長男崧已成立,未有婚媾。承賢第二女福令淑有聞,四德兼備,愿結高援。謹因媒秦漸,敢以禮請。脫若不遣,貯聽嘉命?!?/br> 函使讀完將通婚書與林尊,林尊收好后拿出答婚書,當眾朗讀:“尊白:第二女福年尚初冠,未閑禮則。承賢今天子長男崧未有伉儷,顧存姻好,愿托高援。謹因媒秦漸,敢不敬從?!?/br> 如此,交換完婚書,收下聘禮,納征便是完成了。之后東平侯府開宴席款待函使與親友。 就從此刻起,林福與秦崧休戚與共、夫妻一體了。 他們屬于彼此。 第207章 三更, 禁宮。 原該萬籟俱寂,卻在西北一處宮殿里響起一陣尖叫聲,隨后燈火通明, 有幾個內侍慘白著臉連滾帶爬出來,哆嗦著往尚藥局值所和坤德殿跑。 “不、不好了, 這位姑姑, 小的是云深殿伺候鄭、鄭昭容的,她、她懸梁自盡了!”跑到坤德殿外, 內侍對聽見動靜出來查問的女官說道。 女官悚然一驚,立刻進去稟告了皇后。 沒一會兒, 坤德殿也燈火通明,張皇后發髻只松松挽著, 扶著女官的手出來, 臉色在燈火的照映下蠟黃蠟黃的,皺著眉道:“去云深殿?!?/br> 宮人內侍們立刻打上燈籠, 照著張皇后的腳下, 長長一排燈火蜿蜒從坤德殿往云深殿移動。 到云深殿的正門前,張皇后正要抬腳跨過門檻進去, 忽然天空一道冷白的閃電劃過,緊接著就是一聲轟隆巨響。 “啊呀……” 膽小的宮人被巨大的雷聲嚇得驚叫出來,惹來張皇后身邊女官的呵斥:“叫什么叫,打雷而已!驚到殿下,你就仔細著回掖庭去?!?/br> 那膽小宮人低著頭瑟瑟發抖, 卻不敢再出聲了。 女官扶著張皇后的手, 提醒她注意腳下,下意識去看了張皇后的臉,正好又是一道閃電劃過天空, 冷白的電光與四周昏黃的燈火交織映襯下,張皇后蠟黃的臉陰沉沉,形如鬼魅。 女官被悚然一驚,差點兒就驚叫出聲。 “怎么了?”張皇后轉過頭低聲問。 “無、無事?!迸俣硕ㄐ纳?,扶著張皇后進去云深殿,叫過云深殿伺候的人問鄭昭容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