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秦崧摩挲著溫潤的羊脂玉佩,看著林福,喃喃:“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br> 林福綻開一個燦爛的笑容,杏眼彎彎:“何以結相于?金薄畫搔頭?!?/br> 秦崧亦綻開了燦爛的笑容,其笑也,能讓日月失輝。 第98章 重陽前幾日, 東宮向皇帝報喜,太子妃身懷有孕三月有余, 皇朝傳承有繼。 皇帝聽聞大悅, 流水的賞賜送入東宮太子妃所住的麗正殿,羨煞東宮一眾妾妃。 然在太子妃有喜的消息傳遍京城的第二日,東宮又出消息,良娣瞿氏、良媛葉氏和承徽慕容氏同時查出身懷有孕。 消息傳遍, 不少人閑聊之時說著隱晦之語, 都十分佩服太子的勇猛。 皇帝聽聞這些后,神色卻是淡淡,看不出高興或不高興。 而張皇后卻是亢奮不已, 自覺時機成熟,在皇帝來坤德殿用膳時,說起了皇子們的婚事。 “陛下, 說來老三老四已近弱冠, 老大更是年紀不小了, 他們的婚事不知陛下如何安排?” 皇帝夾了一筷子魚rou,慢條斯理吃下, 待有了七八分飽才放下筷子, 在宮人的伺候下漱口,放下擦嘴的錦帕, 才說話:“依皇后之意,該當如何?” 張皇后本因皇帝一直不語,心中七上八下的。 兩年前她請纓cao持秦崧的婚事, 豈料秦崧半點兒不配合,害得她費力不討好還在皇帝這兒吃了掛落,被皇帝明令不許再插手秦崧的婚事。 如今再提起,她自然忐忑,尤其皇帝聽她說完后一言不發的。 然皇帝如此一說,那便是有了轉機,張皇后興奮道:“陛下,妾以為,老三老四且不論,老大的婚事最為要緊,該早早為老大擇一賢良人,為他cao持王府、開枝散葉才是?!?/br> 皇帝便狀似隨意地問:“皇后是否有人選?” “妾能幫著相看各家的小娘子,但老大的婚事還須陛下多多cao心才是?!?/br> 張皇后可是學乖了,不踩皇帝挖的坑。 之前她想要擺布秦崧的婚事,不僅沒成功,還被皇帝冷落了很長一段時間,差點兒連累到她的兒子秦峻。 如今她聰明了,荊山長公主針對太子之事給了她靈感,不能從魏王的正妻入手,那就從魏王的妾侍入手,只要枕頭風吹得好,不怕控制不住秦崧。 然要魏王納妾,總得先解決了他的正妻之位。 皇帝一直不提秦崧的婚事,由得秦崧打光棍,張皇后是想提又不敢,終于能借著東宮妃接連有孕的當口,提及此事。 她就不信,皇帝不會想要他最心愛兒子的兒子。 看吧,皇帝果然面露沉思之色。 沾沾自喜的張皇后沒忍住,試探道:“妾聽聞,老大與東平侯那個在朝為官的女兒走得很近……” 皇帝倏然看過來的眼神把張皇后嚇得再不敢多說,額上冷汗都出來了。 她急慌慌想轉移皇帝的注意,就隨口對皇帝說:“妾聽聞貴妃的母家好幾個小娘子對老大魂牽夢縈,為此還鬧得姐妹不和,老大風姿卓絕,不愧為陛下之子?!?/br> 皇帝移開了目光,對張皇后的奉承并不受用。 次日,皇帝去了崔貴妃宮中,用完膳后,說起了昨日張皇后之言。 崔貴妃聽得又驚又怒,恨不得生啖張皇后的rou……但這不符合她在皇帝跟前的柔順人設。 只見她伏跪在皇帝腳邊,柔聲哀哀說:“陛下,小娘子們為首飾為衣裳,總愛爭吵上幾句,都是自家姐妹,要不得第二日又和好了。妾母家的孩子就算再不懂事,也是學著《女誡》、《女論語》長大的,婚姻大事豈容兒戲,自然是由她們的父母做主?!?/br> 皇帝微微頷首,道了聲:“起來吧?!?/br> 崔貴妃起身,坐到羅漢床的另一側,心中恨恨,心說:張氏你既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她一咬牙,說道:“說起來,兩年前皇后大張旗鼓為魏王擇正妃,最先頭是想塞了她母家遠房一表親的女兒,妾有幸見了那小娘子一次,蒲柳之姿便罷了,舉止畏縮,眼神飄忽,那小娘子的父兄也不爭氣,也不知皇后怎么就覺得她是個好的?!?/br> “還有這等事?”皇帝挑眉。 “陛下,妾萬不敢胡言?!贝拶F妃一臉忿忿,很為皇帝愛子不平的樣子,“魏王是何等氣概,陛下最清楚不過了,哪能配那么一個正妃,皇后也不知怎么想的。且還聽說,那小娘子兩年前見了魏王一面,就一直心心念念,相思成疾哩?!?/br> “兩年前?”皇帝眉毛挑得更高。 “正是兩年前?!贝拶F妃捂著嘴輕聲一笑,“魏王姿容脫胎于陛下,吾等自是清楚他多俊秀,但您知,兩年前魏王可是一臉的胡子,無端端顯得兇煞,妾可不信那小娘子能瞧著就一見傾心?!?/br> 皇帝飛起的眉毛放下,崔貴妃心底惴惴,從皇帝的神色中分辯不出他究竟信了幾分。 崔貴妃報復了張皇后一把,長久的生存之道讓她心知不能妄圖揣摩圣意,便也不在這件事上多糾纏,而是旁敲側擊起四皇子秦峰入朝聽事的事情來,拼命暗示皇帝——您的第四子年紀不小了,不能再成日無所事事了啊。 第三日,皇帝召了秦崧到紫宸殿說話,殿內除了父子二人,就只有伺候著的常云生。 皇帝道:“前日,皇后同朕說起你們幾個的婚事,言及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