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林福詫異地歪歪頭,思考片刻,拿出一張白紙寫上:“我國家光宅四海,年將逾百,四圣宏化,萬邦懷仁。農戰非古,衣食罕儲,念茲疲甿,遠乖富庶。督耕植之業,而人無戀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斂之困……” 她認認真真將關于賦稅、民怨與田墾三者之間的論述、以及提出自己對賦稅改革方面的一點淺顯建議的制策寫完,修改了幾處地方,再工工整整謄抄一遍。 之后再寫下一道。 時務策寫完,天色已漸晚,最后農策兩道,水利一,屯田二。 這個對于林福來說倒是不難,刷刷刷寫完。 交卷,拿回應制木牌出貢院時,天已經完全黑了,貢院在各種火把燈籠,都是等著里頭學子的家人、友人、仆役等。 林福一眼就找到了等著自己的父兄,快步跑過去。 秋夕趕緊迎上,接過她手里的考藍。 “阿爹,阿兄,四兄?!?/br> “出來了!考得怎么樣?”林尊如同那些陪自家孩子高考的家長一樣,孩子一出來就問“考得怎么樣”。 林福莫名被戳中笑點,哈一聲笑出來。 林家三父子:???有什么很好笑? “反正全部寫完了?!绷指H塘巳?,還是沒忍住,又大笑。 林家三父子:“……” “祖母年歲大,阿爹讓母親陪著先回去了。謝小娘子本想等你出來,我說你還不知道要多久,也讓她先回去,她走時千叮萬囑讓你明日下帖邀她過府?!绷謺P解釋道,頓了下,又道:“幾位皇子在你進貢院后就離開了?!?/br> 林福點頭:“咱們也快回去吧,我快餓死了?!?/br> 林尊立刻讓她上車,車里放了點心、蜜脯和茶水。 林福說了聲:“謝謝阿爹?!睔g快上車。 護衛們打著火把,東平侯府一行人回府去了。 第59章 周朝的科舉還有九品中正制的影子在, 試卷也不糊名,甚至曾有狂生就在試卷上寫上一段意思是“我這么牛逼,必須選我為狀元,不然就是你們沒眼光”這樣的話。當然,最后此人落榜了, 落榜理由是在試卷上亂寫亂畫。 全部考完了,禮部員外郎將所有卷子收齊,送到吏部公廨等候第二日始批閱。 禮部尚書陶九思是主考之一,第二日開始閱卷,他立刻就讓人先把林福的卷子拿過來。 先看林福的帖經。 哼哼, 九正經他可都選取了, 且還是選的易混淆的考,林尊之女要是帖經沒過,哼哼, 其他都不用看了。 吏部尚書王宗祥知道陶九思與林尊不對付, 由著他去,讓吏部官們閱諸學子的帖經卷, 他慢悠悠喝著茶,閱帖經卷這等小事,還用不上他吏部尚書。 “王公?!睉舨可袝R虎到了吏部公廨, 朝王宗祥拱手, “某前來叨擾,是為看看東平侯之女的時務策?!?/br> 盧虎之前看了林福的奏表,她針對賦稅提出的一些建議雖然淺顯不算實用, 但給了他一些靈感。 因此這一次的時務策第一道題就是戶部尚書出的,想看看天下學子對如今的賦稅有什么意見,倒是并不指著應制學子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只是千樣人有千種不同的方法,總會有些出奇的想法,比戶部閉門造車要好。 不僅僅是提問天下學子,盧虎還打算讓戶部官聯合御史臺下到各州縣去了解賦稅情形。 王宗祥讓人找出林福的時務策拿給盧虎,順便問:“盧公看好此子?” “莫非王公不看好?”盧虎笑說了一句,接過書令史送來的答卷,振了振,入眼就是一筆方潤整齊剛勁峻拔的楷書,見字如人,就這一筆字便讓盧虎的好感度又提升了幾分。 王宗祥見盧虎認真細致的看起林福的時務策來,就不再說話。 他看好不看好有什么關系,只要圣人看好便可。 且不見因此子,一直隱世的袁大儒入朝了,今次制科應制的學子們也是卯足了勁兒,不愿被一女子比下去。 王宗祥老神在在吃著茶,一盞茶吃完,眼角余光掃到陶九思皺緊的眉頭,慢悠悠問:“陶尚書,卷閱得如何?東平侯之女的帖經過是沒過?” 盧虎抬頭,看向陶九思。 陶九思心中不爽快,甕聲甕氣道:“過了?!?/br> 王宗祥再問:“可是全對?” 陶九思:“……是?!蓖跎新氖裁磿r候這么討人厭了?! 王宗祥笑了一聲。 盧虎將手中時務策卷子遞給王宗祥,道:“私以為,林福時務策可評中上?!?/br> 王宗祥接過來慢慢看起來。 陶九思眉頭皺得都快打結了,拿過王宗祥看完的卷子看起來,片刻后,嗤笑一聲:“如此淺白又異想天開的想法,也能算中上,盧公未免太偏袒她了吧?!?/br> 盧虎笑道:“確實有些異想天開,但陶尚書別忘了,此子才豆蔻之年?!?/br> 陶九思語塞。 王宗祥道:“初生牛犢不怕虎?!?/br> 盧虎:“私以為,朝中正需要這樣有膽氣的后生??纯此帽哪瞧撇?,言及稻麥每年兩收或會壞了如今朝中的兵制,對魏王在邊塞就地募兵之行為倒是推崇得很?!?/br> 陶九思:“哼!小小女郎懂得什么,還妄圖對朝廷制度指手畫腳?!?/br> “咱們出的這三道時務策,不就是要讓應制學子們對朝政‘指手畫腳’么?”盧虎不悅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