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李將軍出征時,天子親送大軍至城外十里, 言:“將軍凱旋歸京日, 朕再至此處親迎,與將軍痛飲慶功酒?!?/br> “臣,定不辱使命?!崩顚④娂ぐ旱?,聲振林木,響遏行云。 “殺敵,凱旋, 殺敵, 凱旋……” 京郊幾萬將士敲擊著手中兵器, 喊殺聲震天, 驚起遠處山林飛鳥無數。 西北大軍與高姜國鏖戰五年,察事監在高姜國布局多年的暗樁亦不計生死齊齊出動, 終于,將這頭覬覦中原富饒之地百多年的西北惡狼撕裂了。 周朝占了西北一大塊肥美的草場, 高姜國分裂成南北后三姜退千里之地,西北大患一舉鏟除,皇帝的功績薄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功臣還朝,帝王郊勞,長安百姓每一個人臉上都是歡欣的笑容, 長安城處處比上元佳節時的燈會還要熱鬧。 御駕與大軍將經過的朱雀大街早已打掃干凈,路面再度壓實了一遍,京城百姓自發在大街兩旁的榆樹、槐樹上掛滿了五色絲絳,風吹過,飄揚的絲絳格外好看。 八月朔日,五更三刻,承天門城樓上咚咚鼓敲響,長安城各條南北大街鼓樓依次敲響,城內寺廟也撞響晨鐘,整座長安城在鐘鼓聲中蘇醒。 東平侯府,外院書房常棣院和世子所居春和院在第一陣鼓聲時就點起了燈,侍女們伺候主子梳洗換上朝服著進賢冠,然后護衛打著燈籠火把,護送騎馬的郎主與郎君去上朝。 朔望朝,在京九品以上官員都要朝見皇帝。 今日朔朝最重要的就是皇帝郊勞之事,皇帝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見后,禮部官唱興,皇帝著武弁,步出大殿登上玉輅,帝王大駕鹵簿出西郊。 御駕于午時前抵達西郊郊勞臺,皇帝登上圓臺后,就聽遠處有隆隆馬蹄聲。 遠目眺望,旌旗敝天,身著明光鎧甲的將士整齊策馬而來,無數馬蹄踩著一致的步伐,聲音皆落于一處,大地震動。 為首之人銀甲黑馬,面容堅毅,身體健碩,待離郊勞臺百步之遙,他舉手一聲令下,千余戰馬一齊停步,將士同時翻身下馬,朝郊勞臺上的帝王轟然拜下。 “臣李驥拜見陛下,陛下威加宇內,恩澤蒼生,四夷臣服,萬邦來朝?!?/br> 千余將士齊聲喝道:“陛下威加宇內,恩澤蒼生,四夷臣服,萬邦來朝?!?/br> 遠處山林百鳥驚而飛出,走獸無不避入深處。 威武之師,百戰之師,不外如是。 皇帝朗聲大笑,揮臂:“上酒?!?/br> 太樂鼓吹二署奏《昭和》,吹大角三通,光祿寺亭長、掌固呈上美酒,將士人手一杯。 皇帝從圓臺上下來,走到李驥身前,大笑著說:“卿出征時,朕言,待卿凱旋,朕與卿共飲慶功酒,卿果從不讓朕失望?!?/br> 李驥聲音哽咽道:“臣,幸不辱命?!?/br> “好!好!好!”皇帝拍拍李驥的肩膀,舉起手中酒杯,大聲道:“將士們,國之功臣們,請滿飲此杯!” 說罷,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李驥與眾將士齊齊飲盡慶功酒,齊聲高喊:“陛下威加宇內,恩澤蒼生,四夷臣服,萬邦來朝。陛下威加宇內,恩澤蒼生,四夷臣服,萬邦來朝……” 皇帝負手,立于天地間,面上笑容欣喜,胸臆間涌動著萬丈豪情。 他正值春秋鼎盛,手握國朝大權,江山社稷英才輩出,忠臣良將多如星斗。 終有一日,在他手中, 這天下, 盛世,定會到來! 禮部尚書高聲宣讀大赦制,大赦天下。 皇帝再回到圓臺之上,高臺視野好,他就仔細找起他那個一走多年的不孝子來。 適才與李驥喝酒,皇帝潦草掃了一眼李驥身后那群將士,居然沒瞧見他那不孝子。 不應該呀,難道五年沒見,當爹的連自己兒子都認不出來了? 他兒子挺好認的才對,最俊秀的那個就是。 皇帝在高臺上一個一個看過去,忽然,在李驥右后方發現一個著明光甲的高大將軍,那虎頭兜鍪特別眼熟,正是他盯著軍器監給做的。 皇帝的目光從虎頭兜鍪移到下面那張臉上, 然后…… 皇帝嘴角控制不住地抽了抽。 虎頭兜鍪的將軍似乎是感受到落在自己臉上的灼灼目光,仰頭向高臺上望去,眼睛彎了,應該是在笑。 為什么說是應該呢? 蓋因他一臉拉碴的大胡子,笑了與否,實在是看不出來??! 皇帝:“……” 郊勞禮結束,御駕進城,后面跟著功臣將士們,至于來朝貢的三個姜國,自有鴻臚寺官員接待,并不一同進城。 御駕回城時已經接近申時,朱雀大街兩旁擠滿了人,金吾衛和武侯鋪維持著秩序,有人搗亂就抓起來,不良人會送去京兆府關上幾天。 帝王大駕鹵簿一進城,長安百姓就拜下高呼“圣人萬?!?,首先呼喊聲還凌亂,沒一會兒就變成整整齊齊。 朱雀大街兩旁里坊中,只要是樓高越過坊墻的屋子,甭管是民宅還是寺觀,都擠滿了人。 御駕之后是功臣將士,百姓們看到李驥大將軍,一陣接一陣興奮高呼。 薦福寺祈福院三樓臨街的幾間廂房都被京中高門包了下來,信國公府、東平侯府定了一間廂房,兩府從王老夫人那邊算起來是表親,常在一處玩耍,除了已有官身要跟去郊勞的,郎君姑娘們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