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修真之問仙、[HP]幽靈 完結+番外、芙蓉帳、我懷了太子的孩子、寶石商人和鉆石小姐[GL]、我靠沙雕在選秀C位出道、草包公主、穿成小說里的降智女配、心型圈套(校園h雙學霸1v1)、燎原(1V1 H)
他放下杯子起身,衣袂飄飄地對姜洛又躬了躬身,抬腳走人。 走下臺階時,他倏然轉過身來,對姜洛道:“小阿洛還沒去過碧漪堂吧。一起?” 姜洛搖頭。 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得到,跟著皇帝去往碧漪堂的那些王公大臣,多半都是姜皇后認識的。 眼下單單一個穆不宣,都能讓她在捂馬甲上耗費心思,連杯茶都喝不完。更別提碰著其他人,她不想這好好一個端午全浪費在捂馬甲上。 卻聽穆不宣道:“宋國公也在碧漪堂。你不去見見?” 姜洛道:“他……” 說曹cao曹cao到,姜洛話沒說完,旁邊扶玉道:“娘娘,宋國公過來了?!?/br> 姜洛便略過穆不宣,看向他身后。 栽滿梔子花的小徑盡頭,此刻有一人正穩步走來,那周身氣場,大馬金刀,器宇不凡。 而當他望過來,無需做出什么表情,就已經讓旁觀者覺得他威嚴甚重。隱隱間,似有歲月也無法消抹的鐵血之氣從他身上傳開,把梔子花的濃香都給覆蓋了去,正是曾久經沙場的宋國公姜序。 穆不宣回頭見到來人,當即一笑:“我正要回碧漪堂,怎好勞煩宋國公親自過來找我?!?/br> 姜序面無表情道:“陛下命我來的?!?/br> 言罷,繞過穆不宣,向著亭子里的姜洛行禮,道了句皇后娘娘安好,又問病可好些了。 姜洛道:“謝父親關心,我好得差不多了?!?/br> 姜序應道:“這便好?!?/br> 不知是因為有穆不宣在,還是因為姜序本就話不多,再問了句姜洛有沒有見到她母親,得到回答后沒有多留,領著穆不宣離開。 待得兩人走遠了,弄月才小聲說道:“果然還是只有老爺能管得住小郡王?!?/br> 扶玉說:“還叫老爺呢?!?/br> 弄月說:“這不是沒外人嘛?!?/br> 姜洛道:“行了,咱們也回煙雨樓吧?!?/br> 走出亭子,看著兩旁開得正盛的梔子花,姜洛叫扶玉和弄月去折幾朵。 她記得端午有采梔子、佩梔子的習俗。 然不知是先帝不喜歡梔子香氣,還是他的哪位妃嬪不喜歡,總之御花園里沒見到有梔子,各個寢殿也都未曾栽種。 其實梔子花不僅香氣馥郁,還能作藥用,并非尋常的觀賞性花卉。 姜洛想著,又特意囑咐,折梔子之前先撥開花瓣瞧瞧里頭生沒生蟲,生了蟲的不能要,得找干凈的才能用來佩戴在身上或發上。 扶玉和弄月依言仔細挑選。 將此地開得最好的幾朵梔子折下來后,姜洛當先拿了朵,長長的花枝往腰間掛著的香袋里一放,再重新系緊香袋,如此就算佩戴好。她自己佩好不算,還讓扶玉和弄月也佩。 許是顧及姜洛是主,自己是仆,尊卑不得亂,兩人沒有樣學樣地把花放在香袋里,而是互相幫忙,戴在了頭上。 梔子白嫩,襯得兩人臉龐也是嫩生生的,活像小了好幾歲。 姜洛道:“好像十來歲的小姑娘?!?/br> 已近二十歲的扶玉忍俊不禁,弄月也嘻嘻笑道:“娘娘慣會夸人?!?/br> 姜洛道:“別人想聽我夸還聽不到呢?!?/br> 而后帶著余下的梔子回去,準備分給容櫻和穆貴妃她們。 因龍舟競渡即將開始,南北兩岸愈發人山人海,入目所及盡是黑壓壓的人頭。西岸這邊煙雨樓里的命婦貴女們也坐不住,紛紛登上最高的三樓,等候競渡開始。 走到樓下,姜洛抬頭看了看。 但見三樓被命婦貴女們坐得滿滿當當,門窗也全部打開,方便她們觀看。 從湖面而來的風徐徐吹入三樓,姜洛清楚地看到有貴女頭發衣擺被風吹出一種凌亂美。姜洛頓時轉身,不打算上去了。 “把花給長公主她們送去吧,”她吩咐道,“若是想看競渡,就留在樓上,不用下來?!?/br> 扶玉道:“娘娘不看嗎?” 姜洛道:“樓上風太大,怕是兜帽根本擋不住?!?/br> 扶玉道:“娘娘不看的話,奴婢也不看了?!?/br> 弄月跟著點頭。 姜洛道:“當我不知道你們兩個等這天等很久了?上去看吧,我身邊又不是沒人伺候?!?/br> 她都這樣說了,扶玉和弄月也只得帶著花上樓。 姜洛則去往后院,進到早早布置好,留作給皇后專用的一間屋子里躲風。 因前頭有三層高的煙雨樓遮擋,在屋子坐著,完全感受不到風的存在??烧惨驘熡陿菗踔?,打開窗朝外看,半點上清湖的湖面都看不到。 龍舟自也是瞧不見的。 姜洛郁悶地想莫非她和競渡無緣,忽聽前頭樓上傳來道道驚嘆歡呼,競渡要開始了。 歡呼聲過于響亮,細聽之下,姜洛甚至能分辨出說“第五只龍舟的顏色最好看”的是容櫻,說“最后那只也好看”的是李美人。 無法親眼目睹競渡盛況的姜洛邊只能聽邊吃烏梅。 吃著吃著,她想起之前聽到的一句話,講端午來上清苑,唯有看過競渡,方是不虛此行。 她也想不虛此行。 可樓上風實在太大,指不定她還沒看清龍舟在哪,就已經先咳得不成人形—— 等等。 她不去樓上,另外找個可以看得到湖面的地方不就行了? 姜洛暗嘆自己真是絕頂聰明,旋即飛快丟開烏梅,去拿出宮前扶玉讓帶上的薄斗篷。 拿到斗篷,姜洛沒有立即披上身,轉而拿起套同樣是扶玉讓帶的便服,換掉了正穿著的吉服。 吉服繁華貴重,便服與之相比雖簡便不少,但姜洛沒叫宮人進來,她自己一個人更換,頗有些費時費力。 是以這么兩套衣服換下來,從煙雨樓傳來的歡呼聲更加響亮。姜洛估摸著競渡已經進入賽前準備階段,是真的快要開始了。 她不由加快速度系好最后一條束帶,把斗篷往身上一披,戴起兜帽出了屋子。 一路低調而行,即便有認出她的,想跟隨在她左右,也被她擺手拒了??倸w這兒是上清苑,皇家的地盤,到處都遍布著太監宮女御林軍,沒誰會不長眼打她的主意。 姜洛孤身出了煙雨樓。 沿著之前那座亭子所在的方向走,姜洛邊走邊四處打量,試圖找個既能看得到上清湖,同時又沒風的地方。 正走著,一道微弱的呼喚遙遙傳來。 “……娘娘?!?/br> 姜洛下意識以為是有人喊她。 她站定了,環顧一周,此地圍墻高大,花草繁盛,除她以外并沒有別的人在。 不是喊她。 可不是喊她的話,這聲娘娘喊的會是誰? 今日來上清苑的佳麗們,能被喊娘娘的穆貴妃現下正在煙雨樓等著看競渡,同樣能被稱娘娘的薛昭儀也在她走之前結束了和薛問臺的悄悄話,回到了煙雨樓。 剩下的趙婕妤和李美人等非四妃九嬪之列,品級不夠,不能被稱作娘娘。 所以難不成,說話者不知道娘娘一詞是宮廷專用語,隨便逮著個人就喊對方娘娘? 姜洛直覺不對。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喊娘娘,其實還有另一種可能。 遂放輕腳步,循著剛才呼喚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走了不遠,透過重重花樹間的縫隙,姜洛看到前方地上跪著個小太監,料想方才那句娘娘就是出自他口。 而被他喚作娘娘的…… 姜洛瞇了下眼,很快認出站在小太監跟前的年輕姑娘是誰。 說準確點,不是姜洛以前見過所以現在能認得出,而是她根據那姑娘的相貌身形,以及穿衣風格等,和宮斗文里一個在前期戲份并不多,但怎么看怎么重要的角色對上了。 于是姜洛就也明白,那小太監并非不懂娘娘這個詞代表著什么。 正因為他懂,他才會對那姑娘喊娘娘。 四妃九嬪,不說薛昭儀所在的九嬪,單說穆貴妃所在的四妃,貴淑德賢,是為正一品。 在皇帝剛剛登基,以禮聘充實后宮的那個時候,皇帝先封了穆氏嫡長女為貴妃,后還封了位秦氏出身的,方方面面皆可與穆貴妃比肩的淑妃。 淑妃,秦氏秦惜含。 只可惜秦惜含惹到了姜皇后,不僅一夜之間多了個“前”的名號,還被逐出宮,至今未能議親,下場很是慘淡。 但正如姜洛覺得連陳寶林都有成為后宮最大贏家的資本,秦惜含的這番經歷也可謂是翻身打臉的前奏,端看她后續會用什么方法重新進宮,奪回屬于她的淑妃之名。 再看過去,那小太監腦門兒觸地磕了個頭,十分恭敬地道:“奴婢見過淑妃娘娘?!?/br> 還真是秦惜含。 姜洛當下也不急著看競渡了,她立在原地,借著花樹的遮掩細細端詳。 若說穆貴妃是明艷,美艷,恃美行兇,盛氣凌人,那么秦惜含就是妖艷,乃至于是妖媚的。 也不知秦氏如何養的她,竟將她養得媚色天成,舉手投足間盡是妖嬈風韻。哪怕她站在那兒一動不動,光是看她的身姿,都能教人覺得她很有當禍國妖姬的潛力。 宮斗文里沒詳寫秦惜含是如何被逐出宮的,姜洛也不亂猜,只想姜皇后廢黜她,應當有一部分緣由是因為她剛進宮就攪亂了池水吧。 如前朝,皇帝須得讓各方勢力相互制衡,以達成朝堂上的和諧。后宮亦然。 皇后這個位置,放眼整個大夏,唯有姜氏地位足夠高,威望也足夠高,可以鎮壓得住任何魑魅魍魎,因此姜氏女成了皇后; 其次是貴妃,四妃之一,同時也是四妃之首,比姜氏略顯不足,比下卻綽綽有余的穆氏正正適合; 再來是淑妃,同為四妃之一,看似與貴妃平起平坐,實則仍低了一頭,于是較之穆氏低些的秦氏拿下了此位。 更后面的昭儀、婕妤、美人、才人等,無一不是八方博弈的結果。 或許這也正是皇帝為什么不來后宮的一大原因。畢竟后宮佳麗三千人,沒半個是他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