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在別人看來, 他身邊全是可以利用給自己謀取利益的漏洞。 太后和齊鈺不知道他的心思嗎,他們知道, 可是他們選擇視而不見,因為那一分權利旁落的可能性。 齊寒章隱藏的很深, 他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其實最能看清人心,也最會算計人。 謝臨溪把他看得很重, 他就同謝臨溪交好。 齊靖淵想要大齊安穩, 想讓齊鈺的皇位坐穩, 齊寒章就適當的把自己的身世放在他們眼前。他有自己的仇恨,所以理由很穩…… 可騙子就是騙子, 最終捅刀的時候完全不會手軟。 那時齊靖淵算是四面楚歌, 太后和季明毅聯手把持朝政逼迫他還政。季家盛勢,就連身為皇帝親舅舅的賀運都要往一邊靠。 小皇帝成了親有了皇后,身體越發虛弱。小皇帝其實很聰明, 眼看著朝堂的局勢越發難控制,在一次病了后,他曾說不想齊靖淵離開。 那時齊靖淵對他已經徹底失望,他說了句,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能不能。 他就算是愿意離開,能不能全身而退都很難說。 那時他還心存幻想,想著實在是沒有退路,那他和謝臨溪就去云南隱居。 他們不要什么權勢和地位,身份什么的都可以拋棄,兩個人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隱世一生,活著就一起走動走動,死了就埋在一起。 后來這個想法自然沒有實現。 他甚至沒有來得及和謝臨溪說明心意,一切都變了。 先是云南那邊出事,當時齊寒章已經控制住了云南王府,他名聲上本就是是云南王世子,順勢成了云南王。 云南的情況有些危機,對外有外敵,內有內亂,齊寒章往京城送信,說是想借助京城平亂,事后愿意讓京城派兵駐扎云南。 一開始季明毅是不同意派兵云南的,說云南自從□□便自成天地,有敵人也該他們自己去打才是,后來聽聞齊寒章愿意讓京城駐兵云南,他又起了別的心思。 這原本是齊靖淵最歡喜不過的一件事。只是當時派誰領兵入云南成了朝臣爭執的重點。 季家有名聲沒有軍權,他們自然想要參合一腳。 賀運倒也愿意領兵,只可惜那時他身體不是很好,時常頭疼需要請御醫。 齊靖淵自然不愿意讓季明毅指染兵權,那樣的話大齊的朝堂就姓季了。 最終齊靖淵機關算計摁住了季明毅這個念頭,后來在人選上,謝臨溪主動要求去云南。 在當時看來,謝臨溪的確是最好的人選,他同齊寒章是舊識是好友,入了云南行事比較方便。 齊靖淵其實并不想讓謝臨溪去,他猶豫不決,戰場上刀劍無眼,他怕這人受傷,更怕再也見不到這人。 后來謝臨溪給他分析了一番局勢,表示他去是最合適的。 當時謝臨溪站在月下朝他笑著道:“身為男兒,建功立業是本性。這功勞和家業臣不在乎,王爺心里想的是天下,那我就幫王爺打下這份安寧?!?/br> 齊靖淵最終同意了,謝臨溪領兵臨走時,他死死抓著這人的手道:“等云南事了,我就不在做這個攝政王了,到時候我們就四處看看?!?/br> 謝臨溪的眼睛亮了下,意氣風發的朝他揮手離開。 臨走,謝臨溪說,等回京,他有一個秘密要說,齊靖淵心中一動,他說自己也有秘密。 謝臨溪說,那到時他們交換秘密,齊靖淵同意了。 隨著謝臨溪離開的還有賀家小公子賀善,賀國公把自己以前能聯系上的人脈都給了賀善,除了能多湊些人,更多的是想多給他們一份護佑。 謝臨溪離開,齊靖淵在京城夜夜不眠。 一開始他三五天他就能接到謝臨溪的書信,謝臨溪主要負責擊退外敵,內亂由齊寒章解決。慢慢的因為戰況原因謝臨溪送往京城的書信漸漸少了。好在,謝臨溪在云南立下很多功勞,每份戰報上都有他的名字。 齊靖淵每天都期盼著云南送來的戰報,又害怕掀開那份戰報。 那段日子,朝堂上很平靜,太后和季明毅都沒怎么作妖。 齊靖淵還想著在云南事物上,他們的觀點至少一致。 可他忘了,旋渦之上的平靜永遠是最讓人難以控制的,它翻騰起來,是要死人的。 后來云南外敵被擊退,謝臨溪多日沒有消息,賀善那邊也是如此。 齊靖淵在京城坐立不安,總覺得有什么事要發生。 一天,他接到了齊寒章的來信,說謝臨溪受了重傷,人快要不行了,同時他說遵守諾言,希望京城增兵云南。 齊靖淵看到這份書信,整個人都懵了,他腦袋一片空白。 不過很快他就冷靜下來。 他冷靜的決定親自前去云南,不是為了權也不是為了勢,而是為了把謝臨溪接回家。 朝堂上一片反對之聲,齊靖淵卻心意已決。 他當攝政王這么多年,不管有沒有心,朝堂上還是有一些人對他信服的,如宋安之輩也是有的。他執意要做一件事,季明毅也不敢攔他。 再者季明毅的心思人人都看得出來,他們也不愿季家有權還有兵。 賀運不愿意,小皇帝也不愿意。 齊靖淵出京時,賀運前來送他。 賀運說,他們都老了,讓他萬事小心,早日歸京。 齊靖淵當時心想,這個京城他一輩子都不會回來了。他的謝臨溪在南境,前面就算是死路,他也得修出一條路來。他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只想見謝臨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