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俞綏用下吧指了指那草稿,笑得很招搖:“值班時間開小差,是不是該寫檢討?” “......” 晏休看起來并不承認,他伸手要拿走那張速寫,讓俞綏率先拿了過去。 主動給俞綏畫和背后悄悄畫的意義不太一樣,后者還要朦朧羞怯許多。 晏休自己都沒注意到這張執勤時的速寫什么時候被塞進草稿本里的,他頭一次反思起自己這種隨手草稿的習慣,目前看來有給他自個兒埋坑的隱患。 大少爺得瑟起來沒完沒了,晏休過了兩節課就挨不住了,站起來逮他。 俞綏聞聲逃跑,他繞過半個教室,把速寫紙折成方片,塞到手機殼后封存起來隨身攜帶。 仿佛這樣就能封存這一年的夏天。 第60章 這年備考鬧得兵荒馬亂。 先是繞著撫村那一片的地區,突然開始修路,后來開始拆房。大吊車和工人每天定時定點開始拆,聲勢浩大,正好鬧到二十六中這附近。 這年級的學生沒辦法,在校方和附近的學校派人去交涉的時候,換到了會議樓學習。 可惜會議樓座位不夠,塞不下這么多人。 學習任務相對比較輕松的幾個藝考班被單獨支出來,該練習得放去練習了,只有俞綏他們這批因為噪音連日常練習也沒法繼續下去,在練習室里強行啃書。 好在不久之后幾所學校跟工地的人交涉過后,他們雖然沒有停工,但是好歹改了裝修的時間。 他們就看著那條路上的磚頭水泥砸了重新鋪,假期結束的時候,已經紅磚路變成了白磚路。 “沒有修之前還好看一點?!北籹ao擾了一個假期的學生為了找補回這段時間的犧牲,每次都要特意走這條路。 楊飛文帶著新學期開學的通知回來,順便分享路修好的信息。 梁文手枕著胳膊向后靠,說:“年年都修路,修好再鋪,鋪好再修,咱衍都這么有錢?” “那是得有錢?!币滋镎f,“不修路人家工人吃什么?” 不管怎么說,他們終于能正?;氐桨嗬锢^續啃書了。 新的學期一開始,文三班的教室就一天天少人,到后來一個也不剩了,鄰近的幾個班貼上了封條。 有些學生晚上吃完晚飯在走廊上散步,路過這幾間教室便感慨一聲:“今年也空了?!?/br> 專屬于備考的緊張一代傳一代,終于輪到了他們。 很久很久以前,跟長幾歲的朋友聊天那會,俞綏也以為自己到了這個時候也會緊張,會每天盤算著時間怎么使用,會一遍一遍地盤算數據看自己需要做什么。 俞僚和俞斯不在國內,沒經歷過這個過程,俞綏只看過他們忙碌各種報告的時候。 但俞貞出國前先在國內體會了一年這種高壓氛圍。 那年家里的氛圍沉了一個月,幫傭照顧的重點放到了俞貞那兒,每天大氣不敢闖,和俞貞一起感同身受地緊張了許多。 俞綏有次因為晚上睡太早,第二天醒的早,天剛蒙蒙抹開一絲隱約的亮色,他從陽臺看下去,司機已經把車開到了院外,正從孫阿姨手里接過裝了雞湯的保溫桶。 俞貞省了那年健身卡的費用,每天各種營養湯補著還瘦了一整圈。 目睹過這一遭過后,俞綏對高考充滿了敬畏。 但真到他自己的時候,他反而沒來得及抓到飄渺的緊張感,只覺得忙碌。 去過了幾個校門,見過了很多面試老師,還認識了很多的人。 余下來的時間里要休息養精力,準備下一個行程。連跟晏休聯系都得見縫插針。 起初他倆還能對著時間表挑他們同步在的時間說上兩句話,后來時間錯開,便放棄了,消息經常放在微信里,想到什么發什么,也不等回復了,誰看到了就回,回完繼續干自己的事。 俞京源和俞僚先后找過他,給了他幾家國外學院的名單,還鉆空把他從集訓里面挖出去,吃了幾頓飯。 飯桌上人不多,但總會有那么一兩個不認識的,他們說是朋友的長輩。 那段時間俞綏因為吃不慣異地的飯菜,有幾天吃得特別少,正饞外面的飯菜呢,他被喊出去吃飯便是認真吃飯,直到散場被送給回去了以后才知道那幾位陌生的長輩是他們找來跟學院靠邊的那類“關系”。 俞綏哭笑不得,后來拒絕了他們的忙活,只說自己能搞定。 他態度堅決,俞家見他左右說教不聽,再加上自己也忙碌,便暫時放下了這件事。 等他們忙完手頭的事,起心思再去找俞綏的時候,已經進了年關,新的繁忙期又來了。 俞綏也不見影,他被送去M賽青年賽場,接到俞僚電話的時候正坐在會場,聽主持人聊那位M賽成立之初那位叫哈伯德佛能的音樂家。 一模一樣的介紹,一模一樣的開場環節,與四年前的流程一樣。然后主持人照例給他們講一遍哈伯德佛能怎么一曲震驚四座,后來出了什么作品,最后去了哪所高校教學,離世于多少多少年。 俞綏借口去上廁所,接了這通電話,耐心地把跟袁語解釋過的事情再給俞僚解釋一遍。 “但是你之前沒有說初一不回來?!庇崃挪辉趺锤吲d地說。 俞家觀念傳統,過年過節做不到團團圓圓,便總覺得不吉利了。俞綏也是第一次在這個時候離家,他躲到風吹不到的地方,戴起帽子擋住了脖頸,才把冷得發顫的尾音薅平:“沒幾場了,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去......”收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