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節
過去的很多事情他還可以推卸責任,但是他企圖謀殺蘇回這件事,人證物證俱在,讓他無法甩脫嫌疑。 墻倒眾人推,樹倒獼猴散。 那些大人物在得知他出事以后,還會有人愿意保他嗎? 到了這種時候,他可能會萬劫不復,身敗名裂,不如給自己留一些顏面。 隨良逸沒有選擇反抗,思考了片刻,舉起了雙手。 有人上前,銬住他的手腕。 二十分鐘的車程之后,翁玉華和隨良逸就被帶入了華都總局的預審室內。 剛才散會后,諸多工作人員都已經回到了總局,各級領導也都對這件事非常重視。 今天的審問陸俊遲主審,喬澤負責記錄,譚局親自在觀察室聽取審問。 可是自從坐下來核實過基本信息以后,隨良逸就一直低著頭,不論陸俊遲問著什么,他都是一言不發。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以往的刑審技巧對他而言沒有任何的作用。 時間分分秒秒過去,陸俊遲問到口干舌燥,依然沒有撬開他的嘴巴。 觀察室里,譚局皺眉看向了一旁的蘇回:“翁玉華那邊都已經招了,他還在這里等什么?” 蘇回看向里面的隨良逸,沉思了片刻道:“他可能在算,警方掌握了哪些信息,自己會得到怎樣的結果……” 在問詢之中,隨良逸像是感覺到了什么,抬起頭來,看向一旁的玻璃。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層玻璃,在與蘇回對視。 然后隨良逸開口道:“你們叫蘇回過來,我想和他談談?!?/br> 譚局轉身,拍了拍蘇回的肩膀。 “我大概能夠猜到,他想要問些什么?!碧K回說著起身。 他走入了審訊室里,坐在了陸俊遲的身旁。 今天他們兩人都參加了活動,獲得了表彰,到現在都是一身警服。 兩位年輕警員,帥氣干練,看上去正氣凜然。 審問室里,氣氛十分嚴肅。 蘇回開口道:“隨教授,之前我的同事已經簡述了你的犯罪經過,你是否承認之前所犯下的罪行?” 隨良逸用手指扣了兩下桌面,抬頭問蘇回:“我想不通一件事,你們是怎么發現我的?” 隨良逸不解自己一直躲在幕后,小心翼翼,遙控指揮,蘇回他們究竟是通過什么查到他身上的? 他到此時還是平心靜氣的,仿佛只是來這里做客的顧問教授,并不是正在被審問的犯人。 蘇回停頓了片刻,開口道:“我在恢復了記憶以后,想到了一件事。在當年,我讀研究生快要畢業的時候,寫過一篇論文,而那篇論文的課題研究方向,我曾經和老師交流過。當時隨教授你也在場,你說你搜集了很多資料,可以供我參考,我提出過論文合著,你卻拒絕了?!?/br> 隨著記憶的恢復,蘇回終于想起了那篇論文的邏輯鏈。 “那時候我還以為這是來自于前輩的幫助,但是現在想,你在那時候,就把連環殺手培養的這個概念灌輸給了我。后來的那封舉報信,也是你通過王副局交給金副局的吧。不過,調查你還有其他的原因?!?/br> 隨良逸問他:“我還有哪里露了破綻?!?/br> 蘇回道:“我們開始調查你,是因為在搜索于煙的相關資料時,看到了一條你的采訪。在采訪之中,記者提到你對于煙老師作何評價,你當時臉上浮現了詭異的表情,并且做出了推動記者的動作。隨后雖然你向記者道歉并且刪除了相關的影像,但是在傳播廣泛的今日,這一段視頻還是留了下來?!?/br> 互聯網是有記憶的,這一條視頻是姚飛在整理于煙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的。 蘇回看過以后也覺得隨良逸的狀態很不自然,把這一條新聞記錄了下來。 他繼續說:“后來我又一次看到了一則媒體采訪,向你被記者問到對我的看法時,你出現了和另一則新聞里同樣的表情。所以我大膽假設,你可能和于老師的死亡有關系,你也想要把我定為目標?!?/br> 隨良逸或許是善于偽裝的,他在很多時候讓人看不出他心中之惡,也很難把他和幕后真兇聯系起來,但是他那時有些詭異的表情卻露出了一絲端倪。 那是一種忌恨卻在極力掩飾的表情。 因為隨良逸平時里是平易近人,與人為善的形象,這樣的表情和行動出現在他的身上,非常違和。 蘇回的目光沉靜:“隨后,我們從心理分析入手,我越來越確認,你是有問題的。隨良逸,你和其他研究相關犯罪心理的人完全不同,其他的人低調,以研究為先,以破案為先,而你卻非常享受別人對你的贊譽,你最喜歡的事情是接受各種采訪,炫耀你破獲的案件?!?/br>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查詢,你和372研究院,和王少谷,和張君之的關系。盡管你非常小心,可是我們還是挖出了蛛絲馬跡……” 蘇回說得輕描淡寫,但是其實,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他們面對的,像是一座被封了數年的冰山,需要一點一點融掉冰雪,發現真相。 他們投入了諸多的警力,調查了月余,才終于有了結果。 蘇回沉聲道:“警方最后發現,372研究院是當年翁老師創辦的。只是這些證據,還不夠……” 警方所掌握的,只是翁玉華隨良逸兩個人和研究院有關系的證據,他們并不能證明,后來這些兇手的犯罪行為和他們有著直接關系。 想要把幕后之人繩之于法,他們必須掌握確鑿的證據,否則容易打草驚蛇。 隨良逸非常小心,很多事情都是讓張君之和王少谷出面。 他在警界認識的人眾多。 他熟知法律,熟知辦案流程。 沒有足夠的證據,他們根本按不死他,無法懲罰他的罪行。 審問室里非常安靜,只能聽到蘇回的聲音。 “隨良逸,你曾經虐殺小動物。你幼年家庭附近,發生過兩起小型的火災。只不過你的家庭生活一直和睦,淡化了你的這些特征,可是在你十五歲時,你的雙親車禍身亡。你寄宿到了祖父家中,你的身上一直具備連環殺手的一些特質?!?/br> “我推測,你之所以會選擇犯罪心理這門課程就是為了印證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想要研究清楚自己。在研讀這門課程的時候,你是在印證自己特征,解讀剖析自我的過程?!?/br> “因為你自身的原因,你對犯罪心理保持著一絲懷疑,你不相信有人能夠通過推理,掌握到犯罪者的全部信息。你自信于自己的偽裝,覺得不會有人抓到你?!?/br> 隨良逸默不作聲,聽著蘇回的分析。聽到這里,他給予了回應,輕輕點了一下頭。 這個年輕人不愧是翁玉華最好的學生,他敏銳地發現了他選擇這條路背后的心理原因,這是連翁玉華當初都沒有察覺到的。 他一度是矛盾的,一邊質疑著那些理論,一邊印證著那些理論。 他把相關的東西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反復推敲著,是否會暴露自己。 他也曾用那些理論嘗試去分析抓住那些兇犯,可是他發現并不能很好地辨別那些同類。 他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天資不足。 要怎么才能夠確切抓住那些犯人呢? 他忽然想起了圍獵時,人們會故意放出一些已經抓住過,做過標記的獵物。 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么就讓這些城市,變成他的圍獵場…… “你對那些潛在兇手進行威逼利誘,讓他們為你所用。通過抓捕那些兇手,你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以及極高的社會地位?!?/br> “你也會派出那些兇犯,給其他的側寫師制造難題,再自己出面,解決爛攤子?!?/br> “你享受那種別人看不透真相,只有你能夠偵破案件的優越感?!?/br> 蘇回說到這里,稍稍停頓:“可是后來你發現,你撒出去的魚餌,有時候會被人找到真兇……” “特別是華都這里,案件的一次一次偵破,讓你對我們產生了更加強烈的妒意,以及懼意?!?/br> 隨良逸的嘴角輕輕抽動了一下,他最初發現這一點是因為于煙。 他在華都這里布下了一枚釘子,可是還沒等他收網,就聽到了兇犯被抓的消息…… 那時候他是憤怒的,不甘的,嫉妒的。 像是一個靠著作弊考出了好成績的學生,認為其他的學生不可能取得高分,可是偏偏有人交出了滿分的答卷。 幼年時,他就把那些成績比他好的人,視為怪物。 成年以后,這種恨意變本加厲。 “我曾經試圖解讀分析出,你對于老師,對我的殺機是從何而來。在對你進行背景調查時,我們還發現,你從小到大,成績都非常優異,幾乎全部都是第一名。而比你成績好的人,不是考試之前偶然摔傷,就是正好生病。我推斷,你是在記恨那些比你強的人,屢次通過從中做手腳,得到第一。只要別人提起了他人,沒有提起你,你就會對此產生不自覺的煩躁和厭惡。我們的計劃,就從這幾點開始入手?!?/br> 說到了這里,蘇回已經分析得差不多了:“了解了你的犯罪邏輯以后,我想要逼著你再次行兇,就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誘餌?!?/br> 而他自己,就是那個誘餌。 他在賭,賭隨良逸知道他一直在對這個案子窮追不舍時,會害怕他查到真相。 在看到那些報道,還有看到他獲得嘉獎的消息會氣到發瘋,動了殺念。 隨良逸想要在他最為輝煌之時,把他拉下神壇,讓他墜入地獄。 所以,一個詐死的計劃由此誕生。 他們和翁玉華事先就一起謀劃好了整個過程。 自從隨良逸他們離開會場,會議暫停,人員被疏散,武警排爆隊針對會場進行全面搜查,在領獎臺的地板之下,發現了上次宋藍恩制作的最后一枚炸彈。 他們播放了早就準備好的錄像裝成直播視頻。 而隨良逸,就落入了這個圈套。 現在,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能夠證明他和這一系列案件的關系了。 就算是再有權勢的人,也沒有辦法洗脫他的罪名。 聽到這里,隨良逸沉著臉,鼓了幾下掌,他手上的冰冷手銬互相相觸,發出金屬特有的聲響。 陸俊遲又開始問問題,這一次隨良逸沒有抵觸,開始點頭,回答。 “你是否承認曾經教唆傅云初犯罪?!?/br> “是,是在我的提示下,他開始利用廢車進行買賣交易?!?/br> …… “覃永辰犯下的罪行和你有沒有關系?!?/br> “這個人我沒有在過372研究院,但是我曾經讓張君之接觸過他,并且給他提供過一枚武器?!?/br> …… “安郁辭你認識嗎?” “我聽張君之說過,那是他的學生,是張君之在和他聯系,我覺得這個人的心理呈現非常有趣,曾經提過建議讓張君之加以利用?!?/br> …… “陳雪賢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