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第七百八十三章 隔岸觀火?那就火勢再大點 趙鞅卻是又意味深長的言道: “呵呵,中行大人他……也許是有自己的考量吧?!?/br> 荀躒卻是又冷哼一聲,不屑道: “哼!他當然是有自己的考慮!程氏之事,到如今還依舊是歷歷在目呢!他不過想要讓我們荀氏重蹈覆轍罷了,然后他們中行氏便好一家獨大!” 趙鞅笑道: “此乃荀氏的家事,請恕在下不便多言!” 而趙鞅的這一番話,無疑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荀躒張了張嘴,差點更為直白的話都要說出口,轉念一想,這種場合確是不適合再說太多。 畢竟他們荀氏和趙氏,此前交往也并不深。如今雖然趙鞅在朝堂上是替荀氏說了話,甚至是把正卿的位置給讓了出來,但是他們相互之間,卻依舊是談不上信任的。 “趙大人今日以正卿之位想讓,荀某謹記于心,待來日定作報答!” 趙鞅卻是擺了擺手。 “都是同為替君上分憂,何分彼此?一切當以晉國的利益為重!” 荀躒則是心照不宣道: “嗯,趙大人所言甚是??!” 趙鞅和荀躒如此這般又閑聊幾句,這才依依辭別。 趙鞅回到了趙府,便直奔內屋找到了李然。 李然這時候正在和范蠡商討接下來的事情,趙鞅一見到李然,便是興高采烈的將今日在朝堂之上的事情給說了出來。 李然不由是捋了一下胡須: “好!中行寅既然沒能沉得住氣,在荀躒面前表達了不滿,那荀躒也絕非愚笨之人,心中自是了然!而將軍的這一人情,荀躒以后也必是要還的了!” “對了,邯鄲那邊可有消息?” 趙鞅卻是搖頭道: “這個……卻還暫時沒有,可能那道詔令也是剛到邯鄲不久。如今趙午多半是在與眾人緊急商議,興許還需要過得幾日才會有答復吧?” 李然則是悠然道: “呵呵,此事無論他們如何商議,都是無濟于事!此乃無解之局,無論他們如何做,都是無用功!” “不過接下來……將軍或許應該要盡早回一趟晉陽才好!” 趙鞅思索了一陣,不由言道: “哦?這是何故?” 李然則是言道: “一來,荀躒如今既是初為正卿,為讓其安心處置國政,將軍不妨是以晉陽有事之故而暫避為好!二來嘛……” 趙鞅不由問道: “二來如何?” 李然卻是笑道: “呵呵,二來便是為了處置趙午之事!此事無論他做出何等反應,都需得讓他前往晉陽!若是讓其來了絳城,有些事只怕無法辦成!畢竟是有中行氏和范氏替其撐腰,將軍若受其擎制,又該如何行事?!” 趙鞅聞言,不由是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既如此,那我這便開始著手返回晉陽之事!” 于是,趙鞅接下來便是立刻去拜訪了韓不信和魏侈,當然還有荀躒,并與他們言明了自己即將返回晉陽一趟的計劃。 …… 再說趙午這邊。 在受到趙鞅的這份命令之后,他一時也是猶豫不決。 這衛國送來的五百巧工,雖說按照衛人的意思,本就是送予他的。 但是按照慣例,他作為趙氏的小宗,即是收受了這一批饋贈,照理也應該向大宗稟明原委才對。 這事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所以在這件事上,趙午照理說還真是有些理虧的。 現在趙鞅突然向他下令索要這一批百工,趙午思前想后,只覺得是還是不要正面與晉陽方面正面起沖突為好。 所以,他便準備直接回復大宗: “這些巧工本來便是邯鄲暫管,宗主既然有意要回,午即可點清數量,讓他們前往晉陽!” 而就在趙午落筆之后,他卻又是思前想后,總覺依舊是有些不妥。于是,便召來了他同胞兄弟趙陽是一同商議。 而趙陽在聽了趙午的話之后,眉頭卻是不由一皺。 趙陽算是趙午的同父兄弟,年紀也比趙午還要大一些,只因其并非嫡出,故而是由趙午繼得了邯鄲大夫之職。 而趙陽作為其弟弟的幫手,其實也一直和齊國田乞的家臣豎牛有著書信的往來。 所以,趙午一旦有不能決斷的事,他都會找趙陽來商議。 而豎牛卻也可謂是料事在先,他還真是旁敲側擊的與趙陽說起過有關這五百巧工的事情,并明言這些個巧工,輕易是不能的給趙鞅送去的! 所以,趙陽當被問及此事,他是當即說道: “家主,這些百工可千萬不能送去!” 趙午甚是好奇的看著趙陽,不由奇道: “哦?兄長何出此言?” 趙陽回道: “這五百巧工,乃是衛國送給我們邯鄲的,我們邯鄲和衛國臨近,而且衛國和大宗本就有過積怨,如果將這些巧工送去晉陽,那豈不是與衛國的本意相沖?” “上次和談之時,大宗便和衛國之間是有了矛盾,如今趙鞅又收留了衛國的前太子蒯聵!衛國的君夫人若是知曉了此事,勢必也要與邯鄲積怨!” “邯鄲到帝丘,不過咫尺的距離。家主若因此而被說成是投靠大宗,得罪了鄰國,這不免是有些得不償失???!” 趙午聞言,卻是不無嘆息道: “是此理也!只是……此事只怕難辦??!倘若不送去……那豈不亦是我邯鄲之過?” 這時,趙陽卻是與他微微一笑,并是拱手諫言道: “此事倒也并不難辦,家主何不舉兵侵齊以蔽之?!” 趙午聽得此言,不禁是立刻瞪大了眼睛: “侵齊?” 但見趙陽甚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趙鞅突然要求我們將衛國送給我們的巧工送到晉陽,敵已明而友未定……此乃趙鞅的‘隔岸觀火’之計!其用心之險惡可見一斑!” “我們切不可任由趙鞅拿捏。我們不如立刻舉兵,是以晉國趙氏的名義伐齊!而齊國到時候必來報復,這樣,我們到時候就可以對衛侯解釋——乃趙氏擅自伐齊!” “然后,我們再是以邯鄲淪為戰地,以保護五百巧工為由,將其轉遷于晉陽。如此,既是向衛國交了差,又能借此機會是讓趙鞅自食惡果!” “他若來救,則可疲其師。他若不來,那我們便可名正言順的投于齊國!屆時再由范氏,中行氏出面平息事端。大宗見狀,必不敢輕舉妄動,而我等得其庇護,便可高枕無憂矣!” 趙午一聽,不由大喜!但是轉念一想,卻還是不無遲疑道: “但倘若……趙鞅以宗主之詔令來怪罪于我,那豈不糟糕?” 趙陽卻是又笑了笑,并不以為然道: “晉齊相爭也已經很久了,我們邯鄲乃是比鄰于齊國的大邑,我們一旦伐齊,齊國又舉兵來犯。難道他趙鞅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懲治我們不成?倘若當真如此,屆時朝中的中行氏和范氏,又豈會放過他?” “家主許不聞‘始禍者死’?他趙鞅對此又豈能不知這其中的份量?而我族在邯鄲既已立四世,其民意民心皆在于我,所以我們又何懼他們?” 趙午一想也確實如此,便當即是打定了主意,笑道: “嗯……兄長所言極是!既是如此,便依兄長之計!哼哼!我倒是要看看,這個趙鞅……到底該如何應對!” 第七百八十四章 晉陽途中初定計 趙鞅和李然這邊并不知道趙午這邊居然會和齊國的豎牛勾連到了一起,也不知他們會如何回復。 畢竟,在李然看來,無論他們是得到什么樣回復,李然都有應對的辦法。 而且他們二人,也在趙鞅安排好了絳城的事情之后,準備隨他一起先回一趟晉陽。 二人做同一輛馬車,而中行寅和范吉射則是站在城墻,看著己漸漸消失的趙鞅一行。 中行寅不禁是眉頭皺起: “這趙鞅……自從稱病去了一趟成周之后,就變得神神叨叨的……莫不是有什么鬼怪?” 范吉射卻是對此不以為然: “哼!不過一豎子而已,不足為慮!咱們的眼光,還是應該更長遠一些,而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中行寅說道: “只是……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并非是無的放矢!其背后,恐怕是一定有人在替他出謀劃策!而且……他這段時間以來,也一直有事沒事的找君上共商國事,甚至還裝模作樣的讓君上參與決策。難道……你沒發現國君如今對待趙氏的態度,很不一般嗎?” “還有……他突然讓出了正卿之位,并以此來示好荀氏。再加上他后來的種種言論,此事……只怕也是不同尋常??!雖說荀躒軟弱無能,不能任事,但趙鞅如此拉攏于他……對我們也終非好事??!” “近日又有傳聞,說趙鞅是突然命邯鄲趙氏將衛國所贈的五百巧工遷往晉陽。此事……趙午只怕也是進退不得!今日趙鞅又突然啟程回晉陽,揚言是要處置一些家事,但恐怕……也是與趙午之事有關!” 范吉射一邊聽著,一邊卻是伸了個懶腰。 “叔父實在是多慮啦!不過就是衛國的五百巧工罷了,又能掀出多大的風浪來?” 中行寅聞言,不由兩眼一瞇: “就怕事情……沒有你想的那么簡單啊……” 范吉射卻又呵呵一笑: “他趙鞅若是膽敢拿趙午開刀,那我們豈不正好可以趁此機會,以‘始禍者死’的名義鏟除趙氏?!” 中行寅因為是要比范吉射要年長十幾歲,所以心思比起范吉射而言是要沉穩許多。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