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將軍于萬軍之中尚無半分的懼意,為何立于朝堂之上卻要瞻前顧后,畏首畏尾的?” 這時,只見李然又是一個拱手,并是笑道: “呵呵……也罷。將軍若無底氣,李然如今卻有一法,可讓趙氏立于不敗之地!不知將軍……豈有意乎?!” 趙鞅和李然對面而坐,聽到這話,直接是匍匐在地。 “還請先生……賜教!” 李然見狀,也是急忙跟著還禮: “唉!將軍不必如此多禮,還是且先聽聽李然說得是否在理不遲!” 趙鞅起身,并且是將李然也一起是攙扶起身。 “先生請說,鞅洗耳恭聽!” 李然言道: “只需要將軍牢牢記住八個字:內尊公室,外興王事!” “內尊公室,就是無論如何,都一定要保護好晉侯。這一點,對于將軍而言可謂是至關重要!將軍唯有獲得晉侯的鼎力支持,才有可能得到晉國的士人乃至是庶人的擁護!天下苦于權卿當國已經很久了,此乃將軍大業之基石!” “至于尊崇王事,縱是在下不說,將軍也應該能明白其中的份量!如今天下各卿既已成盟,將軍若要與之抗衡,則必然要反其道而行之!所以,尊王的這面大旗,將軍豈能不顧?” “昔日陽虎初心不良,僅以尊魯國公室之舉尚能執魯國國政數年之久??梢姶伺e既為民心所向,將軍若是以誠心奉周討逆,將軍還怕天下之人不會簞食壺漿以迎將軍?!” 趙鞅一邊聽著,一邊內心不禁是在那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聽得李然言罷,他不由嘆道: “先生之才,日月之輝??!” 第七百七十五章 趙氏的危與機 李然聽了趙鞅此如此贊許,卻是淡然笑道: “將軍過譽了,其實李某所言,不過是取天下的正途!只是……將軍若欲實現此理想,卻還是要著眼于現在。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現如今卻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將軍去做!” 趙鞅忙道: “如此……便還請先生不吝賜教?!?/br> 李然擺了擺手: “賜教倒是不敢當,不過,如今天下紛亂,此乃趙氏致霸之機!不知將軍可知?” 趙鞅略做沉思,卻還是微微搖頭,一副不明所以的模樣。 這時,只見李然又是微微一笑,并是繼續言道: “如今天下紛亂,諸侯皆是各自為政,各國也都有各國的煩擾,即便是齊國,亦不例外!齊國如今國內有隙,亦暫時無暇顧及別國,而楚國、秦國、吳國、越國,更是互相攻伐,無暇問鼎中原?!?/br> “所以,將軍何不借此時機,內修政治,厲兵秣馬,隨后再畢其功于一役,一舉而安定晉國?!” “只是……趙氏的這一戰,可以說是定鼎乾坤之戰!將軍,然且問一句,趙氏若戰,可有些許的把握?” 趙鞅略作得一番沉思,卻是直接搖頭道: “以一敵二,尚且不能。更何況還有邯鄲氏這個肘腋之患?若是單憑現如今的趙氏……恐無必勝的把握……” 李然聞言,不由是點了點頭: “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將軍既知自身實力是有所不濟,便更應要與韓、魏兩家是同氣連枝才行??!” 趙鞅此刻卻不由面露難色。 “韓氏尚且好說,但是魏氏……雖然鞅此前已與魏氏彌合了關系,而且如今也和魏戌可謂是心照不宣……但如果是要和中行氏、范氏一戰,恐怕……” 李然卻是擺了擺手: “將軍可放寬心,所謂‘唇亡齒寒’,此事將軍只需要派一門客前往,與其陳述其中的利害,便可迎刃而解!” “只不過,晉國尚有一族,或有左右其局勢的能力!” 趙鞅略做沉思,便立刻回道: “先生所言,莫不是荀氏?” “只是……荀氏和中行氏乃是同宗同源,又如何會來幫我趙氏?” 李然卻又是微微一笑,并是搖頭道: “呵呵,將軍雖是久居絳城,卻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荀氏和中行氏,兩家雖為同宗,但其實相互之間,卻是有著極深的矛盾!” “他們荀氏,自智悼子始,中行穆子便是代攝起了荀氏的內政,彼時,他便一直是想要將其荀氏給取而代之,就如同當年的程氏一般!直至現如今中行穆子已故,荀躒如今又是與將軍共同cao持晉國中軍,也算是坐穩了晉國六卿的位置。然而,荀氏與中行氏之間的宿怨,卻也并未因此而消弭!” 趙鞅無奈道: “此事……鞅其實也略有耳聞,可是……正所謂‘兄弟鬩于墻,不辱于外’,荀氏卻也未必就會因此來幫我趙氏吧?!畢竟,荀氏跟我們趙氏本就素無瓜葛!想要讓他們在此情形下站隊于我們趙氏,只怕也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李然卻是又樂呵呵的言道: “并非是異想天開……但是,也確是需要將軍再做一些事情!” 趙鞅躬身道: “還請先生明示?!?/br> 李然言道: “荀躒此人,然曾經也是見過的,當時此人在表面上,還是對范氏還是死心塌地的?!?/br> “只不過……然亦是曾與他有過一番長談。當時言辭間,然已得知此人其實并不為范氏和中行氏所容!是以,他對于中行氏和范氏的壯大,也多少是感到有些擔憂的!” “所以,將軍如今可以做兩件事?一個,便是將中行氏的野心,徹底暴露在荀躒的面前!這第二件事嘛,如果將軍能夠謙而求下,是讓荀躒能夠暫攝朝政!荀躒自當對此是心存感激!” 趙鞅說道: “中行氏的野心昭然若揭,想要讓荀氏有所警覺,倒也不難,可是讓荀躒僭越秉政,這恐怕……” 李然微微一笑。 “莫不是……將軍還在擔心荀躒執政,會對趙氏不利?” 趙鞅卻是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是??!這又如何不讓本卿是有所擔憂呢?” 李然聞言,卻又是娓娓言道: “呵呵,將軍實在是多慮了。對于昔日晉國程氏之覆轍,荀氏又豈能是對此無動于衷?!” “昔日程氏乃同為荀氏小宗,中行氏卻最終因其資歷淺薄,最終而不得不退出六卿的班子?!?/br> “而如今,荀氏與昔日程氏的狀態,可謂是如出一轍!所以他們也勢必會對中行氏有所防范。而荀躒其人,為人雖不夠機敏,卻是也同樣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他一旦秉政之后,便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去制衡中行氏?!?/br> “此乃……驅虎吞狼之計也!” 趙鞅聽罷,不由是將信將疑: “利用用荀氏來達到制衡中行氏的目的,雖是一招險棋,但是若果真是如先生所言,倒也并無不可……” 這時,李然則是繼續說道: “再有,關于范氏……范鞅死后,其子范吉射繼其位,雖如今亦是貴為六卿之一,但畢竟其城府不深,且其資歷尚淺,威望亦是有所不足!所以,即便是在其范氏的內部,卻也還是有隙可趁的!” 趙鞅稍微一個思量,不由說道: “先生所指……莫非是范氏小宗,范皋夷?” 李然不禁是點頭道: “正是!據在下所知,如今范氏小宗范皋夷,對范吉射也并非是心悅誠服的,將軍或當可對此加以利用!” “至此,荀氏的荀躒若能置身于事外,中行氏和范氏又各有各的蕭墻之禍,而中行氏與韓不信又相互厭棄,魏氏和范氏也相互憎恨,有此三者!將軍又何患趙氏會在晉國內孤立無援呢?” 趙鞅聽了李然的這一番計略,雖是也不由是有了幾分底氣,卻也同時不禁又來了幾分憂慮。 只聽他是嘆息一口,并是搖頭言道: “先生之謀略,不可謂不深遠。只不過……敢問先生,此事究竟該從何處入手呢?” 這時,李然突然來了一個停頓,隨后又與趙鞅問道: “將軍所憂慮的,莫不是當年晉國六卿所共同立下的‘始禍者死’的誓辭?” 只見趙鞅又不無憂慮的是點了點頭。 原來,當年趙鞅在范鞅的慫恿下,曾是在刑鼎之上,立下法度——始禍者死。 而如今,趙氏若想要從中破局,就不得不直接面對這一緊箍咒。 而李然卻是微微一笑,與趙鞅回答道: “將軍既知其弊,那……何不先拿邯鄲趙氏開刀呢?!” “將軍既為趙氏大宗,邯鄲趙氏乃為小宗,將軍借宗主的身份平息邯鄲之患,亦無不可???!” “而且,此舉既可以將與邯鄲趙氏聯姻的中行氏也給牽扯進來,即便是范氏,到時候恐怕也絕不會對此坐視不理。如此一來,將軍便可挾持晉侯以自重!并是以此一戰而盡除范氏和中行氏??!” 趙鞅聞言,不由一驚,非但是沒有半分悅色,卻更是擔憂了起來: “但是……誠如先生所言……鞅固然可以找一個這樣的由頭。但是……倘若事后有人以此而追責于我,我屆時又該如何應對?” “更何況,邯鄲氏畢竟也算得我趙氏小宗,同室cao戈乃是我晉國如今的大忌!任何人只要是背負上了這個罪名,便極有可能將處于下風……” 李然聽得此問,亦是點了點頭: “將軍所慮,亦非空xue來風吶!此事既已鑄于刑鼎之上,早已是為天下人所共知。確實如果稍有應對不慎,便會陷入不測之淵吶!” 第七百七十六章 再出山 趙鞅嘆息道: “所以,這又是一處關鍵所在,我們若是不提前動手,只恐邯鄲趙氏遲早是會與范氏和中行氏站在一處。但是……倘若我們提前動手的話……” “雖說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但是畢竟‘始禍者死’,若是有其他人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來找我趙氏秋后算賬,那到時候又該如何是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