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金戈相交的聲音驟然響起,吳軍兇狠的沖擊遇到嚴陣以待的楚軍,陣勢奇特的楚軍,鋒利的戈戟一下子被楚軍奇特的陣型所架住。 只見楚軍以短兵器近身rou搏,三三兩兩的陣型在他們相互默契的配合下,一下子便將吳軍的長兵器架在了半空,而后這些楚軍在聽得第一道鼓聲后,立刻又向戰場的中心靠攏,短兵器在人縫中沖出,不斷刺殺著沖過來的吳軍。 這就導致原本氣勢兇悍的吳軍根本無法有效的發揮出他們長兵器的威力,人數上的優勢也因為楚軍的這一招“化整為零”而失去了鋒芒。 因為楚軍的小陣型移動,也更為迅捷和靈敏,再加上相互之間的配合,往往吳軍剛剛沖到面前,他們便相互配合著將最近處的敵人給擊殺,然后又尋找可以相互配合的楚軍小陣,如此往復,竟是直接將吳軍的第一波沖擊給完全硬抗了下來。 這便是孫武對于戰場形勢變化的敏銳把握的最好證明。 他知道吳軍在逃生之際肯定會迸發出難以想象的勇氣與戰力,一個人的求生意志,絕對不能以常理度之。 所以,他并沒有選擇讓楚軍以常規的一字陣展開來迎接吳軍沖擊的鋒芒,而是選擇了化整為零,讓楚軍擺出此前早就訓練好的星點式陣型。 將吳軍的沖擊分化開來,然后借助短兵器的優勢消滅意欲突圍的吳軍。 雖說吳軍也是十分的彪悍,可他們在面對嚴陣以待的楚軍面前,他們這種原本令他們都引以為傲的彪悍,卻儼然只成為了一種魯莽??v是戰死,似乎也只是蚍蜉撼樹一般。 畢竟此次孫武率領的這五千楚軍,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更是經過他親手調教了二十日,對于此番陣營之精髓都可謂已是拿捏到位。 于是,雖只有數百名楚軍,但在面對兩倍于己方的吳軍時,他們幾乎是以零損耗的代價,硬是接下了吳軍一波又一波的沖擊。 諸樊甚是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的孫武,他緊握著戈戟的手忍不住微微抖動了一下,他第一次感到了恐懼。 一向自負的他,從未在任何時候感到過恐懼,即便是面對伍舉率領的一萬多人的埋伏時,他也從沒有過這種感覺。 然而此時此刻,當他看到孫武所率領的這幾百名楚卒,竟是猶如天神下凡一般,不動如山的立在他的對面,成為了一堵他似乎根本不可能逾越過去的高墻。 那種厚重沉穩,但又頗為冷峻的殺氣,是他從未感受過的。就好似在此人眼前,這些吳軍的生死其實早已注定一般。任何的反抗,都已成為一種徒勞。 面對這樣的孫武,諸樊的內心深處第一次涌現出“恐懼”。 他看著地上已經倒下的吳國男兒,又看了看仍是無動于衷的孫武,戈戟在他的手中越發的顫抖。 “吳國的兒郎們!” “便隨寡人一同戰死吧!” 他強撐著,竭力掩蓋自己心中的恐懼,并以怒吼來為自己壯膽。 只見他揮舞起戈戟,徑直朝著孫武是沖了過去。 而孫武,也拔劍出鞘,冷漠的臉上不帶絲毫表情的從戰車上是一躍而下,并是朝著諸樊的位置快步移了過去。 “叮!” 諸樊還是占了長兵器的優勢,加上他本身力大無窮,一擊之下,孫武手中的青銅劍差點被他是震落在地。 然而孫武卻毫不在意,調轉過頭去便又立刻是直刺了過來,手中的青銅劍以一種頗為詭異刁鉆的角度直刺諸樊,而諸樊此時的后背完全暴露在孫武的刺擊范圍內。 “??!” 吳王諸樊被刺到了大肱,霎時間翻倒在地。 他急忙又掄起戈戟是于周身橫掃,可誰知孫武又一個矮身躲過了諸樊的戈戟,青銅劍劍鋒斜出,一下子竟又刺在諸樊的胳膊上。 “??!” 凄厲的慘叫聲頓時讓剩下的吳軍動容,他們不管不顧的朝著諸樊沖過來想要救援,然而卻被早已等候多時的楚軍所阻攔,兩軍主帥決戰之時,楚吳兩軍的最終決戰也隨之到來。 第二百四十八章 絕不屈服的吳王諸樊 巢邑城外,楚吳兩軍的決戰終于打響。 眼見君王受難,吳軍也在最后關頭是一齊迸發出了強烈的戰意,他們不管不顧的沖擊著楚軍的防線,以一種慷慨赴死的姿態證明著他們對于國君的忠誠。 冷兵器所沾染的鮮血撒落在地上,匯入早已流淌成河的血水之中,生命如同螻蟻一般在城外不斷倒下,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與凄厲的慘叫聲交織混響,陰沉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寒雨。 諸樊一把抹去眼前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亦或者是血水,他重新站了起來。 于兩軍交戰的中央,他與孫武相對而立。 “你……你叫什么名字?” 此時的諸樊已經戰勝了心中的恐懼,他不再忌憚眼前的孫武,反而以一種更為坦然的態度面對著這一切。 但他的問題,也暴露了他此戰會敗得如此之慘的原由。 自負如他,竟到現在還不知孫武到底是何人? 明明此前就已經在孫武手下吃下了在舒鳩的敗仗,可他卻仍是不知孫武為何人,甚至是不知道孫武的名字。 這種自負,某些時候或許能夠成就他的豪邁個性,可在這種時候,卻只會成為他一敗涂地的最根本的原因。 “末將孫武,孫長卿,見過吳王?!?/br> 孫武收起長劍,抱拳拱手而禮。 這算是在戰場上能夠給予到敵人的最大的尊重了。 “好一個少年英雄!孫長卿……” “寡人從未在一個人手上敗國兩次,你卻是頭一個?!?/br> 吳王諸樊此刻絕對不會想到,十幾年后,也就是他面前的這位,一生中兩次打敗了他的孫武,在他的兒子公子光(闔廬)的手下,會成為何等耀眼的戰神。又將會給予他的一生之敵——楚國,是帶去怎樣的打擊!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此刻,吳王諸樊清楚的知道,眼前的這名小將,若論打仗的本領以及謀略的深度,那都是遠在他之上。 他今日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于是,他索性是徹底的放開了,只見他隨意扯下了身上的一塊碎布,簡單的給手臂和大腿做了一番包扎后,便手持七尺長劍,要尋求與孫武堂堂正正的一戰。 “君上,今日你們吳軍是敗局已定,何不就此投降呢?” “吳國勢弱,若是硬來,吳國此刻絕非楚國的敵手。所以,若此時君上若肯就此罷去刀兵,亦不失為上策??!吳國雖不及楚,然自保之力尚存?!?/br> 孫武甚是輕描淡寫的看著他,而后是緩緩開口勸道。 吳王諸樊此時若降,或許還能保下這最后這城內城外近千余名吳國士兵的命。 可諸樊在聽到這話的時,卻忽的是徑直仰天大笑起來。 他渾厚的笑聲穿透了戰場,讓正在交戰的楚吳兩軍同時停下了攻伐,皆是將目光投向了他。 “哈哈哈哈!” “讓寡人投降?!” 諸樊似乎聽到了這世上最好笑的笑話,一時根本停不下來。 “我吳國只有斷頭的國君!豈有屈膝的國君?!” 接著,他一聲怒喝,本就不怒自威的他此時看上去更具英雄氣概,渾身上下無一不散發著一種令人動容的一國之君的霸氣與壯烈! 我堂堂一國之君,你跟我說投降? 天底下何來一國之君臨陣投降的道理?! “來吧,讓寡人看看你這位孫將軍究竟還有什么樣的本事!” 即便是戰死,他也絕不承認自己現在是處于劣勢。 而孫武,此時也再無任何言語。 他知道,如果此番不能生擒諸樊,那一切都將是徒勞。 “我二人的比試,任何人不得插手!” 孫武凌厲的目光掃過楚軍。 “都退后!寡人要與此人一決生死!” “大王!” “這是王命!” 吳王諸樊怒目而視,而那些原本還想沖上來保護他的吳國士兵盡皆只得是佇在原地,再不敢有任何動作。 于是,兩軍主將的對決就此拉開帷幕。 淋漓寒雨在天幕之下不斷侵蝕著所有人的體溫,呼嘯的北風在山谷之間來回游蕩,這場宿命的對決,影響整個天下大勢的對決,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始了。 只見吳王諸樊是手提著長劍,另一只手則是托著劍背,大步朝著孫武是飛奔而來。 劍鋒在寒雨之中帶起一溜水花,劍身抖動間竟直接向孫武身上三處要害劈來,形勢頗為鬼魅,力道卻也頗為強勁,破空聲甚至在一瞬間壓過了淋漓的雨聲! “叮!” 孫武橫劍而立,劍鋒微動三寸,恰好擋住了諸樊的劍尖。 若論玩弄虛實相生,孫武也是個中好手,又如何看不透諸樊此一劍的真實用意? 他順著劍勢揮動劍鋒斜走,雨滴在他的劍鋒上激蕩,他的劍尖毫無遮掩的朝著諸樊的手臂刺去,正是諸樊已經受傷的手臂! 趁你病,要你命! 孫武可絕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輩。 “好!來得好!” 只聽諸樊竟是又叫了聲好,而后急忙回轉避讓,可孫武的劍尖卻始終緊隨他的步伐移動,仍舊不差分毫的朝著他已經手上的手臂追來。 避無可避的諸樊只得抬劍去擋。 “叮!” 清脆的聲響再度傳來,孫武矮身上前,長劍掠出一個巨大的圓圈,想要以劍招的廣度將諸樊包圍,使其無法避退。 可誰知諸樊冷哼一聲,劍鋒在空中使勁兒一掄,徑直砸在孫武的劍身之上,劇烈的震動霎時間通過劍身傳到孫武的手上,令其虎口是劇痛無比。 此時諸樊趁勝追擊,只一步便至孫武身前,長劍橫掃迫使孫武后退,而后劍身回掄,向孫武的雙腳掃去,寒雨激散,水花四濺! 他這一掃一掄,速度可謂快到令人眼花繚亂,若非孫武早有預料,只怕這一掃,他的雙腳便已然廢了。 只見孫武猛的一個鷂子翻身,凌空反轉,躲過諸樊的長劍回掄,而后劍出如龍,直刺諸樊的腦袋。 諸樊快,他孫武更快! 在這個武藝尚未被開發和完善的年代,所有的招式都以簡單的快準狠而體現其威力。 饒是諸樊與孫武這樣武藝高強者,除了一些rou眼可見的虛招外,剩下的都是更為直接的狠招,只以取敵人性命為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