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李然當然也看出了這一點,聞聲亦是一陣點頭稱是。 此時,只聽孫武是繼續言道: “如今,唯有是引一支奇兵前去引誘吳軍決戰,另再安排好精銳部隊進行埋伏兩側,或可一擊成功?!?/br> 李然知道,孫武這是“技術控”的癮又犯了。所以是與他進行著“技術研討”。 但現在的問題是,伍舉本來也是這么玩的。孫武的這些個說辭,似乎跟伍舉如今的作派并無二致。 吳王諸樊自上一次虎口脫險后,如今便早已是學聰明了。見得伍舉往后撤退,也不再追擊。所以,伍舉才完全找不到辦法與諸樊決戰。 正所謂“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顯而易見的,要想把所有吳軍引來決戰,那就必須是對其有足夠的吸引力。 當他二人于楚營內正說著,恰巧遇到伍舉是又一次無功而返。李然見狀,自是上前慰勞一番。 言語間,有意無意的,是將孫武的想法與伍舉說了一番。 伍舉聽罷,卻是一聲嗤笑,并是搖頭言道: “如此已經反復七日,那諸樊小兒卻始終不肯出來。若只憑長卿一人,又何以能引得他出關決戰?” 事實上,伍舉這幾日早就是一直在不斷的嘗試著誘敵來追,卻始終無果。 既如此,量他孫武又能如何引出諸樊來? “呵呵,這其實又有何難?只再羞辱他一番即可!” 孫武這時亦是快步上前,并如是搶先回道。一時眼睛里忽然是閃過一抹凌厲之色。 聽得這話,伍舉又是一陣眉頭緊皺,顯然他對于孫武方才所言依舊是頗為不解。 然而,此時孫武也不與他解釋,只顧是抱拳恭身言道: “還請大夫予在下三千精銳,剩下的人,大夫可自行安排于山谷之中,待得在下將吳軍悉數引出,大夫全軍盡出,必能將其一網打盡!” 李然與伍舉聽他此言,皆是不由一驚。只不過他二人所驚訝的點卻是各不相同。 對于孫武的本事,李然自然是最清楚不過的。 李然同時也知道,孫武之所以會獻策,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作為“技術控”的不由自主。李然作為理科生,其實非常理解孫武的心情。 可他的信任如今其實并沒有什么用,現在最關鍵是要看伍舉。 所以,李然雖然也本來并不想過多的摻和,但是孫武既然開口了,李然就也無道理不附和一聲。于是,便開口與伍舉是建議言道: “長卿既有如此的自信,大夫或許可以試上一試??v是長卿的籌謀不成,結果總也不會比現在更糟?!?/br> 三千人,顯然也是不算少的了。用三千人去冒險一試,這代價對于伍舉而言也不可謂不大。 但是,他自己也心里清楚,現如今若想攻克舒鳩,便唯有出奇致勝。 經過他這七日來的消耗,吳軍的士氣恐怕也早已是xiele?;蛟S,也是時候該冒險一試了! 而如今所欠缺的,唯獨就是一口像孫武這般的利刃而已。 當伍舉見得孫武是如此的少年意氣,也是不由感慨: “呵呵,好!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血性!本帥便許你三千精銳!” 于是,他當即下令,讓孫武是率領三千人前去叫陣挑釁,而后他自己則將大軍退至通往離城的山谷埋伏。 黃昏時候,一切準備就緒。 孫武點齊了三千楚人,卻讓他們悉數卸去了身上的披甲,只以戎服著在外面。而且,還盡棄了戈戟,而只管讓他們各自選用了更為稱手的短兵器。 這些個楚人,也完全不知道這孫武到底是在葫蘆里賣得什么藥?戰場之上,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改長柄為短兵,而且還把披甲都給卸了,這確定不是要他們去送死? 但是,他們身為楚卒,既然是劃撥給了孫武,他們如今卻也只有聽命的份。即便是知道是去送死,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隨后,在吃飽喝足以后,三千人便是立刻啟程了,這支奇襲的隊伍,雖稱不上浩浩蕩蕩,但也頗有氣勢。 只見孫武很快抵達關隘之前,諸樊見得楚軍此次是換將前來挑戰,而且還是派了如此“不堪”的輕卒前來,當即二話不說,徑直率軍出關迎敵,想要將孫武所率領的三千人一口吃下。 兩軍再次交鋒,而孫武在面對諸樊的一萬多大軍時,非但是沒有撤走,反而是打得極為頑強。 只見他不斷的指揮著三千人在諸樊的大軍之中是來回穿插,這些楚軍在他的手下便好似化身一柄利劍,不斷游走其中。 而吳王諸樊完全沒想到,這名小將竟是這般的難以應付,而且其勇武程度竟也完全不輸于他! 加之他一萬多人,與關隘前本就施展不開長柄的兵器,行動自然不可能有孫武率領的三千輕足那般的迅捷。 所以,如此一來,孫武不但能夠不斷的沖擊吳軍的陣型,而且還能讓吳軍每次包圍都落空,導致孫武率領的三千人就像個泥鰍一樣,始終在人多勢眾的吳軍眼皮底下偷偷溜走。 諸樊這幾日本就一直被伍舉的接連進攻給搞得不勝其煩,好不容易見得有如此小股楚軍的“殘兵”,正想一鼓作氣的全部拿下,漲一漲士氣。 可誰知遇到孫武所率領的輕足,卻根本奈何不得他們,一時直把他氣得是咬牙切齒。 “區區三千丑卒,竟也敢在寡人面前撒野!” “殺!給寡人拿下他們!” 諸樊決定親自上陣。 吳軍在諸樊的親領之下,立刻是對孫武的三千人發動了更為兇猛的圍剿,孫武見勢不妙,便立刻是腳底像抹了油似的,領著輕卒一溜煙直接是往后撤去。 可此時的諸樊卻已是被這些個“丑卒”給激怒了,豈能放任孫武溜走? 于是他只號令一聲,一萬多吳軍當即是咬著孫武所部是緊追不舍。 一時,在狹隘的官道上,一萬多吳軍的行動速度肯定是不及孫武的三千多輕便士卒的。 所以,當轉過了一片山林,吳軍便已是看不到了楚軍的影子。 諸樊“啐”了一口,正要回轉撤軍。 可誰知,就在此刻!孫武卻又率軍從山林之中是再度殺出!竟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再度前來討戰。 諸樊看得眼睛直是一陣冒血,自他領兵出征以來,又何時受過這等的窩囊? 當即是想也不想,直接率領大軍是再度追擊而去,誓要將此人生擒扒皮。 然而,脫了披甲的三千士卒,卻當真是滑如泥鰍,一擊得手后,卻根本不給吳軍追上的機會,掉頭便又開奔起來。 吳王諸樊見得此狀況,氣得是七竅生煙,當即是啥都顧不上了,直接是一人當先的沖上前去。 這時,孫武在馬背上轉頭一看,情知諸樊已經上當,當即是放緩了撤走的速度,讓自己的三千人始終與吳軍保持著極為“曖昧”的距離。 何謂“曖昧”?即看得見卻又摸不著的距離。 諸樊在屁股后面不斷追擊,可始終追不上孫武,一時更是氣得腮幫子鼓鼓。 而孫武為了勾引諸樊緊追不舍,甚至是故意停下來,讓那三千楚人竟直接當著吳軍的面,原地唱起了“楚歌”。 那些都是在楚地流傳了數百年的民謠,具體的孫武也是聽不懂的。 可當吳王諸樊看到區區三千楚人,竟敢在他面前這般的囂張跋扈,身為一國之君的他算是被徹底激怒了。 這一次,他喪失了理智,徑直號令大軍是全速追擊! 孫武見狀,情知計劃已是成功了,當即也再不拖延,徑直是將后方一萬多的吳軍是引入了伍舉早就設伏好的山谷之中。 “哇!真成了!長卿少年英雄,可當真是了不起??!” 站在山坡上,看到那一萬多吳軍是進入到山谷之中,伍舉也不禁是發出一陣感慨。 他一邊捋須,一邊亦是露出頗為滿意的笑容。 這場曠日持久的鏖戰,終于是要落下帷幕了。 “殺……” 隨著四處忽然間又傳出了一通鼓聲雷動,那些埋伏于山谷兩側的楚軍,頓時是掩面殺出,而整片山谷霎時間,又再一次淪為了人間地獄。 第二百四十二章 見眾生 由于伍舉前幾日接二連三的前去叩關挑釁,吳軍上下始終都是保持著高度警惕。 正所謂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所以,在經歷了這些時日的來回折騰后,如今卻又再度被楚軍給圍堵在了這一片山谷之中,吳軍立時就萌生出了怯意來。 此時,只聽得伍舉的一聲令下,半山之上,又是一陣鼓角爭鳴。 而楚軍也隨之頓如潮水一般徑直涌出,同時孫武所率領的三千輕卒也是聞得鼓角后,猛然回過頭來,倏地又殺奔而去。 一時間,偌大的山谷內慘叫聲與喊殺聲不絕于耳。 吳軍也知是中了jian計,此刻面對如此的絕境,那也已是有心無力。 于外圍抵擋楚軍第一波沖鋒的士兵,幾乎在一瞬之間便全部被放倒在血泊之中,山谷間也再一次是血流成河,血腥味兒混雜在腐敗的苔蘚味兒,一時頗為令人作嘔。 吳王諸樊見此戰狀,看得是眼睛直充血,只顧在那是瘋狂大喊道: “突圍!突圍!” 他知道,他這一萬多人的隊伍,若是在此處被楚軍全部吃下,那舒鳩便會直接落入楚人的手中,屆時他若再要與楚國爭奪群舒,將不再有任何的優勢。 所以這一仗,他吳王諸樊也是輸不起的。 可惜,無論他如何喊叫,此刻楚軍已是占盡了天時地利,再加上有孫武這等的大殺器,吳軍面對此等的境況,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隨著楚軍的利刃是不斷的揮舞著,吳軍的士兵一個接一個的紛紛倒地,而糾纏多日的舒鳩之戰也終于是要落下帷幕了。 李然與伍舉站在山坡之上,看著下方山谷內的景象,二人臉上呈現出完全截然相反的表情。 伍舉自是極為興奮的,畢竟這一仗打得確實漂亮!如今更是勝券在握。 而正如之前所言的那樣,這一戰若要是被他打贏了,那無論是對于楚王熊圍而言,還是對于他伍氏一族而言,都可謂是天大的喜事。 倘若能再就此俘虜了吳王諸樊,那可更是天下奇功??!光是如此想想,也不由是讓人激動萬分。 待得功成名就,他伍舉將不再是僅僅通過依附楚王而謀求榮耀的嬖臣,而是一位有著百年來楚國無人能及的第一大功臣! 屆時,他們伍家也將成為如同蒍氏一般的楚國大族。而他伍舉,就將像當年被楚莊王所破格提拔的蒍敖(孫叔敖)一樣,他要成就他們伍氏一族的貴族身份。并把這一份家族的榮光,繼承發揚下去。 而這,也正是他此番之所以要主動請纓征討舒鳩的原因! 但是,對于另外一邊的李然而言,此刻臉上卻是掛著一絲說不出道不明的沉重。 不止是他的心情是如此的沉重,還有他那憂郁的眼神,也同樣是顯得尤為沉重。 是的,他的確應該為楚國的勝利而感到高興,畢竟這里面多多少少也有他的一份功勞,雖然他其實也并不想要。 然而,這種淺薄的喜悅之情卻隨著山谷內不斷倒下的吳軍士卒而逐漸消散。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