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傲嬌又粘人[娛樂圈]、莓果松餅、校草同桌掉馬后竟然是、都市之傳道宗師、拯救病弱冰山計劃、豪門長嫂攻略了反派大佬他全家、與你常在、我的老婆是女王、朕與將軍都穿了[古穿今]、網戀到渣男以后
“既來之則安之,我倒要看看這個李然到底還能耍些什么花樣?!?/br> 面對未知的鄭邑,即便他有兩千猛士,此時也不敢貿然進攻。 畢竟他現在與豐段消息不通,倘若真的計劃有變,那他這兩千猛士豈不是要白白要葬身此地? 是的,他所擔心的,乃是他手底下的這兩千精銳的性命,而非兩國邦交的這種“大事”。 其實,這倒也不難理解,畢竟楚人一向彪悍威猛,即便是連晉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他都不曾放在眼里,又更遑論這一小小的鄭國呢? 不過,如今不管是出于何種考慮,對于王子圍而言,如今這鄭邑只怕不是能夠輕易拿下的了。 …… 翌日,王子圍又來到莊園后的高爾夫球場。 而李然一早便已在此等候。見得王子圍來了,當即是促步向前迎合道: “見過令尹大人,看來大人可是尚有余興?既如此,下官還請能夠奉陪左右?!?/br> 可誰知,王子圍今日前來,卻并未有想打球的意思。只聽他是徑直擺了擺手,直接回拒道: “不必,今日便不打球了?!?/br> “哦?” 李然聞聲一怔。 隨后,只聽王子圍是繼續言道: “本令尹聽說子明在洛邑曾擔任過周王室的守藏室史一職?” “回大人,在下不才。區區小吏,不足掛齒?!?/br> 這其實也并非李然的謙辭,無論是守藏室史還是行人,其實也確實算不得多大的官。 正如當初在晉國,韓起前往羊舌肸家宅見到李然之時,他其實之前拜謁周王室時就應該曾見過李然的,可之后呢? 守藏室史這種小官小職,又哪里是韓起這樣的大國上卿能夠記得住的? “呵呵,你也是過謙了。洛邑典藏室,天下名典,冊本,古籍何止百萬?!?/br> “你既任守藏室史,那便一定是博古通今了。而今只在鄭國任一小小行人,豈不大材小用?” 這倒也是事實,典藏室史官職雖不大,但凡是能擔任守藏室史這類職位的,在那個年代,沒有點才能那也是絕對行不通的。 因為,作為周禮的象征,這一職務的文飾作用其實要遠大于其實質。 王子圍一邊說著,一邊是朝著李然投去了迥異的目光。 “呵呵,令尹說笑了,而今天下群雄并起,諸侯如林,在下這點微末本領,又何以能入了令尹大人的眼?” 第一百二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 李然的自謙并非沒有道理,在這個滿地都是滿級大佬的年代,他這個剛剛從新手村練級出來的小角色,確實是算不得什么。 只不過他的這一番謙虛,對于已經知道了李然來歷的王子圍而言,卻只玩味出了另一番味道。 畢竟,李然在魯國和鄭國的事跡,不可謂不驚人。而如今更是以一己之力將自己截在了城外。所以,即便是跋扈如王子圍這般,在面對李然時,卻也不得不是多留得幾分謹慎。 “呵呵,想不到如今聲名遠播的李然李子明,竟也是如此的謙卑?這倒叫本令尹是刮目相看了?!?/br> “那么,若依子明所言,而今天下諸侯如林,群雄并起。敢問子明,而今放眼此天下之內,卻有誰人又能入得了你的眼?” 其實,李然的身份一直是給人以一種十分特殊的感覺。 他在周王畿洛邑乃是守藏室史,天下王化禮制,皆諳熟于心。 可他從洛邑逃難至曲阜后,他便成了一介謀士。 在他一番cao持之下,智囚季孫宿于晉國,這事經私底下的輿情這么一傳,李然便可謂已是名噪一時了。而就在他功成名就之時,卻又突然選擇“出奔”鄭國,并未在魯國謀個卿大夫的身份。 這在當下這個年代,實屬算得奇哉怪也。畢竟,一個不為功名的謀士,卻是為了哪般? 或者說?在他李然的眼中,魯國小小彈丸之地,容不下他這尊大佛? 又或者說?他李然根本就沒把而今的魯侯當成回事?認為魯侯壓根就不值得他李然傾心輔佐? 那他在鄭國任行人一職又是為了哪般?難道是他認定鄭伯,亦或是上卿子產才是他李然真正值得輔佐的明主? 這完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其實,也不止王子圍有這樣的疑惑,就連與李然最為親近之人,只怕也同樣是有著這樣的疑惑?;蛟S連他們也搞不清楚,李然其所作所為的背后,到底是有怎樣的邏輯? 于是,這樣的一個問題便呼之欲出了:在他李然眼中,究竟誰才是這天下英主?究竟有誰,值得他獻出畢生之所學,傾心輔佐呢? 王子圍所問,便在于此。 “呵呵,令尹大人說笑了,在下不過一介行人,官不過百石,名不過下大夫,又豈敢在此妄議天下英雄?” 這個畫面,李然忽然一時覺得倒很是熟悉,好似在哪個場景見到過一般。 “咦?這不就是煮酒論英雄嗎?” “他這是把自己當曹cao了???那我豈不是成了……” 這一下,李然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定位一下子就清晰了起來。 不過他好奇的是,這王子圍如此飛揚跋扈一人,按理說,應是與董卓無異。這種人也能談論天下英雄? 但事實卻出乎他的意料,王子圍不但能夠談論天下英雄,而且對于“煮酒論英雄”中“曹cao”這一角色竟是猶如曹cao附體一般,拿捏得十分到位。 或者說……幾百年后的曹cao,才是王子圍附體? “誒,此間并無他人,子明又何須再故作姿態?” “想你李然如今也算得是個人物,且攪動風云卻不居其功,智謀深遠而抱守其拙。就這一份胸懷,試問天下謀士又有幾人能有?” “而今又別出心裁,選擇位于天下正中,卻又不甚強大的鄭國安身,想來也是在運籌著一番什么大作為的吧?” “不妨與本卿說說,在子明眼中,而今諸侯,誰人可稱為英雄?” 王子圍手中把玩著酒盞,臉上掛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像極了李然曾在電視劇里看過的曹cao一般的模樣,那一番jian詐與詭譎,可謂被他演繹得是淋漓盡致。 李然見狀,不由暗中嘆道:難道這世間的jian雄都是這一個模樣? 一邊想著,他不由又起身向著王子圍是躬身一揖,而后又自嘲道: “既是令尹大人如此看得起在下,便恕在下大言不慚了?!?/br> “若論天下英雄,齊侯如何?” “齊國雄踞山東,名士豪卿眾多,齊侯手下文有晏嬰大夫,武有將軍田穰苴,西進可抗晉國,南下可指魯衛,北守燕疆,此等雄國,能稱英雄否?” 說實話,李然其實還從未見過齊侯是長什么樣,但僅通過上一次拒絕參加平丘之會,而后又同意晉國向衛國捐贈糧秣之事,李然便可以斷定這個齊侯肯定也不咋滴。 在晉國這個超級大國面前如此橫跳反復,枉做小人,這樣的國君肯定算不上英明。 但此時,他既然扮演的乃是“劉皇叔”的角色,那自然是要將這個角色演繹到底,先推齊侯,實是因為齊國的地理位置確實是相當的不錯。 無論是與晉,還是與楚,都有著千里緩沖之境。且沃野千里,說是天下之糧倉,也不為過。 “子明說的乃是齊國,而并非齊侯啊?!?/br> “齊侯此人,心胸狹隘,目光短淺,不知晉楚,只知魯燕,他也配稱之為英雄?” 也確實如此,齊國素來在對待晉楚的問題上是反復無常的。一會聯楚,一會聯晉。而且在逐鹿中原的這件事上,往往是出工不出力。 所以,就氣節這一點來說,卻是連鄭國都不如的。 王子圍看不起他,也是理所當然。 李然聞聲一怔,當即再道: “那晉侯如何?” “而今天下,晉國國勢最為鼎盛,軍治萬乘,國中趙,韓,范等六卿皆是人雄之輩,晉國鋒芒,諸侯無人敢擋,如此看來,晉侯可謂英雄否?” 既然齊侯你看不上去,那你楚國的老對手晉國你總該看得上了吧? 當然,這也不過是李然裝模作樣的想法。 “呵呵,晉侯奢靡,沉迷女色,晉國霸業乃其歷任先君所為,與他晉侯又有何干系?” “再說晉國六卿,既然子明亦知此六卿皆為人雄,一國之君弱,而眾卿皆強,此非亡國之兆也?” “守成尚且不足,何談雄主?如此昏君,又豈能稱之為英雄?” 不得不說,王子圍后世雖被稱之為暴虐之君,可他對天下諸侯的認識還真是非常到位的,要不然,怎么連之后“三家分晉”都預料到了? 王子圍對晉侯的評價也確實在理,不過,這也算得天下諸侯對如今的霸晉,較為普遍而統一的評價。 面對搖搖欲墜的霸主地位,而今的晉侯又哪里能比得上其先君文公,悼公? 即使是在面對其國內六卿相爭的局面,也已是顯得是有心無力。所以,對于他而言,如今能夠暫且守住先祖們留下來的基業,便已實屬不易了。 就更遑論是要他再去開拓進取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下英雄,唯子明與圍爾 雖身處荊蠻,卻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的楚令尹王子圍,面對李然接連搬出的齊侯與晉侯,盡皆被其否定,并認定此二人根本不配稱之為當世豪杰。 于是李然只得是繼續言道: “那宋公魯侯又當如何?”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李然并未提及秦燕兩國,實在是因為此時這兩個諸侯國,與如今的中原紛爭而言,實在是毫無存在感可言。 而他故意提及宋公與魯侯,則是因為中原的諸侯國中,除了齊晉,便只有這兩國目前還算得有些國力了。 但宋國與魯國的這點國力,在一向自傲的楚狂人王子圍面前,那肯定也是算不上什么的。 說句不好聽的,給楚國塞牙縫都不知道夠不夠。 于是,連帶著這兩國的國君,自然同樣也不會被王子圍給放在眼里的。 “宋公羸弱無為,魯侯無膽無謀,皆為庸碌之輩,差之千里??!不是不是?!?/br> 宋公是不是羸弱無為,李然并不清楚,可要說魯侯無膽無謀,李然卻是不敢恭維。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