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書迷正在閱讀:最后的三國2:興魏、穿成反派前未婚妻[穿書]、穿成反派作死未婚妻[穿書]、我,還能搶救一下嗎?[穿書]、她真漂亮、皇后是朕的小青梅、陛下重生追妻記、始亂終棄了師尊后、袖中美人、梁醫生又在偷偷套路我
“咦,是么?”阿鸞只是依照著記憶所畫,總會有缺露的,打算過幾日再去溜達后,回來補上。她把筆交到陸離手中,“你來補吧,我不大記得了?!?/br> 陸離也不客氣,接筆在手,略略打了量了一下畫面,便直接落筆將自己之前說的布店描繪了出來,甚至還能從敞開的窗內,看到挽著利落發髻的老板娘。畫完之后,陸離左看右瞅覺得十分滿意,“待你這畫完成后,我便依樣雕個擺件出來,放在書房如何?” 阿鸞欣然點頭:“那當然好?!彼麄兎蚱蕹捎H幾年,類似于這種通力合作的作品不知有多少,這次來懷慶府,都已細心的包裹好帶了來。 夫妻兩人正就著畫紙聊著擺件該如何布圖,又該著重刻畫那一處時,門外當值的丫環進來通報,“公子,王知府家送了請貼來?!闭f著,雙手承上一個黃花梨制成的拜匣,其上雕著一枝老梅。 阿鸞笑道:“果然如你所言,王大人風雅得很?!彼€是頭一次在拜匣上看到雕花,而且雕的還是梅花,觀其布局和畫梅技法,有很大可能是王知府的親筆。 陸離已經看完請貼,苦笑道:“怎么又是賞花宴?!彼饺蔚倪@一個月內,已經往王知府家里了赴過大大小小五次賞花宴了,而且有四次都只是賞一盆王大人新得的花,又算不上什么名品,他真的有點厭煩?!安贿^這次到有點不同,也請娘子過府?!标戨x就是見請貼中寫的是請他們夫妻二人,才沒直接扔了說不去。 第114章 緣份 王知府到未和陸離一般,另尋住宅, 他與一眾家人就住在府衙后宅, 不過懷慶府的府衙可比官廳氣派多了,具說是王知府的前一任剛來時翻修的。后宅也很廣闊, 還有個很精致的后花園。 阿鸞與陸離兩人相攜在后門下了車,王知府正與其夫人立于門派, 見陸離和阿鸞過來,熱情非常的迎了過來, 雙方見過禮之后, 笑容滿面往里讓人,“陸大人、謝夫人,快里面請?!?/br> 王知府的夫人是個十分溫婉的女子,雖無十分顏色,卻氣質頗佳,很是耐看。溫婉的女子連說話都是溫柔的,帶有幾分江南水鄉特有的軟糯, “謝夫人, 里面請?!?/br> 阿鸞對王知府的夫人第一印象很好,“楊夫人請?!蓖踔恼弈锛倚諚? 這還是赴宴前, 阿鸞特意派人打聽的,連這位楊夫人的出身、喜好、所育的子女等等。她是頭一次上門,肯定要送些禮物的,尤其是給王大人的正妻與孩子, 其中嫡出子女總是要比庶出的厚那么一兩分,以示區分,這是各家約定俗成的規矩。 今日到王知府家中赴宴的除了陸離與阿鸞外,還有通判李繼,游擊將軍尚榮,河內縣令王長友,縣尉趙凡,主薄李介等懷慶府的主官、副官,并一眾有頭有臉的士紳。陸離與阿鸞到的不早不晚,花廳之中人已坐了一多半,官吏之中,只有懷慶府內軍方主官游擊將軍尚榮未到。 王知府的妻子楊氏引著阿鸞往后宅走,女眷們自然不能跟男子們同席。夫人們的宴席設在了后園的一處軒堂內,正面的隔扇門都已經撤掉,坐于軒堂內正好可以賞到園內盛放的各色名品牡丹。對面臨池的水榭內,自有家養的伎人在彈奏琵琶,技法還算不錯,可以聽得入耳。 阿鸞隨著楊夫人在軒堂內走過,已經把懷慶府內有名有姓的夫人們都認識了一遍。她囧囧有神的發現,在場的所有夫人中,她年紀是最小的,地位卻不是最低的,甚至只低于王知府的夫人一位。其余者大多年過三旬,河內縣主薄之妻,甚至已是知天命之年。按照她的年紀來說,阿鸞比她最小的孫女還要小上兩歲呢。 楊夫人給阿鸞簡略介紹過宴上的眾人后,便接著返回門口,等著迎接游擊將軍尚榮的妻子。游擊將軍尚榮是最后到的,三十多歲的年紀,黑紅臉,留著短髯,聲音極為洪亮,笑起來也格外爽朗。到是將軍夫人劉氏出乎阿鸞意外的年輕美麗,看著比她大不了多少,腰身圓潤,行走時手不自覺的扶在腰上,顯然已經身懷六甲。 人都到齊,宴席便開始了。楊夫人率先舉杯,言笑晏晏:“這頭一杯酒,是給陸大人和謝夫人洗塵。兩位多海涵,春耕事忙,才有時間來給兩位辦洗塵宴?!?/br> 阿鸞也舉杯笑道:“楊夫人您客氣了,日后我和外子還得您和王大人多多關照?!弊詶罘蛉碎_始,阿鸞開啟了公關模式,臉上帶著端莊又矜持的笑,跟在坐的每一位婦人都時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內容無非就是夸獎來、表揚去,你恭維我、我恭維你,客氣又漂亮的話說了一籮筐,終于算是跟所有人混了個臉熟,把剛剛匆匆看過的一面加強了一下記憶,順便對每一人都有了初步的印象,有待于日后加強。 這場賞花加洗塵宴,算是波瀾不驚,至少在女子這邊并沒有什么意外產生,阿鸞臆想中可能發生的事,半點也沒有。就連最可能出問題的男賓處,也平靜的令她詫異。就算不出什么狗血的事,總也得有兩個不那么信服的,說上三兩句酸言酸語吧,居然連這個都沒有,真讓人失望,她之前做好的準備居然都白費了力氣。 唯一能讓阿鸞表示下驚訝的就是這位王知府家中,眷養的伎人還挺多,一場宴席下來,她最少看到七八個不同的面孔。這些女子們技藝說不上好,只能說勉強還行,但是個個都長得如花似玉、清秀可人,讓阿鸞很難不去懷疑這些妙齡女伎們的用途。要知道,這還只是女子這邊,男子宴上肯定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