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御史臺的人常年被范知春嫌棄說是趴人床底下,不務正業,碰上硬茬子就退, 遇上軟柿子就使勁捏,整日盯著家長里短看,最是丟讀書人的臉。 范知春的視線微微一抬, 就看到太子的身影消失在宮門前,嘴角不由露出笑來。太子太過勤勉于大梁是好事,于他本人來說卻不是好事。官家生性多疑謹慎,太過鋒芒畢露更容易令他忌憚。 “等會派人知會一聲張閣老, 若是明日身子還未痊愈,就不用來了,他的桌子也別留了,國家棟梁好好養病才是,心思不放在政事上,這路也就走到頭了?!?/br> 范知春是政事堂資質最老,古稀之年還穩坐大閣老的位置,歷經三帝,文人魁首,種種盛譽加身,就算是官家也得禮讓三分。 他這一開口,明日張閣老就算真的有病也得帶病入宮上值了。 張閣老是政事堂年紀最小的閣老,但才氣出眾,十六便高中狀元,之后背靠榮國府,官運亨通,年紀輕輕就到了這個位置,為人處世極為圓滑,最是能左右不得罪的性子。 這次張閣老告病假在家就是為了躲太子和崇王的禍事,累得底下的兩個舍人也紛紛效仿,如今戶部工作堆積如山,各部早有怨言。不過礙于榮國公的關系和這件事情的尷尬性也只能壓下不說。 政事堂和樞密院多年來關系微妙,范知春和榮長玄皆是慶延帝心腹,只是兩人一人是太子太傅,一人與崇王關系緊密。 太子和崇王之間更是兩個陣營,一直多有摩擦,只是太子性子冷漠,背靠禮教大法和天下文人,崇王再高調也是還未及冠沒有實權的受寵皇子,兩人沖突一直沒有爆發。 直到去年崇王及冠,氣勢洶洶打算入主戶部,雖有同僚苦勸,可官家一意孤行,不曾想最后爆出崇王夜宿花柳后怒罵先皇后的丑聞,激起群怒,彈劾的折子如雪花般傳來,再到后來太子回京壓下崇王的折子,這事便拖到現在還未解決。 這場斗爭中崇王雖背靠官家,但依舊沒有明顯優勢,不少人的心思活絡起來,太子大婚那日便能看出,幾乎算得上是百官齊賀,不少外地官員也連夜趕來送禮。 當日范府到皇宮的朱雀大街,抬禮的黃門從天未亮忙到夜深才把太子聘禮和蘇家的嫁妝,再加上各家送的賀禮全部送進東宮,可見壯觀。 范知春一想起這事就嘆氣,盛極必衰,太子如今太高調了,這并不是好事。 盛宣知出門沒多久又下了雪,他站在東宮門口,沉默了片刻,春日下雪并不是好兆頭,只怕兩浙刺史的折子所言非虛。 蘇錦瑟很快就得到太子朝著安朝殿來的消息,當時她還在聽溫嬤嬤與她講外院的事情,手中的花名冊只看了一半,小丫鬟興沖沖來傳消息時,殿內還亂了一下。 新來的五個丫鬟沒想到能這么快見到殿下,一時間都忍不住面帶喜色。王嬤嬤眉眼一抬,把殿下所有人的神色都收歸在眼中。 “那就傳膳吧?!碧K錦瑟放下手中的冊子,翠華和吉祥理了理她的裙角,這才起身去了門口,剛一到門口就看到盛宣知撐著傘迎面走來。 “進去吧,外面下雪了?!笔⑿觳蕉紟媲?,握著她的手,把她帶回屋內。 蘇錦瑟這才發現他肩膀上還落在細雪,外面地面上不知何時鋪了一層薄雪。 “怎么現在還下雪?!碧K錦瑟拍了拍他衣服上的雪,不解地問著。 盛宣知抓住她的手,摸著她的臉,見她臉頰冰冷,仔細囑咐著:“我去換衣服,外面冷,仔細凍著?!?/br> 等兩人都收拾妥當,外面的晚膳也都端了上來,是兩碗熱騰騰的面,外加十六疊小菜,面點糕點也都上了兩碟,外加兩道硬菜——糖醋魚和烤乳鴿,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我聽張如九說你總是不按時吃飯,我看你中午吃的也不算多,所以晚上就讓人備了面食?!碧K錦瑟上桌前解釋了一句,“雖然沒有以前東西多,不過里面的湯汁可是我的獨家秘方?!?/br> 因為她下午吩咐的時候才發現太子每頓的飯菜碗數都是有規定的,每餐十道葷菜、十道素菜、三碟甜品、兩碟面食和三道湯。 蘇錦瑟點菜的時候可把內廚的人嚇了一跳,死活也不敢同意,后來還是掌管膳食的嬤嬤一壓眾意答應了太子妃的點膳。 別人不知,內外殿重要的管事嬤嬤黃門中午的時候可都被歐陽太監親口訓誡過,耳提面命要好好侍奉太子妃,不能有一絲差錯。嬤嬤自認在宮中帶了二十幾年,眼力不會太差,這位太子妃不簡單。 盛宣知見她小心翼翼地解釋著,捏著她的手,笑說著:“面食剛好,我正好餓了?!?/br> 蘇錦瑟露出大大的笑來,殷勤地給介紹著:“我給你調味道啊,你喜歡吃什么小菜,這個蘿卜酸酸甜甜的,還有這個菘菜在高湯煮過,很鮮甜的……” 盛宣知按住她的手,似笑非笑:“你怎么了解這么多?”他捏著蘇錦瑟的手指,纖細白皙,十指不沾陽春水,細膩柔滑。 被抓包的蘇錦瑟放下筷子老實說道:“我怕你覺得不好吃不吃,所以一開始找人教了一下這些菜色,打算等會哄你吃下去?!碑吘蛊饺绽镞@么多的菜才吃這么一點點,現在一下子縮減成這樣,怕他吃不飽,只好提前做些功夫。 “餓肚子不行,我聽說你每次吃飯都不準時,這樣對胃不好?!彼J真地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