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高手如此
“蘇小小,本公子那件豪放灑脫的名士服呢?” “我幫你洗了?!?/br> “什么?現在干了沒,今天這么重要的場合,我還要穿呢?!?/br> “嗯,已經晾干了,你前天要我給它熏香,我就順手幫你洗了下?!?/br> “那就好,我特地讓文若幫我準備的,只有這種大袖紛飛,長衣拖地的風流名士服才配的上本公子上等……上等高手的身份,咦,不錯啦,蘇小小,把衣服熏的挺香的……我靠,這怎么被縫起來了?蘇小??!你把對襟給縫起來了?” 晨起洗漱之后,正準備換衣的趙戎滿臉震驚的看著手里這件讓林文若精心準備的華貴衣衫。 只見原本只需要用一根長帶系住的對襟敞衫,此刻從胸口到膝蓋以上的位置都被縫在了一起,讓趙戎更加無語的是,這三流裁縫還縫的粗制濫造,線頭都還留在上面。 正在收拾餐盤,背對著趙戎的蘇小小,聞言腦袋一縮,趕緊拎著籃子慌慌張張的跑了,丟下一句,“小小看這衣服袒胸露腹的太流氓了,就,就,就幫你稍微縫了下……” 趙戎被氣笑了,“哪里流氓了!我又不是不系腰帶,再說了,大伙都這么穿,你這樣讓本公子好不容易練出的八塊腹肌何處安放?” 趙戎拍了拍額頭,想想還是沒有去找那個小丫頭片子的麻煩,今天這個日子沒空陪她鬧。 最瀟灑的一身行頭被毀掉的年輕書生換了一身簡單素白的儒衫,將所有東西都收拾好,提著書箱,推門而出。 不只是他帶著行李出行,蘇小小和柳三變也會將行李全帶上,并且很多林氏族人也都會帶著行李出門,一起去太白山等待儒道之辯的結果。 因為按林文若的謀劃,一旦儒道之辯輸了,那他們便要立刻快馬加鞭,趁著圍觀大眾還未散去,對手不敢放肆的趕盡殺絕違背諾言之際,離開終南國。 之后,林文若還給他們三人安排了后路,不過趙戎希望用不上,因為那已經是最糟糕的情況了。 卯時一刻,蘭溪林氏莊園的大門緩緩推開,一只規模龐大的隊伍,魚貫而出。 數千黑衣羽林衛,近百輛高大馬車,數不清的隨從隊伍浩浩蕩蕩的駛往洛京。 目的地是洛京城南太白山上那座決定終南國往后千年國運的說經臺。 蘭溪林氏車隊最前方的一輛黑色馬車內,氣氛有些肅穆與……尷尬? 車內只有三人,亦是此次儒道之辯的主角之三。 趙戎右手把玩著腰間那塊乳白色玉牌,大拇指細細摩挲溫潤玉牌上的“美玉綴羅纓”五字,他臉色平靜的無視了林文若與陳牧之的詭異眼神,輕嗅著沉香,目光停留在車內某個壁飾上,突然……有些想某個女子了。 自從了然了自己其實是蘇醒了前世記憶與性格的原身后,曾經那些與她和芊兒的點點滴滴,他又產生了一番新的親歷者的感受。 有時候走在路上,不經意間腦海里就閃過了她曾經的如花笑靨。 有時候和文若喝酒,醺醉間,又記起了那日掀開頭蓋后的紅顏。 那幾日,枯燥乏味的在靈官殿抄經,除了布局謀劃,出神時,腦海里轉過最多的是倉央嘉措的詩和她。 這一世,轉山轉水,不修來生,只為相見。 陳牧之見到趙戎這身打扮,忍不住開口,對林文若道:“子瑜兄怎穿的如此隨意,文若,你沒有給子瑜兄準備正裝嗎?” 林文若輕咳一聲,剛想開口說他給趙戎準備的那套裝扮的價值都夠在洛京買套不小的宅子了,可趙戎已經回過了神來搶先開口。 趙戎一臉認真的解釋道:“不是說好我來扮上等馬嗎,之前文若給我準備的那身裝束我不太滿意,感覺體現不出我高手的身份……” 趙戎停頓一會,繼續編道:“現在這身簡單的裝束就很好,試想一下,等會咱們三人一起上臺,你們倆都穿的華貴鄭重,對面也是,而臺上六人中,只有我是一身素衣,表情淡然,嗯,到時候,誰最可能是高手,大伙應該都一目了然了……我說,你應該懂我意思吧?” 陳牧之倒吸一口涼氣,一臉恍然的點頭道:“子瑜所言極是,此招甚妙,所道是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越是極致的東西越是反常,而世人皆認為反常必有妖……子瑜兄真乃神人也?!?/br> 趙戎揚眉,點了點頭,見他已經腦補了這么多,也就不再多言,只是此刻腦海里把害得他不能秀出八塊腹肌的罪魁禍首蘇小小給千刀萬剮了數遍,想著回頭怎么去收拾收拾這個主觀能動性極強,敢對他“戰袍”痛下殺手的小丫頭。 關注公眾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林文若聞言一笑,沒有說話。 不多時,車隊聲勢浩大的駛入洛京城,在即將出南門之際,趙戎透過車窗,和數萬洛京百姓一起,看到了一幕蔚然壯觀的景象。 洛京,萬丈高空之上,正懸空靜立一人,是一位紫衣蟒袍太監,面容蒼老,雪白長眉,眼睛微微斂合。 最奇異的是,白眉太監手里此時正一手平端著一只裝滿清水的青花白瓷碗。 天高風急,卻吹不起他一絲衣角,碗內水面也未泛起任何波瀾。 忽然,白眉太監雙目略微張開,轉頭望了眼太白山方向,隨即將手中瓷碗傾倒,松手后撤。 翻倒的青花白瓷碗懸空而停,碗中清水傾瀉而下,但是瞧著只有小小一碗的清水,卻越涌越多。 青花白瓷碗如此之小,卻仿佛有一條天河藏入其中。 碗水滔滔不絕,一條瀑布洞穿白云,飛流直下。 忽然,瀑布在洛京某處高空仿佛碰撞了地面,遇到了阻礙,不再繼續落向人間,而是聚集起來,形成了一?!八巍?。 趙戎坐在馬車內,仰望高空那?!八巍?,只見從白云間落下的瀑布延綿不絕,橢圓形的“水滴”也越積越大,此時已經高達百丈,洛京城人不管在城內何處,只要仰頭即可望見。 最后那粒龐大“水滴”中突然浮現出一幕陌生畫面。 是一處被蒼松古柏,四面環抱的宏偉古臺。 “那是說經臺,我們的目的地?!绷治娜粼谝慌缘?。 他見身旁兩個伙伴都面露好奇,笑著解釋道:“這是終南國皇族所珍藏的一件名為鏡花水月白璃碗的法寶產生的異像。此碗是一對,這就是其中一只,另一只此刻應當在太白山說經臺,因此眼前這只鏡花水月白璃碗產生的水幕可以具現出說經臺的圖像與聲音?!?/br> “十萬洛京百姓無需出城,在城內各處皆可觀看今日的儒道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