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書迷正在閱讀:色情天師事務所(NP H)、獨善其身(女尊+姐弟骨科)、快穿之渣女翻車紀事[H]、在各個世界里當瑪麗蘇[np]、一劍斬破九重天、快穿在夢界、良母難為(民國 H)、教主幫幫忙、星空如此璀璨、包養 1v1
“娘子果然聰慧,只不過尚未與山民頭領見面,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br> 徐清漪溫柔地看著顧淮之,語氣卻十分堅定,“你只管去,家中有我,不必擔心?!?/br> 第95章 與山民談判 去找山民談修路的事兒也沒顧淮之說的那么容易。畢竟山民和康郡百姓關系微妙,山民的日子不好過,山下的各種好東西又多,奈何山民囊中羞澀,有時候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貪念化身搶匪搶一波山下的大肥羊。當然,本地豪強的部曲和朝廷的軍隊也不是吃素的,打的他們不得不搬家,還被抓了很多壯丁給豪強們當奴隸。 這樣的背景下,山民雖還未開化,但對山下的官員卻抱有極大的敵意。陳縣令當初能說動山民頭領讓他帶著治下百姓上山躲一躲,那純屬是他和山民中的一位長老有私交,又允諾了山民頭領不少好處,這才為治下百姓找了一條活路。 那會兒還是讓安順縣百姓暫時進山躲一躲呢,陳縣令都費了這么多的心思。顧淮之想讓山民下山,要是進山對著山民頭領直說,怕是要被憤怒的山民當場砍死。 顧淮之對于自己的武力值還是有數的,所以才從雇傭山民修路一事上作為突破口。人總是想要過好日子的,誰也不會嫌錢多。顧淮之出錢,山民出力給他們自己修路,顧淮之還給他們發工資,完全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兒,這便宜不賺白不賺,只要山民頭領智商在線,就不會輕易拒絕這事兒。 對于顧淮之而言,沒有直接拒絕,那就代表著這事兒還有談判的余地。 談判,那就到了顧淮之擅長的領域了。顧淮之絕對有信心能把山民頭領忽悠…不對,是說動山民頭領一起手拉手脫貧致富。 當然,談判的前提,是雙方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談。這就得看顧家那一千精銳部曲的戰斗力夠不夠了。 顧淮之做事雷厲風行,底下人明白了他的行事風格后,辦事效率立馬高了一大截。他剛從安順縣那邊回來,匠人們就傳來消息,說是已經找到了適合做枕木的木頭,并且他們還無師自通地分工合作,將軌道路線都已經設計好了。不得不說,這樣的效率,十分讓顧淮之欣喜。 對于有能耐的屬下,顧淮之從來就不會吝嗇賞賜。大手一揮,給了領頭的兩個工匠每人一百兩銀子,其他匠人一人十兩紋銀。在這個一兩銀子就能抵四口之家大半年嚼用的時代,顧淮之給的這筆賞錢已經足夠讓匠人們欣喜若狂了。尤其是領頭的那兩個,這會兒已經高興得渾身顫抖,雙腿一軟紅著眼就給顧淮之跪了下來,連聲感謝府君恩德。 顧淮之溫聲安撫了他們幾句,又輕描淡寫地給他們扔了個好消息,“這馳道若是順利修好了,我另有厚賞。尤其是動工期間表現出色者,十倍賞之?!?/br> 來康郡后,顧淮之一直在砸錢,愣是用銀子給自己砸出了一條康莊大道。如今康郡百姓提起他這個新郡守都豎大拇指,紛紛贊他是神仙下凡。 基本上,顧淮之用大手筆的砸錢告訴了康郡所有百姓一個道理:跟著他,有rou吃。 效果立竿見影,老百姓得了實惠,真真切切地拿到了銀子,朝廷公信力嗖的一下就上去了。要是擱幾年前,別的官員給匠人們畫餅,匠人們心里可能還得嘀咕幾句。眼下,他們手里捧著顧淮之給他們的銀子,再聽到顧淮之說把事情辦好了還會有獎勵,哪還會懷疑?一個個仿若被顧淮之打了雞血,目光堅毅地向顧淮之保證自己一定把馳道修好,不讓府君大人失望。 那架勢,就差立軍令狀了。 除了匠人外,百姓也是如此。顧淮之既然打算修路,自然就要征丁過來干活。不過和以往官員強硬地征丁服徭役不同,顧淮之給出的待遇十分不錯,不但包一餐飯,還給發工錢。 眼下剛好過了秋收,農戶們正得了閑。一聽新來的府君說修路能發工錢,農戶們想了想前些日子府君歸還給他們的銀子,覺得這個府君可信,紛紛踴躍報名。 開玩笑,能管一餐飯還給發工錢,這么好的事兒不去才是傻瓜。農戶們也有自己的智慧,莊戶人家本就只能靠天吃飯,沒什么積蓄。一個成年漢子胃口可不小,哪怕官府不給工錢,就管一餐飯他們都樂意過去干活。 在顧淮之的金錢攻勢下,安順縣修馳道的事兒就這么熱熱鬧鬧地開始了。 安順縣城。 農戶李大一邊挑土一邊同弟弟李二小聲說話,臉上的喜色壓都壓不住,“府君可真仁義,竟然按天發工錢。我算了算,修路可得修好些天,最少也要一個月吧,這一個月攢下的工錢,夠買把新鋤頭了。明年干活更利索!” 李二同樣一臉笑容,哪怕肩膀上壓了將近兩百斤的擔子都不覺得苦,想著昨天拿回家的工錢,李二就覺得渾身都是力氣,擦了一把汗道:“縣城布莊的花布真好看,我打算把工錢攢下來,買一匹花布回去。大丫也到了出嫁的年紀了,有這么一匹花布做嫁衣,她肯定是十里八鄉最俊的姑娘?!?/br> 兄弟倆說說笑笑,滿腦子都是對好日子的憧憬,更是覺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勁兒。 因為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兄弟倆也就沒注意不遠處有個身著藍黑色衣裳,衣服上面繡滿了繁復花紋,腰間掛了一把锃亮彎刀的大漢將他們的話聽了個一清二楚。在這大漢身后,還有幾個相同打扮的青壯漢子,恭敬地看著大漢,時不時看向附近百姓的目光都帶著警惕和敵意。而大漢身邊還站了個衣著樸素,放進人堆就找不出的文雅書生,若是顧淮之在這里,一定能認出來,這位書生,竟然是安順縣的陳縣令。 陳縣令身邊的大漢,也就是現如今的山民頭領烏日厲,一路走完了安順縣城內的施工點后,又聽到了各種關于顧淮之的彩虹屁,心中的想法也有所動搖,用略微生澀的雅言對陳縣令點頭道:“修路的事,如果你們對我的部下子民也和對這些人一樣,也不是不能商量。但是,這事兒你做不了主,我要和你們的府君談!” 之前陳縣令讓人傳話說要幫他們修路,還沒等人把話說完,派去的使者險些被烏日厲給宰了。山下人滿肚子壞水,嘴上說修路,誰知道他們心里到底打的什么歪主意?難不成以為他心軟了一次讓山下的人進了山,就能得寸進尺了不成? 要不是大長老一直在為陳縣令說好話,烏日厲真想把使者的頭砍下來給山下那位膽大包天的郡守寄過去。 后來,烏日厲耐著性子聽完了使者的話,第一反應是山下這個新來的郡守怕不是腦子有問題,平白無故干嘛給他們這么大的好處? 但是后來大長老勸他,說可以和山下的人再談談,把工錢換成鹽之類的必需品,烏日厲這才收斂了暴脾氣,決定帶著幾個族人親自下山去看看。 要是真像大長老說的那樣,能把工錢換成鹽那就再好不過了。天知道山下人為什么總能弄出這么多好東西,能賺山下人的錢,那當然不錯。再說了,下山那條路也確實難走,雖然他們生活在山里,也不耽誤他們想過得更舒服點不是? 也是顧淮之的條件太優惠,讓這位山民頭領覺得自己要是一口拒絕好像有點虧,這才有了方才這一幕。 看完工地百姓做工的情景,烏日厲心里也有了數。這種程度的勞力根本不算重,山民扛得住,還能吃一餐飯,飯食烏日厲也去看了,菜里竟然還有油水,粟飯管飽,只管敞開肚子吃便是。 想到族里那幾個有名的飯桶,烏日厲冷笑一聲,要是這回同康郡太守談攏了,回頭就把那幾個飯桶全部扔到工地上去,讓他們去吃窮山下人吧! 顧淮之聽到山民頭領有意與他再次商討一下合作修路的事時,還有點驚訝,倒是沒想到陳縣令效率這么高,這么快就搞定了山民頭領。既然如此,自己這邊也得準備好談判事宜了。反正這第一次合作就先讓山民們嘗點甜頭,再慢慢給他們洗腦。山溝溝里的生活條件,怎么能和山下比?人都是有惰性的,等到他們適應了山下舒適的生活環境,再來談落戶的事兒,那就順利多了。 山溝溝里來的烏日厲頭領并不知道顧淮之已經在心里稱斤論兩把他們整族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要是烏日厲有讀心術,這會兒必須果斷拔出腰間的彎刀給顧淮之這個膽大包天的家伙來上一刀。很可惜,烏日厲并沒有讀心術這個技能,顧淮之的表面功夫那可是經過多位老狐貍的錘煉,在朝堂核心圈子都能讓人交口稱贊的好。沒見過什么世面的烏日厲還真吃顧淮之這一套懷柔政策,別看人家剛從大山里出來,但人家可是擁有野獸般的直覺,一個照面下來就發現,顧淮之對他們的態度和其他官員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也很好理解,山下人把山民當蠻夷,不識禮數,還沒開化,不自覺就會帶上幾分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包括和山民關系還算不錯的陳縣令,也是如此。所以烏日厲并不怎么買陳縣令的賬,當初幫了陳縣令的忙,主要還是陳縣令給的東西太多,他拒絕不了。 感情歸感情,生意歸生意。能做首領的,最先考慮的也是族人的利益。更何況山下人對他們的態度都是這樣,烏日厲哪怕心里再不爽,也得憋著。 這人吧,就怕對比。有了陳縣令他們這些讓烏日厲印象不好的人在前,平等對待烏日厲,讓烏日厲如沐春風的顧淮之瞬間就讓烏日厲給他打了個極高的印象分。 當首領的誰沒點傲氣了,老子在族里說一不二,全族人都得聽我的。你一個倒霉縣令,也沒見有多大權力,亂世時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哪來的勇氣看不起老子呢? 看看這位新來的郡守,這才是對待合作者該有的態度??! 烏日厲對顧淮之的印象十分好,也愿意聽他說話。再加上顧淮之這回完全就是給山民送福利收買人心的,雙方便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氛圍中達成合作,一方出錢一方出力,也可用錢換取鹽糧等物,互不干涉內政,充分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皆大歡喜。 見顧淮之這么好說話,看起來也不像是很能打的樣子,跟著烏日厲一起過來的幾個山民眼神閃了閃,覺得這好像是只大肥羊,到時候合作結束了或許可以找機會蒙面搶他一波。然而這個想法,在顧淮之的精銳部曲后,就被他們自己拍回了腦海深處,再也不敢冒頭。 開玩笑,那些部曲穿著全新的鎧甲,手里握的刀更是鋒銳無比,渾身的煞氣則證明他們不是軟腳蝦,那是上過戰場的精銳之師才有的戰意和銳氣。搶這么一幫人,他們又不是活膩歪了,還是好好和這個年輕的郡守合作,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鋪路發家致富吧。 山民大多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這幾人的神情變化自然瞞不過顧淮之。顧淮之心下一笑,沒點實力自己怎么敢跟彪悍的山民談合作,要知道這會兒可不是法治社會,若是表現得太無害,讓人家覺得你就是一個大肥羊,誰還跟你合作呀,直接搶一波不香嗎? 必要的軍事威懾還是要的,瞧瞧,現在那些有歪心思的家伙不也都老實了? 第96章 朝廷一旦運作起來,效率還是挺高的。尤其是顧淮之已經解決了后勤問題,給來修路的百姓的福利絕對是業內良心,充分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安順縣修路的進度那真叫一個一日千里,完全沒有磨洋工的情況。 除此之外,烏日厲派來修路的山民也很能干,他們主要負責修山上通往山下的主路。烏日厲怕顧淮之借著修路的名頭讓人跑去寨子里踩點琢磨著把他們一鍋端的缺德事兒,這條路從頭到尾都不許山下人過來幫忙。就算如此,山民們修路的進度也是最快的。 顧淮之遠遠過去看了一眼,就明白了雙方的差別。見了山民們的鋪路情景,顧淮之才明白,其他人說山民未開化,這話真不是在罵他們。山上現在還實施的奴隸制,奴隸純屬主人私產,烏日厲顯然沒有顧淮之的良心,給奴隸下的死命令,必須在半個月內把路給鋪好了,否則就要了他們的命。 要不是顧淮之包的那餐飯油水不少,估計這幫來干活的奴隸得累死好幾個。 山民也有山民的智慧,等顧淮之按照之前約定好的,將他們的工錢換成鹽交給烏日厲后,烏日厲和身后跟過來的兩位長老看向顧淮之的眼神終于沒了隱藏的敵意。 烏日厲看了看那雪白的細鹽,臉色更為緩和,爽快地對顧淮之道:“你是個實在人,比之前那些官靠譜。要是以后還有這種合作的事,盡管來找我!” 身后的長老們都快崩不住臉上的表情了。要知道,這么多年來,他們就從來沒買過這么便宜的鹽。山下的人都狡猾得很,經??铀麄?,鹽價高的那叫一個離譜。就這,他們還不能不買。誰讓他們自己不會弄鹽呢?不然的話,被山下人坑了那么多回,誰還這么不長記性主動找坑跳?明搶吧又打不過,山里不僅卻鹽,還缺鐵,光拼武器裝備他們就輸了。所以哪怕烏日厲心里再不爽,也得捏著鼻子和狡猾的山下人來往。 不過這個新來的郡守倒是給了他很大的驚喜。雖然他覺得這位郡守有點傻,但得了好處的是山民,烏日厲便覺得這位郡守最好還能更傻點。這么傻的郡守,以后有合作確實可以多多考慮,寨子里可窮了,逮著機會就該好好從郡守這兒薅點羊毛。 顧淮之當然不會錯過和烏日厲繼續往來的消息。烏日厲的話正中顧淮之下懷,顧淮之自然是順勢應了。 在這融洽的氣氛中,烏日厲又十分大方地表示,“你們山下人干活太慢了,反正山里的路我已經讓人修好了,不如派些人過來幫你?要求也不高,按照山下干活的待遇就行。你放心,我手底下都是干活利索的好兒郎,準保比你們山下人干得更好!” 管飯還有工錢,有便宜不占那就是王八蛋。烏日厲心里的算盤撥得啪啪響,出部分奴隸就能得到更多的鹽,奴隸還不要自己養,這買賣太劃算了,必須讓郡守答應! 顧淮之這邊也確實缺人手,這回不但要修馳道,各鎮之間的主路也要修一遍,縣城內還要重新規劃下水道,相比下來,建公廁都是小事兒了。這么多的工程堆著,當然缺人手。顧淮之原本都打算跟烏日厲商量一下雇傭山民幫忙干活了,結果烏日厲自己提出來這事兒,倒省了顧淮之一番口舌。 雙方就這么愉快地決定了接下來的合作事宜,親切友好地結束了會談。 接下來的幾個月,安順縣一直轟轟烈烈地搞建設。修路鋪路做馬車,整改市容市貌,修繕風景區,還要修一條去府城的馳道,就沒一天閑著。 安順縣這么大的動靜,其他縣看了自然眼紅。顧淮之也理解,反手給其他幾個縣令畫大餅,“先別急,等到安順縣修好路,就輪到你們了。同樣是康郡的縣,我當然不會厚此薄彼?!?/br> 其余幾位縣令互相看了看,眼中都流露出一絲苦澀。安順縣這個平時倒數的縣,眼瞅著就要飛升成為康郡發展最好的縣了,他們哪里還坐得???哪怕顧淮之給了他們保證,他們也覺得這就是領導安慰他們的話術,心里憋了一口氣,哪怕年關將至,他們都沒有半點喜氣。 顧淮之見狀,順勢提點道:“我之前同使君提過給整個康郡修路之事,使君沒答應,我只能退而求此次,同使君商議,先把安順縣建好,若是能讓安順縣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使君便同意讓我放手發展整個康郡。我為何選擇從安順縣入手,想必你們也知道。你們當了這么多年的父母官,應當比我更清楚你們治下的情況。不如仔細想想,你們各自的縣都有什么發展優勢。正好快要過年了,你們在家好好想想對策。明年開年,把你們的想法告訴我。誰的想法最好,接下來就給這個縣修路!” 顧淮之話音剛落,原本還一臉淡定的縣令們立即打起了精神,瞬間給顧淮之上演了一出塑料兄弟情,來的時候還是同一個戰壕向領導訴苦的好戰友,現在看彼此的目光都帶著警惕。 顧淮之對此倒是樂見其成。有壓力才有動力,這幫縣令按部就班當了這么久的咸魚,也該好好抽打抽打了。 除此之外,顧淮之也沒閑著。工地上又不要天天去看著,他是康郡郡守又不是安順縣縣令,成天待在安順縣也不像話。等到安順縣的建設步入正軌后,顧淮之就開始了微服私訪之旅。三個月的時間走完了康郡郡下的每一個村,小本本記了一堆不法之事?;貋砗笾苯影迅骺h縣令叫過來開會,一點面子都沒給他們留,將他們噴了個狗血淋頭。 第一個被噴的就是安順縣的陳縣令,顧淮之下鄉時正巧碰上這村村長要將一個小姑娘沉塘,理由是這姑娘敗壞家族名聲,同外人有了首尾。哦,那外人是和他們不對付的村子的年輕小伙,最近正卯足了勁兒在工地上干活,攢錢買了一條手帕送給心上人,正巧被愛慕姑娘的村長兒子撞見了,心生嫉恨,轉頭就帶著人來捉jian。結果事情收不住場,村長媳婦正瞅這姑娘不順眼,覺得她是狐貍精,把兒子的心給勾去了,又有一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在里頭攪渾水,最后竟然要把這姑娘沉塘。 要不是顧淮之正巧碰見了,這姑娘怕是要沒了性命。 人命關天,顧淮之自然無比重視。結果一審,問出的事實更加讓顧淮之火冒三丈。這個村沉塘可不是什么新鮮事,這么多年下來,村里那口塘里沉的女子兩只手都數不過來,村民們都習慣了。 氣得顧淮之差點動手打人,憤怒地問他們,“你們如此罔顧他們性命,將朝廷律法至于何地?” 村民們還特委屈地看著他,說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這么過的,律法?他們不懂。 這話簡直沒法聊。顧淮之不得不耐著性子給這幫法盲普法,再三強調,“以后沉塘之事絕不可再有!有什么事,去官府找縣令斷案!” 去他娘的皇權不下縣,不給這幫法盲好好普法,還不知道有多少姑娘無聲無息被沉了塘。 必須好好處理這個問題! 最近春風得意的陳縣令被顧淮之罵得有點懵,也有點委屈。這……人家關上門家族里的事兒,又沒報官,他哪里知道?這罵挨得冤??! 顧淮之見他這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你就不會讓人多去村里給他們講講律法,別的不說,殺人犯法這個理他們總該懂吧?誰給他們的膽子殺人?” 這其實牽扯到了宗族權力和皇權的問題,很多人都抱著“家丑不可外揚”的心態,有什么事情自家就解決了。更何況之前一直在亂世之中,皇權不穩,宗族勢力便隨之擴大。演變成如今的局勢,也是社會背景的鍋。 顧淮之明白這一點,卻不能放任不管。 其他縣令看著陳縣令挨罵,心里還挺高興,讓你這老小子嘚瑟,現在好了,挨罵活該! 結果顧淮之話鋒一轉,炮火又對準了他們。 每個縣的問題都不小,開荒政策宣傳不到位的,為了一棵菜私斗弄出人命的……那真是比唱大戲還精彩。 顧淮之走完這一圈都覺得自己的下限每天都在受到挑戰。當然,顧淮之也碰上了不少值得稱贊的人物事跡。比如某個村的孤兒,小時候受過村里跛腿木匠的接濟之恩,一直將木匠奉為父親,孝順至極,奉養木匠晚年。木匠一生未婚,死后也是這孤兒為木匠披麻戴孝,摔盆守靈,熱熱鬧鬧地大辦了一場。 類似的事兒也不少,只能說人性有光也有暗,讓人唏噓。 不過顧淮之的目的是為了敲打縣令們多關心底層百姓,自然是有一個算一個,將他們罵得極慘。 幾位縣令一起挨罵,都見過了彼此狼狽的模樣,莫名消除了幾分隔閡,感覺彼此間的感情都更深了呢。 顧淮之噴完人后又給了他們一顆甜棗,充分肯定了他們最近良好的工作態度,又說自己已經給京城去了信,邀請一幫名士開春后來安順縣游玩。若是他們玩得舒心,安順縣便能由此出名,名士效應治下,安順縣以后根本不缺游客。到時候再把各縣之間的馳道修一修,讓名士也能看到其他縣的美景。 這個餅畫的十分香,徹底治愈了挨了一頓批的縣令們。剛才還低著頭蔫兒吧唧的縣令們立即滿血復活,臉上充滿了干勁兒,誓要配合安順縣做好這第一次迎接名士的工作,打響康郡的名聲,未來大家伙才能跟著一起吃rou喝湯。 京城。 顧玦看著顧淮之邀請他去康郡游玩的信件,不由挑了挑眉,輕笑道:“兔崽子指定又憋了什么壞水等著我幫他把人忽悠過去呢,這臭小子,打小就一肚子心眼,可真是老頭子親自教出來的!” 吐槽歸吐槽,顧玦轉頭就開始聯絡他那幫名士小伙伴,說我大侄子去的那個康郡風景可好了,據說那地兒還有仙女下凡過呢。哦,那小崽子在信上還神神秘秘地說康郡那弄出了一種馳道,馬在上頭跑,比在平時的路上快得多。這么新鮮的東西,咱們不去瞧瞧,那還能算是名士? 能和顧玦成為好朋友的,那必然也是重度中二病患者,懟天懟地懟空氣,根本沒再怕的。顧玦這么一說,他們心里一合計,京城最近好像也沒什么好玩的事,過完年去康郡看看也不錯。顧玦說得對,有新東西,他們這幫放縱不羈愛自由的家伙當然要去體驗體驗。 也有不想去的,比如徐晰,宅男一個,只愛喝酒,不大想出遠門。奈何嫁了個妹子給顧淮之,妹子嫁雞隨雞,跟著顧淮之去了康郡那個窮鄉僻壤,徐家人心里正惦記呢,只可惜都有官職在身,不能出京。正巧顧玦要帶一幫名士去康郡,徐家人一合計,家里就徐晰最閑,讓他跟過去看看徐清漪多好! 于是徐晰裝了幾大車東西,連同他本人一起被徐曜打包送給了顧玦,一幫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康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