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節
書迷正在閱讀:色情天師事務所(NP H)、獨善其身(女尊+姐弟骨科)、快穿之渣女翻車紀事[H]、在各個世界里當瑪麗蘇[np]、一劍斬破九重天、快穿在夢界、良母難為(民國 H)、教主幫幫忙、星空如此璀璨、包養 1v1
然而,顧淮之這邊好不容易跟鄭文襄達成共識,那頭范婷尋死覓活鬧著不嫁鄭文襄,寧愿去廟里出家,徹底斷了紅塵。更讓范氏家主憤怒的是,范婷讓范家對鄭文襄的態度要客氣一點,還要把這些年的不正當收入告訴皇帝知曉。 有一說一,范婷這個思路還算正確。問題是,她又不是從小就開始故意給自己刷神童名聲的顧淮之,一路走來光環無數,成功在家里拿到了話語權。 而范婷?重生前就是個典型的只關心琴棋書畫的才女。問題是這個“才”放在朝堂副本,那完全沒一點用?,F在范婷一張嘴就讓范父把已經吃進嘴里的rou吐出來,還要在皇帝面前把自己的臉面扒下來多踩幾遍,請求從輕處理。 官場老油條范父會聽范婷的才怪! 更何況范婷還因為婚事的事情上躥下跳搞事情,范父怒了:想出家?那就去廟里待著吧! 顧淮之得知這一消息,只能說一句惡人自有惡人磨,范婷這完全是罪有應得。不過范婷的金手指十分強大,顧淮之覺著自己想要從范婷嘴里打聽點重要消息,那必須得早點下手,免得這貨又搞出什么幺蛾子來。只是范婷哪怕要出家,也是進了范家的家廟,顧淮之想把手伸進范家家廟中,難度還真不小。 這時候,皇帝又有新動作了。 之前決定開科舉時,眾人商量過許多次,最終才勉強達成一致,科舉可以開,舉薦制也不能立馬取消掉。這是為了防止野有遺賢的情況,同樣也防止科舉錄了一批有才無德的人,把官場搞得烏煙瘴氣,還找不到人頂替他們的位置。等到日后確定科舉選拔出的人才確實有才又有德,才慢慢取消掉舉薦制。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皇帝一拍腦門兒,剛進京的鄭氏子好像不錯,只可惜錯過了這次科舉。不如把讓人舉薦他,朕再賞他一個官職? 世家們一聽,這大概是皇帝在安撫世家,也算是他們這邊占了好處,立即閉嘴。 寒門那邊,絕大部分都是剛剛才通過科舉才踏進官場,正是兩眼一抹黑當鵪鶉的時候,那還敢有意見? 于是,鄭文襄就這么輕輕松松地被皇帝扔了個官職,跑來翰林院同顧淮之作伴了。 不得不說,有的人,運氣那是真的好。鄭文襄這情況,重度潔癖這輩子都不能參加科舉了,結果人家反手就拿到一個保送名額,這滋味可真酸爽。 當然,在顧淮之看來,這是皇帝想要分化世家的趨勢。不過,這皇帝眼光也夠嗆,一選就選了個不大可能按照他劇本走的好青年。雖然和鄭文襄接觸不多,但顧淮之依舊敏銳地從鄭文襄身上察覺到了某種和顧玦相似的氣質。不是中二,而是他倆都有一種“老子就是任性你講什么老子都不聽”的勁兒?;实巯胧辗嵨南暹@匹烈馬,肯定還要多費精力。 至于顧淮之,當然是趁這段時間把人拉到自己這邊來??!按徐清漪的血緣關系算下來,顧淮之還得連鄭文襄一聲舅子呢。這不比皇帝更有優勢? 作者有話要說:顧淮之:就算是和皇帝搶人。我也沒再怕的~ 第66章 拉攏 顧淮之在鄭文襄進了翰林院后,有意無意地打探他的口風。和顧淮之做出相同行為的,還有徐暉,顯然,徐暉應該也知道了徐清漪與鄭氏的關系。 巧的是,鄭文襄也想多與他們接觸。畢竟顧徐兩家一直是一流世家,屹立不倒。鄭家想要重回巔峰,趁早融進顧徐兩家的圈子才會更順利。顧淮之不用說,鐵板釘釘的未來顧氏家主,徐暉也是徐家重點培養的子弟,兩人在家族中話語權都不低,不管于私于公,同顧淮之他們打好關系,對鄭文襄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翰林院其他人也沒覺得顧徐鄭三人的接觸有什么不對。雖然開了科舉,寒門子弟也在翰林院中占了一席之地。問題是現如今門第觀念依舊森嚴,即便同朝為官,士庶私底下也沒什么交流。哪怕在寒門學子眼中,鄭文襄沒參加科舉純粹是沾了姓氏的光才能進入翰林院,但顧淮之和徐暉二人同鄭文襄來往,那也太正常不過了。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真實,哪怕鄭氏沒落了,那也是頂級世家的底蘊,和現如今頂級的世家交好,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顧淮之原本是想和皇帝搶人,避免鄭文襄被皇帝忽悠瘸了真同世家卯上成為皇帝手里的槍。結果接觸下來才發現,鄭文襄早就看透了皇帝的打算,想來一把吃了不認賬的cao作——好處都拿著,但跟世家翻臉是不可能翻臉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翻臉的。 賴賬賴得理直氣壯,讓顧淮之都不由感慨一聲鄭文襄真是悟性過人,還沒踏入官場就已經深得混官場的終極奧義,那就是臉皮必須要厚。 不過這樣的發展明顯對自己這一方有利,顧淮之心里還真挺美。反正這波下來頭禿的又不是他。 至于范婷那邊,顧淮之也安排人進了范家的家廟,怎么著也要從范婷嘴里套出點有用的消息來,不然都對不起范婷的金手指。 范婷果然也沒讓顧淮之失望,半年后,在家廟吃齋念佛受盡磋磨的范婷突然又回到了范家,還受到了范家的重視。顧淮之一聽就知道這里頭肯定有大新聞,只可惜顧淮之安插過去的人目前還沒徹底成為范婷的心腹,并沒有傳來十分有價值的消息。 不過就顧淮之自己的推測,估摸著范婷是把她的底牌攤給家主看了。畢竟這位手段不太高明,想要翻身大概也只有這一條路可走。當然,以范婷對鄭文襄的仇恨值來看,她翻身就意味著鄭文襄可能要倒霉了。當初針對鄭文襄,是范婷一個人小打小鬧。如果是范氏家主出手,鄭家剛進京,還未徹底站穩腳跟,說不準就要吃個大虧。 因為徐清漪的緣故,顧淮之已經將范婷當成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顧淮之又對鄭文襄印象不錯,順手就將這消息透露給了鄭文襄。 鄭文襄得知此事后,忍不住冷笑一聲,“就算沒有范婷作祟,范氏也容不得我出頭。做了虧心事,當然會怕鬼敲門?!?/br> 顧淮之不由挑了挑眉,這話信息量很大啊。 第67章 下聘 聽了鄭文襄這話后,顧淮之直覺鄭范兩家有舊怨。再結合范婷對鄭文襄的深刻仇恨,顧淮之也不難猜出,在范婷的上輩子,鄭文襄應該是成功報復了范家,這才讓范婷對鄭文襄仇恨入骨?;蛟S還夾雜著一出愛恨情仇的大戲,隨便腦補一下都能拍出幾十集連續劇。 不過眼下,鄭文襄明顯處于劣勢,顧淮之也只能暗暗表示:“若是鄭兄有何不便的地方,顧某可以助鄭兄一臂之力?!?/br> 鄭文襄微微挑眉,漫不經心地看了顧淮之一眼,“顧兄倒是豪爽,顧氏子一諾,不知多少人費盡心思都不得到。如此看來,倒是我撿了便宜?!?/br> “鄭兄客氣了,不過是互惠互利罷了,鄭兄不必放在心上?!?/br> “放心,我不會跟你客氣的?!编嵨南邈紤械剞恿宿痈觳?淡淡道,“你這人性子挺不錯,沉穩敦厚又不失謀略,值得深交。聽聞你喜事將近,不知我可否能厚顏討一杯喜酒喝?” “固所愿也,不敢請耳?!鳖櫥粗笆忠恍?意味深長道,“幾大世家本就同氣連枝,世代聯姻,都沾著親帶著故,算的上是一家人。鄭兄不必客氣?!?/br> 當初鄭文襄用“一家人”暗示顧淮之,現在顧淮之同樣又把這個暗語還了回去。 雙方都是聰明人,不必再多說都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只不過鄭文襄的表情稍顯詫異,估計是沒想到徐家對顧淮之這么坦誠,竟然一點都沒瞞著他徐清漪真正的身世。 仔細一想,鄭文襄也明白過來了。當初鄭氏之禍,早就成了一筆爛賬?,F如今都已經改朝換代了,哪怕徐清漪的身世爆出來也沒關系,興朝皇室都已經土里埋了,誰還會管當年某個案子是否有漏網之魚???更何況,鄭氏進京并且破格被皇帝任用,本就說明了皇帝的打算。甭管鄭氏在興朝被判了什么罪,現在全都一筆勾銷。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這么現實。 想明白后,鄭文襄有一瞬間的沖動想要認回徐清漪,然而再看到正向顧淮之走來的徐暉后,鄭文襄又掐滅了自己這個念頭。徐家拿徐清漪當親女兒養了十多年,現在要把徐清漪認回鄭家,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一則是徐清漪情感上未必能接受得了,二嘛……鄭文襄心里再不爽也得承認,目前徐家的勢力比鄭家大多了,徐清漪頂著徐家嫡女的名頭出嫁,分量可比鄭氏嫡女重得多。 徐暉對鄭文襄的態度也溫和了不少,三人目光交錯間便已經明了彼此的想法,自有一股默契。 顧淮之婚期將近,整個顧府都忙了起來。未來家主的婚事,認真說起來,分量比前些年顧玦的婚事還要重上一點。 徐氏和王氏忙得昏天黑地,光是那一沓厚厚的聘禮單子都讓人眼花繚亂。世家講究的是低調的炫耀,這份單子上的東西,金銀并不多,但各種古董字畫千年紫檀木玉石珊瑚樹等等一系列的東西簡直能閃瞎人的眼。 王氏都能自豪地保證,京城這十多二十年來,沒有一場婚事的聘禮有這么豐厚。 當然,徐清漪的嫁妝肯定也不差。嫁妝的問題,雖然不好放在明面上商量,不過兩家關系好,合完八字后,徐家那邊就對王氏透了口風,大概透露了徐清漪的嫁妝到底有多少。 也正因為對方嫁妝太豐厚,王氏也鉚足了勁要給顧淮之備上一份讓所有人都驚嘆的聘禮。 不得不說,雖然身處亂世幾百年,但底蘊深厚的頂級世家的財富卻并未流失多少。顧淮之第一次進庫房時就被里面的東西給鎮住了,按后世的眼光來看,隨便從庫房里拿出一件東西放進拍賣場,那價格至少九位數起,甚至有些能直接被收進博物館當成國寶的等級。而這些,還僅僅是顧府財富的冰山一角。 果不其然,下聘那天,顧府的聘禮震撼了京城所有百姓。綁著喜慶紅綢的聘禮箱子排成了一條長龍,打頭的聘禮已經進了徐府,剩下的一大半還在顧府沒搬出來。 顧淮之帶著兩只親自射下的大雁走在最前方,以示自己心誠。徐道宏領著徐家眾人在客廳等著顧淮之上門,捻須而笑,目中盡是滿意。 徐家年輕一代,徐暉自然不必多說,早就跟顧淮之混熟了;徐晰則是被顧淮之的酒收服了;至于徐曜,雖然跟顧淮之接觸不深,但從徐暉那兒傳來的消息,顧淮之這人不管是人品還是能力都出類拔萃,絕對是能托付終身的最佳人選。為此,徐家都不知道開了多少場小會,對比了京城各大世家中的優秀子弟,綜合了種種因素,比較了好幾圈,最終得出結論,還是顧淮之最靠譜。 好在顧淮之不管是哪方面都十分能打。不然的話,一個弄不好說不準到手的媳婦兒就飛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顧淮之在徐家并未受到任何刁難。包括沉浸在自家玉白菜要被豬拱走的痛苦中,心情最不痛快的老丈人都沒辦法挑顧淮之的刺。 由此可見,顧淮之的節cao值和人品值高到了怎樣的份兒上。 徐家也不是什么死板的人,寒暄完畢后,清點聘禮時,徐道宏還貼心地給了顧淮之和徐清漪單獨相處培養感情的機會。 徐清漪明顯不太好意思,羞得耳朵都紅了,還是故作鎮定地領著顧淮之去了花園,一邊走還一邊輕聲細語地向顧淮之介紹園里的花,優雅又大方,正經中又透出幾分可愛,完全狙中顧淮之的喜好。 顧淮之上輩子身邊也有個花花公子朋友,走的就是你情我愿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風流路線,撩妹手段層出不窮。哪怕顧淮之沒追過妹子,在那家伙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了解了一點撩妹技能。眼下,人家姑娘都努力克服羞澀為日后的生活做準備,顧淮之能讓本就有好感的姑娘這么辛苦嗎? 徐清漪還在輕聲道:“這一片牡丹是我娘當初托人從河洛運來的,精心侍弄了好長一段時間才慢慢將它們養好。你看,現在它們開得多熱鬧!” 顧淮之點頭,含笑看著徐清漪,緩緩說了一句,“依我看,倒是人比花嬌,眼中再無他色?!?/br> 趁著徐清漪臉紅之際,顧淮之雙手張開在徐清漪面前一晃,在她還未反應過來時,右手迅速往空中一抓,手上瞬間出現一朵纖細嬌嫩的魏紫。徐清漪立即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完全沒明白顧淮之是怎么將這朵魏紫變出來的。 顧淮之微微一笑,伸手將這朵嬌艷的魏紫插在徐清漪的鬢邊,滿意點頭,“果然是人比花嬌,天香國色?!?/br> 徐清漪嘴角止不住地上揚,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發鬢,頭卻被顧淮之輕輕摸了摸,接著,耳邊便傳來顧淮之溫柔而堅定的聲音,“我不太會說甜言蜜語,但我能向你保證,日后,我會盡最大的努力愛護你包容你,不讓你受委屈,讓你每天都覺得幸福。你愿意相信我嗎?” 在徐清漪抬頭的那一刻,顧淮之發誓,他在徐清漪的眼中看見了星星。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讓淮之娶媳婦兒~ 兩輩子頭一回娶媳婦兒,淮之寶寶也不容易2333 第68章 大婚 雖然已經下聘,但婚禮本就繁瑣,顧淮之作為顧家這一代中第一個成親的,又是顧氏未來家主,顧玄等人對他的婚事都無比重視。徐家那邊同樣也將徐清漪當成掌上明珠,單是兩家為婚事做的最后一次準備,又拖了半年。 期間徐家更忙,半年間要準備兩場婚事,也是累得夠嗆。沒辦法,長幼有序,徐清漪她二哥徐暉還打著光棍呢,總得先把徐暉的婚事辦了再說。顧淮之為此還特地跑去蹭了一杯喜酒,喝喜酒送祝福是真,悄咪咪跑去見媳婦兒也是真。 翻了個年,暖春之際,顧淮之和徐清漪的婚期終于要到了。這一天,顧淮之天還沒亮就爬了起來,趴在窗邊望著朦朧的月色出神。兩輩子加起來頭一次結婚,顧淮之徹底維持不了淡定的心境,腦海里不斷浮現與徐清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短短一刻鐘的時間,顧淮之甚至已經將他和徐清漪的孫子的名字都想好了。等到晨曦初現,小廝進來伺候他洗漱時,顧淮之還在神游天外,暗暗猜測徐清漪現在是不是也像他一樣這么激動興奮。 事實上,徐清漪起得比顧淮之還要早。女子梳妝打扮本就比男子更耗費時間。更何況這可是一生一次的婚禮,妝容打扮絕對不能有任何差錯。輕掃娥眉淡梳妝,一層疊一層,既凸顯了徐清漪的美貌與氣質,又不讓人覺得妝感重,單憑這一點就能看出,為徐清漪上妝的這位嬤嬤一定是一位隱藏的上妝大佬。不過美麗也是需要時間的,徐清漪光是梳妝就用了將近一個時辰。隨后一直在旁邊觀禮的全福夫人上前,一邊說著吉祥話一邊為徐清漪開臉梳頭。 顧淮之精神奕奕地穿好新郎喜袍時,徐清漪已經在凳子上坐了將近一個半時辰。相比起來,徐清漪可比顧淮之要累得多。 顧府這邊一切準備就緒,顧淮之騎著高頭大馬,身后跟著幾位俊美風流的儐相,一路敲鑼打鼓,喜氣洋洋地前往徐家迎新娘。 值得一提的是,四位儐相中,除了顧淮之從世家找過來的幫手外,還特地留了一個位置給馮適。在如今士庶關系還尚未完全破冰的時候,顧淮之大膽請馮適來做自己的儐相,確實十分拉寒門子弟的好感。 官場其實也有鄙視鏈。文官鄙視武將,世家鄙視土鱉。以往科舉尚未興起時,文官集團基本就代表著世家,本質上還是世家和土鱉的對立。 現如今科舉取士,又增加了一幫寒門士子。他們同樣鄙視武將,所以現在鄙視鏈更為復雜,世家鄙視寒門和武將,寒門鄙視武將,武將也不爽,世家動不動數族譜就是千年底蘊,瞧不起咱們大老粗也就算了,你們這幫剛飛上枝頭的麻雀充什么鳳凰呢?當年我們跟著陛下打天下的時候,你們還不知道躲在哪兒發抖呢?現在還瞧不起我們,不好意思,瞧不起也得是我們單方面瞧不起你們! 所以現在朝堂的情況就呈世家、寒門和武將勛貴三足鼎立之勢,并且誰都瞧不上誰。世家當然勢力最大,但其他兩方也不容忽視。 在這種情況下,顧淮之的婚禮上還能讓其他兩方人發自內心地過來祝賀他,那也真是一種本事。 寒門士子還好說,讀書人心里或多或少對世家都有那么一點向往。顧淮之請馮適做儐相,同樣也是向元熙帝表示世家這方并不會同寒門發生太多沖突。當然,主要也是寒門目前勢力最弱,世家這方沒必要再不依不饒,賣個人情,面子里子都賺回來了。 勛貴那邊就是顧玄的功勞了。當年在云州時,幾次戰前準備,都是顧玄提出了關鍵性建議,避免了更多將士傷亡。那會兒現如今這幾個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都在一旁聽著呢,對顧玄那是發自內心地敬佩。這會兒顧淮之成親,他們也送了豐厚的賀禮。 到了徐府門口,顧淮之一行人便被攔在門外,顧淮之連著做了九首詩才艱難地進了大門,卻又被擋在了徐清漪閨樓的外頭。徐家兄弟齊上陣,挨個兒排成一排,個個兒生得面如冠玉風度翩翩,看向顧淮之卻十分不善。 顧淮之忍不住摸了摸鼻子,堅強地頂著大小舅子們極具壓迫感的目光,淡定地完成了大小舅子們射箭飛花令書畫等一系列讓人費體力又費精力的考驗,終于踏進了徐清漪的閨房。 眼下婚事新娘還沒有用紅蓋頭,而是拿團扇擋著臉,只露出一雙波光瀲滟的眼,嬌怯地望著新郎。顧淮之一進來,對上的就是徐清漪那雙含情帶笑的鳳眼,呼吸都急促了幾分,在眾人的調笑下文思如泉涌,連著做了好幾首讓人拍案的卻扇詩。 徐曜上前背著徐清漪出閣,低聲囑咐顧淮之,“清漪日后就交給你了。我們疼了她那么多年,希望你也別讓她受委屈。否則的話,我們徐家也不是養不起一個姑奶奶?!?/br> 成親當天就接到大舅子隱性的威脅,顧淮之這個親成的可以說是十分艱難了。不過代入徐曜的角度想一想,顧淮之也能理解,這會兒女子嫁人那真的就是第二次投胎。顧淮之對堂妹顧灼華多好啊,想到以后她要出嫁,心里也愁的不得了,完全能理解徐曜的哥哥心態。反正自己肯定不會委屈了徐清漪,這話就隨便聽聽唄,顧淮之完全沒壓力。 回顧府這一路,徐清漪的嫁妝更是讓京城百姓津津樂道。打頭的便是皇后親賜的兩柄玉如意,后面跟著一百二十八抬實打實的嫁妝。底蘊之深厚,毫不夸張地說,哪怕是皇帝嫁女,嫁妝都比不上徐清漪豐厚。 帝后做事十分有默契,皇后賜了徐清漪嫁妝,元熙帝就賞了顧淮之一堆賀禮。更讓顧氏長臉的是,太子和被封為福王的十二皇子趙猛也過來了。元熙帝賞賜賀禮的圣旨更是由太子親自所讀,給足了顧家體面。 可以說,顧淮之這場婚事,應該是這幾十年來最為隆重逼格最高的一場婚禮。 當然,婚禮越隆重就意味著當事人越累。應付完所有賓客,顧淮之累得幾乎已經走不動路了。然而在踏進婚房,看到徐清漪羞澀又期待的嬌顏后,顧淮之瞬間回滿血,覺得他又可以了! 第69章 婚后 兩輩子加起來,顧淮之也就辦了這么一場婚禮,對方還是顧淮之本就極具好感的徐清漪?;橐鲈陬櫥粗闹羞€是比較神圣的,同時因為上輩子已經定型的三觀,顧淮之對于婚姻的一些看法應該要比現如今所有的士大夫們更有節cao底線一些。 正是因為如此,顧淮之對結婚對象的期待值也比較高。要是娶回來一個攪家精,休妻吧,基本坑了對方一輩子。不休吧,那是要坑自己一輩子。納妾二房之類的,顧淮之的道德底線也不允許他這么做。所以能遇到徐清漪,對顧淮之而言也是一種驚喜。家世容貌性情都完美貼合顧淮之對妻子的要求,那真是另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