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節
然而片刻后,她慢慢冷靜下來。 他選的時機固然好,是最適合以他的身份安排的,可一旦被人察覺,到時定會連累他。而以他一貫的為人,恐怕會將一切罪責都一人扛下。 他已幫了她這么多,她不能拖累他。 還是得等,等到李景燁主動將她送離的時候。 她沉下心,撫著他的胸口,柔聲道:“再等等。三郎,還未到那個時候。我不想連累你?!?/br> 裴濟摟著她的手一緊,心口頓時涌起一陣又苦又甜的滋味。 “不會連累我?!彼撬念~頭,嗓音有些啞,“我料北邊的突厥今年仍不會善罷甘休,這兩年我大魏正是天災不頻,兵強馬壯的時候,早該鏟除這一心頭大患了。到時我便將事扮作是突厥人偷潛入境,向我大魏挑釁,到時趁勢發兵就好。我親自出征,即便查到與我有關,我有功傍身,罪責當會減輕?!?/br> 麗質怔怔望著他不語,杏眼里漸漸蒙上一層霧氣。 裴濟忙湊近親她的眼,柔聲安慰:“麗娘,別怕,我不是普通的朝臣,我身上也有一半皇族的血,就是看在母親的面子上,陛下也會放我一條生路的?!?/br> 他越是這樣說,麗質心里反越不忍。 若真的被揭破,李景燁疑心重,最恨被人背叛,怎么可能放過他?只怕從前越是感情深厚,那時才越會深惡痛絕。 他心里分明都清楚,卻仍然這樣安慰她。 她深深吸一口氣,忍下已在眼眶里打轉的淚,搖頭道:“不要,三郎,再等等,很快?!?/br> 裴濟沒應,只將她眼角的晶瑩吻去。 她努力平復心緒,勉強換上平日里鎮定又輕松的模樣,紅紅的眼睨著他,嗔怪道:“你就這樣想離開我,半點也不愿多等?” 裴濟被她這一眼、這一句攪得心軟不已,恨不能現在就帶著她離開,躲到無人知曉的地方才好。 他怎會舍得讓她離開?若可以,他是半日也不愿與她分開的。 先前石泉悄悄將戶籍、文書送來時,他還覺失落不已,可方才在延英殿里,陛下的一番話卻讓他警鈴大作。 風暴將至,下一個要出事的,恐怕就是裴家。那時,他連自己都難保安然無恙,又如何還能保證顧得了她? 他不想讓她卷在其中,更怕錯過了機會,就再不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只好忍下心中的不舍與失落,下了這個決定。 可她卻讓他再等等。 “麗娘,非我不愿等,而是若錯過了機會,恐怕就再難幫到你了?!?/br> 麗質望著他沉重的模樣,張了張口,幾乎就想將不久后要發生的事情說出。 幸好理智尚在,她忍了忍,慢慢伸手環住他的腰,將臉貼在他的胸口,軟聲道:“可是三郎,我不想這么快就離開你?!?/br> 裴濟的心口被猛地撞了下。 他愣了片刻,才低頭捏住她的下巴,對上她的視線:“麗娘,你——” 杏眼里水光盈盈,清澈透亮,令他一時連呼吸都忘了。 她也已動心,他早就知道了??赡侨账谷怀姓J后,仍說要與他好聚好散,今日卻又說不愿離開他! 他心里一陣甜一陣酸,又一陣苦,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憑著本能將她緊緊抱住。 “三郎,”她的臉重新埋在他胸口,輕輕磨蹭著,“再等等好不好?我只是想與你在一起,即便錯過了機會也不后悔?!?/br> 胸口柔柔的觸感帶著酥酥麻麻的癢意蔓延到四肢百骸,將他好容易穩住的心神一下沖垮。 面對這樣的她,裴濟哪里還受得???他深吸一口氣,認命似的點頭:“好,我答應你,再等等。等到春日,若我還能做到,再將你送走?!?/br> 麗質點頭,這才稍松了口氣。 方才已將體力耗盡,此時放松下來,困意便也跟著襲來,她溫順地靠在他懷里,只覺眼皮不住耷拉下來,隨時都能沉入夢鄉。 裴濟嘆息一聲,將她輕輕放到床的里側,俯身吻了下她的臉頰,轉身熄滅四下燈燭。 第92章 失望 第二日一早, 裴濟趁著天還未亮,匆匆起身穿戴,沾涼水抹一把臉, 又回去吻了吻仍在深睡的麗質,便從窗邊翻出, 悄悄往九仙門附近的營中去。 九仙門附近仍是一片沉寂, 他迅速回屋中, 打了水來仔細梳洗一番,重新換上潔凈的官服,便先騎馬往駐于城外的羽林衛營中趕去。 陛下近來罷朝, 因此清晨都不必往延英殿去赴朝會, 眾臣皆是直接到衙署中處理政務,只有兩位宰相、幾位尚書、侍郎和其他有要事要稟的官員,才會單獨入延英殿稟奏、商議。 裴濟昨日已面過圣, 今日便直接處理離開兩個多月里堆積的事務。 好在左右羽林衛兩萬余人,早因他的一力整頓而變得紀律嚴明, 即便大將軍暫離, 每日也能照常cao練、布防、換防,將京城與皇城內外守衛得如鐵桶一般。 他自幾處城門中選了兩處, 騎馬仔細檢視,又聽新提上來的副將將這兩月的事務大致說了說, 留出一個時辰來,將堆積的文書批閱后, 便接著趕去兵部。 兵部不同左右羽林衛, 從尚書、侍郎到底下的小官吏,辦事者眾多,如今雖尚書已被下獄查辦, 公務卻依舊能運轉自如,少了他一個并無大礙,是以他過來,便只先將近來的公文都翻閱一遍,理清各項事務的進展。 只是看到各地送來的軍報時,他格外留了個心眼,將盧龍、義武、河東三地的軍情仔細梳理過一番,果然發現如張簡先前在心中說的一般,這幾個月時間里,突厥的幾次小范圍擾邊,都集中在幽州一帶,與從前的分散各處有些不同。 然而因這幾次侵擾都是一擊即退,除搶掠百姓財物外,未有大的沖突,因此送上的奏報皆輕描淡寫,一帶而過,似乎沒有引起眾人的關注。 他暗暗思忖,總覺這其中,與蒲州才發生的事定有什么關聯,只是他暫還未能想透,只好將情況暫都一一記在心里。 傍晚,天色漸暗,裴濟自兵部衙署離開,婉拒了幾個同僚往平康坊去為他接風洗塵的邀約,帶上石泉騎著馬等在丹鳳門外,欲與父親一同回府。 昨日陛下的一番話如一塊巨石一般始終壓在心頭,他得盡快同父親商議。 恰是中樞的官員們離宮回府的時,四下往來者眾多,裴濟等了整整兩刻,待大多官員都已離開,才見父親沉著臉騎馬過來,見他等著,也不停留,只揮手道了聲“回去說”,便騎馬小跑在前。 回到府中,父子二人神色都不大好,見過裴老夫人與大長公主后,便一前一后進了書房中談事。 裴濟立在一旁,先沖裴琰行禮,問:“方才在宮中出了何事,令父親面色這樣不好?” 裴琰將外袍擱在一旁,飲了一口涼茶,又深吸一口氣,這才將一腔不滿暫時壓下:“今日同蕭相公議陳應紹與范懷恩案,我主張嚴查、詳查,不能漏掉半點蛛絲馬跡,眼下呈上來的證據,雖基本能斷定,此二人私下勾結,串通一氣,趁朝廷征鐵礦鑄鐵牛時,以權謀私,暗中牟取暴利,然其中仍有細節不甚明晰,得一一核實??墒捪喙珔s道要盡快處置,不必大費周章?!?/br> 裴濟聞言,也跟著蹙眉:“兒子先前讓人送回那個叫蕓娘的歌妓,可是已審過了?” 裴琰揉著眉心,點頭道:“審了,你回來前一兩日就已在審,今日出了結果,據她供述,是個陌生郎君將她買下再送到蒲州的,畫師依她的描述作了畫像,果然與范懷恩府中的管事模樣有八分相像?!?/br> 他又飲了口茶,將茶盞重重放下,道:“問題恰就出在這兒,那歌妓供出了范懷恩的管事,管事亦對此事供認不諱,偏范懷恩,半點也不承認罪行,堅稱自己一無所知,是遭人構陷?!?/br> 裴濟沉吟片刻,道:“兒子也以為,此事并非只是樁貪腐案這樣簡單。范懷恩乃幽州刺史,近十年的調動多在地方,而陳應紹則已在兵部任職多年,此二人從前應當稍有交集,觀其履歷,也無同窗、同鄉之誼,怎會在這時暗中勾結?若不了解陳應紹一貫的為人,范懷恩憑什么斷定他一定會為色與利所誘?” 裴琰聽罷,深以為然,直點頭道:“為父也是此意??善捪喙ε疟娮h,要求從速查辦。哼,他當旁人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分明就是要趁這個時候,暫代職權的別駕還未坐穩,安插他的人過去填補這二人的位置!” 蕭齡甫從數年前就開始利用手中的權柄一力提拔自己的人,先前因陛下的幾番敲打,還知收斂,近來卻是借著杜相公的隱退,漸有了獨斷專行的趨勢,可偏偏到陛下面前,又十分收斂,一味的恭敬、順從,著實長袖善舞。 裴濟道:“除了此事,兒子近來又發現了些別的端倪?!?/br> 他遂將突厥的事一并說了。 “先前給張簡的回信里,兒子已讓他悄悄派些人到幽州,將冶鐵之所都暗查一番,不可放過?!?/br> 裴琰的面色又嚴肅了幾分,聞言問:“你懷疑這事與陳應紹的案子有關?” 裴濟點頭。 二人相對沉默片刻,裴琰點頭:“你做得不錯,既然摸到了這條線,一定不能放過?!?/br> 他說罷,心底慢慢涌起感慨:“三郎啊,你如今真是大了,不但心細如發,做事也愈發有主張了,為父為官數十載,恐怕有時也及不上你思慮周全?!?/br> 裴濟聽了父親的夸贊,卻沒感到欣喜,只勉強扯嘴角笑了笑,慢慢說起昨日入宮后的事情。 他說得極慢,幾乎將從面見太后,到離開紫宸殿中間的事事無巨細都復述了一遍。 裴琰好容易有些松動的面色,隨著他的話又漸漸沉了下去,尤其至最后,聽到陛下那句別有深意的話時,更是悲從中來。 “陛下——當真這樣說?” 他一向炯然有神的雙眸里閃動著幾分不敢相信,可待話問出口,又覺多此一舉:“罷了,為父知道了?!?/br> 裴濟跪坐榻上,垂著頭低聲道:“近來御前議事,父親定要謹言慎行,萬不可觸陛下逆鱗?!?/br> 父親雖懂收斂鋒芒,不如杜相公一般一貫直言,可到底是武將出身,為人亦是正氣凜然,倔強時半點不肯讓步的作風比杜相公并不遜色多少。 “為父知道了?!迸徵唤α寺?,不知是自嘲還是嘆惋,連一貫挺得筆直的脊背也略微佝僂起來,“早該料到的,陛下不喜已久,逐了杜公,下一個便該是為父了……” 裴濟望著父親的模樣,不由心底一痛,擱在膝上的雙手悄悄收緊,不知怎的,就問:“父親這樣忠心不二,卻遭陛下如此對待,可會覺怨恨?” 裴琰沒說話,佝僂下來的身軀卻狠狠一震。 他出身河東裴氏,曾祖乃大魏開國功臣,爵位襲至他這一代,也仍舊保持著將門榮光。他年輕時跟著父親在北方征戰,殺退過吐蕃,擊退過突厥,甚至還同回鶻數度交手,能位極人臣,也是憑著一路拼殺得來的。 那些年里,他浴血奮戰,早已在身上留下無數傷痕與頑疾,直到如今,多少好藥都無法治愈。 可他始終堅定不移,無論面對先帝,還是今上,都一心要為朝廷效忠。 就連娶了公主,生下獨子,他也不敢因私心而溺愛嬌慣,明知三郎幼時體弱,仍硬著心腸將才十二歲的他一同帶去河東,摸爬滾打整整四年。 皇宮里養大的孩子,本就體弱,好容易與父母團聚,轉頭便被無情地扔進軍中,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他這個做父親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卻一點不曾后悔。 裴家的兒郎,生來就該如此。 這么多年來,他自問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對得起君主與百姓,亦對得起父母與妻子。 哪知到頭來,卻被猜忌、厭惡至此? 盡管早在去歲,他便已有這樣的擔憂,去溫泉宮時,還同三郎私下說過。后來又見杜衡先遭驅逐,自然也隱隱料到了自己的下場。 可擔憂是一回事,真正確信又是另一番感受。 眼看半輩子的榮光很快就要崩塌,他不禁悲從中來。 怎會一點怨恨的心都沒有?可他不能—— “‘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悅生而惡死?!彼龅难凵衤謴妥鼍季加猩竦哪?,“三郎,你可還記得這句話?” 裴濟動作一僵,慢慢垂下眼,點頭道:“記得?!?/br> 話出《莊子》,是他年幼時,便聽祖父與父親教過的,意指為人臣者,當公而忘私,安于天命,將生死置之度外。 父親是在提醒他,謹守臣子本分。 可何為“天命”?為君者的好惡便是所謂“天命”嗎? 他第一次對多年來堅定的信念產生懷疑——如祖父、如父親一般,兢兢業業一輩子,究竟是為了什么? 為天下,為百姓?還是為家族,為君王? 他心底動搖不已,下意識就想反駁:“可是父親——” 話未說完,裴琰已厲聲打斷:“三郎,莫再說了!” 父子二人四目相對,裴濟住了口,黑沉目光里的抗拒與疑惑卻未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