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可是如此一來,太子若是真治好水患,在父皇那里,豈不是要記大功一件?” “這有何可憂心的?” 賢妃聞言,倏然冷笑一聲,放低了聲音, “那就讓他治不好?!?/br> 母子二人對視一眼?;竿趺嫔宰儯?/br> “母妃的意思是……” “就像你想的那樣。不過,此事還須從長計議?!?/br> - 此時,另一邊,未央宮里,另一對母子的對話,卻與這一邊全然不同。 太子由陳忠扶著,才艱難地給皇后行了禮。 一開口就是單刀直入: “兒臣已向圣上請命,不日便要趕往江南治理水患,今日,便是來跟母后辭行?!?/br> 自從那日太子被打,皇后去東宮看過一次,如今也是有幾日沒見過他。太子向皇帝請命去江南治水的事情,皇后在他來之前就知曉了,她對此倒是頗為滿意,能看到兒子不再執迷于兒女情長,終于肯用心做正經事,皇后心里也是舒坦了些。 只不過,到底是憂心他的身子,還是忍不住問出來: “那你的身子……?” “無妨?!?/br> “嗯?!?/br> 皇后與太子雖為親生母子,可兩個人一向關系疏離,不大親厚,所以也并未多言,只是說, “總歸是個好機會,你要好生把握。有些事,也不需多想?!?/br> “兒臣知道了?!?/br> “此去江南,自己的身子多多注意?!?/br> “是?!?/br> “這一趟,你身邊連一個貼心人也沒有,可需要母后找……” 這話還沒說完,便被裴承翊直直打斷。 他一拱手,當即拒了: “不用?!?/br> 然后不再給皇后說什么的機會,徑直說: “兒臣告退?!?/br> - 忙碌起來,就覺得時間過得極快。 轉眼之間,就是數日過去。 不管是四公主還是素蕊,大哥哥那邊都沒有什么準信,只說心思全在軍中,無暇他顧。阿謠也不多纏問,只將事情全交給她娘,自己專心去管玉坊,還有新的商鋪的事情。 她新盤下來的商鋪全是挨著的,旁邊還有一整棟三層樓的客棧,是阿謠向胡氏借了錢一并盤下來的。 這邊原本不是鬧市區,生意都不溫不火,也就只有阿謠的新桃玉坊因為此前幾番運作,來的客人頗多,旁邊的商鋪頗有一些冷清。 不過阿謠盤下來的那些商鋪和客棧俱是裝潢良好,有些因為轉了幾手,還是簇新的裝潢,阿謠也未多加工,只重新整捯格局,換了牌匾,統一換成了“新桃”的牌匾。整個過程,全是由她親自盯著,不出幾日便大功告成,正式營業了。 前幾日江南水患頻頻告急的消息傳入京城,鬧得一番人心惶惶。 自打太子爺抵至江南坐鎮,傳回來的消息倒是一日比一日好。 洛陽城也不如前些時日那般,連日暴雨。 這樣的情形下,阿謠的商鋪開張,正是趕上了京中人松了口氣,有心思到街上逛一逛,又加上她運營有道,一開張,生意就異常紅火。 說是日進斗金,也不為過。 正是萬事都一片大好的情勢下,阿謠見她爹爹連日緊皺的眉頭都松了松,卻突然傳來急報。 作者有話要說: 進度條拉了好多 小島沖?。。?! 第61章 轉眼間, 又過去十幾日。 盡管近日以來,從江南傳回來的消息,都是說太子殿下勞苦功高與百姓同吃同住, 帶著官兵百姓筑堤、分流、救人……水患的困局已經有了破解的趨勢。 可是江南畢竟和京城遠距千里,具體情形誰也不知。況且現今京城的守衛與日俱增, 不知道從哪里傳出來江南有些州郡已經開始鬧起了疫癥的消息,一時間, 京中人人自危, 又是惶惶不可終日。 阿謠新開張的大型商鋪只在前幾日還算太平的時候賺了幾日, 到了這幾日風聲不好的時候, 也跟著冷清起來。 不過阿謠倒也沒有為此過多憂心,反而是關心起遠在千里之外的江南。 這幾日, 她也不知為何,總是對江南的消息十分掛心。不管聽誰說起來,總要駐足聽一聽。 正如現下, 阿謠戴著帷帽, 站在新桃玉坊的門口, 一旁的趙掌柜正在孜孜不倦地說著: “這幾日的賬面就是這樣, 還有一事需要東家定奪, 就是咱們先前盤下來的鋪子中, 有一家是藥房,被我們盤下來以后改做了首飾鋪, 還有一批藥材壓著……” 趙掌柜說了半天,平日里聽著總會頷首或是應聲的阿謠,今日卻半點兒反應也沒有,他便聽了下來,低聲喚阿謠一聲: “東家?” 無人應聲。 他又叫一聲: “東家?二姑娘?” 阿謠方才如夢初醒, 忙轉過頭來,問道: “怎么了?” “東家聽到我剛才說的了嗎?” 聞言,阿謠秀眉微蹙,努力想了想。剛才她聽見門外路過的兩個路人在交談著什么—— “聽聞江南的水患是治的差不多了,可是卻鬧起了疫癥來,先前只是小打小鬧,前日卻突然在揚州城大面積鬧起來,聽說如今半個城都給隔起來了!” “這、這么嚴重?這不會傳到京城來吧?呃,揚州?太子殿下不就是在揚州么?” …… 她又勉強想了想趙掌柜方才說的話,卻只能隱約想起來什么“藥房”“藥材”,一時頭腦混沌,也沒多想就脫口而出: “掌柜說的什么藥材……送到揚州的藥材嗎?” “我的好東家啊,” 趙掌柜有些無奈,整日一起共事,他怎么會察覺不到東家的不同之處,這幾日,但凡有半點兒關于江南的風吹草動,他們東家總是豎著耳朵去聽,生怕錯過了似的。 “小的說的是咱們盤下來的一個鋪子,原先是藥房,盤下來之后咱們做了首飾鋪,如今就有一大批的藥材壓著,這些藥經不起經年累月擱著,東家還是早想出處置法子才好?!?/br> 阿謠這才弄清楚趙掌柜說的是什么事情,想到自己方才說的胡話,一時有些不好意思。 她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這我還要好好想一想,不知道掌柜的有沒有什么好法子?” “小的從前也沒有做過藥房的生意,一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置,只不過還有一事與之相關,要匯報給東家?!?/br> 阿謠忙說: “掌柜請說?!?/br> “藥房被咱們盤下來的消息傳出去之后,那藥房的供貨藥販曾經上門來過一次。說這家藥房原本是他一個重要出貨鋪子,被咱們盤下來以后不做藥材生意了,他也受了些影響,為此,還說過想見東家,想勸您繼續開藥房呢?!?/br> “如此,” 阿謠點了點頭,將這些消息在腦子里過了一遍,想了想,終是說: “既然這樣,掌柜還能聯絡上這人么?見一見倒是不妨的?!?/br> 自打投入大量資金做這個大型商鋪之后,阿謠常常親力親為,自己親自上陣去與人談生意的事也不在少數。不過總是戴著帷帽,關于她的身份問題,也從不泄露半分。旁人只知這背后東家定是勛貴人家出身,洛陽城臥虎藏龍公侯伯子多如牛毛,沒人知道她具體是誰家的。 就連新桃玉坊內部,也就只有趙掌柜一個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是衛國公府的二小姐。 她爹娘也開明的很,見到她對經商頗有些興趣,甚至想將手中的其他鋪面田莊也交給她打理。 “既然東家如此說,那小的就給東家盡快安排?!?/br> - 阿謠看重趙掌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辦事非常有效率。 正如此時,前晌才剛剛說好了要見一見從前那藥房的供貨藥販,午時過后趙掌柜就給安排好了。 在聚福樓二樓的一處雅閣中,阿謠帶著素蕊同行。 待到她們到的時候,對方已經坐在雅閣中等著了。 那人是個中年男子,瞧著一副儒生打扮,像個正經商人。 行止之中也十足有禮。 不過阿謠能明顯地覺察到對方見到她以后的緊張和急迫,她見對方有話說不出口,便干脆自己開口問道: “您有什么話,不妨直言?!?/br> “在下、在下知道這樣說實在唐突,只是在下已經到了難以周轉的窘境,今日若不是姑娘您相邀,在下也一定會先到新桃玉坊拜訪?!?/br> 那人說話的時候似乎有些窘迫,也不敢看阿謠,簡單的幾句話,倒說的十分艱難。 阿謠一向與人為善,見狀也不為難人,直說: “您有什么難處還請說出來,若有小女子幫的上忙的,我或可一試?!?/br> “多謝!多謝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