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想著大云氏死不瞑目的樣子,林佑遠就怎么也無法面對他們的孩子,那眼睛酷似大云氏的林芷兒。 這些年,他把所有的罪責和罵名都推到林芷兒身上,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告訴自己,這一切都不是他的錯,是林芷兒的錯。 時間久了,連他自己都相信了這謊言。 今天林芷兒當著他的面,撕開了這謊言上丑陋的傷疤,露出了血淋淋的真相。 眼前林芷兒的臉慢慢的與他腦海中大云氏的臉重合在一起,林佑遠仿佛又看到大云氏站在他的面前,含著淚質問他:“你就是這樣背叛了我們當初的誓言嗎?你就是這樣對待我的女兒嗎?” 院里的所有人,就看見林佑遠忽然大叫一聲,拿袍袖遮住了自己的臉,跌跌撞撞的跑出了林芷兒的院子。 …… 此后一段時間,林府在京城中一時是“風頭無兩”,街頭巷尾,茶館酒肆,誰人要不提兩句林家二小姐與二皇子和梅鶴公子的風流韻事,都算是孤陋寡聞了。 這件事經過京城老百姓的添油加醋,都衍生出來五、六個版本,什么三角之戀、什么二夫爭女、什么紅顏禍水…… 種種風花雪月、愛恨糾葛,是大大的滿足了京城人的八卦之心。 就連林家的另兩位小姐,也成了眾人口中的談資,說什么不好聽的都有,尤其是那林芊兒被人編了好幾個葷段子出來,一時間京城貴女對林家人是避之不及??! 大失顏面的林佑遠也曾找御史上本參了二皇子周昱瑯和肖子恒。 但是對二皇子周昱瑯根本就是沒有用的,你林家一個庶女和人家二皇子的地位相差太大了,身份最多也就夠給二皇子做了侍妾吧。 而且這事對人家二皇子來說就是人不風流枉少年,是你林家想攀龍附鳳沒弄好翻了船。 周昱瑯明確表示在選秀之前,絕不納妾,要給自己未來的王妃足夠尊重,這一下李家得了面子,反而被哄高興了。 而肖子恒,在朝堂上被御史參了后,是當堂脫帽披發,自認品德有失,有愧于大周學子之榜樣,愿意自罰去皇家寺廟面壁半年思過,另外肖家在京城外搭棚施粥三個月,救濟貧苦百姓,以示效尤。 林芷兒沒想到肖子恒竟然還會買她名下的“稻谷香”米行的米施粥。 她曾出城去看過,那長長的領粥的隊伍,讓她才認識到,這繁華的京城中,還有這么多貧苦的百姓,那大周別的地方呢,可想而知了…… 不過林芷兒對肖子恒到很是佩服,這人以退為進,認罰、做善事,那些領粥的人沒有一個不夸贊梅鶴公子心善的。反而讓世人覺得林家是小題大做了。 而且讀書人講究紅袖添香,紅顏知己什么的,肖子恒這事對他們來說根本不算是私德有虧,頂多是一件小的風流事罷了。 此事在林家把林二小姐林菁兒絞了頭發送進家廟,終身不得出來,林家姨娘被禁足三個月。 還有林家主母小云氏和三小姐林芊兒到允州的普壽寺為招了旱災的西北百姓祈福,并捐了五千兩白銀的處置下落了幕。 人都是善忘的,很快京城人的注意力便轉到了大周朝最熱鬧的一件事上了。 九月十八,是當今陛下周慶帝四十歲的“萬壽節”。 大周的各個府郡給皇帝送禮賀壽不提,大周周圍的各附屬國也紛紛派使臣來給周慶帝祝壽。 。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使團就是大周最大的附屬國—柔蘭國,他們的攝政大將軍安圖烈親自帶了西域的幾個小國使臣進京賀壽…… 第69章 亦幻亦真 隨著萬壽節的臨近,京城內的喜慶氣氛是越加的濃厚。 官府張貼了榜文, 在萬壽節前后一個月內, 京城家家戶戶必須懸掛紅燈籠,要凈街掃院, 一定要向各國來使展示我大周的昌盛與富華。 林府也按照官府的要求, 在大門外掛了一串紅燈籠,看上去比過年還喜慶。 但實際上府內, 那日林佑遠從林芷兒院子里失態的走了后, 就再也沒回來, 說是住到別院去了。 林芊兒被林芷兒打了, 雖然心里恨得不行,但是這一次讓她們徹底明白了林芷兒是真的不好惹, 也不好對付, 小云氏母女到是老實了,也不敢再找林芷兒的麻煩。 但是林菁兒的事,小云氏作為主母還得是她來處置。 家中的姨娘董氏, 在小云氏院子前跪了三天三夜,求小云氏能繞過林菁兒。 但是小云氏母女哪里能管她們兩個死活,尤其是林芊兒,因為這件事會影響到她的閨譽和以后的婚事, 她還因為這個被林芷兒打, 是恨林菁兒恨得牙根癢。 所以這母女兩個商量了一下, 和族里人打了招呼, 便把林菁兒絞了頭發, 送進家廟。 送之前肖子恒那邊來人送了一包藥,說是怕林菁兒胡說,讓把藥給林菁兒灌了。 林菁兒吃了那藥,嗓子便發不出聲音了,神志也變得半瘋了,進了家廟不久,便傳來消息說是失足掉進井里淹死了。 董氏接到信兒后,是大病了一場。 因為上次在書局的約會被周蘭箏發現后,林芷兒和陸煊得小心行事些,再加上陸煊因為萬壽節的事,也是十分的忙碌,所以這段時間他們兩個人沒有再見面。 那周蘭箏在陸煊書局里大鬧了一回,晚上剛到家,便被父王叫了去,一看人家書局早把損失列成了單子送了過來。他們家雖然是王府,但陸煊也不是輕易就可以得罪的人,而且到底是自家女兒理虧,這王府還是賠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