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準備去煮袋餃子吃了…… 給自己寫餓了_(:3」∠)_ 第130章 在顧歲安的“建議”下,這一次的聚餐從簡單的部門內的同事,擴展到了整個外交部包括領導,以及隔壁外貿部的同事一起的大型聚會了。 在確定好人數后,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準備出發。 因為聚會是童組長牽線,再加上幾個領導都比較隨和,說在哪里都可以,所以聚餐的位置也就由他來負責了。 童組長一路領著眾人來到了蘇苗苗在首都開得面積最大的梧桐火鍋店總店門口,同領導說了幾句,安排旁邊的下屬領著領導進去他訂好的包間后,童組長扭頭怪笑著對一路都表現得很平靜,哪怕到了自己老婆的店門前,也還是沒有太大反應的顧歲安說道:“小顧啊,我記得這是你愛人的店吧?” 顧歲安瞥了他一眼:“我以為童組長知道?!?/br> “……” 被噎了一句的童組長忍住想要借用組長職位批評顧歲安的想法,只忍不住剮了他一眼,繼續道:“感覺小顧你也是第一次來這里?那正好,咱們這一大幫同事,也算是幫你愛人提高營業額了?!?/br> 聽到這話,顧歲安忍不住挑了挑眉,沒回答卻略顯嘲諷地朝玻璃窗內看了一眼里面座無虛席的樣子,其含義不言而喻。 童組長:“……” 看著顧歲安這欠扁的樣子,童組長心里:等著吧,今天我一定要狠狠宰你一頓,不光要利用你把這一頓飯費免了,我還要借助這一次聚餐,多在領導面前露露臉,好爭取到這一次帶隊出國的機會,到時候等我從國外鍍金回來,我看你顧歲安一個小小的干事,還能有什么可猖狂的! “童組長,您……沒事吧?”站在童組長旁邊的同事看著對方不斷抽搐的眼角,和奇怪的笑容,有些怯怯地問。 “嗯?”童組長一愣,下意識問,“顧歲安呢?” 同事:“……他剛剛就進去了,現在估計都已經到包廂了?!?/br> 今天應該是童組長最多無語的一天,面對這從來都是風輕云淡,仿佛對什么都不在意的顧歲安,他是真的討厭到了骨子里。 看著不知道為啥,站在原地亂跳腳的童組長,同事也顧不得啥領導下屬的關系了,直接腳下抹油就進了店里。 見剛剛說要去方便一下的同事火急火燎地竄進來,有跟他關系不錯的就問:“小周你怎么了,后面有人攆你?” 進了包廂,見領導們正湊在一旁沙發上說話的小周,抹了一把臉跟問話的同事道:“不是,是童組長,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抽風似的在人店門口那兒手舞足蹈?反正就是看起來特嚇人,跟抽羊癲瘋似的,給我嚇得直接就跑進來了!” “這么嚇人?”同事驚呼道,“我還真不知道童組長還有這毛病呢?!?/br> 人類的本質就是八卦。 童組長在店門口抽羊癲瘋的事情就這樣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里迅速席卷了整個包廂里,成為了人人共享的事情。 被旁邊同事以“我可就跟你一個人說,你別告訴別人”經典開場白進行對話,成功變成知道這件事情的第數不清多少個人的顧歲安:“……” 于是,等到十分鐘后,在店門口吹了會兒冷風冷靜下來的童組長推門進到包廂里后,看到的,就是或同情、或好奇、或看熱鬧的目光。 童組長:“???” 有的秘密叫做只有當事人不知道。 就像是童組長。 一個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羊癲瘋的當事人。 ………… 蘇苗苗的火鍋店包廂是同外面散桌不一樣的設計。 一共六間包廂,每個包廂中間的墻體都是可拆卸的活動門,如果遇到像顧歲安他們這次幾十號人一起來聚餐的情況,就可以通過具體的人數,來將包廂合并成一個。 并且,還是每個人一個小涮鍋,更為方便也衛生。 顧歲安這一行人因為人數問題,直接將六個包廂都給占上了,童組長和尚且不知道自己得了“羊癲瘋”的領導們一桌,還有那個讓他有些心發癢的年輕女秘書。 童組長今年快四十歲了,有兒有女也有老婆。 他老婆是整個單位里出了名的母老虎,所以童組長向來都是有賊心沒賊膽。 看見那年輕漂亮的小秘書就坐在自己右手邊,他也只敢借著倒酒的功夫,瞅瞅她那脫了外套后,很是凸顯的身材。 但今天童組長也不知道自己這是怎么了,不過是敬了領導幾杯酒,又去其他桌跟同事喝了幾杯,加起來也不過半瓶白酒,他怎么就覺得有點發暈乎了呢。 平日里,酒量足足能有兩瓶白酒的童組長并不知道顧歲安在進店時提前和店員打過招呼,上到包廂里的酒全都是高度數,且是后勁兒極大的酒。 喝一兩杯還好,但要是像童組長這樣一桌就喝兩三杯的架勢,那恐怕都等不及后勁兒反應,當場就得開始發暈。 坐在不遠處桌子前的顧歲安,看著明顯有些上臉,卻還在繼續敬酒的童組長,有些期待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了。 這就是顧歲安的計劃。 一個簡單又不會被任何人懷疑的計劃。 顧歲安曾無意中聽人說起過童組長在年輕時是個酒品極差的人,但偏他還是個好喝酒的人。 之所以單位里的人都不知道,完全是因為對方這些年多多少少練就了不少酒量,輕易不會喝醉,但酒品這東西,不喝醉可不代表他的酒品就能變好。 因為顧歲安知道,以童組長這好溜須拍馬,也愛在下屬面前充大佬的樣子,一定會輪番敬酒,不喝個十幾杯就決不會罷休。 所以,他故意將普通度數的酒換成了更為刺激的烈酒,目的就是為了讓童組長喝醉,利用酒精的麻痹,以暴露出他真實,甚至是更為惡劣的本性。 看著終于敬了一圈酒,回到他所在桌子的童組長,顧歲安假借等著面前鍋子里還沒煮熟的魚丸,開始等待那邊的動靜。 顧歲安看著童組長給外貿部那個新來的馬秘書倒酒,看著他拉起人家的手非說要喝交杯酒,再看著他臉上猥瑣齷齪到令人作嘔的笑容—— 還有,馬秘書一巴掌扇在他臉上,并怒斥的一聲:“童組長,您這是在干什么!那么多人看著呢,是想要跟我這里耍流氓嗎!” 再然后,就是被打了一巴掌的童組長漲紅著一張臉就要朝馬秘書撲過去,卻被坐在最中間位置的領導直接一腳踹在地上的狼狽姿態。 場面一時間都亂了起來,童組長躺在地上叫囂著,領導則是凌亂了頭發看著如此不堪模樣的童組長開罵,馬秘書披著外套跑到了其他女同事堆里開始哭…… 顧歲安坐在位置上,看著沸騰的火鍋,輕聲說了一句:“魚丸,熟了?!?/br> ………… 如此丑態,如此下流的行為,讓童組長在整個政府機關都出了名。 眾人對童組長最后的印象,大概就是他帶著一身被老婆打出來的傷痕,回到辦公室里收拾好東西后,灰溜溜離開的背影。 其實這件事情原本沒有那么嚴重。 但沒人想到,被童組長調戲的馬秘書是個有背景的。 她的家里人清楚這件事情并不能將童組長一擼到底后,便開始利用自身能力將童組長這些年來所做過的雞鳴狗盜的事情全都調查個底掉兒后,直接實名舉報了他。 單純的酒后失德可能只會讓童組長失去組長的職務,但如果再加上他這些年來招貓逗狗,欺壓下屬,利用職權,收受賄賂的事情呢? 剛從部長辦公室里出來的顧歲安目送著童組長滄桑的背影,轉身回到了自己的工位上。 代替童組長,被調動成新組長的人是單位里的一個工作多年的老好人趙元澤,今年已經快五十歲了。讓他上位一方面是為了體恤老同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過渡。 而等到一年半載,趙元澤準備退休的時候,顧歲安這個新同事便也有了一定的資歷……明白領導用意的顧歲安聽著其他同事對童組長離開時指指點點的話,沒有參與也沒有制止,只是繼續忙著自己手頭的工作。 偶爾的恍惚,也全都是在思念蘇苗苗。 看著窗外有些灰暗的天空,顧歲安便忍不住摩挲起無名指上的戒指。 ——也不知道苗苗的新部門發展得怎么樣了。 ………… “第一批產品已經在生產中了,按照之前確定的方向,我們決定先將這一批產品分銷到我們在全國各地的柜臺上,進行零散售出,以估測一下市場對于新產品的態度,劉組長和甄組長也在積極爭取一些沒有我們柜臺的百貨商場的分銷渠道,海外線的話目前進度還處于零,這一點我們也在思索著該如何鋪展……” 蘇苗苗坐在辦公室里,聽著趙小男跟自己匯報著接下來的工作以及所要面對的難題,忍不住抬手捏了捏鼻子。 速食品產業鏈,應該梧桐制造在開廠以后,發展得最為緩慢,也最為難以占領市場的產品。 這也是蘇苗苗在之前一直遲遲沒有開啟這個項目的原因。 因為國民收入水平還不夠支撐他們能奢侈到不親手包餃子,而去花錢買速食餃子、湯圓這樣的行為。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 關于速食品,蘇苗苗原本也沒打算在一開始就席卷全國市場。 她的關注點,始終都還是在國外那片未知領域上。 思索片刻后,蘇苗苗問向一旁的劉暢:“我之前在鵬城這邊看到過不少外國人,這些人都是在這里干什么的?” 突然被問到的小秘書愣了一下,連忙道:“鵬城這邊一直在吸引外國商人的進入,您看到的那些外國人應該都是來自于各國的商人……我聽說,好像有一撮人想要在鵬城這邊建立國外那種,超級市場?” “超級市場?”蘇苗苗的眼睛亮了一亮,“這件事我之前怎么沒聽說過?” “這應該是在您在首都時候發生的,我也是聽廠里的人說起。因為大家都不明白超級市場是什么意思,便都沒怎么在意這件事?!?/br> “這樣啊……”蘇苗苗忍不住用手指敲打著桌子。 片刻后,她對趙小男說:“你先去打聽一下超級市場的消息,確定情況是否屬實后,把他們開業的時間,以及規模,和招商入戶的情況都摸清楚。等這些都確定好后,你就帶著胡瑞一起去接洽這些外商,一定要在這家超級市場里拿到屬于我們的柜臺,并且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這里撕開進入國外市場的路子?!?/br> 說完,蘇苗苗又對劉暢道:“通知宣傳部,等第一批產品生產出來后,就開始準備勞動節的推廣活動,還有生產部,到時候讓他們在四月前將新產品青團制作出來,到時候在寒食節當當天免費贈送……” “那個廠長……”劉暢一邊記錄著蘇苗苗的話,一邊小聲問,“咱們的新產品里,沒有青團?!?/br> “現在沒有,不代表寒食節之前也沒有?!碧K苗苗自信一笑,“現在不過三月份,免費贈送的青團根本不需要機器生產,人工就可以完成?!?/br> 蘇苗苗對自己這番話表現出目瞪口呆模樣的下屬道:“到時候,我們可以以寒食節為主題,免費提供青團為噱頭,做一個現場推廣活動?!?/br> “就在鵬城?!?/br> 第131章 這一場活動,可以說是蘇苗苗一次突發奇想,在沒有任何前提準備下,就直接敲定好的計劃。 當然了,在沖動決定后,她也有在事后認真思考了一下,這個活動這樣舉辦是否真的合情合理,又是否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而在蘇苗苗深思熟慮,將整個過程全面考量,并把一切過程都細化后,她反而越發覺得這是一個對于宣傳梧桐制造絕對有利的活動。 要知道,梧桐制造雖然借助女排的力量成功成為了全國人民都知曉、喜愛的副食品品牌,但人都是健忘的,隨著新產品、新品牌的涌現,這種概念一定是會隨著時間而不斷被弱化的。 哪怕蘇苗苗知道,整個八十年代都將會是女排精神的年代,但這卻不能成為蘇苗苗篤定這也會是屬于梧桐制造稱霸副食品市場的年代。 尤其是對于快速發展的鵬城而言。 在這里生活的人,他們大多的心思都在于賺錢、做生意上。 對于梧桐制造的了解,這些人也只是將蘇苗苗和整個廠子看作了對手,或者是想要將他們的經營、宣傳模式作為模仿甚至是超越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