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劉忠義說道“妹子,你怎么把那祖傳的醫書給別人了?那些醫書你不是準備將來留給小少爺的嗎?” 劉瑾嘆了口氣回道“那孩子現在已經二十八歲了,早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我這些醫書就是給他估計他也用不著。給了小何大夫還能有用。 況且小何大夫幫了咱們這么多,我不報答她一下心里過意不去。 你看她今天給咱們帶來的這些糧食,只換走了十幾斤野豬rou。那些野豬rou本來就應該是她的。后來她自己的那份也沒拿走多少。她這是明著暗著的在幫咱們。 你也知道現在的糧食有多金貴,她這是在救咱們的命。 你看她給孩子拿來的奶粉,還有那些藥,哪樣不是金貴的東西。 我那兩本醫書說是珍貴,可對別人又有什么用?也就對小何大夫還有點用?!?/br> 第254章 提議重建學校 劉忠義知道那醫書有多珍貴,那可是老爺好不容易才保存下來的。 他有些急切地說道“可是,妹子,那都是你家傳下來的寶貝,老爺當初讓你一定要把它們保存好傳給后人?!?/br> 劉瑾苦笑著說道“大哥,咱們不能那么死板?,F在咱們都要餓死了,還留著那些死物干什么?再說我現在哪有什么后人,難道要讓那些醫書跟著我去地下不成? 我看這小何大夫人品很好,如果可能,也許將來我家傳的這些醫書都可以送給她,也算我家的醫術沒有失傳?!?/br> 劉忠義點點頭嘆了口氣道“你說的也有道理。這小何大夫確實是個善良的姑娘,醫術、醫德都很好。把醫書送給她也不算辱沒了你那些珍貴的醫書。那些傳下來的藥方更珍貴,你要考慮好將來怎么處理它們。 不是因為這些東西,你家也不會遭遇滅門之禍?!?/br> 劉瑾說道“咱們先不說這些了。小何大夫也沒拿走多少豬rou,咱們還剩下這么多我看把一些rou就做成熏rou吧,再腌制一些,這樣也能保存時間長一些。幸虧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rou也好存放了。 有了這些rou和小何大夫帶來的糧食,咱們的日子就可以過下去了。小何大夫真是咱們家的貴人啊?!?/br> 劉瑾拿出何雨涵給他們帶來的糧食打開袋子看了看說道“這小何大夫帶來的糧食都非常不錯。你看這白面一看就是特級面粉。我都有幾十年沒吃過這么白、這么細的面粉了。 這玉米面也特別細沒有一點雜質,真是好。這大米也是精米。還有這小米,紅豆都不錯。 這小米大米可以留著等孩子大一點兒了給她熬米湯喝。有這兩袋奶粉,再有這大米、小米,孩子就能活下來了?!?/br> 何雨涵不知道劉家兄妹倆的心思,她騎著自行車回到家的時候前面衛生室里已經有人在等著看病了。 何雨涵趕緊把自行車和東西放回家,然后就到前面衛生室給病人看病。 今天來看病的病人恰好就是劉家屯的,還是劉家屯大隊長劉慶懷家的兒子,也是因為何雨涵的醫術好的名聲才來的。 原來劉慶懷的兒子劉青山最近感冒后咳嗽一直不好,還時不時的發低燒。吃了幾次鄉里衛生院醫生給開的藥也沒有好,還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 劉慶懷家就這么一個兒子,是家里將來的頂梁柱,這劉青山病的越來越嚴重家里人都急了,就慕名來找何雨涵試試。 這十里八鄉都知道何雨涵醫術好不說,最主要的是她這里看病花錢少。 一般的農民都不愿意去大醫院看病也是因為花不起那醫藥費。所以很多人都慕名來何雨涵這里看病,有的病人離得很遠也愿意來何雨涵這里看病。 何雨涵給劉青山把了脈之后問道“你最近是不是經常發低燒,身體感覺無力,咳嗽的時候是不是有咳血的癥狀?” 旁邊劉青山的妻子李春香趕緊點頭說道“何大夫您說的對,就像您說的那樣?!?/br> 何雨涵嘆了口氣說道“以我的診斷來看你是得了肺結核。也就是過去人們說的肺癆。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可以到大醫院去看看??h醫院應該就可以?!?/br> 說肺結核也許好多人不知道,但何雨涵一說肺癆大家就都聽懂了。 劉青山的妻子一聽丈夫得了肺結核立刻就哭了,“這可怎么辦?這肺癆是要死人的。這讓我可怎么活呀?” 劉青山的母親王秀琴也開始哭。劉慶懷也直擦眼淚,因為在他們看來得了肺癆就只有死路一條。 何雨涵知道治結核病的特效藥鏈霉素現在世界上已經研究出來了,不知道國內有沒有。國內即使有也肯定很少,根本到不了這里。 沒有特效藥這個病人去醫院就是花了錢也不見得能治好結核病。 劉青山聽著母親和妻子的哭聲低著頭半天沒有說話。 何雨涵說道“肺結核具有傳染性,你們回家后一定要注意避免傳染,還有你們要把你們家所有跟病人接觸過的人都檢查一下,防止有被傳染的人病情加重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再傳染給別人?!?/br> 何雨涵一說這一家人就更慌了。這要是一家子都被傳染了他們也都不用活了。 何雨涵說道“你們也不要慌,得了這個病也是有癥狀的。而且肺結核也不是沒有治愈的希望。我聽說現在發明了一種新藥,專治肺結核。你們可以去大醫院看看,也許大醫院就有這種特效藥呢?!?/br> 劉慶懷一家一聽眼睛亮了。一家人都決定去大醫院看看。 劉慶懷一家風風火火地去大醫院看病了,劉慶懷也恐怕再耽誤兒子的病情。他就這么一個兒子,實在不希望兒子有個什么不測。 家里的兩個小孫子也不能沒有了爹。 其它病人都是小毛病,何雨涵很快就看完了。何雨涵也趁機做了一次預防肺結核的宣傳。 沒有病人了何雨涵就去找梁叔說她要在村里做一次預防感冒、肺炎、肺結核的宣傳講座。給大家講講怎么預防感冒、肺炎、肺結核,得了肺結核的人都有什么癥狀,讓大家及時發現患肺結核的病人, 天氣變冷了,再加上許多人都吃不飽缺乏營養,所以很容易感冒。不注意就容易患上肺炎、肺結核等肺病。通過預防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幾率。 梁守正很重視這件事,第二天就召集大家聽何雨涵做宣傳。大家也都覺得這很重要,所以基本沒有缺席的。 天氣越來越冷了,許多孩子也開始貓冬了。 何雨涵就跟梁叔提了讓孩子們識字的事。 梁守正有些為難地說道“咱們村里以前有個小學,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老師都走了,學校也就停課了。所以咱們村現在的半大孩子們都還沒有上過學。我也想過讓孩子們上學,可是沒有老師啊?!?/br> 何雨涵說道“不行我就先代課,等以后有老師了我再下來。靜云放寒假也可以給孩子們當代課老師。孩子們不上學可不行,沒有文化將來難有什么作為。為了咱們村的未來,也應該排除萬難把學校重建起來?!?/br> 第255章 病重 梁守正非常贊成何雨涵的提議。他也早就有重建學校的想法,他家四個孩子就是因為都上了學,學了文化才有現在的發展。 只有上了學,有了文化才有機會去城里當工人,去吃商品糧。 梁守正跟村里的幾個村干部一商量當然全員通過。因為幾位村干部家里都有適齡的孩子。這學校開辦起來他們家的孩子就可以上學識字了。 全村的人都羨慕梁家的幾個孩子都因為上過學出息了,當兵的當兵,當工人的當工人,比他們這些土里刨食的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村里的動作很快,沒幾天就把以前那個小學校給收拾出來了。因為村里的小學已經停了好幾年了,所以村里適齡的孩子基本都沒有上過學,上至十幾歲,下至六七歲都得從一年級學起。 何雨涵就準備先開一個教學班,用一間教室就行。 為了不讓老師和孩子們凍著,梁守正還讓人在教室里壘了一個爐子,裝上兩節煙囪,上課的時候燒上劈柴,屋里就能暖和許多。 何雨涵趁著韓義先來的時候跟著一起回了一趟市里,找借口把以前收進空間里的那些舊課本給拿了出來,又讓韓義先把她跟課本一起給送回了老河灣村。 韓義先得知何雨涵又要給孩子們代課當老師擔心地說道“你每天要給病人看病,又要給孩子們上課,你能顧得過來嗎。那不是會很累?” 何雨涵說道“我就是想著先把學校重建起來,趁著這個冬天讓孩子們學點知識。以后老師肯定會有的。如果你有時間,也歡迎你來給孩子們代課。我們一起給孩子們當老師?!?/br> 韓義先無奈地笑道“真拿你沒辦法,你這還把我也給算進去了。我也只能從命了?!?/br> 何雨涵笑道“你以后周末來的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們當老師上課。我在家給你做好吃的?!?/br> 韓義先說道“那我以后周末的時間還要被一群孩子們占據一大部分,咱們以后相處的時間不是更少了?!?/br> 何雨涵說道“等以后有老師就好了。咱們就可以解放出來了?!?/br> 韓義先無奈地說道“也只能如此了?!?/br> 很快村里的許多孩子都走進了學校。 何雨涵是無償給大家代課,也不收孩子們的學費,還給孩子們免費課本。所以全村適齡的孩子幾乎都來上學了。 對于老河灣村的村民們對學習的重視這一點何雨涵還是很滿意的。 何雨涵每天上午七點到九點會給孩子們上課。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就是給病人看病的時間。 入冬上凍后地里的活基本都停了,王玉巧看著女兒每天這么忙就不讓女兒做飯了,所以何雨涵基本每天都是在杜家吃飯。 韓義先雖然也給杜家弄了一車煤,但是杜連橋夫妻也不舍得一直燒著。大部分時間爐子都是封著的,只有晚上才打開爐子燒旺一會兒。 何雨涵一看這樣干脆就讓養母在自己家做飯,讓杜家人都在自己家吃飯。 自己家里有暖氣,爐子燒的旺,何雨涵就讓養父養母白天在自己家待著,晚上再回去住。 這樣杜家的爐子白天封著就行,傍晚再打開燒一會兒暖屋子。 因為杜家三兄弟都在何雨涵家住,爐子就安在了杜連橋夫妻住的那屋,晚上再把那屋的火炕燒燒就可以了。這樣也可以節省不少柴火。 杜海峰和杜海潮并沒有跟村里的孩子們一起去上學,他們小學的知識已經快學完了,沒必要再去跟著上學了。倒是杜海盛跟著一起去上學了。 雖然入冬后天氣很冷,但也一直沒有下雪,韓義先幾乎每個周末都會來看何雨涵。 杜連橋夫妻看這對未婚夫妻感情這么好也很欣慰,女兒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冬天天氣冷感冒的人就很多,特別是小孩子抵抗力差很容易就感冒發燒。 何雨涵這里的病人也是孩子居多。一般大人都會選擇自己抗過去,可是孩子就不行了。很多孩子感冒發燒后就容易轉成肺炎,變得非常棘手。 以前農村的許多孩子都會因為缺醫少藥而半路夭折。冬天也是嬰幼兒亡率增高的季節。 現在的各種藥品都很緊缺,如果不是何雨涵有自己的草藥墊底兒,她的藥早就斷了。 所以每個來何雨涵這里看病的人何雨涵都會跟病人和家屬進行預防疾病的宣傳。希望能讓大家通過預防減少得病的幾率。 何雨涵也知道現在的人們每天都吃不飽,身體本來就虛弱,預防疾病的效果當然就很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何雨涵因為要給孩子們上課又要給病人看病特別忙,根本沒有時間回市里看望父母。 好在韓義先每個星期都來,她都會讓韓義先給父母捎去一些東西。 何雨涵家后背房的儲藏室進入冬天后就一直鎖著,誰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東西,反正她總是能從儲藏室里拿出吃的東西。 一般做飯用的食材何雨涵都會提前放在廚房里一些,也沒人會去探究儲藏室里有多少東西。 每次周末何雨涵都會把準備讓韓義先帶走的東西提前準備好放在廚房或者別的地方,所以韓義先也不知道那間鎖著的儲藏室里有多少東西。反正他看何雨涵這里總是有吃不完的東西。 杜家人都以為韓義先每個星期都會給何雨涵帶來吃的東西,所以何雨涵家里糧食一直充足杜家人也沒有懷疑過。 其實韓義先心里很好奇何雨涵的物資是從哪里來的,因為他知道何雨涵很長時間沒有離開過老河灣村了,這大冬天的難道還有人給她送東西不成? 雖然好奇,但是韓義先也知道自己不該探究何雨涵的秘密。他相信有一天何雨涵會告訴他的。 一個多月沒有回家看望父母的何雨涵卻突然得到了父親病重的消息。這猶如晴天霹靂打在了她的頭上。 韓義先也是得到這個消息后特意來接何雨涵回市里,何雨涵才知道自己的父親病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