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王玉巧轉頭就看見自家院子里的大掃帚,抄起掃帚驅趕韓義先,還一邊罵道:“你給我滾,我們杜家沒有你這個女婿。我女兒對你那么好,你卻欺負她。你趕緊走,不要再來我們家。我們不認你這個女婿?!?/br> 韓義先面對王玉巧的大掃帚也不躲,就讓掃帚打在他身上,似乎這樣能讓他更好受一些。 劉剛焦急地阻攔著王玉巧說道:“嬸兒,這不能全怪先哥,他也沒想到會生這樣的事。我們這次來就是來向您家請罪的?!?/br> 杜海峰在旁邊看著沒搭話,杜連橋趁著這混亂的功夫轉頭拉了杜海峰一下給他使了一個眼色。 杜海峰一看就知道爹是什么意思就跑出了院子。 杜雨涵正在梁家寫計劃書,思考著她要建什么樣的房子,就見大弟弟杜海峰跑了進來。 他十分匆忙地跑到杜雨涵跟前說道:“姐,那個韓義先來了,爸讓我來告訴你別露面免得被他看見?!?/br> 杜雨涵一聽吃了一驚,韓義先還真找來了。 她問道:“他說什么了嗎?” 杜海峰說道:“他向咱爹說了你的消息,就是‘身亡’的消息,然后就是請求咱家原諒他,還說以后杜家的事就是他的事。他以后就是杜家的女婿。姐,他這是以你的丈夫自居了?!?/br> 杜雨涵皺著眉頭問道:“咱爹是怎么說的?!?/br> 杜海峰說道:“咱爹沒說什么,咱娘抄起掃帚就拍他,說不認他這個女婿,讓他趕緊滾。他也不躲,就讓咱娘拿大掃帚拍?!?/br> 杜雨涵一聽韓義先被娘給打了心里頗不是滋味。那么驕傲的一個人現在竟然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對她的“死”想來是非常愧疚的吧。 可是自己不能心軟,不然以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她只想過平靜的生活,守護好自己的親人。 和韓義先在一起就意味著麻煩,她好不容易從麻煩堆里出來了不想再進去了。 杜雨涵對大弟弟說道:“海峰,你回去偷偷告訴爹娘,把他趕出家門就好了,不要為難他?!?/br> 杜海峰回道:“好,我這就去告訴爹娘。姐,你先暫時別出去,等他走了我再來通知你?!?/br> 說完杜海峰就跑回家去了。 杜海峰到家的時候韓義先已經被趕出了杜家院子。 韓義先看到跑回來的杜海峰說道:“你是海峰吧,姐夫給你們帶了點兒東西過來,一會你拿進去。 我調到c市來了,以后就在c市工作了。我把現在的住址和電話給你,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就給我打電話?!?/br> 說完韓義先就讓劉剛把車上帶來的東西都卸了下來,然后把寫著地址和電話的紙條塞到了杜海峰手里說道:“等岳父、岳母平靜一些了我再來看你們,你也勸勸他們,別傷了身體。我們就先回去了?!?/br> 杜海峰趕緊喊道:“哎模擬等一下,我們不要你的東西,你把東西拿走?!?/br> 韓義先說道:“這是我替你jiejie給的?!?/br> 說完他就上了車,讓劉剛開車離開了老河灣村。 韓義先現在剛到c市工作很忙,今天也是抽時間來一趟。等以后工作捋順了他會經常來的。 他來之前就做好了準備,杜雨涵沒了杜家人肯定一時半會兒不會原諒他,他被打一頓心里更好受一些??上г滥复騼上驴此欢憔筒淮蛄?,只是把他推出了院子。 不過他會慢慢爭取他們的原諒的。 杜海峰看著自稱自己姐夫的高大英俊的男人一臉沉痛、落寂的坐上汽車走了,門口留下了一堆東西。 他趕緊進家門告訴爹娘,不知道這些東西怎么處理。 杜雨涵在梁家的院子里躲在隱蔽處看著韓義先的汽車離開了老河灣村松了一口氣。 她此時的心情很復雜,她不知道韓義先為什么要自稱是杜家的女婿,他不是跟別人訂婚了嗎?他不是已經和她說清楚了嗎?現在他這么做又是什么意思? 杜連橋夫妻看著門口放著的一堆東西,再看看已經沒了汽車影子的大路知道這些東西是暫時還不回去了,只得先都拿進屋里。 放在外面被人家看見可不好。 杜連橋夫妻放好韓義先帶來的東西就到梁家找杜雨涵。 杜連橋說道:“小涵,這韓義先說他調到c市來了,以后就在c市工作了,還讓家里有事需要幫忙就找他。他還說以后會經常來。他還把他的住址和電話留下了,還留下了一大堆東西,你看這怎么處理?” 杜雨涵說道:“既然是他送給咱家的,您就收起來吧。如果他下次再來跟他說清楚就是,以后讓他別再送東西了?!?/br> 王玉巧擔心地說道:“小涵,這韓義先要是經常來咱們村,萬一哪天碰上你怎么辦???” 杜雨涵說道:“他的工作肯定會很忙,哪有時間總來這里。我平時多注意一些就是了。也讓我三個弟弟幫著注意一下。 就是哪天真碰上了,也沒什么,反正我已經跟他沒關系了,他也不能把我怎么著。您跟我爹也不要太擔心了?!?/br> 杜家人聽了杜雨涵的話才放心了一些,只要女兒不受影響就好。 杜雨涵在老河灣村待的很愉快,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漂亮隨和,給他們解決了大問題的小姑娘。 村民們聽說這個叫何沐涵的小姑娘是醫專畢業的,還準備在他們村建個醫療衛生室都非常歡迎。 梁守正一說小涵姑娘要在村里建房子都積極響應要給幫忙。 天漸漸暖和了,梁守正就讓幾個小伙子先在河邊脫坯。 杜雨涵準備建磚瓦房,這樣房子結實耐用,住個十幾年也不用翻修。 不過房間里要壘的火炕、土灶什么的都要要用到土坯,這樣也能節省一些磚石。 杜雨涵早就在心里想好了房型,她按著自己心中的想象畫了圖紙,然后給梁叔和養父看了之后他們都說很好。 杜雨涵畫的房型很新穎,大家感覺比城里的房子不差。 畫好圖紙梁守正就找人開始挖地基,他也找人買磚和建房的材料。木料村里就有,從村里買就行。 顧祁深知道杜雨涵要在老河灣村建房還要在老河灣村當鄉村醫生也很支持,他負責給她辦理相關手續,讓她的工作名正言順。 杜雨涵在老河灣村當鄉村醫生,可以輻射附近很多個村子,無形中就提高了周圍地區的醫療條件。 有人愿意下鄉去當鄉村醫生,們也非常支持,都覺得這何沐涵小姑娘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值得學習。 從此杜雨涵又有了一個小何大夫的稱呼。 給小何大夫建房村里的人非常心齊,都愿意來幫忙,恨不得這房子趕緊建好,小何大夫好能常駐老河灣村。 第173章 有拖拉機了 求月票) 在大家的幫助下杜雨涵的房子建的很快,十天房子就起來了。 在這個年代可沒有什么裝修一說,只是把墻刷白,安好門窗就差不多了。像杜雨涵建的這么復雜的房子在農村很少見。 所以剩下的裝修有村里的泥瓦匠和會木工的杜連橋給包了。 杜雨涵建的房子很有特色,正房五間的地方東邊建了兩個臥室,緊挨著是一間客廳,最西邊也是一間大臥室。 在正房的后面緊挨著正房又蓋了一層后背房。在客廳后墻東北角開一個門直通后背子。 杜雨涵考慮到冬天這里太冷,臥室都有火炕和火墻。她還在房子里安裝上了土暖氣。 暖氣和配套的爐子是她畫了圖紙讓父親托人給做的。建房的時候就直接安上了。 后背房里建了廚房,衛生間和鍋爐房,還有一間儲藏室。 這樣有后背房擋著正房在冬天也會暖和一些。 衛生間杜雨涵讓建的是和欒城一樣的那種衛生間,干凈衛生又方便,冬天洗澡也很方便。 廚房建的比較大,有三個大土灶,就建在最東邊,廚房的東墻和北墻都開了窗戶,做飯也不怕有油煙。 兩個大土灶直接連著前面正房兩個房間的土炕,天冷的時候就燒這兩個灶。夏天就燒那個沒有連著火炕的土灶。 以后夏天還可以在前院搭個棚子壘個灶臺夏天做飯用。 在后背房的最西邊建一個小鍋爐房。除了一個燒暖氣用的爐子,也有一個土灶,這個土灶和正房最西邊房間的火炕連著,就是為了專門燒火炕用的。 這樣正房三個臥室都有火炕,冬天都能燒的熱乎乎的,家里人都來了也住得下。再說每個火炕都不小,上面睡個四五個人沒問題。 中間的客廳面積比較大,占了兩間房的面積,在一角擺了一個長方形的餐桌,北墻放著一組沙,在擺上茶幾、兩盆花正合適。杜雨涵還讓在院子的臨街處蓋了三間倒房做衛生室。以后前面就是她工作的地方,后面是住宅。這樣可以兩相兼顧了。 梁守正給杜雨涵批的地基很大,房子有前院和后院。 前院除了三間倒房還有兩間廂房。廂房用來儲存雜物用。后院也比較大,就當是給杜雨涵的自留地讓她種一些菜,還可以養雞、養豬。就看杜雨涵自己的意愿了。 后院還建了一個柴棚子,放干柴用。 后背房挨著廚房還專門建了一個過道,在后墻開了一個后門可以直接通后院,這樣抱柴火進廚房也方便很多。 杜雨涵的房子建成后可謂是功能齊全,她很滿意。 房子建好之后大家都十分新鮮,覺得這房子建的太好了,以后他們也要參考著這么建。 在以后村里村民建的房子多多少少都模仿了杜雨涵房子的房型。 杜雨涵這房子房間比較多,家具需要的也比較多,不過她不著急,讓養父慢慢來。先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來就行。 因為是火炕不用打床省了不少事,就打一些衣柜,廚子、桌子、椅子什么的。杜雨涵都給畫了圖樣。杜連橋已經66續續地做的幾件,可以讓杜雨涵先用著。 杜雨涵的房子還沒建好,顧祁深就帶著拖拉機廠的兩位領導和幾個技術人員來老河灣村了。 杜雨涵交給顧祁深的圖紙經過技術人員的研究已經制作出來了,初步試驗非常好用,這次也是帶著做好的農用機具開著兩輛拖拉機來到了老河灣村。 這次大家要進田地做最后的驗收。 顧祁深這次也是來兌現承諾特批給老河灣村一臺拖拉機,而且價格非常優惠,只有正常售價的一半,可是把梁守正等幾個村干部給樂壞了。這可是拖拉機呀,整個鄉里也沒有幾臺。 老河灣村的村民聽說真的有人給他們村送拖拉機來了簡直沸騰了。這可是能代替人力的機械呀,有了這拖拉機,他們可以省許多事兒了。 技術人員先把一個翻地用的機具安裝在拖拉機上,然后就開著拖拉機在田地里快地行進了起來。 這用機械翻地就是快,不多時一塊幾畝大的田地就翻完了,比人力翻的又深又快,看的大家一個勁兒的鼓掌。照這樣下去種地之前他們村的田地都能翻一遍。 翻完地之后又換上了一種耕地的機具,這個鐵犁安上之后一次可以開出三個壟溝,這也是考慮到拖拉機的功率,怕開的壟溝多了容易出問題,就暫時設計了一次開三條壟溝的。 這樣就可以一次性三個人錯開一些跟在拖拉機后面撒種子, 杜雨涵沒有設計太復雜的,怕拖拉機廠做不了。復雜了也容易出問題?,F在還是簡單一些比較好。即使如此也比牛馬耕種快多了。 大家看著機械開出來的壟溝比牛馬耕出來的還好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到時候他們就不用牛馬上陣拉犁,這拖拉機就全都解決了。 大家心里都想這小何大夫剛來村里就給他們村帶來了這么大的實惠,以后可得敬著點兒小何大夫,盡量把人一直留在他們村。 顧祁深看著這農用機具這么成功,效率這么高也很高興。 他對梁守正說道:“梁叔,這新制造的和拖拉機配套的農用機具算是成功了,這拖拉機和配套的農用機具就特批給你們村了。 開拖拉機你們得找兩個人學學。拖拉機廠的技術員還得到別的地方去指導,在咱們村停留不了兩天。最好能找兩個有文化底子的,這樣容易盡快明白拖拉機和這農用機具的原理學的也會更快?!?/br> 聽顧祁深這么一說梁守正可是為難了,他們村有文化的基本就沒有,就他的兒女還有一些文化,可是他們不是在外面上班就是在外面上學,平時根本不在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