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第138章 劉貴妃協理六宮 八月十五早上, 宮里來了太監,傳達了皇帝的旨意:中午一起吃頓飯,晚上各回各家, 就不一起賞月了。 臨走太監還提醒了一句, 安王爺不去。 雖然皇后死了還沒過三個月,不過這時候各種守孝制度,更多的是限制小輩, 限制女子, 對皇帝這樣的身份來說,倒是不用太過鄭重。 不過他也說了只吃頓飯, 還專門選在了中午,避過了晚上賞月的時間。 唐思然吩咐王府廚房,給府上各位姨娘都備了席面, 這才離開。 皇宮里已經見不到白色的幔布了,宮女太監們也都換了平常穿的衣服, 雖然還是深色的素凈衣服。 皇后留下的痕跡,快要消失殆盡了。 說是一家子吃飯, 不過皇后留下來的一雙兒女不在, 加上皇帝還沒到六十, 幾個年幼的皇子已經過了六歲, 席面是全素席, 也無酒水。 唐思然坐在孟王爺身邊, 瞧著往日急切異常,躍躍欲試的兩位王爺, 如今都沉默得像個啞巴。 沒了這兩位,再加上眾位王爺都有點心有戚戚,孟王爺更加不是話多的人, 場面越發的安靜了。 皇帝坐在上首,瞧了瞧他這許多的妃子和子女。 和他青梅竹馬,自幼相伴的皇后已經死了啊……皇帝忽然打了個寒顫,俗話說,人死了之后,想起她就全是好處了,不過皇帝覺得自己每每想起皇后,都還是窒息一般的感覺。 皇帝輕輕咳了兩聲,眾人都把手上筷子放了下來。 “皇后這兩年病重不能理事,你們都是自己管著自己宮里,管著倒也挺好,平日庶務也有宮女太監cao持,只是宮里不能沒個拿主意的人?!?/br> 皇帝故意一頓,瞧見一眾沒精打采的人都挺直了脊背,這才道:“以后遇事不決去找劉貴妃?!?/br> 終于來了,劉貴妃早有預料,不慌不忙站起來,她連太后都能當得,這等名義上的暫管宮務,又怎么能叫她情緒外露呢? 劉貴妃站起來,沖皇帝行了個禮,說的卻是推辭的話,“妾身才得了個女兒,還沒滿百天,怕是精力不足誤了大事?!?/br> 怎么就叫她管事兒?難不成要提拔她兒子?淑妃嘴唇抿了抿,下意識去看皇帝。 皇帝道:“你說的是——” 淑妃面露喜色,皇帝接著道:“沒事兒不許去打擾劉貴妃,自己能做主的也不許去,不然叫朕知道了,朕叫你再也做不了主?!?/br> 淑妃拳頭握了起來,不過在座嬪妃每一個還能保持平常心的。 是因為她是貴妃吧,皇后死了是該她上來的,不然就是打貴妃的臉了。 況且陛下也說了,她們自己管得都挺好,再者還有宮女太監,又說拿不定主意再去尋她呢。 這就是客氣一下。 一時間,雖然大家都還是挺安靜,不過這會不是氣氛凝滯了,這會兒是思緒煩擾無心說話了。 皇帝忽然站起身來,道:“老大,你隨朕來,朕有話問你?!?/br> 全王爺心氣兒被滅了個干凈,如今沉穩了許多,好好應了聲是,跟著皇帝身后走了。 錢妃興奮的往劉貴妃那邊一掃,陛下雖然給她體面,可真正得寵的是卻她兒子,陛下第一個叫的是她兒子,皇位才是實打實的利益。 只是錢妃這媚眼終究是錯付了,劉貴妃這會兒拉著她兒媳婦的手,兩人腦袋幾乎都貼在了一起,悄悄說話呢。 “肚子雖大了,不過天氣也涼快了,早晚還得加衣裳呢,倒是沒以前那么難熬了?!?/br> “我看你還挺精神,雖然手有點腫,但不嚴重,可見負擔不重,這胎一定很順利?!?/br> 裝的吧,錢妃心想,這不是別的,這是暫管宮務,如今皇后沒了,皇帝明顯要提拔她,她居然能這樣淡然處之。 肯定是裝的! 錢妃冷哼一聲,左右一看,一邊坐著趙妃,一邊坐著西妃,趙妃又跟劉貴妃一起進宮的,當年幾人就剩下她們兩個,關系一直不錯,倒是這西妃—— 從尼薩來的,一來就得了寵,直接把皇帝拉了過去,劉貴妃怎么能不嫉妒?還有前些日子,劉貴妃那公主生孩子,硬要吃烤駱駝,把御膳房特意給西妃備的東西要了過去。 錢妃一想就覺得憋屈,這不是舉著正義的大旗壓人嗎,更別說西妃了,她故意挑撥道:“劉貴妃資格老,也得寵,你有事兒的確是能去找她?!?/br> 西妃很是理所應當的點了點頭,“也的確該劉貴妃管事兒了?!?/br> 怎么是這個反應?錢妃哼了一聲,不說話了。 全王爺跟著皇帝到了御書房,皇帝先坐了下來,看著站在他面前,低著頭一言不發的大兒子,問道:“家中可好?” 全王爺一愣,“回父皇,都挺好的?!?/br> “嗯?!被实埸c了點頭,道:“都過了中午了,也別喝茶了,去給全王爺上些山泉水來?!?/br> 太監領命前去,皇帝又問他,“你那嫡子如何了?讀書可有長進?” 全王爺一一應了,說了兩句“人是聰明的,只是不太用心,不能專注”等等之類的謙虛又炫耀的話。 皇帝便又換了個話題,“你的次女也該婚配了,叫你母妃私底下先幫著看著,把那些人家都約進宮里來,就沒人敢多說什么了?!?/br> 皇帝說的都是家長里短的話,更像是閑聊,可全王爺越發的膽戰心驚了,怎么看怎么覺得父皇是在拖延時間。 而且說句實在話,他都三十多了,這還是他父皇第一次關心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怎能不讓人害怕? 父皇究竟想做什么?在秋天的午后,在涼爽沁人的御書房里,全王爺感受到了刺骨的涼意。 該不會……父皇是想訓斥他?所以才把他叫了進來,而且不當著人,那必定是要狠狠地訓斥他。 “好了,去叫你二弟進來?!?/br> ???就這? 全王爺下意識看了皇帝一眼,見他一臉的探究,還問:“怎么,不想去?” 全王爺忙把頭低了下去,“是,兒臣這就去辦?!?/br> 下一個是平王爺,接著是成王爺,太子成了安王,而且還沒來,接著是明王,這些王爺一個個出來都面色嚴肅,眉頭緊鎖,連眼睛都不帶抬一下的,完全規避了跟任何人的視線接觸。 終于到了孟王爺。 孟王爺一進御書房,才行完禮直起身來,就聽見皇帝問道:“朕想給你換個地方,你想去戶部還是吏部?” 皇帝言語神態動作里滿是試探,孟王爺卻答得很是干脆,“吏部?!?/br> 真是……皇帝嘆息一聲,是他親兒子沒錯,就是這個脾氣。 “戶部掌握天下錢糧,朕以為你會想去戶部?!?/br> 孟王爺緩緩搖頭,“兒臣每年五萬兩的俸銀,加上出宮時父皇賞賜的糧田商鋪,去年的收益一共十八萬九千五百七十六兩?!?/br> “咳咳咳咳!”皇帝嗆了兩口水,一時間他竟不知道該去吐槽哪一點。 不管是收益翻了三倍多,還是收益能算到兩,都是槽點滿滿啊。 皇帝嘆了口氣,道:“如此你的確是去吏部好一點,看一看官員升遷,瞧一瞧歲末考評?!?/br> “多謝父皇?!泵贤鯛斝辛藗€禮。 這就完了,這就說完了,皇帝對上自家兒子這張嚴肅正經的臉,覺得要照著前頭幾個兒子那套路,問他家眷如何,那是一點都問不出來的。 這兒子家里,小妾一大堆,庶子庶女都有了,再說問兒媳婦也問不出口啊。 一時間這御書房里頭,緊張的人居然變成了皇帝。 他又輕輕咳了兩聲,道:“朕記得——朕最愛吃綠豆糕了,張德忠,上一盤綠豆糕來?!?/br> 皇帝松了口氣,磨磨蹭蹭吃了兩塊綠豆糕,見他親兒子也吃了一塊,總算是放下心來,又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道:“行了,叫你七弟過來?!?/br> 孟王爺應了聲是,起身行禮,“兒臣也愛吃綠豆糕?!?/br> 皇帝驚訝地瞪圓了眼睛,直到理王爺來才恢復了正常。 不知道為什么,皇帝這會兒歡欣雀躍,見面便是:“你母妃從德妃降到白妃,這一年來,你可學到什么?” 理王爺:“……”這是中秋節該問的?怪不得前頭幾個哥哥一個比一個嚴肅!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戳人心窩子的。 十五就這么過去了,等到再一次早朝,皇帝宣布了對幾個皇子的任命。 全王爺跟成王爺捉對兒去了禮部,平王爺去了戶部,孟王爺去了吏部,安王爺在家里修養,明王跟理王去了刑部,剛長出來一層短毛的興王去了兵部。 才成親的齊王跟陳王則一起去了工部。 這個命令下來,先成了焦點的是平王爺,他平日不顯山不漏水的,從來沒得過寵的人,怎么就去了戶部呢? 要說戶部跟吏部,算是最好的也是全力最大的兩個部門了。 一個管著錢糧,一個管著官員升遷,平日里也是東風西風的關系,這三年你壓壓我,后頭三年我壓壓你。 平王爺……著實不像啊。 這么吵吵了兩三天,焦點又到了孟王爺身上,再加上劉貴妃協理六宮的消息,但凡精明點的人,對上孟王爺就更加的恭敬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到了九月份,唐思然徹底不出門了,劉嬤嬤更是天天守著她寸步不離。 重陽節這天早上,王府的妾室們過來請安,又坐下喝茶,楊輕輕道:“娘娘快生了吧?!?/br> 劉嬤嬤如今聽見“生”這個字兒就興奮,忙點頭道:“今兒是重陽節,生在今天不好?!?/br> 胡氏眉頭一皺,還專門想了想,她在宮里這么多年,也沒聽說什么重陽節生孩子的忌諱啊。 “重陽節有說法?”胡氏緊張地問。 唐思然也不知道這個,一臉好奇地看著劉嬤嬤。 劉嬤嬤道:“生在過節的都不好,為了過節,就得怠慢孩子了?!?/br> 唐思然松了口氣,“重陽節倒是沒什么關系,別趕著過年就成?!?/br> 樂子衿一下子愣住了,她的安佳就生在正月十五,還有原先李側妃的大姑娘,臘八生的,年年都沒法好好過生日。 她下意識看了看簡氏,這一位是和哥兒是二月初三生的,前一日是二月初二龍抬頭,生日過得敷衍。 還有楊側妃的行哥兒,正月初九,人都趕著拜年,哪兒有功夫給個小孩子過生日? 席氏的安惠,臘月十八生的,正趕上收拾祠堂準備祭祖的時候。 樂氏幽幽嘆了口氣,的確是省了不少功夫,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王爺有多么在乎娘娘了。 還爭什么爭! 眼見王府眾人已經歪了,全都轉去王爺是不是為了省心省力上頭,唐思然摸了摸肚子,“算算日子,這孩子至少也有八個半月了——” 正說著話,唐思然只覺得一股熱涌而下,她低頭一看,裙子濕了。 屋里安靜了片刻,所有人幾乎都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