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    憶起她,思念如織。    穆寒快步回了營帳,挑亮燈火,顧不上坐下,就飛快取出剛才太子丹遞給他的信筒。    只翻過信筒一看,卻一怔。    火漆有點點區別,這信不是韓菀寫的,是羅平。    有點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韓菀的上一封回信昨日才來過,第二封沒這么快的。    羅平這是有什么事嗎?    穆寒坐下,飛快拆開信,展開一看,唇畔微笑漸漸斂了。    方才飛揚心緒一掃而空,變得低沉了下來。    羅平沒說什么,只是把近日府中的瑣事都說了一遍。其中包括韓菀繼續堅持壘墻分家布置,十分的認真期待,還有孫氏那日說的話。    其實不獨孫氏,穆寒本事沒見過也聽過,大家都說他必能建功,仆婦圈子便有些嘴碎婦人開始悄聲議論他以后還回不回來?要以后真當了大將軍,會不會納???    韓菀和穆寒的戀情鬧得這么大,雖議論主家被抓到會懲罰,但禁絕還是不可能。    孫氏也是聽到了這些八卦,才更加生氣。    羅平主要是想告訴穆寒,韓菀為他承受的壓力并不小,她背后為他付出很多。    他希望穆寒能知道。    穆寒當然知道,他一直都知道,哪怕羅平不說,他也知道。    但羅平不知道的是,其實穆寒直到現在,都還在猶豫。    猶豫著自己應不應該繼續留在軍中?    半晌,穆寒起身坐在床沿,探手取出放置里側枕伴的小匣子,打開,將里頭的信帛小心翼翼取出來,又細細重新展看了一遍。    他將這一疊信按在他的胸口。    一直以來都是她在犧牲。    連渠廣還不知她身份,聞言都震驚失語。    她為他做的實在太多太多,今日他才恍然,原來比他原先以為的還要更多。    還記得當初剛脫了籍那時,穆寒就遲疑的,他在想,要不要回去?    韓菀就問他,他還想留嗎?    穆寒答案是想的。    他在這里體會了許多完全不一樣的東西,他也開始明白韓菀所說的話的意義。    韓菀鼓勵他,支持他。    她說才建功就退伍豈不可惜?她覺得從軍很好,她的穆寒武藝卓絕,能馬能戰,又讀過兵法,必能建一番功勛的!    她呀,就等著就將軍夫人那一天啦,還讓他努力一些。    晏晏笑語,俏皮可愛,穆寒不禁會心一笑。    回憶笑過之后,他重新展開她第二封回信,墨痕干透還很新,娟秀字跡滿帛都是鼓勵,穆寒又再細細看了一遍,心里又甜蜜,又愧疚。    他離開了,她一人獨睡,她很怕冷的,還愛嬌得很,要他抱著才肯睡覺的。    他曾起誓要守護她一輩子的。    可這次從軍,也不知要分離多久?可能三年五載,也可能十年八年,甚至有可能更久。    聚少離多,常年不見,都是為了他自己。    穆寒憶起孫氏那抹譏誚的笑,還有今日羅平的信,他心下難安。    她越支持鼓勵,他就越難安。    他確實喜愛這全新的軍營環境,這里讓他血脈賁張激情滂湃的一切??伤菜寄钏?,他說過等脫了籍,再稍立下一二戰功就回去的。    她犧牲的已經太多了,穆寒他并不愿意她虛度青春,還要苦苦枯等。    他真的也很想為她做些什么。    穆寒很矛盾。    他心事重重把信帛收好,怔忪許久,之后研墨提筆,可寫了半宿的信,裁了十幾次的絹帛,都沒寫出個所以然來。    然而,不等他想明白作出選擇,第二天就出事了。    出了一件不甚關乎戰局,卻對韓家人影響巨大的事件。    ……    十月初二,初冬。    信軍已差不多收回整個邽國,剩下的長邑藍安二城,由于背靠郇國界,和郇國西南大城岙陵互為犄角,又有郇國重軍屯駐,一時半會并不容易取下來。    信王就不愿意再等,如今申王去世將近三月,各國陸續涉及大小戰事,局勢已大變,已不可能再扭在一起了。    宣告正名的時機也到了。    信王隨即折返最近的邽都,設祭臺,遙奠先帝和在今年初夏再度暴斃的幼帝。    承玉璽,展血詔,痛陳申王不臣狼子野心,歃血立誓不負姜梁所托,廣發檄文布告天下,正式舉起王師大旗。    王師第一劍,劍指郇國!    ……    玉璽血詔一出,震動整個天下。    名正言順,有志名士紛至沓來,就連許多自認沒能力角逐天下,只希望能擇一大國依靠的自保的小國都紛紛靠攏過來。    距離遠的,悄悄送出一封國書;距離近的,直接宣布歸附。    一時,信王未得天下,便已先得了正義人心。    郇王之怒,可想而知?    他距離邽都是最近的,信王展玉璽血詔的第二天,他就接到叫急傳報了。    郇王險些氣得腦溢血,大怒下把整個王帳都給砸了個稀巴爛。    “豈有此理?。?!”    郇王寢衣赤足,披頭散發,直接提劍把整張紫檀大案劈成兩半,“哐當”一聲巨響,他怒不可遏:“韓菀!韓伯齊?。?!”    郇王一瞬間已全部明白過來了,韓伯齊,還有韓菀,這玉璽血詔,必然是韓菀獻給信王的,作為她投向信國的投名狀。    而這個投獻,必然是在她率韓氏通過公羊夷投向他之前。    郇王一時氣恨得連胸臆都炸開:“好一個韓元娘!好?。。?!”    被愚弄的巨大憤怒,還有!那個該死的韓伯齊??!    他是郇國東陽君??!郇國庇護他韓氏多代,給韓氏賜爵讓其生根,這韓伯齊竟然不愿意把玉璽血詔交給他!而是要另尋他人。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更重要的,對他爭奪天下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韓伯齊?。。?!”    “你該死??!”    ……    可韓伯齊已經死了。    過不得幾日,有消息傳回,郇王命焚盡東陽君府,扒了韓氏祖墳,將韓伯齊啟棺焚尸,挫骨揚灰。    ……    訊報發回,穆寒霍地站起,直接整個炕幾撞翻,滾茶潑在他的大腿上,他恍若不覺。    穆寒大驚失色。    他算是最知曉具體詳情的其中一個人。    韓菀早早就想著轉移父祖棺槨,可惜以前一直不行。這墓室封死后重啟墓門并不容易,得卸了墓碑,深挖進去,再用暴力撞拆才行,動靜非常大的。    祖墳挨著東陽君府,乃族人聚居之地,人多眼雜,郇王監視也多,韓菀根本就不敢亂動。    她是和太子丹商定撤退之后,立即遣人回東陽準備,算好了時間,在西郊別院遁撤的同時,一邊通知族人并幫助撤離,另一邊趁亂開墓起棺的。    開墓并不容易,石棺石槨也非常沉重,來不及一次性運走,成功起出來之后,底下人就按計劃運出東陽,先藏在其中一個預備地點的山中。    韓菀打算等風聲過后,才把父祖棺槨運回信國安葬。    誰曾想,有族人自作聰明轉投了郇王,透露棺槨材質和墓門結構復雜破開所需時間,判斷棺槨走不遠。    還自動請纓佯作出一出求救戲碼,韓菀遣去東陽起棺和襄助族人的人上了當,被尾隨確定了棺槨范圍。    郇王怒恨難平,下了死命令搜了出來,最后將韓伯齊開棺焚尸,挫骨揚灰!    穆寒緊緊抿著唇。    片刻,他側頭看太子丹:“殿下?”    太子丹眉心緊蹙吐一口濁氣,聞言頷首:“你去罷,速去速回?!?/br>    “是!”    穆寒飛速轉身。    他現在只能祈禱,韓菀不要太難過太悲慟了。    ……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韓菀得到消息時,她已出卞山關到了邽國,她眼前一黑,直厥了過去。    人直接從馬背上一頭栽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誒,超級肥肥的一章,阿秀盡力了,明天見了哈寶寶們~(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