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而這次白如的話倒是多了些,她主要是詢問各個官員的情況,了解她們的口碑、事跡、品行、性格以及家中情況。 謝宸安這個時候反倒對白如有了點了解,她此前期望她是個能輔佐人的全才,發現她不是之后難免感到失望。而現在來看,雖然實業發展可能是指不上她了,但是她喜歡鉆研人這點,其實也是有著一定的好處的。 現在宛臨的這些官員她暫時不會動,因為她對宛臨的情況和對這些人還不夠了解,但是等她了解情況之后,肯定是要動一動這些人的,無能者和心思不正者肯定是要趁早退位讓賢的。 而到了那個時候白如或許可以為她提供一些切實有力的建議,幫她判斷出到底誰該上位誰該下臺,這其實從某些方面來說也是一件好的事情。 人都是群體性動物,其實很多事情來說的話,爭權斗爭、爾虞我詐,說到底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她擅長這方面的話,那之后與人交涉、外交辭令、或者一些其他人際交往方面的工作則可以試著讓她來做。 其實人沒有萬能的,每個人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謝宸安放下了之前對她過高的希望之后,現在再看她倒發現此人還有些可取之處。 三人在村子里待了半個時辰,而后離開村子開始一路沿著河邊往鬧市的方向走。 之前謝宸安在和那些農戶聊天的時候,其實也有仔細的觀察過她們耕地所用的工具,而這個時候到了河邊則可以觀察田間的灌溉情況。 從目前觀察到的情況來看,這些東西都有很大的改進的空間,謝宸安有著前一世的知識,對此倒是有些想法。不過若是真的讓她自己動手來做的話卻是很難,所以不若召集些能人異士,而后由她提出一些改進的思路,讓她們著力去改善。 跨過了整條河流便是開始往回走的路了。 三人終于到了鬧市,其實說是鬧市并不確切,因為宛臨這些年來的手工業和商品貿易發展的并不是很好,街上的店鋪和行人并不太多,跟京城中的車水馬龍、摩肩接踵相比,已然是差的遠了。 大饒跟其他的國家相比勝就勝在農業、手工業和商品貿易方面。 而宛臨手工業和商品貿易不發達也并非是其他原因,在謝宸安看來,其實就是官府沒有在這方面鼓勵人們去這么做,沒有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開通商路的途徑,事實上一旦人們通過這方面賺到了錢之后,自己就會自然而然的往這方面去發展。 三人轉了一大圈回到宛臨王府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 三人還是早晨吃過的飯,而中間這一路上謝宸安因為心思沉重,并沒有感覺到餓,也沒有想起吃飯的事情。 刑戮不愛說話,謝宸安說走就走,說停就停,謝宸安不吃飯那她也就陪著,她出去辦事的時候幾天不吃飯的情況也是有的,是以這對她來說根本算不得什么。 白如雖然早已經餓了,但是在這兩個人都不說話的情況下,她倒是也沒有自作主張的說要吃飯。民間這邊的狀況她一路跟著下來也都看在眼中,發現各方面的情況的確不是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王上都沒有胃口吃飯了,她怎么還能一心想著吃飯呢?于是也沒有說出來。 而此時謝宸安回到了王府上,這個時候才漸漸感覺到了饑餓,這才想起來自己除了早晨離開之前吃過了早飯,而后就是一天沒吃飯了。 蕭敬之沒有問謝宸安今天具體的情況,而是讓人布了飯菜與她一同慢慢的用著。 蕭敬之到底是大家子弟出身,規矩似乎是融入了他的身體,他一般都是食不言寢不語的,平日里無論是站姿還是坐姿都是十分挺拔。 謝宸安雖然也在宮中受了幾年的教導,不過說起來跟蕭敬之一比卻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謝宸安有的時候看著蕭敬之都會想他這樣會不會有點累? 謝宸安一般的時候也會注意自己作為皇女或者是作為王上的行為舉止,然而今日走了一天,初時不覺得,這個時候一旦坐下來就發現真的還挺累的,尤其是腿腳的部分都變得有些酸痛起來,大腿的肌rou也是有些酸脹的,整個人疲累不堪。 于是她也不再刻意的板著了,肩膀整個兒的松垮下來,吃飯的時候坐的也沒有那么正了。 雖是感覺饑腸轆轆,不過因為一堆事情壓在心頭,謝宸安今天的飯量并不大,略微吃過了些便放下了碗筷。 蕭敬之叫人進來將碗筷收拾了,而后又讓人準備了熱水。 謝宸安換下了那身粗布衣服,整個人浸在熱水之中,今天走了一日倒是難得腳上沒有起水泡,不過即使如此腳底也被磨得有些發疼,這個時候用熱水泡了倒是覺得舒服了不少,整個人也跟著放松了下來。 沐浴過后謝宸安從浴桶中出來,穿上了褻衣走到蕭敬之的身邊,然后將他整個人抱住了。 蕭敬之任謝宸安抱著,從她手上接過了布帛,替她擦拭著身后的長發。 “民間的情況比我想象中的要差很多,去歲的時候因為蝗災,據說冬天餓死了不少的人,而現在很多人家中都沒有種子,是以到現在都還沒有耕種,此時已經不早了,若是再耽誤些日子怕就是來不及了。若是春天無法將糧食種下去,等到秋冬的時候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吃不上飯?!?/br> 謝宸安繼續說道:“為今之計似乎也只有從其他地方購買種子,然后運回來,作為賑濟先下放下去這一種途徑了。不過現在我手頭也就是只有幾千兩銀子罷了,怕是遠遠不夠用。而且糧食從購買到下發的過程中如何避免貪污腐敗,如何避免虛報冒領,都是頗為讓人頭疼的事情?!?/br> 蕭敬之聽了謝宸安的話之后說道:“若是銀兩方面的問題,或許臣能幫忙?!?/br> 謝宸安聽蕭敬之這么說倒是笑了起來,她差點兒忘了蕭敬之本身就是一個小財神來著。不過封地上的事情花他們自己的錢終究不是長久之計,而且蕭敬之經營所得想來也是不易,她也不愿意動蕭敬之的私產,于是只是抱著他說道:“我腦中有一些想法,我先來試試,實在不行再找你求助?!?/br> 蕭敬之笑著應了,“妻主不要一個人硬抗就好?!?/br> 謝宸安繼續說道:“我今日見了農戶才知道原來宛臨的稅收乃是十稅一,一般情況下封地之中十二稅一的比較多,宛臨這稅明顯是高了,我想在之后改成十五稅一。說起來田地的稅收雖然是占封地賦稅的大頭,不過我還是覺得之后鼓勵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會比較好,畢竟大饒的瓷器和紡織品乃是聞名各國的,若是能夠提供些扶持和幫助,后續把這些方面逐漸提升上來之后貿易稅應該會比田地稅更占大頭才是?!?/br> 十稅一聽起來賦稅其實并不高,百姓能擁有一年到頭的百分之九十的收入,然而實際上卻并非如此,畢竟有不少百姓本身是沒有地的,除了賦稅之外還需要交地租,地租一般會占到收益的五到六成,所以說加起來的話百姓一年到手的收益也就只有三四成罷了。 此前謝宸安在范永熙的課上曾經問過她為什么百姓寧愿交地租也不愿意自己開墾荒地,范永熙當時告訴她第一是因為荒蕪的地方一般土壤不是很好,開墾出來之后未必能有好收成。第二則是因為即使是荒地,在前三年不收稅,第四年也會開始收稅的。第三則是因為治安條件問題,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容易碰到野獸和土匪。 開墾荒地和地租這方面的事情她暫時沒精力管,不過去年方才鬧過蟲害,降低賦稅倒是可以給百姓一段兒緩和的時間。 “我打算讓里魁統計各處缺乏糧種情況,一一匯報上來,而后按人頭發下去。而這些領了種子的人,今年的話依舊是按照往年的標準十稅一,而不用領種子的人則改成十五稅一,而后的話等到來年開始所有人都是十五稅一。我今日大概先算了一下,覺得這稅收的差額基本上應該是能將種子的費用填補上?!?/br> “對了,還有灌溉方式、耕種工具,還有防疫驅蟲方面,我覺得都應該改進一下?!?/br> 謝宸安終究是人而不是神,很多問題她想不到,而很多問題她想到了卻暫時不知該怎么解決,但她可以集思廣益,一個人或者不行,但是一群人總有人能夠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本來是想要在了解宛臨這邊的情況之后再慢慢召集人手,但是現在來看若是再拖一段時間便已經過了春耕的季節了,我倒覺得不如現在就直接開始召集能人異士,讓這些人幫忙度過這次難關是首先的,后續還有很多用得到人手的地方,而后若是想替換哪個官員也不用再現找人了,你覺得呢?” 蕭敬之笑道:“早些開始也好?!?/br> “春耕這事比較重要,其實現在就是三方面的問題,第一是購買種子的錢從何而來,第二是如何發放下去才能保證公正到位,第三是這些錢后續如何再收回來。我覺得只要這三方面的問題解決了,那后續便沒有問題了。那我明天便貼公告召集能人異士可好?” 蕭敬之點頭,“如此做是好的,不過有許多人并不識字,若是單純張貼公告的話怕是有很多人不能知曉?!?/br> 謝宸安恍然,這個時代識字并不是那么普及,若是單張貼公告的話的確不妥。 謝宸安忽然說道:“我今日看到有百姓到里魁那邊去質問種子的事情,我之后也是打算讓里魁統計看看每家每戶缺多少種子,而后由她們來統一提交上來,再根據這個數量購買而后發放。 現在想來好像不如直接召集里魁過來開會,這件事就應該跟她們直接說,不然層層指令下放下去,到最后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這樣的話關于此的一些問題也可由他們來傳到民間去,她們是最基層的官員,身邊接觸的人最多,這件事情傳達下去之后得到的反饋自然也是最多的。 這樣的話索性讓她們代為將各個方面的能人異士全都統計下來,而后統一組織考核,若是考核通過看看怎么將他們納入旗下?!?/br> 蕭敬之將謝宸安的頭發擦干之后帶著她到了床上,讓她躺著,自己則幫她放松腿腳。 謝宸安又跟蕭敬之說了些自己的想法,等到事情都有了頭緒之后便開心的抱著他親了幾口。 謝宸安第二日便又將太守馬林給找了過來,讓她集合各地的里魁到幕府。 馬林聽了謝宸安的這話之后便有些不贊同道:“王上,各處的里魁加起來至少也有數百人,若是都召集起來的話頗為耗費時日,若是想要傳達政令的話,直接由臣來逐步下達指令也就是了,本也不必將她們都召集過來?!?/br> 謝宸安聽言道:“我還是想親自見見她們,倒也不必讓她們同一日到幕府。這些人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的確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全都趕到幕府,而且來的人若是太多也不好招待。 這樣,你從距離幕府位置最近的開始讓人分批過來,每次招過來一百人,然后每日輪換,爭取幾日內將所有人都喚過來一次。比如說明日你先將距離比較近的一百人召集過來到幕府,我有話要跟她們說,而后后日再召集一批人過來,如此下來想來三五日功夫便可以將所有人召喚至此讓我都見一遍了?!?/br> 馬林不知道謝宸安這到底是要干什么,心里頭覺得有些打鼓,不過她態度如此堅決,馬林也說服不了她,于是也只能答應下來。 謝宸安之后又讓她給找了幾個文書過來,只說是有些事情讓她們做。 等到幾個文書過來的時候謝宸安便將自己的大概意思跟她們說了。 其實主要就是想起草一份公告,這個公告主要涵蓋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 分就是降低賦稅,第二部分是尋找對此次春耕之事有辦法的人,第三部分則是征集各方面的能人異士。 謝宸安想要招收各種人才,建城、武器制造、工具制造、手工業精湛的、擅長紡織的、擅長瓷器制造的、武藝高強的、善于控制輿論的、善于經商的、能做好文書工作的,凡是認為自己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前來報名進行統計,凡是被肯定才能的,都可能被錄用。 謝宸安將自己的這些話說了之后,讓她們幾人根據她的這些話分別寫稿子,待幾人寫出來之后再進行對比,最后擬定出其中一份寫的比較好的,讓幾人按照此份進行抄寫。每人抄上個幾十張,如此才夠在大范圍內張貼這些告示。 說起來這個世界的印刷術并不發達,是以多半靠人手抄,謝宸安尋思著之后可以把活字印刷術跟人提一下,看看有沒有那個能人異士能針對此做出改良和提升。 謝宸安直至此時方才想起了此前在前一世就十分流行的一句話,二十一世紀什么最重要,當然是人才最重要!她現在缺的就是人才,各方面的人才,能夠幫她把宛臨發展壯大的人才。 想到里魁這邊屆時來上百人場面應該是會比較混亂,謝宸安索性將杜恒和郭山都叫了過來,讓她們每人帶一百人明天過來維持治安。 如此把她們都叫過來,既有維持治安的作用,其實也是在考教郭山的能力。 之前的時候謝宸安從未見過郭山帶兵,是以不知道她具體指揮能力怎么樣,明日的話應該會有一百多人過來,而這嘰嘰喳喳的一百人如何在幕府之中安靜下來,如何避免混亂,如何把她們秩序搞好,這些都是事情。 謝宸安特意囑咐杜恒讓她先不要動手,就先看看郭山這邊的能力。 不得不說馬林雖然比較坑,尤其是在修繕王府這件事上把謝宸安給坑慘了,不過她基層組織能力倒還是有的。 第二天上午謝宸安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聚集在幕府跟前了,眾人都是最基層的官員,頭一回見到像封地之王這么高級別的人,見到謝宸安之后都是匆忙行禮,一副誠惶誠恐的樣子,完全沒有謝宸安之前想的那么混亂。 郭山這個時候帶人將整個幕府包圍在其中,看著秩序還算是不錯,不過因著這些人實在乖巧,倒也看不出她本人的能力了。 烏泱泱的一大片人站在幕府的院子里,謝宸安覺得她的嗓子在沒有大喇叭的情況下怕是很難讓這些人都聽清楚自己想要傳達的意思,于是索性喊了郭山過來,她覺得像郭山這種雄壯的習武之人嗓門應該不小,于是讓她把自己說的話一句一句的喊出來。 至于謝宸安為什么不找杜恒,當然是因為她舍不得。 郭山沒想到謝宸安讓她過來是干這事兒,她有些無語,不過這本是簡單的事情,只是對著眾人喊罷了,她倒也沒有什么拒絕的余地,于是謝宸安說一句她喊一句,清晰地把謝宸安的意思傳達給了所有里魁。 眾人聽說謝宸安要降低賦稅之后都激動得溢于言表,甚至感覺不可置信,然后聽到謝宸安還努力的想要解決春耕問題,并招收能人異士的時候紛紛表示自己那邊有好多能人呢,而后肯定會把她們都拎過來。 謝宸安讓她們把缺多少種子都登記造冊,誰家缺種子,缺多少種子,都要登記清楚。順帶把這些能人異士也登記造冊,誰有什么能力?具體能力有多厲害都要說清楚。若是有哪個里魁不會寫字,或者是旁邊沒有識字之人,無法做到此事的,一定要當即跟她上表,她另外會派文書過去幫忙。 謝宸安這么一說倒真有十幾個人舉手示意自己不會寫字兒旁邊兒也沒有會寫字的人,于是謝宸安將這些人統計了一下。而其他人聽懂了她的話又沒什么其他事的,謝宸安讓她們每人領了一張告示之后就放她們走了,并囑咐她們將告示找明顯的地方貼起來,好讓其他人都看清楚明白她的意思。 眾人此次被叫過來都有些戰戰兢兢,尤其是最近有人罵宛臨王的,她們生怕這次過來是要發落她們,沒想到得知了這天大的好事兒,每個人都歡歡喜喜的拿著告示回去了,有的人甚至出了門兒就開始往家里跑。 謝宸安看到她們這樣子也是心中感慨,只盼著這次的事情能夠盡快的解決,也能多找來些有本事能夠幫助她建設宛臨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隔壁《這見鬼的人生》已經修完文即將恢復更新啦,打滾兒賣萌求收藏,超想湊齊一百個收藏送它去夾子一日游qaq…… 第62章 之后的幾天謝宸安依葫蘆畫瓢, 把剩下的人也一批一批的召集過來,然后跟所有里魁傳達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將那些告示在城中張貼了一部分, 剩下的都給里魁分發了下去。 里魁回去之后紛紛開始做起了統計工作, 而一眾文員也都被謝宸安給派出去協助里魁了。 馬林從里魁那里搞清楚了謝宸安的想法之后曾經來見過她一次,主要是表達對她這做法的不認同,委婉的表示她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宛臨沒有稅收供她打腫臉充胖子買種子下發博名聲了, 另外降低稅收她也不贊同, 表示現在宛臨的稅收每年收上來的這些本來就不多,再降低的話怕就沒辦法維持宛臨的正常運行了。 馬林這話里話外的都在說她不切實際, 讓她不要那么天真,不要輕易改動已經實行了十幾年的政策。 謝宸安反問道:“若是你將宛臨治理的好,各方面都沒有問題, 那自然用不著本王去做出改動?,F在問題這么多, 百姓連春耕的種子都沒有,很多人都吃不上飯,你現在跟我說不要改動實行了十幾年的政策, 你是讓本王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去年冬天死了那么多人,你心里就沒有一點兒愧疚么?” 謝宸安深吸了口氣,繼續說道:“有些事情開始的時候的確是很難,但是這不代表不值得去嘗試, 有了問題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你現在有時間跟我說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去想想春耕的事情怎么解決?!?/br> 馬林見說服不了謝宸安, 最后沉默著離開了。 謝宸安心中給她畫了個大紅色的叉,她這個太守之位也該換個人坐了。 謝宸安此時突然又想起了史振, 之前她讓史振把剩下的文書都給她送過來,眼見已經過去了好幾天了,而她到現在卻仍舊沒有信兒,這時間也拖的太長了些。 謝宸安心中猜到她這幾天應該是在抓緊時間解決此前的賬務問題,不過十幾年的賬目里邊兒的問題怕是不知道有多少,她短時間之內怕是也解決不完,總不可能讓她無限期地拖延下去,而且她這到底是在抓緊時間查漏補缺還是在抓緊時間做假賬還未可知呢,于是謝宸安讓人傳話給史振,讓她次日必須將文書給送到王府。 史振上次剛被謝宸安給敲打過,這次倒是老實了不少,得了信之后第二天傍晚前就把文書都給送過來了,她來的時候眼眶烏黑,眼里充滿了血絲,明顯是這幾天都沒能好好休息。 謝宸安沒跟她多說,讓她把東西放下就讓人離開了。 蕭敬之得了消息帶了楚澗過來,兩個人隨便拿起幾本文書看了起來。 楚澗翻過了沒幾頁就笑道:“這做假賬的水平實在不高,一眼就能讓人看出來?!?/br> 蕭敬之跟著點頭,“這帳目之中的貓膩不小?!?/br> 謝宸安坐在兩人的旁邊跟著一起看,不過她倒是看不出什么,算了算總數發現對得上,也不知蕭敬之和楚澗是怎么一眼就看出這是做了假賬的,于是虛心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