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
斥候道:“尚不知?!?/br> 衛昭快步走到輿圖前,微抖著手指出了黑風嶺的位置。 古揚強攻北關城一個月都沒能將其攻下,眼下進入寒冬,風雪漸大,已不適宜再作戰。頂多再支撐十天,戰事必休。但到來年春日,北狄又會卷土重來。而北燕乃至齊國亂象橫生,唯有趁北狄疲軍之際將其趕出野狼溝外,方能避免春日到來時再陷入與北狄的疲戰中。 北狄耗得起,衛家軍卻耗不起。更別說身后還有一個一心要置衛家于死地的齊國皇帝。衛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整頓兵馬糧餉,穩定北燕。 而北狄汗索朗才登汗位,頂著壓力派出古揚攻城,若一無所獲,北狄朝廷也會人心浮動。更何況北狄遭災,他們急需攻下一座城池來緩解朝廷壓力。 但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送了北關城的防御圖給古揚。 北關城憑借高蘭山的地勢,易守難攻。高蘭山綿延百余里,黑風嶺是地勢最為險要的一段。別說此時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便是天氣好時,最了解地勢的軍中斥候也需要很大的膽量才敢走那段貼著崖壁而形成的狹窄棧道。北狄三十年未犯邊關,那處棧道人跡罕至,荒蕪多年,若不是有防御圖,怕是連完顏氏自己都不知道還有這么一條路。 更為重要的是,這段棧道的末端是一段人工開鑿的秘密通道,直通北關城內。 這條暗道據說是楚恒帝時期,奉命駐兵北關的慕容氏先祖派人開鑿的。此前北狄軍已破了北關城直打到朔州去,是慕容氏力挽狂瀾,以驕兵之計使北狄連連敗退,退出了北關城。但當時國內動蕩,恒帝根基不穩,急需一場勝仗來穩固地位。 慕容氏便趁北狄圍城之際,從城內小安山開始向東挖掘地道,直通城外高蘭山。大軍不眠不休近半月方才粗粗打通地道。休整過后,慕容氏便通過這條地道輸送兵力,秘密離開黑風嶺,搶先抄了北狄大后方。而后大開城門,同北狄決斗。 據說那一戰北狄近乎全軍覆沒,雖然慕容氏損失也不小,但這一戰下來,北狄膽寒,元氣大傷,直接退回草原深處去了。此后百多年,雖有北狄犯關時候,但境況大不相同,將領只需固守關城不叫北狄人入關便可。是以黑風嶺那條棧道便漸漸被人遺忘。 直到楚末戰亂,北狄再犯邊關,慕容雄無意中從先祖的手札中發現了這條密道,便利用此密道又將北狄人打回老家去了。 但眼下被北狄人獲知了這條密道,而北關城內的衛家軍卻毫不知情。 今冬天氣異常的冷,守著下半夜的士兵更是又冷又困,不住的搓著手跺著腳都驅不走入骨的寒氣。 “這天兒可真是怪,才剛入冬就這么冷了,今年可有的熬了?!笔勘妆еy槍一邊往手上呵著氣一邊抱怨。 士兵乙道:“冷也總比沒命強,再冷些這仗就沒法打了?!?/br> “說的也是——誒?”士兵甲忽然探頭往小安山瞧了瞧,那邊黑布隆冬,寒風一吹,卷起樹上殘雪,雪霧迷蒙,視線便更加模糊了。他揉了揉眼,道:“你有沒有看到什么黑影?” 士兵乙也跟著瞇眼看去:“哪來的什么黑影,你眼花了吧?!?/br> 士兵甲一邊蹙著眉一邊扭頭看,總覺得不太對,他用胳膊肘懟了懟士兵乙:“我們還是去看看吧?!?/br> 士兵乙打了個哈欠,縮著脖子點了點頭:“行,多走走還能暖和暖和?!?/br> 二人在寒風中緩慢的向小安山逼近,在靠近小安山一丈的距離忽地頓住腳步。士兵乙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他低聲道:“好像真有聲音?!?/br> 二人握緊手里銀槍,將槍尖對準前方,小心向前邁步。忽地從斜刺里閃出一個人影來。長刀在鋪滿山的積雪映襯下閃著懾人的寒芒,緊接著,兩道熱血噴濺而出,只在地上留下兩道鮮紅的印記。 與此同時,北燕軍都尉派來報信的軍士才見到關城守將唐賀。 唐賀聽那軍士來報,約莫估算了路程和時間,當即眉頭一皺:“恐怕來不及了。聽我軍令,一營全部將士速速前往小安山,務必攔截北狄軍士。二營將士全力守住北城門。關城內戒嚴,務必剿殺所有沖進城中的北狄軍?!?/br> 這時忽然有個副將道:“唐將軍,三公子還在蘭城?!?/br> 唐賀眼皮一跳。 衛家軍雖奪回了蘭城,但實際上蘭城并無任何軍事價值。只有一個小城樓可以據守,擋擋那些打草谷的散兵倒還可以。真遇上大軍,蘭城幾無防守之力。再加上衛家軍兵力捉襟見肘,所以衛儒并未在蘭城安置太多守軍,只留兩千兵將守城。一旦北關城示警,這兩千人也可作為馳援的機動部隊。 此前衛儒一直擔心衛昭不能及時抵達,戰事要拖延至來年春日。沒想到衛昭動作很快,時機正好。于是衛昭奉衛儒之命,留下三千衛家私軍交給唐賀,共同守城。其余人馬皆隨衛儒前往野狼溝。 衛昭多年不見父親,便親自率軍入蘭城,又親自目送父親率軍離去。本打算留宿一晚次日再回北關城的,卻不想竟碰上這事。 斥候道:“唐將軍請三公子速回北關城?!?/br> 狂風席卷而來,厚重的氈帳簾子被風鼓起,細碎的雪花在夾縫中瘋狂涌入。伴著風聲而來的還有隱隱的沉悶的鼓點聲,像氣勢滾滾奔騰而來的千軍萬馬。 衛昭掀開簾子,寒風撲面而來,在耳邊交錯呼嘯?;\罩在夜色下的群山就像沒入深潭的黑龍,碩大的身軀晃動著,大地也跟著震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