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秦望舒笑了笑,道:“住在這祖宅大院里頭的是我們嫡支一系,咱們自己這房便也不說了。我就問你,這大宅院里大大小小的主子,你可認得全?” 秦盛愣了愣,認真的想了想,道:“長輩自是識得的,只是各房孩子多,那些小輩的難免有叫不上名的?!?/br> 秦望舒就笑:“你瞧,這僅僅是咱們嫡支呢。再說秦家村那些早就出了五服的,恐怕路上碰了面都不知是本家人呢。再過個幾十年,我們嫡支一系也將面臨這樣的問題,唯一將我們聯系起來的不過是個姓氏罷了。若是這樣論,天下秦姓者往上數個幾代,怕還都是一家人呢?!?/br> 他將雙手攏在袖中,仰頭看著天邊的云,道:“你看那云聚云散,正如一個家族,一個國家,分分合合乃是常態。哪一個大貴族沒有經歷過這些呢。哪一個國家不是由上一個國家分裂,再融合而來呢。興亡衰敗自有定律,大貴族歷經幾百年的沉浮,把持著天下近乎半數的資源,這是對皇權的制衡。同樣的,在當政者和百姓眼中,這些大貴族也是如同毒瘤一般的存在。他們侵占田地,把持經濟命脈,百姓的每一次災難,都是貴族的狂歡。沉疴頑疾不除,國家如何興盛。便是雄韜偉略如楚景帝,還不是要受大貴族們的掣肘?!?/br> “李家父子當政雖酷,除去貴族固然也有私心使然。但不得不說,他們用強硬的手段更改了朝代發展的規律。下一任帝王無論是仁政還是暴政,都會將這套規律實行下去。因為經此之后,不會有任何一個帝王能夠容忍與貴族共治天下。所以,貴族的覆滅將是必然?!?/br> 秦盛有點懵:“父親,您這是不是有些杞人憂天了。天下貴族何其多,哪能說覆滅就覆滅了?!?/br> 秦望舒瞥了眼秦盛,有些恨鐵不成鋼道:“我突然就羨慕衛儒了,他雖是個莽夫,可卻生了個好兒子啊?!?/br> 秦盛不解。 秦望舒就掰開給他解釋:“衛家小三在各地創建閱書館,幾乎是半砸錢似的讓閱書館在各地興盛起來。如今能讀的起書的人越來越多,加上朝廷重用庶族。只看這一屆的秋考,庶族入朝者已隱隱有超越貴族子弟之勢。這還不夠說明問題么?” 秦盛福至心靈。貴族之所以傳承千百年不倒靠的就是知識的壟斷。而衛昭開放閱書樓,使天下人皆有書可讀,雖比不上貴族之家的藏書,但民間一些技藝也得以流傳。如今雖還不顯,但任由其發展下去…… 利益就那么多,若庶族崛起,自然表示貴族在走向沒落。 雖然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秦盛忽然抬頭看向秦望舒,他一向敬佩父親,他儒雅,睿智,慈愛。而今方才發現,他對父親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其實父親心里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吧。家與國孰重,父親選了國。還有衛家,還有那些真正心懷天下之人?!鼻厥⒛陀行┘悠饋?,仿佛自己在見證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一樣。 秦望舒瞥了他一眼,慢悠悠道:“我只是忽然覺得累了,不想為宗族這些人cao心罷了?!?/br> 第191章 十一月初三,北狄古揚率軍突破北關防線,慕容氏全軍覆沒。衛儒率軍奔襲至北關,勉強將古揚大軍攔截在北關城外。 衛昀吐了口血沫,道:“北狄果然兵馬強悍,我們雖搶占了北關,但損失也不小?!?/br> 衛儒雙手撐著城墻,眺望北方連綿不絕的北狄軍營帳,目光漸沉。 “自楚恒帝時,慕容氏便鎮守燕州一帶。若論同北狄作戰經驗,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抵得過慕容氏?!?/br> 衛昀想到初接手北關城時的慘狀,忍不住在心底嘆了口氣。 “若完顏敏不撤軍,北狄很難有機會突破北關防線。待燕州大勢一定,再派軍出關城,奪回被北狄占去的關外小城,則此戰可定。而今燕州混亂,北狄又值新汗繼位,士氣大漲,只怕很難退敵?!?/br> 衛儒捻起城墻上細碎的沙土,道:“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br> 衛昀偏頭看了眼綿延百里的高蘭山脈,將心中憂慮說出:“侯爺,完顏鴻和尹士均還在北燕境內。城中無兵馬,不用想,他們必定將兵馬藏在高蘭山中。只等我們同北狄兩敗俱傷之際再下山收割?!?/br> 衛儒冷聲道:“從我們進入穿云關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陷入了完顏鴻的圈套中。不過本侯一向信奉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不管陰謀還是陽謀都是徒勞。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進駐北關的目的是為了擊退北狄,保我中土。只要我們達成了這個目的,就算用這條命填了關城外的茫茫黃沙,我們也是勝利者?!?/br> 他抬手指著有些清冷的日光道:“因為我們坦坦蕩蕩,無愧于天地。反之,那些為利益而拋舍人性的畜生,注定一生都活在陰霾之下。殊不知,在他們算計我們的同時,別人或許也在算計他們呢。別忘了,玉山還有慕容氏的主力軍?!?/br> “可二公子現下下落不明,玉山那邊恐怕不能為我所用?!毙l昀道。 衛儒則道:“雖不能為我所用,但更不能為完顏鴻所用,這就夠了?!?/br> 韓崇良的車馬還在路上,行至一半時,忽遇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遠遠的,就著風,他聞到一絲濃重的血腥味。 他正想吩咐人前去查看,卻見那馬飛快逼近,在他車前猛地勒住。馬蹄高高揚起,駿馬一聲長嘶。這一顛簸,馬上人因脫力而沒有控好馬,直接從馬背上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