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沒死但也殘了。 衛淑華幽幽瞪他一眼:“你這是安慰我呢還是戳我肺管子呢?” 衛昭撓了撓鼻頭兒。他覺得曹英如果知道二姐的心結是這個,應該會想到辦法開解的吧。 嗯,畢竟是他們兩個人的事兒,他還是不摻和了,沒看他二姐要發飆了么。 衛昭呲溜一下滑下欄桿,一溜煙兒的跑走了。 遠處剛走到水榭邊上的韓崇良見衛淑華渾身是刺,轉身就走。 誰知衛遠突然驚呼一聲,指著對面道:“呀,三叔怎么跑啦!” 衛淑華聞聲瞇眼看過去,倏地瞪大眼睛,足尖一點,一個蜻蜓點水越過水面,干凈利落的落在地上,長劍橫檔胸前,下巴微抬,道:“小良子,比試比試?!?/br> 韓崇良:我現在走還來得及么…… 被衛淑華狠虐了一頓,韓崇良郁悶的不行,愣是厚著臉皮在歸云院蹭了一頓飯。 好像跟rou有仇一樣,恨恨的咬的一口,道:“阿昭,你今兒怎么惹你二姐了。嚯,好家伙,拿劍砍我跟砍大白菜似的,我都告饒了,她還不放手。攆著我繞你們家那大湖跑了二十八圈才算完。不行不行,我這是替你受過,你得勻我兩壇果子酒?!?/br> 衛昭一把抱住酒壇子:“可美死你了,誰讓你亂竄的。你自己撞我二姐劍尖上,賴我做什么?!?/br> 韓崇良忿忿:“真不夠朋友!” 衛昭瞥了眼韓崇良有些淤青的眼睛,心虛的摳了下桌子,把懷里的半壇子酒往前推了推:“吶,就這些了。剩下的是留給長孫大人的?!?/br> 韓崇良更加悲憤了:“見色忘友!” 說完趕忙把酒壇子搶了過去,生怕衛昭反悔似的。 “話說你最近這么閑的么?怎么三天兩頭就往我家跑,都不用練兵的?” 說起這個韓崇良更郁悶了。 “東大營的兵馬練不練不也就那樣么。眼下皇上要打渭南,滿朝文武都顧著征南軍,哪有空搭理我們啊?!?/br> 他愁悶的替自己倒了杯酒,一仰頭灌了下去,清甜的馨香在口中彌漫開。雖不是什么烈酒,但心中愁苦,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韓崇良臉頰微醺,撐著下巴看著衛昭嘆氣道:“不知道我什么時候才能像我爹一樣披掛上陣,馳騁沙場,做鎮守一方的大將軍?!?/br> 四紈绔中韓崇良是性子最活潑的一個,但衛昭知道他心中一直有個心結。 他們這些將門子看似風光,也不過是表面上而已,其實在武將鎮守邊關期間他們是不可擅自出京的,除非有皇帝的旨意。 齊武帝建立齊國也算是造了楚國的反得了皇位,且他登位時便有北燕,南梁,東越三國虎視眈眈。在此之前,三國都是楚國的國土,那時也不分什么燕人,梁人,越人,齊人。大家都是楚人。甚至當年的齊國公和武帝部下也有許多人祖籍都在三國境內。 所以武帝登基后很怕鎮守邊關的將領會伙同三國一起反攻齊國,因此對戍邊將領的家眷管控尤為嚴格。而且每隔上兩三年戍邊將領便要重新調整,為的就是防止他們私下經營勢力。 衛暄之所以能同衛儒出征是因為衛老太君尚在,皇后也在,甚至中宮還出了嫡子。只要衛儒腦袋不是被驢踢了,定不會造齊國的反。當然,與李淮的那點恩怨就要另說了。 但韓慶同樣也是李家人心里的刺,且韓慶上無父母,又只韓崇良一個嫡子。因此無論如何韓崇良都是不能出京的。 衛昭張了張嘴,一時不知該如何安慰,只好伸出手拍了拍韓崇良的肩膀。 韓崇良委屈的抹了把眼淚,道:“酒喝完了,可我心情還沒好呢?!?/br> 衛昭:……突然就不想安慰他了。 第151章 李淮打開博古架后的暗門,一個黑衣人垂手而立。 “稟皇上,傳國玉璽有消息了?!?/br> 李淮目光陰陰的看著他,道:“三年前你也是這么說的?!?/br> 黑衣人垂眸道:“這次大人親自出手?!?/br> 李淮眸光一閃,又問:“你弟弟還沒有消息?” 黑衣人將頭垂的更低了,掩住眸中的擔憂,低聲說道:“沒有?!?/br> 李淮狠狠的在黑衣人腿上踹了一腳,低聲怒斥:“蠢貨!在南府經營這么多年竟連最親的弟弟都看不住,要你何用!” 黑衣人一個踉蹌匍匐在地:“皇上恕罪,是小人無能?!?/br> 李淮氣得胸膛起伏,半響才平復下來,道:“拿到傳國玉璽,擊殺長孫恪?!?/br> 他從袖口里取出一個瓷瓶扔了過去,冷冷說道:“辦不成你也不用回來了?!?/br> 黑衣人握著瓷瓶的手骨節泛著白,但凡再多一絲氣力,瓷瓶都會瞬間化為齏粉。他頂著頭頂巨大的壓力問道:“什么時候可以接她回家?!?/br> 李淮向前走了一步,居高臨下的俾睨著他。 明黃的衣擺在黑衣人眼前晃動了一下,只聽頭頂傳來一聲攝人的冷笑,而后便聽李淮說道:“等你有命回來吧?!?/br> 黑衣人以頭觸地:“必定回來!” 李淮的心情并沒有因為傳國玉璽的消息而變好,只因朝中關于征南軍的主將人選仍未落定。王奕的人已經發了好幾封密信催促朝廷出兵,若再耽擱下去,只怕渭南生變。 他任命崔奉為將目的自然是想謝蕭崔三家先斗起來。有王奕在渭南打下的底,再有程士詢任副將,崔奉就是個棒槌也能把渭南收回來。他能想到的,謝家自然也能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