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怪不得盯了陳太醫這么多天都沒發現異常,原來一切的根源都在濟仁堂。 杜松只是個小學徒,但也知道利害關系。而且他也沒有機會接觸到那些東西,若是被人發現,頭一個死的就是他。 “……我當時就把那包銀針埋在我家院子樹下了?!?/br> 衛昭似乎還沒從剛才的震驚中緩過神來。 長孫恪借著昏暗的光,悄悄握住衛昭袖子下冰冷的手。 “所以那包銀針并沒有被換進宮去?”問話的是長孫恪。 杜松連忙點頭:“反正換沒換他也不知道。而且他都說了,就是一包銀針而已,能成什么事兒呢?!?/br> 趙同如果知道杜松把那句話又用到了自己身上,想必一定會氣吐血。 衛昭這會兒緩過神來,心情簡直一言難盡。 “后來呢?” “后來趙同就一直沒來找我,我以為事情都定下了,就在杏花巷買了宅子。本想著過些日子就跟濟仁堂解除合約的,可前兒個趙同又來找我了。神神秘秘的,也沒說什么事兒,就說第二天在城西破庵堂見個面。這小子太滑頭了,我怕他又騙我,就先回了趟杏花巷,把房契和銀票取出來交給魏玲保管,還告訴她要是晚上不見我回去,就趕緊報官呢?!?/br> 說到這兒杜松小臉唰的就白了。 “完了完了,魏玲一定惦記我呢,她要是去報官了可怎么辦呀?!?/br> 顯然杜松還沒意識到,這件事魏玲也是從犯,早在杜松被關起來時,衛昭就叫人先一步把魏玲控制起來了。 嗯,他當然不會告訴杜松,他們的人去抓魏玲的時候,這個女人正打算攜款外逃呢。他突然就覺得杜松有點兒可憐了。 杜松不過是個替人跑腿兒的,他知道的事情不多。長孫恪叫人把他帶下去,再把趙同帶來。 臨走時杜松還不忘叮囑:“趙同那小子忒不實誠,大人可要好好審他,不打不老實的?!?/br> 衛昭聞言抽了抽嘴角。 還在牢房里等待審訊的趙同忽然就覺得脊背一涼。 被帶過來時,趙同一直很平靜,被綁在刑架上,趙同還朝衛昭點了點頭。說道:“大人想知道什么就問吧?!?/br> 他自覺這個態度很好了。 長孫恪涼涼的瞥他一眼,緩緩吐出一個字兒來:“打?!?/br> 趙同目瞪口呆,不等他反應過來,油亮亮的鞭子猛地抽了下來,空蕩蕩的審訊室里回蕩著趙同凄慘的叫聲。 杜松蹲在牢房一角,聽著趙同慘烈的聲音,用臟手捂住嘴巴,無聲的大笑起來,笑的眼淚鼻涕一起流。 趙同雖顛沛流離了許多日子,也遭遇過劫匪搶劫,但這樣受刑還是頭一遭。當初對兩個穩婆用刑時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此時這些刑罰全落到自個身上,這滋味真是不好受。 他大叫道:“大人,我說,我什么都說,別打了!” 長孫恪不為所動,衛昭還在一旁遞夾棍。 瞧著趙同被大刑折磨的奄奄一息了,長孫恪這才開口問道:“用秘聞錄藥方配出藥液浸泡的銀針有幾套?!?/br> “兩,兩套。一套用在二少夫人身上,一套被送進了宮。是小張氏為巴結趙嬪獻的方。趙嬪不愿多事,但也沒拒絕,只說若小張氏能做成此事,她必有重賞?!?/br> “所以趙嬪沒有出手?” “沒有?!?/br> “帶下去吧,別叫他死了?!?/br> 準備了一肚子供詞的趙同:……這就完了? 衛昭手里掌握的東西不少,審問杜松之后,很多事便都聯系在一起。審問趙同不過是最后確定一下銀針的去向。 這件事說來很容易。趙同想借小張氏之勢為自己博利,正好又有杜松這個現成的幫手。雖然人膽小又蠢笨,但趙同自以為捏住對方軟肋,前期的事情竟出乎意料的順利。 至于譚大夫和同濟堂,趙同自以為杜松換掉了陳太醫的銀針,只待事發就能讓陳太醫身敗名裂,甚至濟仁堂都會受到波及。但前提是他們的事不會暴露。所以趙同找上同濟堂,只要解決了譚大夫,到時盛京第一醫館勢必歸屬同濟堂。同濟堂自然樂得舍了譚大夫。 衛昭抿著嘴角,目光漸漸沉了下去。 “陳太醫的銀針沒有被換,長姐出事與秘聞錄中的藥方無關?!?/br> 想到趙二夫人的慘狀,衛昭不由得慶幸,幸好不是。 長孫恪道:“但趙家參與了,且他們的目的是叫皇后一尸兩命。趙家的事鬧的滿城風雨,皇上必定知曉消息。案子查到現在,雖沒有找到真兇,可結果卻是皇上想要的?!?/br> 衛昭攥緊拳頭,沉聲說道:“我不會放棄的?!?/br> 第141章 杜松把銀針埋在鹽水巷的院子里。這院子是他和幾個力夫合租的,趁沒人在的時候方才動手埋針。原本打算搬去杏花巷時再將銀針取走的。 院子里只有一顆杏樹,周八稍稍挖了幾下就找到了針包。 只是銀針埋下已有許多時候,藥液已經揮發。但趙同和小張氏手里有藥方,趙同也供出了埋藥渣的地方。有這兩樣物證,同樣可以定罪。 林家人就在此事熱度正高漲時抵達了盛京城。與此同時,林嬤嬤擊鼓鳴冤,更將趙家推向了風口浪尖。 此案最初是衛昭接手,后來長孫恪接替明德與衛昭共同調查此案。但兩人都沒有出現在公堂,而是將證據提交,由大理寺卿沈愿主審。因事涉謀害皇嗣,又有刑部和督察院陪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