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再瞧他眼巴巴看著南府監司,倒像是迫不及待要去南府大獄再逛一圈。 陳靖淮板起臉,冷冷的盯著衛昭。心里卻不由自主的去想衛昭適才說的話。 洪坤額頭已經布滿細密的汗珠,在長孫恪的強大壓迫下,終于還是讓了步。 衛昭被獄卒解下交給門外的長孫恪,又被長孫恪拎著出了北府大獄,將人往馬背上一扔,策馬疾馳,淹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許是困乏至極,衛昭竟一覺睡死過去。待到睜眼,已天光大亮。他恍惚了一陣,發覺自己躺在床上,蓋著被子。被子漿洗過,混著好聞的皂角清香,干凈舒爽。 他坐起身掀開被子,發現自己那身帶血的衣裳被換了下去,身上穿的是自己的里衣。 “南府大獄還給人脫衣裳???” 衛昭撇了下嘴,環視一圈,見屋中陳設簡單,靠窗邊擺放一張書案,上有筆墨紙硯。門旁角落設木架,擱置臉盆擦布皂角等物。墻角處有個衣箱,他下床走過去,打開衣箱發現里面疊放幾件衣裳。 “嘖嘖嘖,還給準備新衣裳吶!” 衛昭笑著扯出一件黑色外衣套在身上,衣裳十分寬大,并不合身,又是黑沉沉的顏色。他噘了下嘴,把衣裳又放了回去。 隨后走到門口,試探著推了推門,果然門從外面被鎖上了。復又去推了推窗,也是一樣。 他饒有興致的在屋里晃了兩圈,點頭贊道:“南府大獄,果然舒服?!?/br> 衛儒一夜沒合眼,直到天蒙蒙亮時,有人擲了枚暗器釘在他房間窗上,上面裹著一張字條。 衛昭無事,稍安勿動。 衛儒忙推開門,卻不見任何人蹤跡,不禁面色一沉。侯府守衛森嚴,此人竟能神不知鬼不覺闖入府中,必是個中高手。 他將門關好,反復查看這字條,思量許久,仍不知是何人所擲。直到報時的梆子敲響,衛儒不動聲色的將字條燒毀,喚來仆從,準備更衣上朝。 皇宮通政殿。 年輕的皇帝一臉倦容的看著一眾朝臣議論紛紛。 果然不出衛儒所料,昨夜梅苑之事早已傳開,朝堂上就此事爭論不休。 “臣有事啟奏?!兵櫯F寺卿鄭舟率先出列道:“昨夜事發后,北燕副使震怒,稱已將四皇子身故之事如實傳奏北燕皇帝,無論如何,都要大齊給北燕一個交代?!?/br> “如何交代?”兵部左侍郎元禹出列質問:“眾所周知,北燕想奪回朔北六州之心不死,若其趁機索要朔北六州,難道我們也拱手相讓?依臣看,梅苑一案究竟如何,還需進一步查明?;噬贤雍?,豈能受制于區區北燕蠻國?!?/br> 鄭舟回道:“正是因為朔北六州,我們才要先發制人。北燕皇子于齊國都城遇害,齊國當率先表態堵住悠悠眾口,則不失大國氣度。屆時北燕再來索要朔北六州便是得寸進尺了?!?/br> 元禹略一思忖,肅然稟道:“皇上,當年朔北盟約時限二十五年,今已過二十四年,關于朔北六州之歸屬亦當從長計議。北燕養精蓄銳多年,于朔北六州志在必得,如此關于梅苑案更當謹而慎之?!?/br> 參政大臣范鐸接過話來,道:“元大人所言甚是。當今四國表面看似平衡,實則暗斗早已如火如荼。南梁東越愈發壯大,不可不防。是以關于北燕一事,臣以為當以穩固兩國邦交為主?!?/br> 話鋒一轉,又道:“君子弘毅,當常懷天下,以仁德為己任,以信義為立身之本。當承君之托,擔民之愿。當不避其難,以一人之身換天下之寧。衛公子刺死北燕皇子于眾目睽睽之下,事實俱在。若無確鑿證據,實難安撫北燕?!?/br> 言外之意,衛昭殺人乃無可辯駁之事,當承擔責任。此言一出,亦有附議者眾多。 梅苑案發,盛京四紈绔皆在現場,而今日朝會,文臣之首的丞相陸鼎和武將之首的鎮國侯衛儒卻都有志一同的不發一言,冷眼旁觀。 關于朔北六州一事,早在年初朝會便已被提及,只是朝臣立場不同,或戰或和,各持己見,至今不曾有定論。梅苑案的棘手之處也正在于此。 元帝半瞇著眼睛掃視群臣,最終將目光落在衛儒身上。許是察覺到皇帝的視線,衛儒終于站了出來。 “臣有愧,裙屐之徒衛昭,于社稷無寸功,于百姓無寸績,承蒙皇恩浩蕩,得享富貴安適,卻不思報國,實乃貽玷閥閱之輩,亦是臣教導無方,臣難辭其咎。然此事關乎國體,干系重大。所謂圣人以天下為度者,當不以己之私情而傷天下之功。臣不敢妄議此事,全憑皇上做主?!?/br> 論起來,衛昭可算是元帝的小舅子。今衛儒一番話便是叫元帝不必顧念私情,秉公處置。朝臣皆贊鎮國侯大義。 這糙漢搜腸刮肚說了這么一套文縐縐的話,元帝頗有興致的瞧了他一眼,隨即收回視線。 “眾卿家說了這么多,朕知諸位心中所想,皆是為我大齊江山社稷。此事既發生在盛京,我大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南府監司帶回一則消息,朕思量許久,遂將此案轉交南府徹查?!?/br> 眾臣一片嘩然。 南府主管情報刺探,抓捕各國細作,沒有人知道南府都有什么人,只知道這盛京城中每天都有人無緣無故的消失…… 若此案移交南府,案情必是極為復雜。 衛儒一顆心又提了起來,若在北府手里,至少還能看見??赡细腥艘幌蛐雄櫜欢?,南府衙門形容虛設,空無一人。也不知昭兒現在過得怎么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