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晉陽?長安?”秦歌是徹底蒙了,“晉陽不是已經把糧草調走了嗎,還有書信?” 賀棲洲道:“你可知道,晉陽是誰的管轄之地?” 秦歌搖頭:“誰?” 賀棲洲起身,借著透過木格窗框灑在桌上的陽光,用指尖沾了水,緩緩在桌上寫下幾個大字——“三王爺”。 第四十三章 羅網織探查現端倪(下) 大孟文淵皇帝登基十年,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安居樂業。 這十年的時光似乎沖淡了孟胤成登基之路的艱辛和坎坷,人們看著年輕的帝王,都不太記得,當初那個挺直腰桿登上皇位的他,只有十八歲。 孟胤成排行第六,生母只是宮中寵妃,并非皇后,皇后誕下一兒一女,唯一的嫡出皇子,排行第三,名為孟祚祥。先帝重用張祺瑞丞相,視他為左膀右臂,事事垂詢,只求國泰民安,甚至連立儲君這事,都向丞相征求過意見。張祺瑞在后宮中沒有親眷女子,也談不上有所偏好,他將宮里這幾位皇子列在紙上,揣摩了一天又一天,終于在面見圣上時得出了結論:儲君之位,當屬于唯一的嫡子三皇子。 當時便已是太傅之位的覃魁立刻反對,理由也很簡單,嫡子有血統,卻未必能成為明君,歷代先帝重賢而非重長,年長與否,嫡庶與否,在賢德面前都得讓步。而整個宮中,最聰穎也最能干的,非六皇子孟胤成莫屬。 這場嫡庶之爭一旦開始,就再沒了盡頭,貴妃作為母親的殷殷期望,太傅作為師父的悉心教導,都讓尚且少年的孟胤成意識到,這條路無論自己愿不愿走,都不得不走下去。 說來也蹊蹺,得了半個朝堂的簇擁,這位三皇子竟以為自己勝券在握,全然不將孟胤成這個弟弟放在眼里。他打心眼里覺得,那張安放在朝堂之上的龍椅,遲早有一天要歸到他孟祚祥手中,就憑他嫡出的身份,他就已經一只腳邁入了飛黃騰達,踏向了萬人之上。 當他以為自己勝券在握時,這災禍便接二連三地向他襲來,一步錯,步步錯,皇位從唾手可得變得遙不可及,終于失之交臂。三皇子在朝堂上的呼聲越來越弱,這層嫡子的鐵布衫終于被擊破,孟祚祥就這樣,被怒不可遏的父皇扔出了長安,趕到了晉陽。 又二年,六皇子孟胤成奉遺詔登基,繼承大統,成為了大孟的新一代帝王,這位少年帝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眾位兄弟封賞,其中也包括這位不得志的三皇子,現在的三王爺。 孟胤成下旨替他翻修了宅院,給了他統領一方的職權。讓天下人都看著,這位少年帝王,是如何寬宥曾經犯了錯的哥哥,如何寬以待人。 可受了這份皇恩的孟祚祥會怎么想,沒人在乎。 一晃十年過去,本以為風平浪靜的國家,再一次出現了異樣,但這一次,孟胤成已不是十年前那個事事需要提醒輔佐的少年,他有了自己的謀算和策略,與身邊人的話也越來越少,他手里常盤著的玉墜,倒成了他唯一的朋友?;蛘哒f,帝王二字本身就意味著孤獨難測。 秦歌聽完,緩緩點了點頭:“原來還有這么回事……那這三王爺,恐怕也不簡單,蟄伏十年,要是真有什么動向……” “對,所以這事,咱們先這么商量著,我找個機會向陛下說明白,你也趕緊布置起來,這事再拖下去就該過年了,萬事都不好安排……” “行,那咱們先這么著?!鼻馗鑼⒈械牟枰伙嫸M,這場會談到此結束。 兩人下了樓,正打算就此告辭,各走各的,免得引人懷疑,忽見得一身穿鎧甲的男子從街那頭,直奔著兩人跑了過來,賀棲洲正納悶,只見這人沖到秦歌跟前,提劍行了一禮:“秦將軍,您怎么在這,今日該您巡防了!” 秦歌一愣:“怎么又是我巡防,今日不是我輪休嗎?” 那人也是一愣,從懷中摸出一個本子,一頁頁翻給秦歌看:“將軍,您看,您輪休的日子是明天,不是今天!整個巡防隊找不到您,這才過來找我的?!?/br> 秦歌看了看本子,整個人站不住了:“我怎么把這事給弄錯了!咱們趕緊回去!” “我看您不在,又問不著蹤跡,已經帶他們巡過一輪,現在正休息,所以我趕緊跑出來找您,過幾個時辰還有一次巡防,您記得一定要去!” 秦歌如蒙大赦,攬過那人的肩膀使勁拍了兩下:“多虧你多虧你,找個機會請你吃飯!我這腦子,一入冬就不太好使,麻煩兄弟們了!” 賀棲洲倒是不奇怪秦歌這四六不著的脾性,但對他手下這個精明的干將倒是在意。趁著兩人還沒走遠,賀棲洲快步上前,攔住了勾肩搭背的兩人:“這位是?” “這位?哈哈哈,我的得力干將!”秦歌毫不見外,向賀棲洲介紹起來,“你也知道我這個人丟三落四的,有什么事都得他幫忙提點著?!?/br> 男子眼力極好,一見賀棲洲問起,立刻自我介紹:“我叫白松枳,是秦將軍手下的校尉,見過賀大人?!?/br> 賀棲洲奇道:“你認識我?” 白松枳點了點頭,笑道:“怎么不認識呢,秦將軍偶爾提起,既是秦將軍的摯友,我自然也有所耳聞?!?/br> 賀棲洲也跟著笑笑:“摯友在心里記掛就好,不必四處宣揚?!?/br> “是?!卑姿设滓活h首,立刻領會了賀棲洲的意思,“我是來接秦將軍回去的,就不打擾賀大人了,往后若是得了空,也可以到營里來坐坐,弟兄們都聽說欽天監測算如神,卻從未見過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