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一看評論,破案了:大家都是被饞的。 饞得看完還舍不得退出,紛紛存圖、推薦,還要寫上欺騙性滿滿的“看一看”評論—— “這個推送,真是引發我深思的引路星!從中得到了很多力量,強推?!?/br> “太好哭了,太勵志了,看完不敢不立刻爬起來奮斗?!?/br> “想創業的朋友們不可錯過的一篇推文,干貨滿滿,經歷豐富,不點,你一定后悔?!?/br> “看完這篇推文,立志去創業,告訴自己,加油!你可以??!” 這么多硬核推薦?于是更多的朋友圈好友產生了好奇,雖然看著標題也不太對(有營銷內味兒了),但也懷著準備喝雞湯的心情點進去,大不了不就是看一篇硬廣嘛。 一點進去。 ???? 臥槽,怎么會是這么多五花八門的美食? 看起來每一個都還賊香! ……草,把人騙進來那個好友誰??? 沒騙人,真的太好哭了,口水都從眼睛里流出來了! 如果讓鯨魚論壇美食區的魚友發現,就會覺得,啊這,這個場景,可真是似曾相識:) 看過推文的人都嘴癢不已—— 不能只有我們被饞到??! 于是他們也開始復制黏貼,打上換湯不換藥的雞湯推薦語,循環了新一輪欺騙式的吸引點擊,對朋友圈進行報復。 雖然大多數人都是被饞走的,并沒把有關創業的內容放在心上,但也不乏有的人看完,確實從中得到了一些經驗。 比如兼職插畫師小林,她正猶豫著要不要辭職,專心做桃寶自繪手機殼。 從頭開始做網店,熬不出來怎么辦? 但看到這個推文以后,她忽然生出了一股勇氣——人家剛從大學畢業,就敢進烹飪學校從頭學起。一年時間能夠發展得這么好,可見努力 天賦 運氣是跟成功掛了大鉤的。她也有天賦和努力,為什么不敢試一試呢? 于是小林反手就打賞了撰寫推文的公眾號一百塊錢,轉頭辭職做創業策劃去了。 還在評論區講述了這個故事以后,留下了努力宣言,結語就是“給自己兩年時間,成功了就回來挖墳”。 姜娜看了還挺欣慰,好歹達到了最初的目的。 而更多閱讀過這個推文的人,生出了要去探店的心思。 啊,太香了,先不管什么創業不創業的了,及時行樂,還是去吃吃喝喝吧! 但最神奇的還是,姜娜發現,自己寫的推文竟然出現在了父母的朋友圈里。 他們不僅轉發,還配上了勵志雞湯發言: [這是一篇看似輕松詼諧,實則很有深度的文章,從一家小店的美食為入口,逐漸切入到店主背后的創業故事,既為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又升華了文章主題,能夠給人一定的思考。值得一看。] 想到之前父母看輕自己做公眾號的態度,姜娜實在忍不住戳開了家群,轉發推送并配文:[這個推文,是我寫的。] 姜家頗受寵愛的大姐最近回國,但因為是含金量很低的海歸空殼,找工作不順利。 她看完父母在朋友圈轉發的推文,還以為他們是在暗示她創業,可是自己一路順風順水,哪里受得了創業的苦哦?正要吐槽推文,就看到小妹發了一句——[是我寫的]。 姜大姐頓時覺得她是意有所指,有些氣惱地開始挑刺,說這個是個例啦,當不得真的啦,還不是對自己不負責,要是運氣差一點不就賠光了巴拉巴拉。 但隨即的事態發展讓她有點懵,一向偏幫自己的父母先是冒頭表揚小妹: [@banana,小妹,你說推文是你寫的?] [那么多人轉發的推文,我看到員工群里也有轉發這個的,原來是你寫的。] [之前聽你說,是有做一個什么美食公眾號,當時也沒放心上,沒想到,原來有這么多人看。] [對呀,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你這回要認真點,爸媽看好你。] [mama也想過了,上次叫你去相親是不太對,畢竟你還沒大學畢業,前途怎么樣也是未卜的,媽跟你道個歉。] 姜大姐這才發覺,父母原先并不知道推文是姜娜撰寫的,那就排除了支持女兒特意轉發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他們就是要轉給某些人(比如自己)看。 然后姜家父母將話題扯回到大女兒的身上。 [大妞,你也不能全盤否定人家創業者,是不是?我仔細看過這個文章了,至少她的成功能夠證明一點,勇敢和努力還是好用的,會比放棄嘗試要多一些可能性……] 什么意思,爸媽難道是在拐著彎,指責自己不夠努力,只會逃避放棄嗎? 姜大姐有些郁悶,但也不得不先敷衍爸媽兩句,畢竟她現在的生活費還得找他們拿。 這事情她不計較。父母一時間的指責也就罷了,他們對自己那么多年都寵過來了,難不成還會一夜變天嗎。 姜大姐更緊張的是,小妹現在還沒畢業就先賺錢了,她會不會很得意,暗中笑話留學回來卻沒找到工作的自己? 事實證明姜大姐想多了,她小妹根本沒那個閑工夫,甚至沒把父母的話放在心上。 姜娜現在堅定了不少,還是自己經濟獨立比較重要。至于父母態度轉變?那估計就是一時的,靠不住。那么多年的人心偏頗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扭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