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書迷正在閱讀:刀斬山河、歡迎使用血族聯通[娛樂圈]、全星際最萌的蛇、死對頭穿成反派師尊、作精Omega理直氣壯、王爺他總想和我談感情、我在敵國皇宮當貓的日子、渡靈者說、我們離婚吧!、人美心善女魔頭[穿書]
在百里奕禎還未被押上來之前,尚書令魏謙便做了開場,在殿前拱著手亮聲道:“忠國候欺君罔上,仗著自己是忠良后裔便無法無天,貪贓枉法,危害一方,微臣懇請皇上必定嚴懲不殆!” 坐在龍椅上的人一身黃袍明晃晃,臉上陰沉得猶如山雨欲來,“將罪臣百里奕禎押上來!” 這些時日被當做罪人對待的百里奕禎只穿著里衣,臉上沾了些污垢,頭發有些凌亂,發髻之中掉落了幾縷垂在臉前。文武百官在中間讓出了一條大道,百里奕禎被押上來后,便跪在了地上,手上的鐐銬接觸地面時發出清脆的聲響。 龍椅上的人揚著下巴,道:“百里奕禎,你可知罪!” 百里奕禎挺直了腰板,看著龍椅上的人道:“回皇上,臣沒有罪!” “你欺君罔上,貪贓枉法,還敢說沒罪?!” 百里奕禎大義凜然道:“臣所作所為皆光明磊落,全依照大睿律法辦事,未曾做過欺君和貪污之事?!?/br> 皇帝不屑,“那你有何證據證明你無罪?” 百里奕禎垂頭,緊咬牙關,看著地面的影子,“臣沒有?!?/br> “你既不能證明你無罪,而他人卻有證據證明你有罪,這,你還敢說自己是無罪之身?” 皇帝一句話剛說完,身邊的太監便十分機靈地扯著嗓子對著金鑾殿的門口喊道:“傳工部幾位大人上殿!” 隨后,不過半響,便從門口涌進來幾位和百里奕禎差不多裝扮的人,因著此事重大,所以派去徐州的官員都被押了回來,他們也不例外。 只是,御史臺押著他們回來時,顯然待幾位工部的大人好些,那個落魄的形容也不過是做做樣子。 幾個作證的越說越離譜。 一個說:“皇上,自那官餉撥下之后,百里大人便沒讓微臣等人靠近,說是怕我等偷了銀子?!?/br> “有一日微臣正見著百里大人在房中清點銀子,心里一驚,不料還被他發現了,他說要給點掩口費,微臣不敢受賄,便沒有答應,事后,百里大人還拿出了微臣家人的性命要挾,讓微臣不得將此事掩埋在心,過后也是痛心疾首啊?!?/br> “賬本也是百里大人一手掌管的,他說微臣等人工部出身,學術不精,便沒有將賬本給我們過目?!?/br> …… 聽著他們的證詞,百里奕禎只垂著頭,看著地面,唇角微微上揚,口中小聲呢喃,“說得可真好聽?!?/br> 那幾個工部官員之中,還有一人雙手奉上了賬本,說是在百里奕禎的床頭發現的。太監過來接過賬本給皇帝看,皇帝看后,雷霆大發,立即將那賬本摔在腳下。 對著玉階之下的人喝道:“百里奕禎,你還不認罪!” 惹怒了龍顏,百里奕禎心有余力而不足,自己勢單力薄,根本不能和那一群幕后黑手匹敵。 皇帝道:“來人,將百里奕禎押下去,打入天牢重罪房,聽后朕的發落!” 此時,一個聲音道:“且慢!” 文武百官和皇帝皆看向金鑾殿門口突然出現的一身藍色官服的男子,背著光,他的身旁便好似有萬丈光芒迸射而出。 中書令歐陽玨見到此人,心中懸著的那顆石頭總算放下了。而尚書令和工部等官員見到此人,便心中一驚。 南宮煦夜提步向前,在玉階之下,百里奕禎身旁,拱手道:“皇上,此案還有蹊蹺,請皇上明察后,再來定奪?!?/br> 龍椅上的人睜圓雙眼,看著南宮煦夜道:“人證物證俱在,熙陽王難道還要為他狡辯不成?” 南宮煦夜道:“回皇上,臣并非要為百里大人狡辯?!?/br> “那你是作甚?” 南宮煦夜彎腰拱手,揚聲道:“臣有證據證明百里大人無罪?!?/br> 在場的人都怔愣住,而百里奕禎也猛然抬頭看著南宮煦夜。尚書令有些心虛,便急忙出列道:“王爺,聽聞你得了怪病,這些日都在府上修養,你又何來證據證明忠國候無罪?!” 南宮煦夜不回頭,挺直了身子,“魏大人姑且讓本王將緣由說清道明?!?/br> 尚書令心中畏懼南宮煦夜會挖出些什么隱情,便向著皇帝道:“皇上,忠國候欺君罔上,貪贓枉法,請皇上賜罪!” 南宮煦夜不理會在身后極力想了結此事的魏謙,而尚書令像是狗急跳墻,極力爭辯道:“皇上,此案人證物證俱在,請皇上……” 一句話沒說完,龍椅上的一拍龍椅的扶手,大聲喝道:“夠了!” 這一聲呵斥令殿下文武百官都驚了一驚,隨后,魏謙又深深作揖,道:“請皇上息怒!” 皇帝瞥了一眼府著身的魏謙,視線最后落在了南宮煦夜身上,“熙陽王,你且將你要說的話說下去,朕倒要看看,你怎么為百里奕禎脫罪?!?/br> 南宮煦夜做了一揖,“謝皇上!” 魏謙身子抖了抖,心中早已如擂鼓,額上冷汗直流。 ☆、27懲治·洗冤錄 南宮煦夜站直了身子,抬著袖,道:“此事要追溯到兩年前,皇上下令開鑿徐州運河,派了工部侍郎陳大人前去監鑿,而徐州官員負責征收力役和具體開鑿事宜。朝廷撥下開鑿運河的官銀按理說都是要經徐州官員之手的,過后數目只需向監鑿官員上報便可。只是,據臣所知,這兩年來,被征來的力役常常沒有一口飽飯吃,冬日也只是裹著薄被,日子過得連那街頭乞丐都比不上,如此一來也難怪原本三年工期的運河,兩年多一半都沒修到。撥下去的官銀用在開鑿運河上的也只是鳳毛麟角,試問,在百里大人之前,那些沒有用在開鑿運河之上的官銀都入了誰的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