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身后有太監輕聲提醒道:“皇上,文武百官還在宴上候著您呢?!?/br> 之后便沒了聲音,良久,臨窗而立的人回道:“朕這就去?!?/br> 景陽王登基稱帝后,改國號為玥,年號為建軒,史稱景帝。景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廣納諫言,成為大蘄史上被人千古傳誦的一代明君! 建軒二年,景帝重新編制大蘄的賦稅法,減輕了老百姓繁重的賦稅,提高了大蘄子民務農的積極性。同年,景帝親自監督御史臺,懲治了一批貪官污吏,贏來了老百姓的高聲叫好。 建軒三年,朝中的幾位元老每日上奏折一本,懇請景帝盡快填充后宮。對于此事,景帝每次都以政事繁忙為由婉拒。幾位元老硬是不罷休,齊齊聚到了御書房,身后的幾個太監抱了好幾十張各家名門貴族的千金的畫像,彎腰拱手作揖請景帝挑選這其中中意的。 已拜為大將軍的炎武才不管那一群沒事找事的元老是當了幾朝的官服侍過幾朝皇帝,對著他們便是一頓訓,“皇上又不是你們家兒子,我說你們怎么就能管那么多,都拒絕還幾百次了你們還不知罷休。你們可別忘了,上一個昏君就是被女色迷得神魂顛倒才把這江山搞壞的!現在皇上收拾這個爛攤子容易么?每日忙著處理政事還來不及怎么有心思去管那兒女私情!” 一個很小的聲音在下面說:“這一國之君的后宮無一嬪妃貴人不成體統啊?!?/br> “哈?不成體統,什么不成體統!這一輩子不娶媳婦的人多著呢,難道還要明文規定男人一定要娶親么?!既然皇上說不娶必是心里已經有人了,你們還逼著他娶別家女子作甚!” 幾位元老頓時大喜,忙問道:“不知將軍皇上中意的人現在在何處?” 炎武咋舌,撓著后腦咽了咽口水,“那個,哎,你們別管就對了!皇上喜歡誰還要告訴你們不成?” “那……皇上可有說打算何時將那位佳人收入后宮呢?” “我都說你們別管這么多了,你們怎么還問,等到了時機,皇上自然給各位一個交代!”說完,炎武便大搖大擺地走了。 從此,幾位元老便沒有再提立妃一事。 建軒五年,匋國再次入侵大蘄的北竟,繆俊青將軍與炎武大將軍領兵應戰,不單將匋軍打退,還為大蘄開疆拓土,增加了十幾座城池。同年十一月,匋軍請降,并承若每年向大蘄進貢白銀一百萬兩,絲帛五十萬匹。大蘄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泱泱大國! 曾經那個紅惜懷中的男嬰名叫唐鈺軒,是景帝為他取得一個名字。五歲大的唐鈺軒像極了當年那個老是纏著唐曦的小唐幻玥,見到唐曦便蹬著小短腿往他那邊跑??粗莻€向自己迎面跑來的孩童,景帝的眼眶不禁紅了,當年那個小小的身影歷歷在目,無論是動作還是臉上的神情,都跟他如出一轍。 唐曦彎下腰,張開了雙臂將小唐鈺軒包入懷里,小家伙趁機在他臉上印了一個口水印,而后蹭著他的耳鬢撒嬌道:“皇叔,我不要去太學院!” 唐曦便慣著他,就像當年慣著唐幻玥那般,“那以后就叫夫子過來?!?/br> “不要,我要皇叔教我?!?/br> 旁邊的太監瞇笑著說:“皇上每日滿政務可沒有時間,你還是乖乖地讓太學院的夫子們教吧?!?/br> 唐鈺軒在唐曦的懷里蹬腿,“不,我就要皇叔教我!” 經他這么一撒嬌,唐曦又點頭了,“好好,以后我教你?!?/br> 小唐鈺軒這才滿意的笑了。 建軒六年,岷州大旱,連續四個月未見一滴雨水,土地干裂,農作物毫無收成可言,百姓叫苦連天怨聲載道。景帝下令將國庫的存糧發放給受災的老百姓,還鼓勵各地集糧救濟岷州。八月,景帝御駕親臨岷州查看災情,老百姓私下都稱贊這位在位不久卻政績顯赫的國君,說他是大蘄子民的福分,是天下蒼生的救星。 隨駕同行的炎武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對景帝說:“皇上,這里離屏山就一天的行程,也不耽擱什么時間,那個,畢竟六年沒見了,您要不要去看看?!?/br> 手持書卷的景帝默不作聲,良久,才道:“罷了?!?/br> 不是不想見,而是不敢見,見了就會舍不得離開,見了一次就會再想見第二次,第三次,見了之后的日子若是見不到,心就會更痛,所以,不如不見。 他是一國之君,身上背負的是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天下蒼生的安寧,放不下也離不開。 他是一宮之主,此生便注定了在寒星宮終老,孤獨也好寂寥也罷,直至灰飛煙滅。 建軒八年,因岷州氣候特殊,景帝下令在岷州修建水壩,作儲水之用,以備在少雨干旱時灌溉農田,增加農作物收成。水壩在次年的十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后,岷州旱災高頻發生一事得到了有力的緩解。 建軒十一年,景帝因多年cao勞政事,積勞成怨便纏綿病榻。各地百姓紛紛向朝廷進貢上好的藥材補品,在進貢來的各種名貴藥材補品中,其中一個錦盒里面裝了一顆丹藥,里面有一張小字條,只寫了幾個字,“早日安康?!?/br> 景帝捧著那一方錦盒,那幾個‘早日安康’幾個字他不只看了一遍,那樣的熟悉的字體,只需一眼便能辨認出來,那樣的丹藥,吃了便除百病。送這錦盒的,除了他還有誰? 建軒十三年。那一日,景帝整日愁眉不展,將去過的地方找了一個遍,就是沒有找到那樣東西。宮中的太監宮女也幫著找,找了一天還是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