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一襲漆黑肅殺的軍裝,即使是接近四十度的高溫下、扣子仍系得嚴嚴實實。長發如瀑披散于肩,蒼白如雪的皮膚雖隱于黑暗中卻仍泛著冷光,一雙憂郁多情的綠眸在看到他的瞬間,不經意間流露出些許溫淳笑意:“神父,好久不見?!?/br> “……沈將軍?” 莫里森神父幾乎沒認出他來。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如今的沈長河與他記憶中那位干練的短發美青年已是大不相同:半年不見,他瘦了不止一星半點,可臉上的病容卻奇跡般地消失了。雖說如此,他看起來卻也并不像一個正常的、健康的人;美則美矣,卻美得沒有絲毫活人氣息。 不知是不是錯覺,莫里森驚恐地發現——自己竟聽不到他的呼吸聲了。西南炎熱,可從他一進這間屋子,就只能感到森森冷氣撲面而來,而且愈是接近他、這種感覺便愈發強烈! “感謝將軍相救之恩,我……”半晌,他結結巴巴地開口道,試圖掩飾住自己對他本能的恐懼。沈長河輕輕搖頭,笑道:“該我感謝你才對——謝謝你,拼盡全力保護我國國民,人們會記得你為挽救生命所做的一切努力?!?/br> “涼州的秦國公民真的太慘了……”提及此事,莫里森又一次忍不住落下淚來:“東瀛軍隊簡直就是一群野獸,我沒辦法,沒辦法啊……我眼睜睜看著他們用刺刀挑開孕婦的肚子,把胎兒挑在刀尖上取樂,卻沒法救下她們,我他媽的就是個廢物,廢物!” 說到最后,他已是歇斯底里,泣不成聲。沈長河安靜地聽他發泄完情緒,才道:“我知道了。神父,過些日子大洋國會派軍機撤僑,為了安全起見,你回國吧?!?/br> “不!”孰料,莫里森抹了一把眼淚,決絕道:“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我代他老人家將圣光帶到這世間每一個黑暗的角落,我又怎能臨陣脫逃!將軍,我懂得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可以做軍醫上戰場,請讓我加入您的軍隊!” 聞言,沈長河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幽深碧綠的眸子里流露出些許難以名狀的復雜神色:“你知不知道,大洋國已經正式對東瀛宣戰了?!?/br> “……”莫里森神父不明所以地睜大了雙眼。沈長河嘆了口氣,耐心地解釋道:“這就意味著,如果堅持留在秦國,你‘大洋國公民’的身份將會給你帶來不可預料的危險?!?/br> 莫里森沉默良久。沈長河以為他這是動搖了,便又微笑著補充了一句:“這是秦人與東瀛人的戰爭,與你們大洋國人無關。你已經為秦國做了很多,我希望你能活下去?!?/br> 將軍語氣相當懇切,可莫里森卻有著一套自成體系的想法。他一直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國際主義者”——神愛世人,他作為上帝在人間的信道者,自然也該大公無私地拯救蕓蕓眾生。對于他令人無法理解的執著,沈長河卻沒有精力再去耐心糾正:因為很快,他就再次投身到前線中去了。 莫里森是個觀察力很強的人。在臨時指揮所里住了幾天之后,他就發現了沈長河身上“與眾不同”之處。這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將軍從不與其他人一起用餐,每次出門必然戴著對于他來說大的有些過分的軍帽、披著幾乎可謂密不透風的軍用斗篷——無論天氣多熱,都不例外。這種種怪異之處,讓莫里森不由得起了疑心;不過,他雖然此刻已經想到了某個很可怕的答案,但卻并不因此而感到恐懼。 因為他近乎固執的執著,沈長河只得安排他留了下來:說是做一名“軍醫”,實則根本不需要他做什么。巴南山巍峨聳立、綿延不絕,將海拔接近一千米的瀾滄城與出于平原地區的涼州城生生割裂開來,也使得東瀛派遣軍不得不對著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望洋興嘆”,也因此,兩國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對峙之中;如此一來,戰事也就隨之少了許多。 此時的流亡政府呢? 從涼州陷落的那天開始,維新政府大總統陳錫寧就帶著他的殘兵敗將逃到了西南邊境的緬北地區——那里是大洋國的海外殖民地。大洋國目前算是維新政府的“友邦”,在軍事、外交各方面都對它有過頗多“關照”。又或者說,比起已成為東瀛帝國“傀儡”的東北軍政府以及近年來愈發親近基輔羅斯的西南軍政府,大洋國只能選擇“正統且軟弱”的維新政府作為扶持對象、以及其在秦國的合法利益代言人。 也就是說,如今風雨飄搖的大秦合眾國中,唯一還能抵抗東瀛鐵蹄的武裝力量,就只剩下沈長河的滇軍了。 因為之前“公審”中那件轟動了全世界的桃色丑聞,民間對西南將軍沈長河的評價可謂一落千丈。盡管作為那樁丑聞“女主角”的謝忱舟已經承認了她自己并非受害者而是始作俑者,可亂*倫的事實畢竟也是真實存在的。這樁“丑聞”最致命之處不在于兩人之間的□□,而在沈長河“身為男子卻被一個女人‘玷污’了”這個極其不合常理且驚世駭俗的情節——就連時下最狂野的小說也絕不敢寫出這樣的故事。 在“強*jian”這種特定情境下,受害者通常要承擔比施暴者更沉重的輿論譴責,此中道理,古往今來,概莫能外。 “好在謝忱舟已經死了?!迸紶?,莫里森神父也會聽到滇軍部分將領如是悄悄議論。 “這妖女就是個混賬白眼兒狼,將軍養條狗都比養她強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