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那年,桃花雨下
林沐雪卻覺得,歌曲的唱法,那像卓文君的“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倍嗌賻c挽留的柔軟。不像朱淑真休了丈夫回娘家的決絕,不留一點余地;也可以一會兒粗獷唱秦腔,一會兒吳語軟噥哼昆曲。 藝術,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而藝術的人,自有一種魅力,由內而外噴礴而出。 林沐雪看著這個長像平凡的女生,魅力卻在她的歌唱著四射,顯示出一種另類的嫵媚和吸引力。 好看的人,看久了也就習慣了。而人的魅力,卻會經久不衰,彌久愈堅,時不時給人一些驚喜。 在驚喜中你會發現一種美,一種好的感受,讓人覺得舒坦,讓人產生一種喜歡的情愫。 她,她的鄒老師、游老師,只有在鋼琴旁,在歌唱中,在唱法的講授下,生出的那種美麗,那種氣質,那種魅力,讓人一見傾情,沉醉不起。 林沐雪想起了那個背影…….. 有一次去合江法王寺,與她擦身而過的那個年輕和尚。 落入她眼內的他的背影:長身玉立,青衣布衫,獨自行走在禪房石徑,道兩邊花木扶蘇。腦內記憶中,只有他禮佛頌經的聲音在縹渺中回蕩。 只有鐘鼓蘗蘗、梵音裊裊升起時,矇眬仿佛中,如辯機沐著唐風宋雨走來;如倉央嘉措乘著風馬旗而來;如蘇曼殊捧著一缽無情淚,踏過櫻花橋走來的身影。 如一杯清涼的酒,讓人沾唇即醉。 他只有一個背影投影在林沐雪的眼波中,他的面容就如霧靄沉沉,迷離而神秘。 你可以為他編撰一個凄美又感天動地的故事,也可以為他投影玄奘的“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br> 排練結束后,林沐雪立馬找出不知哪個戶外群友偷拍到的那個和尚的照片:只有,他的背影! 她把在一個周末下午畫的白描古典仕女畫拿了出來,畫中的仕女云鬢高挽,斜斜地插著一根飾有蘋果綠翡翠花瓣的檀木雕花簪子,長長的耳線上吊著兩丸白冰種翡翠小水滴,一襲粉衣飄逸輕飏。 她站在桃花樹下,四周粉色花瓣如雨飄灑,落在她的衣襟,沾上她的發梢....... 林沐雪為這幅畫杜撰了一個故事,女主就是這個仕女。 而男主,她終于找到了,就是照片中那個和尚的背影。 她把故事發到美篇,配圖就是仕女、背影、還有網上找的三四張寺廟青磚黛瓦、雨雪風霜、很貼合故事描述場景的圖片,背景選用“賞花”中的桃花瓣動感飄落而下,再配上一曲《三生三世》里的“涼涼”作配文音樂。 偶爾,林沐雪會翻看自己的美篇,留戀在自己的字里行間。美篇中加精的雖然不多,好在她并不在乎。qq、微信、美篇,哪里似乎都存在著一種套路:你為我點贊,我給你轉發,相互點贊,相互關注。良莠糝雜其間,也沒幾人認真去讀、去看。 好在,她把碼字只當是一種愛好,一種寄托,閑時的一種消遣,就好! 那年,桃花雨下 某日閑散,臨摹白描,雖為小白,卻意興勃發。恰尋的三兩張圖片,加在一起,杜撰取樂。如下…… 那一年,你一襲白衫, 長身玉立,風清月朗,飄逸如仙。 那一年,桃花樹下, 你撫古琴而坐, 撥動纖細的琴弦,音韻在指尖流淌。 那一年,你靈動如猿, 劍氣如虹,舞動一樹花雨旋飛。 這一年,你僧衣褐黃, 孤愁寂冷,凄清寡淡。 這一年,閑池閣旁, 你靜坐青石,清澈明凈的水, 獨灑一池愁。 這一年,風霜浸濕青色的瓦, 你禮佛誦經的聲音, 穿透廟堂厚重的墻, 卻憂傷了誰的心? 那一年, 桃花雨下…… 誰續??? 最初林沐雪是發在qq空間里的,上面部分杜撰完,發說說甩了出去。 過了三十多天那么久,發出去的桃花令沒人接,也沒人續下去。 她嘆了口氣,沒人有她這么無聊的吧? 可有一天夜晚,外面,下著無聲的細雨,萬物沉浸在云山霧雨中。室內,從精致的盤香銅爐里升騰起縷縷檀香,在裊娜的清風中起舞。 林沐雪慵懶地窩在沙發上,電視里播放著古裝穿越劇,驅散了一個人的世界的冷清。 長桿轉折臺燈下,林沐雪抱著本白落梅的散文,留連陶醉在她的字里行間。 偶爾她去看一眼電視劇中美侖美奐的場景,布置得精巧雅致。雕花木窗欞、木門,茶具、茶盤、茶具,室內布局、插花藝術,色彩搭配……..很是典雅,養眼。 讓觀眾有耐力大概了解下又臭又長又啰嗦的故事情節下,也讓人享受一場視覺大餐來作為耐心的補償。 靜靜的夜,安靜的環境中,qq提示音可以劃破夜靜寂。 有新消息或有新的留言? 她打開,居然有新的留言,她感到欣喜,也充滿好奇,別人的故事會是怎么樣的續寫?怎么樣的心思? 卻是江著續的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