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節
“母妃知道你的意思??蛇@幾個鋪子是母妃自己的,又不是王妃的公賬。母妃想要給誰就給誰,難道還有人說半句不是?”齊王妃當初嫁進齊王府的時候,帶來的嫁妝很是豐厚。這也是她的底氣,哪怕是到了齊老太君面前也抬/頭/挺/胸,無需看任何人的臉色。 “還是再等等?!饼R瀾是不會給任何人留下編排姜菱的機會的。既然姜菱還沒嫁進齊王府,那就不要接觸齊王府的任何事宜。姜菱的本事,他心里最清楚,無需向任何人證明。 如若齊王妃真的那么感興趣,只管拭目以待便是。以齊瀾對姜菱的了解,姜菱在帝都皇城買了宅院之后,是不會干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的。待到那個時候,便是姜菱大放光彩的時候了。 因著齊瀾極力反對,齊王妃只得妥協。也罷,孩子們的事情還是交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吧!齊瀾是有主見的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鬧不出大的亂子。 更何況,即便齊瀾和姜菱真翻出了浪花,不是還有她和齊王爺在么!再者,圣上和太子也不是吃素的,現下這般處境,不是連齊老太君都悄無聲息了? 齊老太君確實沒有了動作。她最開始將齊瀾和姜菱叫回帝都,是為了拆散兩人??善R瀾帶著姜菱進了宮,還面見了圣上。更讓齊老太君窩火的是,圣上竟然對姜菱另眼相待了。 齊老太君是真的想不通,姜菱到底哪里好了,值得齊瀾這般死心塌地,連圣上都退讓了。還有皇太后那邊,莫名其妙也站了隊,居然還說起姜菱好了。 不要以為齊老太君沒有聽出皇太后話里的事不關己。不就是想著齊瀾不是自己的親孫子,哪怕娶個平民女子也跟皇太后無關么! 恰恰相反,在知道姜菱的出身之后,只怕皇太后還樂在心中,默默偷笑,巴不得齊瀾立馬將姜菱娶回家,好徹底打壓下齊瀾的風頭呢! 說實話,齊老太君這些年其實是解氣的。 早年齊老太君還在后宮當妃嬪的時候,沒少被皇太后打壓。誰讓皇太后是正宮,她只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小妃嬪呢?彼時要不是她足夠的卑微,又足夠的低聲下氣,只怕連齊王爺這個兒子都護不住。 不過也正是她足夠的識時務,皇太后對她才會特別的不提防。再然后,她對皇太后的那些手段也了然于胸,很是清楚。乃至于齊王爺分府出宮,她二話不說就主動去求了皇太后,乖乖離開皇宮,不再礙皇太后的眼。 灰溜溜的離開皇宮,齊老太君哪里會甘心?只不過這份不甘心她隱藏的很好,也始終沒能尋到機會發泄出來。直到,齊瀾被圣上看重。 一開始齊老太君只當圣上是在作戲。畢竟圣上有太子,還有其他諸位皇子,怎么可能會對齊瀾這么一個侄子那般的上心? 可圣上就是護了齊瀾這么多年,對齊瀾比對太子和其他皇子還要更加的放任和縱容,跌破所有人的認知,也驚呆了宮內外所有的人。 再然后,齊老太君就高興了?;侍笤賲柡σ蚕氩坏?,她的孫子貴為太子卻比不上齊瀾吧! 只憑這一點,齊老太君就偷樂了好些年。只可惜而今因著一個姜菱,齊老太君的竊喜轉瞬間消失殆盡,化為虛無。 第131章 齊老太君是真的很在意齊瀾的世子妃人選。哪怕不是金綿綿, 也不能是姜菱。整個帝都皇城那么多世家千金,齊瀾大可以隨便挑選,但就是不準選姜菱。 這是齊老太君的底氣所在, 無論如何都不能輸給皇太后, 也不想被皇太后瞧不起。 不過很可惜的是, 齊老太君根本做不了齊瀾的主。哪怕她率先退讓了一步,不再強/行/逼/著齊瀾必須跟金綿綿接觸,卻也還是沒能挽回齊瀾的心。 實在氣不過, 齊老太君到底還是找上了齊王爺和齊王妃。 如若只找齊王妃, 齊王妃肯定會老老實實的去面見齊老太君。但齊王妃早就習慣了跟齊老太君陽奉陰違, 反正在齊王妃面前,她就是各種點頭,老老實實的一句反駁也沒有。 但是離開了齊老太君的視線, 齊王妃就又是另外一番面孔了。 很清楚齊王妃很是慣寵齊瀾,齊老太君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必須跟齊王爺面對面的談一談。 “本太君不是非要拘著世子??伤降资窃蹅凖R王府的世子, 代表的是咱們齊王府的顏面, 你就非要眼睜睜看著他迎娶一個平民女子過府?這豈不是貽笑大方, 壞了咱們齊王府的名聲?本太君可不想以后一出門就被人指指點點,這個臉本太君丟不起?!饼R老太君看也不看坐在旁邊的齊王妃, 一味盯著齊王爺說道。 在來齊老太君這里的路上, 齊王爺已經聽齊王妃說了大致會因著是什么事。此刻聽齊老太君義憤填膺的指責, 齊王爺除了搖頭還是搖頭:“老太君, 這事真不歸我這個父王管。圣上那邊已經發話了,我再厲害也不能跟圣上過不去,甚至還跟圣上對著干吧!” “圣上他……”提到圣上,齊老太君哪里不郁悶。但是,齊老太君皺皺眉, 還是堅持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們齊王府的世子,怎么也該咱們齊王府管,你們夫妻兩人才應該站出來說話吧!” 不能過多的提圣上,齊老太君只能咬死了齊王爺和齊王妃才是齊瀾的親生爹娘,這門親事理當齊王爺兩人出面,而不是事事都聽圣上的。 齊王妃不由就笑了:“老太君,圣上那邊只怕要為咱家世子賜婚,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咱們齊王府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丟人的?!?/br> 齊王爺聞言立刻點頭,肯定道:“沒錯。我聽著圣上的話,也是這個意思。還有太子那邊,也一力支持咱家齊瀾。老太君,這事您最好不要過問,就安心養老吧!” “你說什么?”怎么也沒想到會從齊王爺的嘴里聽到這種話,齊老太君差點沒被氣的暈死過去。 她可是一直認為自己在齊王府很有話語權的。這些年齊王妃明面上從來不敢跟她對著干,她才是齊王府真正坐鎮的女主人。就算齊王妃有時候背著她玩點小伎倆,可那又怎樣? 這年頭,誰人沒有自己的小心思?她當年在后宮摸爬滾打的時候,嘴上各種討好皇太后,心下不也尤為憎惡皇太后的高高在上? 但是,沒用??!皇太后才是后宮真正的主子,誰又敢說皇太后半句不好? 就像她在齊王府的位置,不就跟當初的皇太后很像? 可沒成想,原來全都是她自己的想當然?不管是齊王爺還是齊王妃,竟然都不站在她這一邊,實在太過分了,簡直是豈有此理。 齊王爺可不認為他自己說錯了什么。他本來就是堅定的?;逝?,不管是圣上還是太子,他都會在意。更何況圣上和太子的態度都已經那么明顯了,他根本不可能跟兩人作對。 至于說姜菱的出身有些差,齊王爺覺得其實還好。他這個人對于權勢向來不是很熱衷,他的兒子在這一點上也隨了他。更何況,齊王府已經很是榮寵加身了,實在不必要更加惹眼。既然齊瀾喜歡,那就隨齊瀾去了。 齊王妃跟齊王爺差不多是一個心態。兩人對齊瀾和姜菱的事情都很隨性,只要圣上做主就行了。 齊老太君忍了好半天,到底還是沒能將齊王爺和齊王妃怎么樣。齊王爺和齊王妃有圣上這張免死金牌,連太子這個下任新帝都時不時的搬出來,她還能怎么樣?當今圣上她得罪不起,換了太子殿下,她一樣不敢招惹,她…… 越想越生氣,齊老太君索性就一拍桌子,不說話了。 齊王爺和齊王妃對視一眼,很有默契的選擇了自行離去。他們兩人再繼續留下去,只怕齊老太君真要被氣出什么事來了。 另一邊,姜菱順利找到了合適的宅院,在付好銀子之后便很快從齊王府搬了出去。 齊瀾沒有攔著姜菱,反而是齊王妃逮著姜菱說了好半天的話,一個勁的詢問是不是他們齊王府招待的不夠好,讓姜菱住的不自在…… 被齊王妃問的不好意思,姜菱很是詳細的跟齊王妃解釋了她新買宅院的事情,還真誠的邀請齊王妃以后有空多去她的新宅院坐坐。 齊王妃可不嫌棄姜菱的新宅院小。一聽齊王妃邀請她過府做客,齊王妃連連點頭,含笑應了。她是真的挺喜歡姜菱的自信,這般不卑不亢的性子以后肯定吃不了虧,也適合當他們齊王府的世子妃。 新宅院定下,姜菱便開始著手做生意了。雖然她手頭還有一些銀子,但是這般只進不出,無疑不是長久之計。 而相比之前在小北鎮和郡山縣,這次姜菱準備開自己的鋪子。毋庸置疑,首當其沖還是她的老本行,香囊。 因著不是第一次靠香囊賣銀錢,姜菱而今可謂是信手拈來,進展的很是順利,很快就在帝都皇城打響了名氣。 “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姜菱你太過分了,來帝都卻不找我?!庇跁陨彶皇亲约赫疫^來的,還帶了她家兄長于玉瑾。 “好久不見?!币姷接跁陨?,姜菱也很是開心,邊說話邊朝著于玉瑾輕輕頜首。 確實是好久不見。視線落在姜菱越發出彩的笑顏上,于玉瑾毫無預兆就晃了神。 早先姜三海寄給他的書信中并未提及姜菱來了帝都一事,以致于玉瑾也是聽于曉蓮好奇最近在帝都風靡的香囊一事后,才忽然想起了姜菱這么一個人。 說心里話,于玉瑾對姜菱的印象一直很好,但也僅限于同窗好友的meimei,未曾生出過非分之想。哪曾想到今日這一剎那,陡然見到不知何時出落得尤為亭亭玉立的姜菱,于玉瑾忽然就微微紅了臉。 其實于玉瑾一直都知道,姜菱容貌不錯。但或許是因著以前的姜菱一直穿的很素,遮蓋住了她身上的光彩?,F如今的姜菱卻是毫不掩飾自己的出眾,不論是穿衣打扮,還是自身的氣質,都儼然不止提升了一點兩點。 于是就這樣,于玉瑾心動了。 并未注意到于玉瑾的異常,姜菱全副心思都放在于曉蓮的身上。兩人許久未見,湊在一起嘰嘰喳喳說了好半天,互相交換了彼此的近況。 再然后,姜菱知曉于曉蓮定了親事,很快就要嫁人了。而于曉蓮也總算知曉了姜菱為何會突然獨自提前來到帝都皇城的原因。 “你居然是跟著齊世子一塊來的帝都?”不由自主的,于曉蓮驚呼出聲。 猝不及防被于曉蓮的驚呼喚回心神,于玉瑾愣住,不敢置信的看向姜菱。齊世子?哪位齊世子?齊王府世子?怎么可能?姜菱為何會認識…… 哦,是了,齊世子這幾年一直都在郡山書院求學,而姜三海也是郡山書院的學子…… 也不對呀,齊世子那人向來清冷高傲,從來不會輕易跟人交友。姜三海也不是會特意去結交權貴的性子,他們兩人怎么可能成為好友,姜菱又怎么會認識齊世子? 再不然,就是周凌? 想到周凌很喜歡到處結交好友的性格,于玉瑾莫名就有些惱怒??ど綍耗前愫玫膶W院,周凌成日里不好好想著溫書做學問,盡會偷懶瞎胡鬧。這也就是運氣好,勉強中了個舉人末名。再稍微考差些,合該周凌再苦熬三年! 全然不知道自己正被于玉瑾埋怨,周凌這段時日倒是過的很稱心如意。他也是沒有想到,他考中舉人這事在周家這般的重要。按著他們家長輩的話就是,以后他就可以當官老爺了,不管他想做什么都行,家里都不會勉強他。 想當然的,他跟于家那位大小姐的親事也就沒戲了。 為了這事,他祖母還特意去于家賠了罪,也切實說明了是周家的過錯,送了極為豐厚的賠禮。 于夫人倒是沒有太過跟周家計較。于大小姐到底不是她的親生女兒,又是于家的庶女。而周老夫人卻是正兒八經的于家嫡女出身,哪怕是到了于老爺的面前也得被稱呼一聲“姑姑”。兩家哪怕不能結親,肯定也不能結仇。 再者說,周凌不中意這門親事是一直都表現在明面上的,兩家長輩心知肚明,只是不曾點破罷了?,F如今周家主動來賠禮道歉,于夫人事后告知過于老爺,這事便算結束了。 第132章 于家大小姐肯定是不高興, 也不滿意的。為了此事,她直接在家里不吃不喝,最后更是上吊/自/殺, 以死明志。 沒奈何于夫人是個厲害的。在及時救下于大小姐之后, 很快就另外為于大小姐定下一門親事, 遠遠的將于大小姐嫁了出去,根本由不得于大小姐反抗。 于大小姐怎么也沒料到,她不過是一時疏忽, 就這樣被嫁了。雖然事情已成定局, 于大小姐卻帶著滿滿的怨懟, 立馬就悄悄給她姨娘去了書信。 于大小姐的親娘在于府并不受寵。在于大小姐的親事上,她實在沒有什么發言權。早先于大小姐一心一意想要嫁給周凌的時候,姨娘其實是不樂意的。 在姨娘的眼里和心里, 周家只是商戶,雖然有周老夫人這層關系在, 可也改變不了周凌的出身。反之, 于大小姐可是官家小姐, 嫁給周凌豈不是委屈了? 然而,于大小姐自己喜歡, 于夫人也沒攔著, 姨娘說不上話, 就只能默默認了。 而今于大小姐順利嫁給了其他人, 于夫人是怎么想的姨娘不知道??梢棠锼约?,是真的很滿意。畢竟相比周家,于大小姐如今的夫家也是官家,更加的風光,也更加的讓姨娘欣喜。 是以雖然確實收到了于大小姐的書信, 姨娘卻沒打算過問,只是避著人將書信燒了,只當沒有這件事的發生。 于大小姐等了好幾日都沒等來姨娘的回復,頓時心生不安。毫不猶豫的,她又給于三小姐和四小姐去了書信。 相比姨娘,于三小姐和四小姐在收到于大小姐的書信后,當即就找上了姨娘商討法子。 再然后,于三小姐和四小姐被姨娘輕易鎮壓了。 “你們大姐人都已經嫁過去了,咱們還能怎么辦?總不能把人再給接回來吧!夫人能答應?你們爹爹能答應?”姨娘皺了皺眉頭,見于三小姐和四小姐都有些若有所思,她頓時壓低了聲音,“你倆傻不傻?你們大姐的親事是誰定的?是夫人親自做的主。你們倆的親事呢?接下來還是要夫人為你倆安排。你們倆確定要為了這點小事得罪夫人,讓夫人記恨上你倆?” 姨娘此話一出,于三小姐和四小姐當即變了臉色,同時起身往外走。 望著兩人匆匆離去的背影,姨娘不由就笑了。比起于大小姐,三小姐和四小姐無疑要更加的聰慧,日后也勢必比于大小姐嫁的更好,過的更加富貴。 沒有等來于三小姐和四小姐的回信,于大小姐后知后覺的意識到,她被徹徹底底的放棄了。 其實并不是沒有先兆的。如姨娘不可能沒有收到她的求助信,可姨娘始終沒有救她。至于她的兩個meimei,于大小姐又何嘗不知曉這兩人自私自利的本性? 真到了這個時候,哪怕是于曉蓮在于大小姐這里的信用,都比于三小姐和四小姐更加的高。只不過,于曉蓮遠在帝都皇城,等于大小姐的書信送過去,只怕為時已晚,根本無濟于事。 更何況,于曉蓮真的愿意幫她嗎?肯定不會愿意的。她從小就跟于曉蓮不和,這門親事又是于夫人親自定下的,于曉蓮怎么可能會為了她跟自己的親娘作對? 最終,饒是于大小姐再不情愿,也只能先行低頭認命。 所有人都覺得她沒了日后,可她偏要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來。等到了那個時候,她倒要親眼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如現下這般瞧不上她! 于大小姐嫁了人,周凌便徹底安心了。早先他還想著要不要繼續在郡山書院躲著,但是現下么,周凌終于解放了。這一高興,他就離開郡山書院,去帝都皇城找于玉瑾玩了。 于玉瑾正窩著火呢,周凌就主動送上門來了。 于是乎,兩人闊別許久再度相見,等著周凌的并不是他期待的兄弟相逢的歡喜畫面,而是于玉瑾的冷面相對。 “哎哎哎,我好不容易才從小北鎮逃出來的,你就是這樣迎接我這個好兄弟的?”周凌是個大大咧咧的,直接就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