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齊老太君雖然約束不了齊瀾,卻也甚少被齊瀾當面頂撞。此刻齊瀾突然開口,愣是將齊老太君氣的面色泛白,差點拍案而起。 就為了區區一個姜菱,齊瀾居然在她面前自稱起了“本世子”?當她聽不出來,齊瀾這是打算拿圣上壓她? 第127章 不得不說, 齊瀾的態度是真的強/硬。這也是齊老太君氣的面色鐵青的原因所在。 當然,齊瀾從來都不是好欺負的,即便真的拿圣上壓齊老太君, 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不然, 齊老太君以為為何直到現下, 齊王妃都還沒出現? 偌大的齊王府,不可能有齊王妃不知道的事情。齊老太君厲害,齊王妃也不是吃素的。只不過真要對上齊老太君, 齊王妃礙于小輩又是兒媳的身份, 時常都只能屈服和退讓。否則, 齊老太君肯定一頂“不孝”的大帽子狠狠的扣在齊王妃的頭上,令齊王妃進退兩難。 但是換了齊瀾,就不一樣了。有圣上寵著慣著, 齊老太君根本不敢隨意斥責齊瀾。有時候哪怕齊老太君氣沖沖的進宮去告狀,也只敢拿齊王爺和齊王妃說事, 輕易不敢提及齊瀾。 按著圣上的原話就是, 齊瀾乃他一手養大。那么問題來了, 齊老太君如若指責齊瀾不孝,便是指/控圣上沒有將齊瀾教導好? 齊老太君雖然蠻不講理, 卻并非分不清楚輕重。尤其是涉及到圣上, 齊老太君特別的謹慎, 一個字也不敢多言。 也是因此, 齊王妃絲毫不擔心齊瀾會在齊老太君手里吃虧。明知道齊老太君聲勢浩大的去了姜菱的院子鬧事,也始終沒有現身。她可是得了小道消息,姜菱那邊有齊瀾在的。 事實證明,齊王妃的考量沒有錯。沒有齊王妃出現,齊老太君根本沒辦法往齊王妃頭上遷怒, 便只能盯緊了姜菱想要發泄怒火。 可姜菱跟齊老太君又沒什么關系。她只需要乖乖往齊瀾身后一躲,齊老太君完全找不到正當的理由和說辭欺負她。除非,齊老太君能把齊瀾折騰走。 偏偏,齊老太君是沒辦法將齊瀾弄走的。乃至于她就只能跟齊瀾杠上了:“世子這是什么話?咱們帝都皇城但凡有頭有臉的姑娘,誰會隨隨便便跟男子出門逛街?更別說直接住進男子家里了。這可不單單是姑娘家自己的臉面,更是爹娘長輩和整個家族的名聲。這也就是姜姑娘出身鄉野,她家中爹娘聽不到外面的議論紛紛,否則他們還不臊的再也無顏見人?” “不是老太君您主動邀菱兒來齊王府做客的?”根本不容齊老太君回答,齊瀾接著說道,“既然老太君出爾反爾、矢口否認,我這便帶菱兒離開齊王府,定不會再叨擾老太君的清凈?!?/br> “不準走!齊瀾你給本太君留在王府,哪里都不準去!”好不容易才將齊瀾喚回齊王府,齊老太君當然不想放齊瀾再離開。按著齊老太君的意思,齊瀾根本不需要去郡山書院讀什么書。 齊瀾又不用參加科舉考試,要那么好的學問干什么?而且齊瀾自己的才學本來就不錯,哪怕是到了那些大儒面前,也是拿得出手的。 更何況,還有圣上在呢!哪怕齊瀾確實不學無術,誰又敢說齊瀾半句不好? 相形之下,齊老太君更在意的還是齊瀾的親事。旁的事情,齊老太君都可以不過問,也可以都由著齊瀾的性子來。但是唯獨齊瀾的世子妃,齊老太君打定主意要親自挑選,誰也不能左右。 為了以防萬一,齊老太君還特意去宮里透了口風,想要先下手為強,省得到時候圣上怪罪下來,她擔待不起。 加之姜菱確實處處不敵金綿綿,齊老太君很有底氣做這個主,篤定她這次肯定不會敗下陣來。 而就目前齊老太君所占據的處境,她是穩穩居于上風的。齊老太君堅信,只要她再加把勁,齊瀾和金綿綿的親事便成了。 齊瀾可不是會乖乖聽話的主。完全無視齊老太君的呵斥,齊瀾抿抿嘴,轉身拉著姜菱就大步往外走。 這一下,反而是金綿綿著急了。 “世子殿下!”想也沒想就追上去,金綿綿伸手就要拉住齊瀾。 齊瀾微微皺眉,避開了金綿綿的手,同時給了金綿綿一個冷冽的警告眼神。 金綿綿其實是害怕齊瀾的。被齊瀾這么一瞪,她下意識就僵住身體,收回了手。 齊瀾腳步未停,就要帶姜菱離開。 眼見金綿綿沒能將人攔住,齊老太君不由在心下大罵一聲“廢物”,隨即就只能自己上了。 “來人,將世子留??!”齊老太君一聲令下,院子里的下人紛紛抬起頭來,更有齊老太君的心腹婆子當即出手,擋住了齊瀾和姜菱的去路。 “讓開!”姜菱冷聲怒道。 心腹婆子頓時就嚇得身體發軟,遲疑著挪開了腳步。 而這么一耽擱的功夫,齊老太君已經趕了上來,站在了齊瀾和姜菱的面前:“本太君親自來留人,還留不住你?” “對呀對呀,世子殿下你就別惹姨奶奶生氣了。姨奶奶年紀大了,這段時日本來就身子不舒服,好不容易見到世子殿下你回來,姨奶奶這才稍微好了些。沒成想,又被一個外人給氣著了?!苯鹁d綿扶住齊老太君的胳膊,拿出認真勸誡的口吻。 不得不說,這次見面金綿綿長進了不少。當然,這也是齊老太君以及金家夫人有意為之,特別叮囑和交代之后又費心教導出來的成果。 實在是早先那個金綿綿太過沖動,又長了一張不討喜的嘴,說話做事連齊老太君都圓不了場,迫不得已就只能逼著金綿綿改了。 而今的金綿綿雖然算不得特別的溫柔賢惠,可最起碼在大方向上她穩得住了,也比先前更加的沉得住氣。瞧瞧她這番話說的,可不就顯得大氣,至少寬慰了齊老太君的心? 再一對比姜菱只知道一味躲閃的小家子氣行為,齊老太君對金綿綿就更加中意了??伤銢]有辜負她這么久的辛苦指點,否則她真要更改她挑中的世子妃人選了。 齊瀾卻是一眼也沒看向金綿綿,直接將金綿綿視為空氣。而齊老太君這邊,既然不讓他和姜菱走,齊瀾直接又牽著姜菱回了小院的正廳。 再然后,當著齊老太君和金綿綿的面,齊瀾動手關上了正廳的門。 齊老太君登時就變了臉,不敢置信的看著已經關上的門,怎么也沒想到齊瀾居然會這般對待她。她可是齊瀾的祖母! 金綿綿也沒想到齊瀾的態度會如此冷/硬,不禁就傻了眼:“姨奶奶,他……他……” “他什么他?他是咱們齊王府的世子!”齊老太君一肚子的氣無處發泄,直接就甩開金綿綿的手,語氣很是不好,“但凡你稍微有點手段,也不至于被一個出身鄉野的平民女子給搶了風頭。你說你到底怎么回事?人就站在你面前,你……” “姨奶奶!”齊老太君不高興,金綿綿何嘗不生氣,“我也不想這樣的呀!明明是世子殿下他……” “行了,閉嘴!”齊老太君自己的話沒能說完,也沒讓金綿綿把話說出口。惡狠狠的瞪了一眼金綿綿,齊老太君壓低了聲音威脅道,“先回去,容后再議!” “可……”就這樣走人?金綿綿有些不甘心,總覺得她在姜菱面前丟了人。 齊老太君卻是沒再理睬金綿綿的心情。金綿綿不愿意離開,她只管不理睬。反正,她是直接轉身走了。 金綿綿到底還是沒敢跟齊老太君對著干。既然齊老太君走了,她也只能老老實實的跟上。不過與此同時,她在心里暗暗恨上了姜菱,而且是咬牙切齒的那種恨。 得知齊老太君和金綿綿一前一后狼狽離去,齊王妃笑的很是和煦,當即領著丫頭給姜菱送來了錦衣和金銀珠飾。 “本妃就直接喊你一聲菱兒吧!”拉住姜菱的手,齊王妃拿起一個價值不菲的翡翠玉鐲就往姜菱手腕上套,“這個玉鐲是宮里賞賜下來的。本妃一眼就相中了,一直特意留著,今日可算送出去了。菱兒你膚色白,戴著好看?!?/br> 單是聽齊王妃話里的意思就知道,這個玉鐲意義不同。姜菱看向齊瀾,一時間不知道該收,還是該拒絕。 齊瀾微微頜首:“母妃送你的,只管收下?!?/br> “民女多謝王妃?!奔热积R瀾這樣說了,姜菱沒再猶豫,語氣誠懇的道謝。 “都是自家人,就不提謝了。本妃沒跟菱兒見外,菱兒你也只管把王府當自己的家,怎樣自在怎樣來,無需拘謹?!饼R王妃是真的將姜菱當成兒媳婦在對待了。哪怕很清楚齊老太君那邊肯定會鬧出更多的事端,這門親事勢必沒有那般容易能成??升R王妃還是選擇了站定在齊瀾這一邊。 有齊老太君的態度在前,齊王妃無疑是真的很友善,姜菱輕輕點頭,剛想道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好,菱兒記住了?!?/br> “好好好?!甭牻庾孕袑⒆苑Q“民女”換成“菱兒”,齊王妃越發喜歡姜菱了。 姜菱雖然出身鄉野,卻能夠做到不卑不亢,哪怕家世確實差了些,但也并非難登大雅之堂。落在齊王妃眼里,齊瀾不愧是他們齊王府的世子,相中的女子也定有可取之處。 第128章 不得不說, 比起齊老太君,齊王妃對姜菱的態度是真的很溫和且友善。而等到齊王爺回府,對待姜菱的態度也可謂是尤為的友好。 如此一來, 就只有齊老太君很是看不上姜菱, 一味想要將姜菱從齊瀾身邊趕走了。 偏偏, 圣上的消息也不慢。在齊瀾和姜菱抵達帝都皇城的第二日,他們二人便被召進了宮。 齊老太君沒想到圣上這么快就會有動作。她還想著今日再好好跟齊瀾講講道理、分析分析輕重,怎么也要讓齊瀾意識到他和姜菱過于懸殊的身份差別才是。 在齊老太君而言, 如若可以不跟齊瀾起沖突就能將姜菱弄走, 那肯定是皆大歡喜的好事。雖然齊老太君一心一意想要扶持自己人當上齊王府的世子妃, 可她們到底只是府宅婦人,齊王府真正的大權始終都掌握在齊王爺抑或齊瀾的手中。 而今齊王爺為大,齊老太君再不喜歡齊王妃, 不也不能將齊王妃怎么樣?沒辦法,齊王爺是向著齊王妃的, 齊老太君再鬧騰頂多也就是編排編排齊王妃的不是, 訓斥訓斥齊王妃不夠孝順, 根本不能傷齊王妃分毫。 姜菱和齊王妃其實挺像的。只要有齊瀾護著,齊老太君再不滿、再生氣, 除了在姜菱順利嫁進齊王府之前, 想方設法的拆/散二人, 實際上也做不了其他什么事。 真要等姜菱進了齊王府, 再學會齊王妃那一套,平日里見著齊老太君總是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任由齊老太君怎么挑釁和找茬,齊王妃就是不肯接招…… 齊老太君想都可以想得到屆時她會被氣的何其火冒三丈, 偏偏又無可奈何。 是以,在事情還沒有成定局之前,齊老太君勢必不會坐視不理,一定要將姜菱遠遠的送走。 皇宮里,圣上親自見了齊瀾和姜菱。太子也在,時不時就朝著齊瀾遞一個調侃的眼神,每每都被齊瀾無視。 太子也是覺得有趣。既然齊瀾不理睬他,他索性就轉身去盯著姜菱了。 從小跟齊瀾一起長大,太子很清楚齊瀾的脾氣和秉性。能夠讓齊瀾動心,這位姜姑娘肯定有過人之處。 姜菱其實挺坦然的。以她的出身,如若想跟齊瀾在一起,肯定會招來很多人的注目。像圣上和太子雖然有看向她,但兩人都不帶惡意,只是帶著揶揄和打量罷了。 因著心下沒有任何的懼怕,姜菱規規矩矩的站在這里,從始至終都沒有露出怯色。 圣上頓時就滿意了。他想要為齊瀾挑的世子妃,肯定要落落大方,配得上齊瀾的冷冽氣質。要是真找個畏畏縮縮的膽小姑娘,只怕齊瀾一個瞪眼都能被嚇哭,還怎么一心一意跟齊瀾好好過日子? 像姜菱這樣就挺好。雖然姜菱的出身是差了些,可圣上早就命人打探過,姜菱家還有一個很會讀書的姜三海,并非全然愚昧無知的鄉野人家。而且姜菱本人是真的很厲害,會賺銀錢,又有遠見,小小年紀就接連給家里買了兩處府宅,不但一直幫襯家中兄長逐漸自力更生,更是尤為重視姜家下一輩孩子們的讀書問題…… 說到底,圣上是肯定站在齊瀾這一邊的。以致于在圣上看來,姜菱方方面面都還算出挑,并非如齊老太君說的那般一無是處。 恰恰相反,齊老太君一而再提及的那位金綿綿,圣上反倒不看好。原因無他,金綿綿性子太嬌貴了,根本是受不得氣的性子。要是金綿綿嫁給其他皇孫貴族,圣上不會多言,畢竟金綿綿出身不錯,跟那些人也頗為相當。 但是,齊瀾不行。齊瀾是圣上看著長大的。齊瀾根本不可能容忍一個不喜歡的女子在自己的身邊晃悠,尤其還是一個動輒愛吵愛鬧、甚至有些蠻不講理的鬧騰女子。 故而,金綿綿再好也沒有用,她的嬌氣只適宜其他需得看金家情面的皇孫貴族。齊王府卻不需要借金家的勢,更加無需忌憚金家的威,那么齊瀾又何必委屈自己去迎娶一個嬌滴滴的貴門千金回來給自己添堵? 當然,姜菱的身份確實差了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于圣上面前,身份從來都是最說不得的小事一樁。只要圣上愿意,不過是金口一開,就能賜予姜菱足以匹配齊瀾的高貴身份。 只不過暫時為止,圣上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也沒有出手罷了。 太子也覺得姜菱挺神奇的。要說姜菱容貌出眾,太子承認??煞叛壅麄€帝都皇城,想要找出比姜菱更好看、抑或平分秋色的貴家千金絕非不可能的難事。再者,姜菱雖然瞧著不錯,可跟正兒八經的世家小姐還是差了些。不是說不夠高貴,而是說一種感覺。姜菱這姑娘一看就跟尋常的千金小姐不同,最起碼太子會覺得新鮮,卻不會娶回來當太子妃。 總而言之一句話,不管是圣上還是太子,對姜菱的觀感都不算差。雖然還沒到非姜菱為齊王府世子妃的地步,但也決計不會像齊老太君那般直接否定姜菱。 “午膳就留在宮里用?!笔ド弦宦暳钕?,齊瀾和姜菱都被留了下來。某種程度上,也表達了圣上對姜菱的肯定。 這一消息才剛在宮里傳開,后宮一眾主子們紛紛蠢/蠢/欲/動,立馬就想找個合適的借口前來湊個熱鬧。 倒不是說她們有多么的好奇姜菱,實在是圣上對齊瀾的看重再度刷新她們的認知。齊王府的世子妃耶,居然是一個出身鄉野的農家姑娘? 稍微有點想法的人都很想說,圣上其實也沒那么的喜歡齊瀾這個侄子么!否則圣上怎么可能眼睜睜看著齊瀾肆意妄為,絲毫不顧及齊王府乃至整個皇家的顏面? 可但凡在宮里呆過兩年以上,又或者家里有些權勢的妃嬪們心里都很清楚,圣上之所以會對一個平民女子另眼相待,絕對不是因著他不重視齊瀾,而是因著他太過喜歡齊瀾這個侄子,才會選擇讓步。 正是因為宮里上下都深知這一點,所以大家都很想沾沾齊瀾的光。不過很可惜的是,齊瀾是真的不容易討好,至少在今日之前,大家都沒能找到齊瀾的軟肋。 但是現下有了姜菱這個突破口,一眾妃嬪們難免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齊王妃那邊她們不好出手,可姜菱只是一個毫無家世背景的平民女子,她們還不手到擒來? 秉持著這樣的想法和念頭,后宮開始有了動靜。 然而很快的,各宮主子都直接抑或間接的都接到了圣上身邊的人傳出的口信,都不要動。 后宮很大,主子也很多,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在圣上面前說得上話。尤其是圣上身邊的人,她們也并非都能籠絡得住。在這個關鍵時刻突然都得到同樣的訊息,只能說明,是圣上的意思。 也就是說,圣上這是在警告她們不要輕舉妄動? 意識到這一點,才剛/沸/騰起來的后宮轉瞬間又沉寂了下來。誰都不敢輕易踏出第一步,也不愿意去當這個出頭鳥。 太后是最后得到消息的。不是她的消息太落后,而是她原本沒想要去打探姜菱這個人。要不是姜菱給后宮帶來的動靜太大,太后是根本不會理睬這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