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節
“如果是…” 他根據現場情況,將吳家人有可能的死法,都說了個遍,甚至連耗子精殺人的可能,也算其中之一。 “要不是他們倆殺的,的確耗子精可能性最大?!泵魑虻皖^皺著眉毛,思索著。 但這,偏偏是最不可能的! 那個人穿的吳家服飾,代表著他并不是個普普通通的吳家人,很可能是吳三爺或家族中其他大人物的親信。 這樣的人,也許手上的功夫不強,但對付一般的神神鬼鬼,絕對不在話下。 事到如今,我也深信人是老農夫婦殺的,可他們大概率已經死在了鉞王墓,這個案子,已經找不出適合的結尾了。 我們沉默良久,直至月光灑落,才各自回房間睡覺。 這破地方美其名曰“送佛寺”,實則就一間破廟、兩間破房,能住下我跟何老,也算不容易了。 我跟何老住在一個屋里,我剛醒過來,所以睡意全無,何老也沒有躺下,反倒跟我借了《明教談止》,借燭光研讀。 “朝華盛極而逝,天鳥望野難歸,若日月無聲,而天地失色,寫得好!”不過半晌,桌旁的何老忽然笑出聲來。 奇怪,這幾句話怎么這么耳熟? 我瞪大了眸子,馬上來到何老身后,仔仔細細朝冊子上看去。 那冊子上,的的確確有那么一行,以繁體字書下這么四句話。 更關鍵的是,在據此不過幾個小時之前,我分明自啟風和尚的口中,聽見過一模一樣的版本! 這絕不是巧合,而且這兩部冊子,一定一直被明悟保存,沒人能在我昏迷的這段時間里偷看。 啟風怎么會念出《明教談止》里的內容?! “仲謀,你怎么不說話?” 直到聽到何老叫我,我方才轉醒,并將這件事告訴了他:“這老和尚,到底什么來歷?” “《明教談止》方才出土,世上不該有人知曉當中的內容??!” 何老也是大皺眉頭:“除非…” 除非什么? 我正想問他,但也馬上反應過來了。 如果啟風不是從鉞王墓里得到了《明教談止》,那一定是從其他渠道,得知了其中的內容。 比如明教! 這種可能性極小,但不是沒有,聯想到在墓中時,明悟屢屢利用在寺中所學,幫助我們逃脫險境,我有理由相信,啟風并不只是個和尚那么簡單。 想著這些,我出了房門,啟風三師徒就住在隔壁,不過此時,房間里早已漆黑一片,想必他們早就睡下了。 “有什么事明天再問,不是有句俗話嘛,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焙卫细鰜砗?,淡淡道。 我點點頭,認為他說的的確有道理,也就沒有過去,跟著何老又回了房間。 因為這件事,我心里亂七八糟,何老則饒有趣味地說,這番話表面在講盛極而衰后、永遠無法再回頭。實際上,卻是在說修煉明教心法,不能遵照陰陽相守的平衡論,唯有一方達到極致,才能真正入門。 我對這些沒什么興趣,何老倒是興致勃勃,很晚才睡下。 隔日一早,我估摸著明悟三人也該醒了,就翻身下了地,到了隔壁房間。 可推開門一看,我頓時傻了眼。 房間里只有明悟師兄弟,至于啟風,早已不見蹤影。 第258章 準備善后 他去哪了,又是什么時候走的? 我徹夜未眠,以我這身功夫,屋外有什么風吹草動,一定逃不過我的耳朵。 “咋的,起這么早???”明悟聽見動靜,揉著惺忪睡眼翻起身。 我直截了當,問他師父去哪了? 想不到明悟比我更加迷惑,說什么昨晚吃完飯,他師父說要去如廁,自此直到他睡著,就再也沒見過了。 什么! 這也太離譜了,啟風這和尚,幾乎不到寺外走動,怎么昨天大晚上的,竟然找了這么個借口,直接走了! “師父,師父!” 啟風忽然失蹤,明悟師兄弟倆比我更著急。 兩個人起床下了地,連臉都顧不得洗,就急急忙忙滿寺廟地找。找不著又上了山,還沒一個小時,倆人已經將周遭十多里地,統統翻了個遍。 何老也是大感困惑,他跟啟風和尚認識這么多年,雖然知道寺中藏書眾多、啟風頗有見識,可還真不知道,這人竟然跟明教也有淵源。 至于啟風究竟因何而走,竟然就此成了個謎… 但如今,這已不是什么要緊事,何老說啟風逛夠了自然會回來,就是舍得送佛寺,啟風也舍不得這兩個徒弟。 至此為止,我才想起鉞王鎮里,還有一些事需要處理。 “人工河里的尸體?” 聽我一提,何老說:“警方已經準備打撈了,不過你也知道,鎮上警力有限?!?/br> 大成的兒子也在其中,當初我答應過他的小兒子,一定會將老大的尸體帶回村子。 現在想想,已經過去這么長時間,那尸體早該爛了。 我決定回鉞王鎮,去人工河看看,何老也說來了幾天,必須得盡快回學校,一群孩子沒了老師,可就耽誤遠大前程了。 “誒,你們別走啊,我師父呢?”明悟剛從山上下來,聽說我們要走,連腳都沒站,說什么也不愿意。 寺不能無主,而今啟風不在,明悟這個大弟子,必須得站出來。 我告訴明悟,等啥時候啟風回來,我也會再來拜訪:“不過留在寺里不方便,吳家人肯定還會對付我,我也得盡快去找我爺爺?!?/br> “孫二爺不在洛陽?”聞言,何老有些驚訝。 我點點頭,將爺爺、一眉與孫啟云結伴前往太行山的事,簡單提了句,原本以為何老不會多問,可我分明看到,他的臉色不斷變幻,似乎很是驚訝。 明悟不肯罷休,又挽留我們多住幾天。 我們一起經歷生死,忽然要分開了,我心里也有些舍不得。但大事未竟,我不敢停下,不然不止是害了自己,也連累了許許多多的人。 向明悟師兄弟告辭后,我與何老一道出了送佛寺,再次來到了久違的外界。 深山內先前到處都是翠綠,如今入目都是枯草,林子里的樹光禿禿的,剩下的幾片葉子,也都紅過了頭。 我有心再去看看那對皇族后人在山上的茅屋,就挑了條順道的路。 其實按我的猜測,這兩人有些奇異,估計不會輕易死在鉞王墓里,不過如今那茅屋早已人去屋空,至于主人如何,已然無從推測。 “他們就算還活著,也必然受傷不輕,一定不會輕易回這里來?!?/br> 我跟何老做出這樣的推測,又遠遠看了眼那位死去吳家人的墳墓,之后又繼續趕路了。 這片深山距離鉞王鎮,足足有數百里之遙。何老年事已高,經不起跋山涉水的折騰,好在我們出山、到了公路上后,遇見了前往鎮上的馬車。 這個季節,農家人都忙活著賣今年收獲的作物與種子,過兩月入了冬,可就沒機會了。 “你們倆真能折騰,這山里邊多亂,我們平時都不敢進去!”路上,農夫拿鞭子抽打馬背,頭也不回地笑話我們。 何老呵呵直笑:“小時候到山里邊去過,現在年紀大了,也想進去走走?!?/br> 我沒說話,農夫又說:“以后當心點吧,現在不像早已,人都不皮實了?!?/br> 倆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之后又講起那些有關鉞明王朝的傳聞,我這才想到自己帶了兩本冊子,就隨手翻開鉞王手記,打發無聊時間。 自昨天確定了這部冊子出自何人手筆后,我還是第一次看,本以為會很無聊,想不到手記的第一頁,內容就極為勁爆。 這位鉞王在手記上說,自己年事已高,如果人工河修不起來,應該也到不了明教所在的海外神洲,倒不如死在這。 這還不算重點,這篇手記就這么些文字內容,剩下八成的空白位置,則用來畫了一張設計圖,我仔細一看,赫然與曲徑箭有關。 依照附近的說明文字,我終于得知,實際上曲徑與曲徑箭原理相同,當初鉞王設計出曲徑箭內的機關后,在建造墓地時將機關百倍放大,整個墓群都成了零件。 在墓地正中心,是一條自然胡泊,水流的成為了推動這個巨大機關運動的動力,墓群之中的通道,也就隨之不斷發生變化。 當然,這其中還涉及到光學、頻譜等原理,用以蒙蔽人對位置偏移的感知與視覺能力,只是那些專業的名詞,與現代不同罷了。 曲徑箭一直帶著,我掏出來后,照著設計圖找到觸發內部機關的開關,在箭尾摁住旋鈕后,隨著我不斷加大力量,箭身也開始發出嗡鳴。 “這,這啥玩意??!”聽見動靜的農夫回頭一瞅,馬上震驚得臉色煞白,“你們是盜墓賊…我,我的媽喲…” 他是真嚇壞了,何老看了我手里的曲徑箭一眼,連聲安慰他不用害怕,還說我們是研究小組的,專門研究這些新奇的玩意兒。 農村人都膽小,一旦認定什么東西有風險,絕對不敢拿出勇氣嘗試,老農驚慌失措,讓我們到前邊的村子下車,他不會再拉了。 “老兄,我們都要進城,你就行行好吧?”我倒是無所謂,但農夫的行為,顯然讓何老急了。 但這時,我卻眼前一亮。 前邊那個村子,正是大成的家! 第259章 再進鉞王鎮 “行了吧,咱們不是一路人,拉你們到這,也算仁至義盡了!”農夫看向我們時,眼神變得謹慎起來。 我悄悄用胳膊肘戳了何老一下,示意他不用著急,何老不明所以,我跟農夫說:“就到前邊路口吧,多謝了?!?/br> 農夫對何老不算恭敬,但也許是我人高馬大,他眼里露出些許畏懼,雖然沒說話,但還是很快在前邊的村頭停了車,讓我們趕緊下去。 我跟何老相視一眼,隨即都是苦笑,想不到挺大的人,好好的居然被當成盜墓賊,這上哪說理去? 我那身衣服,早在鉞王墓里就都扔了,現在穿的還是寺里的納衣,所以跟何老一樣兩手空空,就這么進了村。 按照記憶中的路線,我帶著何老,一道往大成家走。 不過還沒走到一半,我就聽見身后有人大聲喊:“前邊那兩個,你們干啥的!” “我們串親戚?!边@些事,何老可比我駕輕就熟,當即含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