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書迷正在閱讀:魔王不想蠱惑你[快穿]、被迫海王后我把情人變情敵、偽裝綠茶、將軍只會寵妻和寫話本、皇上,亡國靠你了[重生]、修仙大佬教你做人[快穿]、強悍小哥兒實力寵夫、全師門逼我和死對頭戀愛、史前獸人日記、全星際都擔心將軍要離婚
黃奕安看清楚了路邊那些加粗放大的指示后, 還感嘆了兩句:“鎮里這次安排太迅速了吧,各種物資都集中在菜市場,看來咱們不用和別人搶了,就是可能要排很久的隊?!?/br> 說完黃奕安就看向聞錚,然后被聞錚的臉色給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問道:“聞錚哥,你這是怎么呢?” 聞錚的眼神比較尖,用余光就發現了一些特殊情況, 心情有些不太好,感受到團團在自己臉上蹭了蹭來安慰自己,嘆了口氣說道:“你光看到兩邊的指示,就沒有看到其他東西嗎?” 黃奕安一愣,干脆打開窗戶向外面來,這窗戶一打開,冷空氣就進入到車里。黃奕安抖了抖,還堅持用自己沒有近視的眼睛仔細觀察。 “那……那些房門……”黃奕安連話都不會說了,總覺得一股寒意從外面進入了心里,整個人都全身發寒。 即便不敢相信,黃奕安始終趴在窗戶向外面看去,最后整個人癱在座位上,有氣無力地喃喃自語:“怎么會這樣,咱們村子里不都是好好的嗎?” “村里和鎮子里總歸是不一樣的?!?/br> 車隊來到了靠山鎮的菜市場外,在警察的指揮下,他們將車停在安排好的地方。 菜市場是鎮子難得的有頂的空地,地面全都被打掃干凈了,各種物資都分門別類地擺放在一起,立著高高的牌子讓人能夠看清楚。 遠遠的就能看到那邊人頭涌動,就像上班高峰期的地鐵口,旁邊還有好幾個警察在維持秩序,甚至能夠看到那些警察腰上的手槍。 “那是槍吧,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槍?!贝蠹谊懤m從車子上走了下來,有位村民說道。 “咱們鎮的派出所本來人手就少,這次都被派出來了?!庇腥烁袊@道。 “我閨女就嫁到鎮子里來了,等會兒東西買完了,我想去看看我閨女,要麻煩你們等等我?!闭f話的村民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燕子就住在西街吧?咱們不一定要排隊多久才能買到東西,干脆你先過去,要不然晚上就住在你閨女也行啊?!?/br> “等等,你們不就覺得不對嗎?” 發出疑問的這次的領隊,也是村長的兒子黃明昌,他比聞錚大了幾歲,今年三十了,在村子里名聲和威望都挺好的。 “那里不對了?”其余村民都很疑惑。 “那些槍???派出所的警察一般都不配槍的,平時都鎖在倉庫里,只有辦大案子的時候才會拿出來?,F在不就是看著我們買東西嗎?咋還把槍拿出來了?!秉S明昌有些不明白。 “你們是哪個村子的???這是雪停后第一次來鎮上?”旁邊有人聽不下去了突然插嘴。 “大哥,您知道是怎么回事?”黃明昌看向這個說話的中年人。 從大雪停止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天了,天上雖然出現了太陽,但是氣溫卻一直沒有升高,積雪也就遲遲不化,所以三里河村的人都沒有出村,這次實在是生病的人太多了,村長才安排了這個車隊。 中年人嘆了口氣:“你們就沒有什么親人在鎮子里,就沒想過來看看?” “當然有了,我閨女就住在鎮子里,我準備晚點就去看她?!眲偛耪f話的村民笑說道。 “雪剛停的那幾天沒有過來,就不怕你女兒出了什么事?”中年人繼續問道,“你們村子都不缺東西?都沒有人生病要過來買藥看???” “我們就是過來買藥的,鎮里什么都有,我女兒呆在鎮子里能有什么事情啊……”那個村民突然愣住了,“你啥意思?鎮上出啥事了……” 中年人指了指馬路的兩邊,有些人看出來了不對,可是有些視力不行,還是由黃奕安給他們講了講。 所有的房門都禁閉著,有不少人家的門比凹下去了兩個大洞,看著就像是砸的,而且二樓的玻璃都被砸碎了。種在馬路邊的綠化樹都被砍了,就剩下個樹樁子。 聞錚眼睛比較尖,他看到有家小超市的門縫下面的地面,有著紅紅的痕跡很像是血。 隨著中年人的講訴,三里河村的村民們的臉色越發難看,他們沒想到鎮上的情況和村子里完全不同,而且還這么嚴重。 斷電后就和村子外面斷開了聯系,所以三里河村的村民都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況,這回一聽鎮上的遭遇,就知道在農村和鎮子的差距有多大。 大家都沒有預料到這場大雪,但是三里河村得到了聞錚的提醒,在村長家和黃三叔家的帶領下,村子里的人雖然是半信半疑,但還是多準備了點東西,這回就用到了。 其他村子雖然沒有聞錚提醒,但是農村都是一樣的,什么都會缺,就是糧食不會缺。村子里的家家戶戶在收獲之后,都不會把所有糧食賣出去,而是留些在家里自己吃。地里種植的有蔬菜,因為過年更是買了不少rou。 這次三里河村的村民列出來的購物清單里,聞錚都看到了,沒有一家把糧食和菜列上去的,說明不缺吃的。 但是鎮上就不同了,鎮子里的居民都是買小袋的米面放在家里,沒有了出門走不久就買到手里。結果沒有停止的大雪和讓人難以忍受的低溫,讓他們出門購買東西的難度加大了。 還用溫度低這個問題。 農村雖然平時都用煤氣做飯,但幾乎每家都還有地鍋或者煤爐,尤其是過年,用地鍋蒸饃的可不少,所以家里不但儲存的有煤炭還有不少干柴,就算用完了也沒事,左鄰右舍儲備的多的可以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