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書迷正在閱讀:他懷了少將的小魚崽[星際]、無限災難求生、魔王不想蠱惑你[快穿]、被迫海王后我把情人變情敵、偽裝綠茶、將軍只會寵妻和寫話本、皇上,亡國靠你了[重生]、修仙大佬教你做人[快穿]、強悍小哥兒實力寵夫、全師門逼我和死對頭戀愛
趙霽現在也借著鬼神的名頭呢,不好跟蔣鶴山爭辯,只說,“你家姑娘要給我做徒弟,有仙人的面子在,提前取個名字也不妨事?!?/br> 主要是有名字叫起來方便,叫一個小姑娘,蔣大姐,大姐兒,這個時代的人不覺得有問題,趙霽卻覺得別扭。 蔣鶴山聽趙霽說有仙人保佑,也覺得沒問題,他現在對趙霽有點盲目信任。 然后他就把取名字的難題丟給了趙霽,理由很充分,既然神仙是看在趙霽的面子上保佑他女兒,當然是趙霽取名字最合適了,何況師父給徒弟取名字,也合情合理。 這樣一說,趙霽沒有理由拒絕,當下答應這不負責任的親爹,要用師父的名義給自己未來的大徒兒取名字。 可是他想了半天,也只想出一堆春香,碧桃,之類的丫鬟名字,這還是新近在小說上看來的。不行,他徒弟怎么能用這么隨便的名字呢,于是趙霽使出了緩兵之計,“蔣兄啊,這一時半會兒,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不如等你把我徒兒帶來,我看看她的樣子,在看給她取什么名字好?!?/br> 蔣鶴山也點點頭,“是該看看再取。我們大姐兒秀外慧中,那樣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娃娃,唉~唉~” 趙霽看到蔣鶴山說到此處竟然在無聲落淚,也不好戳破他,自顧自添了一碗飯,默默夾菜吃。 趕在天黑之前,肖娘子和夏老太相伴回了家,發現家里的病人又是蔣夫子, 趙霽只能硬著頭皮,把今天下午發生的事情對他們敘述了一遍,這事兒不能瞞著,就算他現在不說,到明天夏老太他們就會從別人的嘴里聽到。 到時候肯定會是添油加醋后的版本,他覺得還是自己說出來保險。 這件事跟趙老爹的遭遇何其相似,肖娘子和夏老太聽完都嚇得不輕,夏老太心有余悸的凝視這趙霽說,“保兒,咱們家不是有錢了嗎,你以后也別再行醫了,我們做別的營生。像王家那樣賣茶,或者置辦寫田產,收租度日?!?/br> 但是對于行醫的事情,趙霽卻有自己的堅持,這是他的手藝,他萬萬不能荒廢了。 何況夏老太想的簡單,或許她老人家也不是想不到,但是關心則亂,事情發生在趙霽身上,她難免失了分寸。 其實只要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誰都知道,不管是做生意還是當大地主,都需要有權勢做靠山。目前來說趙霽到不缺靠山,他最大的靠山就是國師。但這是用醫術換來的,現在家里的吃穿用度,也都是醫術換來的,所以醫術才是根本,不能舍本逐末。 可是經商種田除了有靠山,還要有合適的管事,否則被手下的碩鼠吃干拿凈,有多少錢財都不夠填補虧空。這也是人們喜歡用親戚的原因,雖然親戚也可能中飽私囊,但是至少比外人放心一些。 至于說到風險,就算有勢力,有靠譜的管事,做生意也難免折本,種地也有可能遇到天災。 不管做什么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當官,就是一個風險很高的職業,可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要當官呢,還不是因為當官所能獲得的利益巨大,足以抵消人們對危險的恐懼。 當然,某些亂世的時候,君主濫殺無度,當官的風險大到士大夫們無法承受的范圍,他們就會選擇歸隱山林。 顯然,現在行醫給他帶來的利益巨大,而危險程度卻還不至于讓他聞風而逃。 趙霽想的很清楚,他不相信夏老太真想不透這么簡單的道理,她只是一葉障目,解釋再多也沒有,他需要做得只能是安撫,是哄著老太太高興。 于是趙霽笑呵呵的對夏老太說,“只要孫兒我醫術好,任他如何栽贓陷害,只要病人被我治好了,誰也害不了我。就說蔣家這回的事情吧,先前還要打要殺,等我把病人治好了,還不是對我感激涕零,還把家里的女兒送給我當徒弟呢?!?/br> 這下子肖娘子精神了,“蔣家的女兒多大啊?!?/br> 趙霽答到,“七歲” “七歲太小了,要是有個十歲還勉強可以?!笔Y鶴山是縣令,趙霽最后雖然名聲在外,終究是個白身,肖娘子覺得趙霽要是能取到一個縣令的女兒,也不算辱沒門楣了。 趙霽看肖娘子那副表情,就知道她多半誤會了,于是大聲提醒道,“我說的是收蔣家的女兒當徒弟?!?/br> 肖娘子不滿道,“好端端的,干嘛要收一個女孩兒做徒弟,你現在正是說親的年紀,將來岳家的人知道了,肯定會有意見?!?/br> 趙霽聽到這話,心里一激靈,雖然才剛剛十六歲,但是在這個時代確實是到了結婚的年齡。有些要讀書科舉的人,為了不影響學業,可能會往后拖一拖,不過最多拖到二十一二歲,這已經是屬于晚婚的范疇了。 上輩子趙霽的選擇是直接出柜,這輩子也不打算結婚,但是無緣無故的,他也不可能主動跟肖娘子她們提起這件事。 今天肖娘子提起來,趙霽心里其實有一種終于來了的感覺。 自己知道這個時代不比現代社會,就算趙霽告訴肖娘子他喜歡男人,也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就算他說不結婚,也不會怎么樣。如果他膽敢說自己不想生孩子,那這個家庭一定會天翻地覆,不管肖娘子還是夏老太都會想盡辦法逼趙霽就范。 因為在這個時代的人心目中,沒有子嗣,死了就是孤魂野鬼,無人祭拜,將來在地府里也要受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