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書迷正在閱讀:他懷了少將的小魚崽[星際]、無限災難求生、魔王不想蠱惑你[快穿]、被迫海王后我把情人變情敵、偽裝綠茶、將軍只會寵妻和寫話本、皇上,亡國靠你了[重生]、修仙大佬教你做人[快穿]、強悍小哥兒實力寵夫、全師門逼我和死對頭戀愛
諾大的國師府,總共就十二個仆人,各個都是燕云開的親信。 但是董太后很快就放棄了這個計劃,因為治好小皇帝的趙霽,本身就是一個令她討厭的人。 董太后這個人,頭腦不算絕頂聰明,但是手段倒是毒辣的很。亂拳打死老師傅,燕云開有時候都不一定能摸準她的脈。 除了兩位丞相,另外一個密切關注國師府動向的人,就是靖國公陶潛淵,國公府的力量有限,他是最后一個得到消息的人。 當時被陶潛淵最看中的孫女陶夭夭正在給他彈琴,琴聲悠悠,聲聲含情。 當送消息的人來的時候,想到是燕云開的事情,陶潛淵并沒有讓陶夭夭退避。 然后桃夭夭就知道了趙霽的姓名,還不小心彈錯了一個音,但是她臉上的表情沒有變化,陶潛淵也沒有察覺到。 附庸風雅說的就是陶潛淵這種人,但是他說自己喜歡聽琴音,那么陶夭夭就必須每天來給她的爺爺彈琴。 作者有話要說: 每天都想,明天一定要上午寫完。第二天,不知不覺又到了晚上?!獊碜砸粋€沒有存稿的拖延癥患者。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朽木可雕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二十一章 五日后,趙霽在自己的新家里幫蔣夫子把傷口拆了線。 “回去后還需要好好靜養,可以喝點雞湯進補,傷口愈合之前不要沾水,不要過分勞累?!?/br> 由于蔣夫子一直對趙霽沒有什么好臉色,趙霽也不愿意搭理他,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全都是對著蔣鶴山說的。 做完醫生的本職工作之后,趙霽毫不客氣的說,“診金二十兩,以后不用來了?!?/br> 因為身上被開了一條口子,蔣夫子對趙霽意見很大,聽說趙霽要收二十兩銀子的診金,意見更大了。 蔣家并沒有窮到出不起二十兩銀子的地步,拋去祖上留下的田產不算,蔣夫子在太啟書院任教,每年的束修也有五十兩銀子。但是讓他給趙霽二十兩銀子的診金,他就是感覺不值得。他覺得那趙霽不過是一個神棍方士,收費卻比太醫還貴,根本就是在用愚弄世人的方式斂財。 蔣夫子熟讀經史,知道前朝就有許多方士混跡在達官顯貴中,這些人還很有些糊弄人的本事,治病算命,通通不在話下。 可是,跟方士們造成的惡劣影響相比,他們那點本事根本不值一提。 前朝末帝,就是因為沉迷煉丹,最后喪心病狂,用一千童男童女煉丹,失了民心,才惹得群雄討伐,最后被本朝太/祖奪得了天下。 蔣夫子那張死人臉越來越難看,趙霽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很想大吼一聲,你的命還不值二十兩銀子嗎。 還不等趙霽發作,蔣夫子反而耿著脖子說,“憑你這些鬼魅手段,就想輕易謀奪二十兩銀子嗎?!?/br> 什么鬼魅手段,這可是科學治療。 然而趙霽什么都不能說,他是在皇帝和太后面前掛名的小神仙,他不能自己推翻自己的謊言,否則一個欺君之罪壓下來,就算能逃,他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無論如何,都要把應得的診金拿到手,趙霽只能硬著頭皮說,“什么鬼魅手段,我用的可是仙家醫術,專門治病救人的?!逼鋵嵥F在不缺錢,但是他治病必須收費,這是原則問題。如果免費治病的話,天下病人那么多,累死他也救不過來。 眼看蔣夫子就要跟趙霽吵起來了,蔣鶴山連忙拉住蔣夫子說,“爹,你不要亂動,小心傷口崩裂了?!庇众s緊摸出銀子,歉意的陪笑著,把銀子遞給趙霽。 做完這一切,蔣鶴山這才低聲對蔣夫子說,“爹,你可不要亂說,小神仙跟國師大人交好,那里看得上咱們這點小錢?!?/br> 銀子蔣鶴山早就準備好了,本來還打算請趙霽吃頓飯,一方面是想表達謝意,一方面是想跟趙霽拉近關系,因為趙霽跟燕云開交好的事情,建安城已經人盡皆知了。 趙霽只去過國師府一次,當他本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有點不知所措,還感嘆了一句謠言的可怕。 但他卻不知道,這是燕云開本人放出去的消息,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的敵人有所忌憚。 因為燕云開知道,雖然府里管束的嚴格,但是他府門外一直有人監視,趙霽在他府中滯留的時間超過一個時辰,連左相徐堅找他商量事情,都不會在國師府逗留這么長時間。有心人肯定會多想,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蔣鶴山不敢得罪趙霽,只能對蔣夫子哀求道,“爹,快回去吧,我后天就要準備啟程了?!?/br> 想到兒子的前程,還有全家人的希望,蔣夫子終于妥協了。他不去看趙霽,讓蔣鶴山扶著他,昂著頭走了。 趙霽也不太在意,只覺得這老頭兒就是嘴硬,明明每天都乖乖吃藥,卻要做出一副寧死不屈的樣子。想到夏家兩個小孩,是蔣夫子的學生,趙霽就擔心那兩個孩子會不會被他教壞了。 不過聽去夏家打牌的肖娘子說,現在書院里請到了代課的先生,夏鵬夏霄都重新去上學了,真希望蔣夫子病好了之后不要再教書,那么大年紀了,好好在家頤養天年吧。 沒想到一語成讖,蔣夫子今后真的沒辦法教書了 當天下午,跟往常一樣。吃完午飯后,夏老太和肖娘子就去了夏家,她們每天下午都去,有時去繡花,有時打牌,還相約下個月初一去城外真武廟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