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書迷正在閱讀:他懷了少將的小魚崽[星際]、無限災難求生、魔王不想蠱惑你[快穿]、被迫海王后我把情人變情敵、偽裝綠茶、將軍只會寵妻和寫話本、皇上,亡國靠你了[重生]、修仙大佬教你做人[快穿]、強悍小哥兒實力寵夫、全師門逼我和死對頭戀愛
這個小破旅店,也的確不是女人能放心洗澡的地方,所以肖娘子和夏老太很快就同意了趙霽的提議。 決定好未來的方向,銀錢帶來的沖擊也逐漸平息,rou包子的味道就飄然勾住了肖娘子和夏老太的魂兒。 趙霽聽到肖娘子她們已經肚里打鼓了,也不點破,滿面笑容道,“我帶了rou包子回來,我們回旅店里,叫杯熱茶,吃包子?!?/br> 趙霽也沒有故意羞辱旅店的伙計,只是向他買了一個小錢的碎末茶,打開裝rou包子的紙包,一人拿來一個包子,在伙計的面前津津有味的吃。 聞著rou香味,伙計眼睛都看直了,饞得直咽口水,其實這已經是很有力的報復了。 古代rou價貴,一個rou包兩個大錢,相當于趙霽他們兩天的房錢,旅店老板也是小本生意,怎么可能平白無故買包子給兒子吃。 伙計昨天剛剛才嘲諷趙霽要餓死,趙霽今天就在他面前吃rou包,這可不就是成功打臉嗎。 這rou包雖然不便宜,但分量十足,足有成年男人拳頭那么大。趙霽剛剛在街上已經吃了一個,這才有力氣跑回來。 長時間的節衣縮食,肖娘子和夏老太都不顧及形象了,大口咀嚼大口吞咽著,趙霽有先前那個包子打底,況且這沒有香粉味精的rou包,對他來說也不見得太好吃。 畢竟趙霽剛穿越不到十天,不像肖娘子她們,自從趙老爹出事,就很少吃rou了。 肖娘子年輕,比夏老太先吃完,謂嘆一聲后,喝了半碗茶,就不打算再吃了。夏老太也是同樣,趙霽最后吃完,還剩兩個rou包,他就動手把紙包重新包起來,肖娘子卻拉著趙霽的手,勸道,“你是少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再多吃兩個吧?!?/br> 那眼神里寫滿了愛子之心,趙霽心里有點感動,即便知道肖娘子的愛,是為了他已經死去的兒子,但現在活著的人是他,不是嗎。 趙霽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意外去世了,他一直跟著伯父伯母長大,伯父伯母雖然沒有苛待他,可是他們都有工作,一個在教育局,一個在衛生局,天天忙得不可開交,連他們的親生女兒趙青都很少見到父母。 說起來他們姐弟倆算是互相陪伴長大的,雖然時常吵架,偶爾打架,但感情是真得好。 就算姐弟之情再好,趙霽內心里也很渴望父母的愛,現在父愛是不可能了,但是這份炙熱的母愛就擺在面前,趙霽是真得不舍得放手。 既然不舍得,就不放手好了。 母愛是一回事,包子的確不能再吃了。 本來趙霽打算的是,一人兩個包子,可是包子分量大,他也看得出來,肖娘子她們雖然有推讓的成分,但也吃了七八分飽。久餓的人,原本就不宜吃得太飽,何況是油葷大的東西,吃多了容易拉肚子。 趙霽依然把紙包起來,“我剛才在街上已經吃了一個包子,現在吃不下去,這兩個留著晚上吃吧?!?/br> 他的語氣篤定,動作麻利,肖娘子根本就拗不過他。 其實從前天趙霽說要出門尋生路開始,夏老太就發現自己孫子的變化,她把這一切歸結于,經歷磨難,讓趙霽有了魄力和擔當,她的小孫子已經長大了。 今天肖娘子也有了同樣的感悟,趙霽本就生的好看,討人喜歡。她只覺得,她兒子現在好比旭日驕陽一般,更讓人喜歡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介紹一下架空的大背景和物價。 第四章 大晉國都建安城,背靠太啟山,前臨晉江水,是一個藏風聚水,交通發達的好地方。 從青陽縣出發,趙霽他們走了十二天,終于來到建安城下。 如果單憑雙腳走路,當然不會有這么快的速度。九天前,趙霽他們就坐上了商隊的馬車,如果沒有商隊的保護,中途兩處有盜匪占據的山嶺,祖孫三人根本過不去,就算提前打聽消息繞路走,也不一定安全。 聽商隊的護衛說,有些遠離城鎮的路邊村寨,平時同樣耕作勞動,看起來安靜祥和,實際吃人不吐骨頭。要是遇到沒有防范的旅客,他們不僅會殺人搶劫,還會略賣人口,女人小孩賣去為奴,成年男人割掉舌頭打斷一條腿,留下來像牲口一樣的干活兒,趙霽他們祖孫三人,就是最合適的獵物。 但是遇到大型商隊路過,村寨里的人知道不是對手,還會用干糧銀錢跟商隊換一些外面的好東西。 當時趙霽正在喝水,那護衛指著趙霽的水壺說,“喏,你剛才換熟水的那個村子,就專干這種買賣?!眹樀泌w霽毛骨悚然。 回想剛剛的情形,熱情的老大娘一邊給他裝水裝干糧,她膀大腰圓的兒子就站在旁邊,呲牙對他笑,趙霽當時還感慨古代人就是淳樸好客,現在想想冷汗直流,說不定人家正用看一塊肥rou的眼光看他呢。 趙霽了解到,最安全的出行方式,就是官員出行,沿途有兵丁保護,有驛站可以歇宿。 其次就是商隊,有專門的護衛,也有手段合法擁有武器,沿路能找到相熟的旅店,村野里也有借宿的地方,不用擔心晚上睡著覺,突然被人宰了。 本朝雖然廢除了路引和宵禁的政策,但是普通老百姓,還是不敢背井離鄉,因為外面的世界并不安全,這也是趙霽他們能走出三江縣的原因。 因為一直負責出主意的狗腿師爺對曲熊說,“何必臟了自己的手,讓他們走。他們無錢無勢,又是老弱病殘,走出去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