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出使北魏二三事(一)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朝廷發俸祿這天,翰林院里好像每個人都很高興。 我咧著嘴將還熱乎乎的四兩白銀揣進了袖里,四處瞅了下大伙兒意氣風發的笑臉,婉拒了他們一會兒散值后一起去吃酒的提議。 我打算兌現諾言去小市買條魚給相爺燉湯喝,略表心意以示感激,省得他老說我沒心沒肺滴水不報。 但誰也沒有想到,當大家正翹首以盼著,離散值還有一盞茶不到的時間,皇上他老人家出其不意地一道口諭便著人將我宣去了明政殿。 翰林院向來是皇上的左右手,同別的臣子相比,更要隨叫隨到,更要了解皇上的心意。 明政殿內,除了皇上他老人家在龍椅上坐著,其余的黃門和宮女都退了出去。 連起居郎也不在。 自傳臚之后,我再不曾上過金鑾殿。不過一月有余,龍椅上的人好像又蒼老了一些。 我按照規矩,把手從袖中拿了出來,朝皇上他老人家行稽首禮,道:“微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br> 皇上他老人家道:“平身吧?!?/br> “是?!?/br> 這便是我與皇上他老人家第一次單獨見面的開場白,句式與過往的所有君臣之間不曾有異。 如果說來的路上我還有點擔心皇上突然的召見或與我見光死的身世有關系,那么這一番君臣之禮下來之后,我一路上提著的忐忑的心則又完全的放了回去。 皇上他老人家乃九五之尊,居高臨下的得久了,委實不是慈祥老人的做派,但現在他卻在努力的表現著他的慈祥:“朕聽聞陶愛卿乃瑯琊郡人士,瑯琊郡地靈人杰,但與長安相距甚遠,民俗民風不一,不知卿近來在翰林院待的可還習慣?” 自古以來,為人臣者,最忌被君主捧殺?;噬纤先思抑蛔植惶嵛以谙喔冗^的這三年,只單單問我在翰林院可還習慣,顯然是有所忌諱。 想不到入翰林前相爺苦口婆心的諄諄教導這么快就派上了用場,我立在殿上畢恭畢敬地向皇上他老人家答道:“回陛下,微臣有幸入天子門下,為國為民盡一己綿薄之力,蘇子曾云此心安處是吾鄉,臣無不習慣之處?!?/br> 龍椅上天子果然展顏,道:“好,無不習慣之處好。卿有報國拳拳之心,朕亦為民憂心殷殷。朕讀卿對策上說天子有憂,士子排憂。明日巳時太子隨北魏使團同行拜望外王父,七月方歸,此乃朕之憂也。卿可有良策?” 北魏皇室乃太子殿下外王父一脈,此次派使團前來不僅是抱著學習大齊科舉制度的目的,這幾月北魏皇上更是連寫數封親筆信,說是太子與外王父許久不見,外王父尤為牽掛,望太子能前來一聚。 如今一拖再拖,從三月拖到了六月初,還是要動身了。 皇上他老人家果然給我挖了好大的一個坑,但我還不能不笑著往下跳,稽首請命道:“微臣愿隨太子殿下左右,為陛下照顧好太子殿下?!?/br> 北魏與大齊的關系這幾年甚是微妙,皇上他老人家此番說是讓我隨從太子殿下左右,不如說是變相的讓我監視太子殿下與北魏之間可否有什么異心。 揭榜那日,太子殿下請的一頓好酒!被人盯著,我不找麻煩,麻煩自來。 等到皇上他老人家滿意了,我退殿出來,翰林院的人已經都散值了。 近來天兒好,日頭落山也越來越晚了些。 回相府的途中,我難得地花自己的銀子從小市上沽了些花雕酒,買了些糕餅果子,還不忘給相爺拎了條魚回去。